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作为一个集合性单元,关键在于治人、治吏、治干部。打破论资排辈的习惯势力,构建衔接通畅、相辅相成、完整配套的选人用人改革机制,是改革选人用人机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选人用人;论资排辈;改革;习惯性势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059-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声明:“要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均突出了制度在选人用人的规范性、导向性和权威性,然而其自身的特点衍生出的稳定性、滞后性难以及时准确的对接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机制的构建将原则贯穿下的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要素实现功能连接和运作有序,符合“以事择人、依岗选人、人岗相适”的基本要求。
一、构建学习型选拔机制
在创新为引导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的管理新模式向“学习型政府”转变,实践中对干部的考核在以往《公务员法》规定的:“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的内容,对应了作为政府组成和配套的要素,干部需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不断深入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顺应政府的管理创新理念。
首先,要选拔政治理论过硬的干部,面对当前的干部选拔存在“年轻的干部懂业务而不懂政治,老干部懂政治不懂业务”的突出矛盾,要“及时大胆地选拔年轻的新干部”就要挑选那些学习政治理论和思想,明确政治立场和方向,践行合格干部的政治标准,坚持党的领导、政治民主和依法治国政治基本方略,服从并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及时补齐“政治短板”,既讲政治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其次,要选拔思想道德达标的干部,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斗争时期就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标准,时至今日,《准则》再次在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按照对“德”的新时代观点,思想道德是与政治理论和观念的被引导、被衔接,要求年轻干部在政治引导下的观念、作风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提高,对“严以修身”、“做人要實”有精神领悟的,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思想觉悟的,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志坚定的年轻干部应该重点提拔。
最后,要选拔专业技能较强的干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科技经济引导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干部专业性的选拔,把人才干部工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识别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服务人才的评价内容和依据,需要在不断地专业学习和资质晋级过程中选拔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组织协调和科学决策驾轻就熟,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日益进取的年轻干部。
二、构建知识更新机制
顺接选人用人环节,需要对年轻干部进行正面培训和教育。知识更新机制呼应了学习型政府、学习型选拔的对知识、科技、人才的要求,也是对年轻干部的培训机制的创新。
首先,构建知识更新平台,奠定党干校在对年轻干部在政治、思想、理论、规范上的核心平台地位的基础上,加强革命教育实践基地、高校教育培训基地、网络教学基地等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网络体系,并对党校和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定期评估。
其次,完善更新知识的学科体系,为顺应学习需求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核心、构建年轻干部培训的学科体系,针对干部培训内容陈旧、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在传统的培训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多元化现代学科互补,对核心课程包括入学教育、政治理论、党性教育、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等基本知识结构进行更新。
最后,确立更新知识的载体,应对当前年轻干部培训教材不统一、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抓紧教材的编审,尽快推出适应各级各类干部学习需要的高质量教材,建立合理的干部培训教材体系,以对接课程体系的设置。
三、构建容错激励机制
《准则》规定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是对改革创新型干部在面对当前的执政高风险、改革高难度的背景下出现的“探索性失误”的宽容,容错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为改革创新者撑腰,为敢为者兜底,为干部做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解除那些想做事、肯做事、敢做事、做成事的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释放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
首先,严格区分所犯错误的性质,不能把失误与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相混淆,把缺乏经验、先行先试与盲目自大区别开来,把探索性创新性实践与任意妄为区别开来,对比较对象、情况、现实、实例进行概念上的区别和辨析。
其次,制定相关容错的规则,明确容错的类别和等级,确立容错的基本原则,对免责的事项和情形进行细分,建立容错与问责的衔接机制。
最后,营造容错机制的施行环境,要通过容错机制的教育、培训和宣传,给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吃下定心丸,营造干部能安心、能放手的工作氛围。
四、构建“两点论”考核机制
在“德、能、勤、绩、廉、学”的考核系统框架下,采取“两点论”的考核方法。
首先,明确“两点论”的考核对象,就是在选拔端正学风,培训提高学力的基础上对学绩的考核,包括对目标任务的完成、岗位职责的履行、创新思路的提出、改革措施的运用等绩效,并在“两点论”的方法下辩证的分析时间、地点、环境等外部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等内部条件,专业水平高等有利条件和社会经验不足等不利条件,多方位、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对年轻干部进行考核。
再次,扩大考核的时间和范围,按照“两点论”的考核方法,针对年轻干部社交范围广、娱乐项目多、抵抗社会诱惑能力不足等问题,考核时间应当统筹工作内和工作外,确立“八小时以外”的考核;考核范围统筹工作圈和生活圈,增加对“交际圈”的考核。
最后,明确考核形式,定期考核要细化,要注重过程性、持续性,在定期考核的基础上确立平时考核或者短期考核,将考核的片面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定性考核要事实、数据的集合,确立实际性定量考核,将表面与微观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3年6月28日.
[2] 周前进,五大举措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四川日报,2014年8月12日.
[关键词]选人用人;论资排辈;改革;习惯性势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059-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声明:“要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均突出了制度在选人用人的规范性、导向性和权威性,然而其自身的特点衍生出的稳定性、滞后性难以及时准确的对接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机制的构建将原则贯穿下的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要素实现功能连接和运作有序,符合“以事择人、依岗选人、人岗相适”的基本要求。
一、构建学习型选拔机制
在创新为引导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的管理新模式向“学习型政府”转变,实践中对干部的考核在以往《公务员法》规定的:“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的内容,对应了作为政府组成和配套的要素,干部需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不断深入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顺应政府的管理创新理念。
首先,要选拔政治理论过硬的干部,面对当前的干部选拔存在“年轻的干部懂业务而不懂政治,老干部懂政治不懂业务”的突出矛盾,要“及时大胆地选拔年轻的新干部”就要挑选那些学习政治理论和思想,明确政治立场和方向,践行合格干部的政治标准,坚持党的领导、政治民主和依法治国政治基本方略,服从并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及时补齐“政治短板”,既讲政治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其次,要选拔思想道德达标的干部,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斗争时期就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标准,时至今日,《准则》再次在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按照对“德”的新时代观点,思想道德是与政治理论和观念的被引导、被衔接,要求年轻干部在政治引导下的观念、作风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提高,对“严以修身”、“做人要實”有精神领悟的,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思想觉悟的,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志坚定的年轻干部应该重点提拔。
最后,要选拔专业技能较强的干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科技经济引导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干部专业性的选拔,把人才干部工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识别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服务人才的评价内容和依据,需要在不断地专业学习和资质晋级过程中选拔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组织协调和科学决策驾轻就熟,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日益进取的年轻干部。
二、构建知识更新机制
顺接选人用人环节,需要对年轻干部进行正面培训和教育。知识更新机制呼应了学习型政府、学习型选拔的对知识、科技、人才的要求,也是对年轻干部的培训机制的创新。
首先,构建知识更新平台,奠定党干校在对年轻干部在政治、思想、理论、规范上的核心平台地位的基础上,加强革命教育实践基地、高校教育培训基地、网络教学基地等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网络体系,并对党校和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定期评估。
其次,完善更新知识的学科体系,为顺应学习需求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核心、构建年轻干部培训的学科体系,针对干部培训内容陈旧、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在传统的培训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多元化现代学科互补,对核心课程包括入学教育、政治理论、党性教育、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等基本知识结构进行更新。
最后,确立更新知识的载体,应对当前年轻干部培训教材不统一、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抓紧教材的编审,尽快推出适应各级各类干部学习需要的高质量教材,建立合理的干部培训教材体系,以对接课程体系的设置。
三、构建容错激励机制
《准则》规定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是对改革创新型干部在面对当前的执政高风险、改革高难度的背景下出现的“探索性失误”的宽容,容错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为改革创新者撑腰,为敢为者兜底,为干部做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解除那些想做事、肯做事、敢做事、做成事的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释放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
首先,严格区分所犯错误的性质,不能把失误与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相混淆,把缺乏经验、先行先试与盲目自大区别开来,把探索性创新性实践与任意妄为区别开来,对比较对象、情况、现实、实例进行概念上的区别和辨析。
其次,制定相关容错的规则,明确容错的类别和等级,确立容错的基本原则,对免责的事项和情形进行细分,建立容错与问责的衔接机制。
最后,营造容错机制的施行环境,要通过容错机制的教育、培训和宣传,给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吃下定心丸,营造干部能安心、能放手的工作氛围。
四、构建“两点论”考核机制
在“德、能、勤、绩、廉、学”的考核系统框架下,采取“两点论”的考核方法。
首先,明确“两点论”的考核对象,就是在选拔端正学风,培训提高学力的基础上对学绩的考核,包括对目标任务的完成、岗位职责的履行、创新思路的提出、改革措施的运用等绩效,并在“两点论”的方法下辩证的分析时间、地点、环境等外部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等内部条件,专业水平高等有利条件和社会经验不足等不利条件,多方位、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对年轻干部进行考核。
再次,扩大考核的时间和范围,按照“两点论”的考核方法,针对年轻干部社交范围广、娱乐项目多、抵抗社会诱惑能力不足等问题,考核时间应当统筹工作内和工作外,确立“八小时以外”的考核;考核范围统筹工作圈和生活圈,增加对“交际圈”的考核。
最后,明确考核形式,定期考核要细化,要注重过程性、持续性,在定期考核的基础上确立平时考核或者短期考核,将考核的片面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定性考核要事实、数据的集合,确立实际性定量考核,将表面与微观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3年6月28日.
[2] 周前进,五大举措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四川日报,2014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