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udier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问题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少教学内容和环境教育存在直接联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三大途径进行渗透。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渗透途径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2]王文星.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5,11:13.
  [3]张燕平.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5,23:26.
其他文献
高一政治(必修一)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和经营”,“收入与分配”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结合高中生日常接触的经济现象,选取贴近高中生日常的经济问题作为学习内容。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与要素  对合作学习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对国内外对合作学习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概括梳理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美国约翰逊大学的莱斯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但从目前情况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仍然停留在老师机械化教授、学生被动吸收的层面上,学生对于思品知识仅仅是单纯记忆,没有充分理解和运用。因此,初中思品老师必须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从现阶段的思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作者在教学中发现师生对品德课前资料收集观念淡薄,形式单调,评价无声的问
History of aquaculture in Zhanjiang City was reviewed by reviewing literatures,human resources,cultured species and culture modes,and distribution of aquacultur
摘 要: 情贵于真,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浓浓情味的话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达到激情励志的功效,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情趣,使之学会读史、学会做人。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感教育 渗透方式  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主观之间的某种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创新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更好地提高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新课程教学 探究与实践  随
摘 要: 历史是人类记忆中的一首回旋诗,是启迪智慧的钥匙。本文首先论述了记忆时间的技巧,其次解读了图画对学习历史的作用,再次分析了历史的故事性特点,最后分析了学生的好奇心对学习历史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心得 教学方法  一、历史时间表记忆思路  历史需要记忆年份,记得多了,难免混淆,有没有好的办法呢?有的。比如,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日期处理:1839(谐音,一把香蕉)  联
广西南丹县是国家重点规划矿区,由于长时间矿区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段时期以来,南丹矿区成为广西著名的事故火山口——近日,记者
摘 要: 任务型原则运用于历史教学中,让课程在明确要求和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自觉灵活探究互动,使得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通过预设话题导学、合作互动探学、总结反思深学,使得学生享有更多表达权和支配权,在主动尝试中获得历史知识。探讨任务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协作中获得发展进步。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任务 有效运用  任务型教学原则运用于历史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师讲生听的
在矿山井巷支护中,由于金属支护材料具有强度大、可支 撑较大的地压、使用期长、可多次使用、安装容易和耐火性强等优点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现代企业急切要求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