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夏晋祥,陈忠宁在《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生命化德育: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与规律遵循》一文指出,生命化德育是个性化、完整化、生活化的德育,是以尊重、关怀、提升、完善所有生命为旨趣的德育。“生命化德育”反映了德育工作内在本质与规律。 改进德育的手段与方法,是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命化德育,首先必须做到“目中有人”。生命化 德育,不仅注重德育的社会功能,也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一方面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晋祥,陈忠宁在《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生命化德育: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与规律遵循》一文指出,生命化德育是个性化、完整化、生活化的德育,是以尊重、关怀、提升、完善所有生命为旨趣的德育。“生命化德育”反映了德育工作内在本质与规律。
改进德育的手段与方法,是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命化德育,首先必须做到“目中有人”。生命化
德育,不仅注重德育的社会功能,也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一方面注意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在需要,因势利导,使受教育者成為德育的共同参与者和积极建构者。其次,应遵循“主体性”与“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将学生视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情感的生命主体。活动是生活的载体,关注生活就要关注活动,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活动中去,成为他们人生的阅历,即内化成他的人生信念。再次,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一个师生、生生、生本对话的过程,走向一种“咨询心理模式”。生命化德育的具体操作策略是:“知识靠体悟”“能力靠互动”“情感靠熏陶”。在生命化德育实践路径创设方面,构建了“读(看)、议、讲、用”生命化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即把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环节分为“读、议、讲、用”四环节。
其他文献
【案例描述】 小宁是令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孩子,课上小动作不断,有时还会随意离开座位。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对小宁的“关心”自不待言,而他也自然成了我接班后的第一位家访对象。当家长将医院诊断书拿到我面前时,病历单上的“多动性障碍”显得格外刺目。此时,小宁的一切异常举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得知小宁患有多动症后,班上的同学日渐疏远他。一次早读课,我走到小宁身边,见他正专心致志地画画,让我惊讶的是,画
发现孩子的领导才能 发现孩子领导才能的最佳方式是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发现他们具有相关潜质后,您需要强化这些特质,直到孩子养成终身受用的习惯。以下列举了孩子可能具有领导潜质的18种情况: 1.性格:是否会主动插手自己份外的事情,表现其责任心和决断力。2.敢于大声而坚定地讲话:是否会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创造力:注意其在百无聊赖时所能想出的消遣手段。4.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时,选择分析
万博,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万老师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承(协)办过各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市、区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训,并开设有市、区级继续教育课程;首创工作室小组自为发展、师带徒成长共同体、雷霆反馈防拖延症等培训模式。 万老师热爱教书,钟情育人,善以特色文化构建卓越班级。她用细腻而巧妙的爱心和智慧,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被孩
近年来,研学成为中小学校乃至社会生活的热点。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和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如何带领学生通过研学的切身体验,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育社會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一线学校、社会的共同探索。 本期,我们编选了一些中小学校的创新实践,他们或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整体开发与实施研学课程;或是开发博物馆资源,创新架构研学流程和教学方式;或是立足地方文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的整体思路,试图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课程聚焦初中学生在相关内容领域内所遭遇或将面临的成长困惑、道德难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概念在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具体化[1],希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由此,依托生活案例创设情境便成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许多教学情境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在日常教研中经常发
王立坤,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校长。昌乐县名校长,潍坊市最具影响力校长,全国科研创新校长。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中学生课外阅读机制研究》《学校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形成研究》等16个全国重点课题研究。 在山东省昌乐县,有一所学校近年来声名鹊起。原因不光是建校仅五年,夺得了全县中考的“四连冠”,每年包揽全县优秀生的近三分之一名额,更因为她在普遍追求“苦干苦学”出成绩的当前大环境下,近
教师似乎有点顾虑,因为这是公开活动。其实同意幼儿去喝水,才是生活化、人性化的教育场景。而且,喝水未尝与活动无关。尝过辣味后再尝水的味道,与平时喝水时的感觉可能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喝水,为什么感觉会不同呢?吃了苦的东西再吃糖为什么感觉格外甜?这反而有效拓展了关于味道的话题,从而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经验。 (安徽合肥 张亚军) 如今,新颖、生动的活动层出不穷,但这并不代表幼儿一定有收获。问题究竟在哪
如果我们能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以及自身教育观念、能力的提升,就会赢得家长的信任。比如我班在“家长园地”上开辟了“回音壁”栏目,一位家长来稿谈到关于“和爸妈找春天”活动的感受时说:“我和孩子一起从树下走过,听见孩子感叹道:‘树叶上好多春风呀!’我抬头一看,树叶正在春风的吹拂中飞舞,哗哗作响。如此常见的景象在孩子眼里是多么富有诗意!语言表达是多么生动与优美!
摘 要 课程的更名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并借此重新梳理和反思以往的教学方式。基于教材的话题分析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育自立、自律、对他人负责,进而具有法治思维、法治信仰,兼具道德情怀与法治素养的人。这要求教师从显性引导走向意识唤醒,从注重是非判断走向强化问题解决,从理性引领走向人文关怀。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话题设计;法治思维;法治信仰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武汉抗“疫”是学生宝贵的人生经历。如何利用疫情对学生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教学,是基础教育必须思考的课题。“接好责信这一棒”是契合武汉抗疫实际构建的德育课程,紧扣“责任”和“诚信”元素,实现了“童享”与“责信”德育的有机统一,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抗疫;童享;责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