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如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然如歌辅写作
  美丽而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和万物。千百万年来人类在大自然中攫取无尽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汲取着不能穷尽的精神食粮。如“一轮明月”可以畅离合悲欢,“一树落叶”可以诉苦辣酸甜。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则通过观察自然,讴歌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虫鱼带给我们人类无穷的歌唱主题。这抒发一是直接用歌曲唱出,二是用文章写出,用文字来抒情。如何抒发?要求讴歌者要学会选材,学会选准切入的讴歌角度来服务于主题。如下列三首歌:其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词中选用的意象主要是“蓝天”“白云”“马”“鞭”“鸟”。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表现的主题是家乡美——美在平静、美丽、祥和。其二:“蓝蓝的天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是那洁白的羊群。羊群就像白银一样,洒在草原上,真是爱煞人……”(《牧歌》)。歌词中选用的意象主要是“蓝天”“白云”“羊群”“草原”。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描写、比喻、抒情。表现的主题是草原美——美丽如画。其三:“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哟。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骏马,还有那姑娘,这是我的家哟。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天堂》)。歌词中选用的意象主要有“蓝天”“青水”“绿草”“白羊”“奔马”“姑娘”。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表现的主题是家乡美——美如天堂。这三首歌词中尽管意象重叠,但因主题不尽相同,组词方式、抒情方法、旋律都不同,因而表现风格,表达效果则不同。正如草原人歌唱草原一样,高中学生作文也应如此。高中生熟悉作文的基本写作常识一如草原人熟悉草原一样。学生生活的方式基本相同,视野大致相近。要写出千变万化的作文来,需要我们像讴歌自然一样,善于从相同的生活意象中,从自然中选出意象,深入挖掘材料,选好使用角度,即,一是多角度观察自然,二是多角度感悟使立意深刻,三是多角度使用素材。
  众所周知,高中生写作文多半是为了对付高考。事实上,高考作文就是学生在考场内用心灵演唱的一首原创歌曲。主题即歌名,文体即旋律,文字即音符,内容即歌词。也就是说学生要在考场内用60分钟左右的时间创作出一首800字以上的歌词----“考场咏叹调”,唱给评委(阅卷人员)听。首先要有(歌题中心突出),有旋律(文体恰当)、音调和谐(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歌词优美,内容健康(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曲调悠扬动人(真挚、丰富、有文采)。可见,唱好自然这首歌,便可以信步在高中作文写作的花圃。然而,要想写好作文要训练学生观察自然、感情自然。如可用语文校外活动课(或利用节假日外出观景)有目的地进行景观观察,诸如游览森林公园、草原、生态园等,在观察时要求学生记录感悟、联想(歌曲或诗句)、即兴创作(体裁、字数不限)。老师定期梳理指导总结。
  二、写作如歌法自然
  写作文如唱歌一样,要学会选材。关键是做到四要。一要选用鲜活的材料。鲜活是满足作文评价发展等级中“丰富和有创意”的基础。鲜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用社会进步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最好是临考百日近期发生的事)。二是旧事新角度。正如前文选用的三首歌中所用的意象:蓝天、白云、草原等。歌者换角度讴歌则效果不同。二要学会选用身边熟悉的材料。正如草原人讴歌自己身边的景物一样。考场作文无论面对怎样的一个作文题目都是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到命题与自己的种种关联,做到“题是我,我是题”即可。正如歌中唱到“这是我的家哟”一样,作者要从心底喊出“这是我的文”。把自己身边的人、物,个人的爱好巧写入文,或把熟悉的材料中的人物故事演义入文均可达到好的效果。三要学会运用材料。这首先要学会挖掘共有材料的内涵。注意弘扬材料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正能量。否则会给人留下刻意标新立异之感。其次是学会选好使用的角度。任何材料都不止一个属性。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阐释,可为不同的立意服务。即所谓一材多用。如下面的四首歌曲。其一:“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十五的月亮》)。表现的主题是军人、妻子的思念和奉献。其二:“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心爱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跑过来哟嗬……”(《敖包相会》)。表现的主题是男女真情相会。其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要想收获先种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主题是歌颂劳动之美。其四:“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下面有一个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摇啊?是那童年的阿娇……”(《弯弯的月亮》)。表现的主题是一个有情人的古老而又弯弯的心路。前三首共用“十五的月亮”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第四首宕开一笔只选弯月(无论是新月还是残月),来表现歌者绵缠而又弯弯的心绪。作文若能如此,定会余味无穷。再次是学会处理主次与详略。正如前文所选的歌词中意象虽重点突出,但所用意象决不止一个。一篇文章的材料也要有主次之分,不可等量齐观。一般来说,一篇千字的议论文中事例材料不能少于五个,两个主要,三个次要,还可以有若干概述材料。四要融真情于材料中。即所谓用心写真情以情感人。在这一点上,歌曲有着先天的优势。如下面四首歌曲。其一:“爸爸爸爸爸爸爸慈祥的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不老的爸爸,满嘴没有一颗牙,满头是白发,整天嘻嘻哈哈,像个洋娃娃。啊,嘻嘻哈哈哈哈哈……”(《不老的爸爸》)。其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世上只有妈妈好》)。其三:“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流浪歌》)。”其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问声老乡你过得怎么样……”(《老乡》)。第一首歌一定会把人唱笑,而后三首歌一定会把人唱哭。究其因是因为歌中写真事诉真情。歌曲可以把人唱笑唱哭,文章也可诱人落泪。这诱人落泪的要点有三:一是选用蕴含丰富感情的材料,二是选用可挖掘出丰富感情的材料,三是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去阐释重要材料。
  三、评价如歌促安然
  学生多角度选用感悟身边素材的机会很多,例文也很多,但好文章则鲜见。一但发现上品,就应该抓住机会细评,充分鼓励其写作积极性,促使其安然于写作,有成就感。就上述讲座我布置过一篇“关于花商卖花”的材料作文。一位女生写出了佳作《朴素的芬芳》。其文片断如下:“在这个物欲横流崇尚金钱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仿佛是包裹在精致礼品盒中的巨大荒原。外表光鲜内在冷漠。那些极普通的却沁人心脾的芬芳已经很难找回了……县城里的夏天无论是多么光鲜亮丽也抵不过我心头那一抹灿烂悠闲的夏日阳光。那阳光就是小院里的童年。小时候的夏天与水分不开,在门前的小院里姥姥端出一只装满水的大铁盒,走路时会洒出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夏日的气息。姥姥洗着那大概永远也洗不完的衣服,我就在一旁的小水洼里扒拉着爬在葡萄叶子上的大青虫。菜园子里有一口可以压水的小井,我经常扑上去压水,看那清澈的水流撞击在井台的四壁上,开出晶莹的水花。风温和地吹着,晃动着的葡萄叶在我脚下的绿阴里又洒下点点斑驳……这些朴素的记忆就像芬芳的花朵一样,其光鲜不及华丽的物质世界,却留得心房里满室氤氲。越是朴素纯白的花朵,越是芬芳透彻。一如材料朴素的白花……”。对这篇文章我用了三段式评价。一段是高考等级评分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故内容得19分;符合文体、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清楚,故表达得18分;深刻、丰富的事有文采,有创意,故发展等级20分;全文19 18 20=57分。二段是优点放大式:细腻的感情、细腻的笔触,细腻的目光来感悟身边读后令人心潮澎湃。三段是情感交流式:读罢此文令我想起一首歌:“村里有个姑娘赛小芳,长的美丽又大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谢谢你写出此文,让我的教学心得又多了一片阳光。” 这些评语对该生的作文起到了巨大鼓励作用。教师“用心”的作文评价促使学生的文笔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深刻。
  (注:本文系“高中作文考试评价改革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系列论文之一。)
  [作者通联:吉林镇赉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练的诵读吸收内化,进而因声求气,咀嚼涵泳,晓悟文意,以达到“其言若出我之口,其意若出我之心”的学习之境,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需改变和创新,恰恰是需要回归传统。不要一味串讲以讲代学,违背认知和学习的规律,违背常识。朱子“读书六法”也讲到了这一点:①循序渐进②熟读精思③虚心涵泳④切已体察⑤着紧用力⑥居敬持志。六法中能称得上法的主要就是熟读精思和虚
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存在教科书选入文言文极少、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衔接较难、教师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四年级一节文言文主题学习研讨课,提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策略,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达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去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目的。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科书选入的文言文极少   在旧版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只有五六年级才有文言文
《人琴俱亡》出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伤逝》,它内容简短,却意味隽永。教参明确指出本文的主题思想是表现兄弟情深。我则认为《人琴俱亡》的主题思想所表现的并非单纯的兄弟之情,而是更有知音者的倾心及独特的情感。  王子猷(徽之)、子敬(献之)兄弟出身名门望族、诗礼之家。优越的物质条件、浓郁的文化氛围、民主开放的家庭生活,既赋予了他们超人的才气,也分别造就了子敬举止文雅、情趣高洁和子猷的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审视2013年语文学术界对写作教学的研究,下面三篇文章显示了这个领域的新进展。它们分别从写作课程、教学、教师三个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实施写作教学的新路径。  一、微型写作课程的建构  【评析文章】邓彤,王荣生《微型化
作文教学研究的提升    钱梦龙先生曾经把语文教学从低到高,分为四种境界: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此第一境也。这一境属于实践操作的层次。处于这一层次的老师能够踏踏实实地备好课、上好课,能够组织有效的训练。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他们也不怕吃苦。因此,他们所教的学生一般都成绩优良。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此第二境也。这一境属于经验积累的层次。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开始重视总结和积累自己的成功经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教材简况】  《兰亭集序》全文仅324字,却成为千古绝唱,奥秘何在?本堂课的教学完成之后,必须要使一般学生能感觉得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那么教师自己就必须首先对此有一番研究体会,在此基础上方能找准教学的目标落点,确立文本教学的价值核心。  此文是书文俱佳的典范。首先,从书法上说,是“书圣”的平生绝唱,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书风及其确立的书法美学范式几乎笼罩往后的整个中国书法史。让学生由此略
坚守在一线教学并心怀理想的老师是令我欣赏的老师,甘愿在基层耕耘且乐此不疲的老师是让我尊重的老师。唐余富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具有坚守品质和执著情怀的老师。  从认识他的第一天起,我就由他走下课堂匆匆赶来的脚步看出他是一个为教学而奔忙的人,他那为工作而奔走的朴素干练的姿态,为活动而奔跑的朴实厚道的品性,都体现了他一贯的行者的风范。让我欣赏的是:可能正是他的行者的意念和追求,使他从农村走向了城区,也使他从
作文反映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每到作文课有不少学生“疾首蹙额”,写作成了学生心里难以越过的鸿沟。大多数学生不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久而久之,在写作时心理上备受压抑,导致害怕作文,面对题目迟迟不能
著名作家、中学语文课文《散步》作者莫怀戚先生于7月27日15点45分,因病在家中去世。  著名作家、中学语文课文《散步》作者莫怀戚先生于2014年7月27日15点45分,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63岁。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