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为实现学生活跃地学习,主动地学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有效学习,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和勇于探索意识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
一、激发兴趣,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现在的低年级公开课总是要引入一个与课文内容无关的“主角”——或是小精灵,或是小仙女,或是别的什么可爱的虚拟形象。于是,一堂课就从这个“主角”的到来开始展开,教师这个形象就有意识地被隐藏在这个“主角”身后了。一开始的感觉是学生感兴趣得很,但课后仔细想,这样的兴趣是否真的有意义呢?即使有,这样的兴趣又能长时间地促使有效的学习吗?
其实,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实际。首先,学生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人,他们的头脑并非原料场,教师给什么装什么,给多少装多少,而是一个加工厂,要经过自己自觉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吸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排除自己不需要的厌恶的。其次,学生又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经历和独特的心理实际等个性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取舍才能发挥效果,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经过学前教育,是新时代新儿童,而且是在望子成龙的家长影响下长大的。如果教师只是带着成人化的,想当然的思想意识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会适得其反。
二、精心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养花》初学时,有的学生会不解“‘腰酸背疼热汗直流’又怎么会‘多有意思’?”“别人把好不容易开的昙花拿走了,怎么会‘特别喜欢’?”针对这一情况,在此前先让学生回忆暴雨时背低年级同学上学,讲中队聚餐的情景。有的说,那天赤脚,脚底划破了皮出了血,可看到小弟弟早早进了教室真开心;有的说,包了一上午馄饨,开心。已有的情绪记忆,能帮助他们移位入境,培养美感。老舍热爱生活的情感抹去了孩子心中怕苦怕吃亏的阴影,体会到了劳动是累的,但也是快乐的,给予也是一种幸福的情感。
在成功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就能促使他们带着好奇,带着想解决心中问题的急切愿望,去认真地读书,去思考。因为学生心里已经产生了自觉的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这种作用下,学习效果当然是很明显的。小学阶段是打基础,但是基础不是教师打的,是学生自己打基础,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去打。教学就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学生的问题突破了,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因此,教师的角色要做相当的调整,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设计教学情景创设问题,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等方面,要使学生能够经历语文知识的再发现,为学生掌握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营造认知环境,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再创造的载体。
三、多样探求,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燕子》一课,准备一团橡皮泥,在讲到“衔”、“泥”、“粘”、“不知道有多少回”这些字词时,教师左手拿了“泥”,右手一小块一小块地把“泥”摘下来,粘到粉笔盒的边上,演示燕子衔泥做窝的样子。儿童非常注意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教师连续做了多次,突然发问:“你们知道老师粘了多少回泥吗?”儿童脱口而出:“不知道有多少回。”课文里的词语,一下子化为儿童的口头语言,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来说,确实是这样: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要实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教学,就一定要继续采取多种学习活动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要沿着多种活动形式的探索继续进行下去。当然,教师除了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也可以在学生中进行多样的竞赛性活动。多样性的活动是适应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的多样性的,不同的活动就会有不同的积极参与者,会有不同的优胜者,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有成功的体验,去从事新的学习。
四、重视过程,保障学生有效学习
《识字4》一课,在呈现各种昆虫的图片后,对应出示昆虫名称。
师:看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有“虫字旁”。
生:右边的字音和整个字的字音是一样的。
师:大家可真会发现。是的,这些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一部分表示声音,一部分表示意思,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汉字里有很多字都是形声字。
在这一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进行恰当的梳理,把一些紧扣要点的关键提问作为一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的思维留出了空间,使学生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下学会了学习。其实这种让学生学会科学学习方式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同样有效——我们可以捕捉教材中“言在此,意在彼”的句子,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语境,分析研究,朗读感悟,从而让他们敏锐地感悟到语言的真正内涵,并逐步形成“听话听音”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的感受,实践的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过程。
综上所述,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追求低耗高效,获取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过程,教师应当求真务实地探索实践。
一、激发兴趣,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现在的低年级公开课总是要引入一个与课文内容无关的“主角”——或是小精灵,或是小仙女,或是别的什么可爱的虚拟形象。于是,一堂课就从这个“主角”的到来开始展开,教师这个形象就有意识地被隐藏在这个“主角”身后了。一开始的感觉是学生感兴趣得很,但课后仔细想,这样的兴趣是否真的有意义呢?即使有,这样的兴趣又能长时间地促使有效的学习吗?
其实,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实际。首先,学生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人,他们的头脑并非原料场,教师给什么装什么,给多少装多少,而是一个加工厂,要经过自己自觉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吸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排除自己不需要的厌恶的。其次,学生又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经历和独特的心理实际等个性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取舍才能发挥效果,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经过学前教育,是新时代新儿童,而且是在望子成龙的家长影响下长大的。如果教师只是带着成人化的,想当然的思想意识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会适得其反。
二、精心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养花》初学时,有的学生会不解“‘腰酸背疼热汗直流’又怎么会‘多有意思’?”“别人把好不容易开的昙花拿走了,怎么会‘特别喜欢’?”针对这一情况,在此前先让学生回忆暴雨时背低年级同学上学,讲中队聚餐的情景。有的说,那天赤脚,脚底划破了皮出了血,可看到小弟弟早早进了教室真开心;有的说,包了一上午馄饨,开心。已有的情绪记忆,能帮助他们移位入境,培养美感。老舍热爱生活的情感抹去了孩子心中怕苦怕吃亏的阴影,体会到了劳动是累的,但也是快乐的,给予也是一种幸福的情感。
在成功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就能促使他们带着好奇,带着想解决心中问题的急切愿望,去认真地读书,去思考。因为学生心里已经产生了自觉的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这种作用下,学习效果当然是很明显的。小学阶段是打基础,但是基础不是教师打的,是学生自己打基础,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去打。教学就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学生的问题突破了,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因此,教师的角色要做相当的调整,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设计教学情景创设问题,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等方面,要使学生能够经历语文知识的再发现,为学生掌握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营造认知环境,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再创造的载体。
三、多样探求,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燕子》一课,准备一团橡皮泥,在讲到“衔”、“泥”、“粘”、“不知道有多少回”这些字词时,教师左手拿了“泥”,右手一小块一小块地把“泥”摘下来,粘到粉笔盒的边上,演示燕子衔泥做窝的样子。儿童非常注意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教师连续做了多次,突然发问:“你们知道老师粘了多少回泥吗?”儿童脱口而出:“不知道有多少回。”课文里的词语,一下子化为儿童的口头语言,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来说,确实是这样: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要实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教学,就一定要继续采取多种学习活动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要沿着多种活动形式的探索继续进行下去。当然,教师除了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也可以在学生中进行多样的竞赛性活动。多样性的活动是适应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的多样性的,不同的活动就会有不同的积极参与者,会有不同的优胜者,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有成功的体验,去从事新的学习。
四、重视过程,保障学生有效学习
《识字4》一课,在呈现各种昆虫的图片后,对应出示昆虫名称。
师:看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有“虫字旁”。
生:右边的字音和整个字的字音是一样的。
师:大家可真会发现。是的,这些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一部分表示声音,一部分表示意思,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汉字里有很多字都是形声字。
在这一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进行恰当的梳理,把一些紧扣要点的关键提问作为一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的思维留出了空间,使学生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下学会了学习。其实这种让学生学会科学学习方式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同样有效——我们可以捕捉教材中“言在此,意在彼”的句子,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语境,分析研究,朗读感悟,从而让他们敏锐地感悟到语言的真正内涵,并逐步形成“听话听音”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的感受,实践的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过程。
综上所述,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追求低耗高效,获取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过程,教师应当求真务实地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