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老人、书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jie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根粗糙而简单的拐杖支撑着他的身体,支撑着他艰难的人生,也支撑着他的信念他的追求。我不止一次目睹着他拄着那拐杖,在风中雨中艰难的移动着脚步。他只有一只脚落地,另一只空荡荡的裤管在风中瑟瑟摇动。没有人知道他从哪儿来,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儿去,更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仿佛他只是被谁无意间随手丢弃在小城的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张破椅子。或许这小城只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暂时的落脚点,他只是这个小城一个匆匆的过客。但我每次看见他,我的灵魂都引起一阵震撼,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
  他应该是一个乞丐,但他又不像乞丐。没人看见过他伸手向过往的行人乞讨,那些大人们匆匆忙忙的从他身边走过,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情,谁也没在意脚下还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蹲在七层楼的屋檐下。只有一些小孩,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用好奇和疑惑的眼神打量他一下,悄悄的把自己的一角、五角、一元大小不等的零花钱放在他的那只空荡荡的裤管边,然后无声的从他身边走过。他仿佛也没注意到这些,因为他的眼睛正全神贯注的、贪婪的盯住在书本上。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也没人注意他整天看的是什么书。不过在小城里,还是有一个人的目光在关注他,还是有一颗心在牵挂他。那就是出租图书的老大爷,一个七十多岁的精瘦的老人,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
  他拄着拐杖第一次出现在老大爷的面前,那是一个有风有雨的中午,他手里攥着几块钱,望着几个大书橱里装得满满的图书,眼睛里放着热切的光芒,嘴里不知說着什么,一只脚吃力的支撑着他的身体,一只手在半空中比比画画。老大爷耳朵不好使,也看不懂他的手势,旁边一位好心的大嫂走过来,终于弄明白了他是要借书。老大爷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顾客,一个连糊口都没有着落的、一个露宿街头的人,却要从自己羞涩的囊中掏出本来可以拿来充饥的皱巴巴的几块钱来借书看,他简直不敢相信。一种悲天悯人的感情悄然而生,老大爷连忙把几本书交到了他的手上。他眼睛里仿佛有几颗泪花在闪烁,向老大爷深深的鞠躬,转身拄着拐杖,艰难的移动脚步,向七层楼的屋檐走去,那儿是他临时的“家”。
  两天后,他把几本书看完了,他又来到老大爷面前。还是那个表情,还是那个动作。
  他借书,几乎没有选择,只要是没看过的,他都借。老大爷又把几本书交到他手里,他如饥似渴的接过来,风雨中那只空荡荡的裤管和拐杖又一步一步向前艰难的挪动。老大爷站在门口,出神的注视他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风雨迷茫的大街,老大爷才回到书屋里。仿佛约定时间似的,每隔两天,中午的时候他都准时的出现在老大爷的面前;老大爷也总是准时的在门口迎候他的到来。没有多余的言语,甚至也没有多余的动作。还书、借书,然后他又悄然离去。
  终于有一天,他没有按时来。中午过去了,下午过去了,小城的街灯亮了,他还是没有出现。老大爷心神不宁的在门口张望了好几次,他苍老的脸上爬满了忧愁,几滴浑浊的老泪模糊了他的眼镜,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可一直没有离开过大街。蓦然,灯光下,他出现了,还是那只空荡荡的裤管远远的就走入了老大爷的眼帘。老大爷心中一阵欣慰,脸上的愁容也跑得无影无踪。
  他把书还给老大爷,留恋的看了一下书架,拖着疲惫的身子打算转身离去。老大爷刚刚拿着他还的几本书放好,又拿了几本书过来,看见他想离去,忙问:“不看了?”,他摇摇头,好容易才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毛钱的钞票,他把那五毛钱攥在手里,脸上多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失望。“拿去看吧,钱你留着。”老大爷看出了他的尴尬,怜悯之心形诸于色,硬是把书塞到他的手上。
  他惊喜的接过书,紧紧的抱在胸前,依然是默默无言,然后又艰难的消失在夜色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他更奇怪的“乞丐”了。我不知道那两根拐杖支撑着他走了多远,也不知道那空荡荡的裤管里到底隐藏着多少辛酸的故事,我只知道那拐杖还要伴随他继续走下去。生活对他也许过分残酷,命运对他也许太过残忍,而他对这一切仿佛浑然不觉,只是让自己沉浸在书海中,身外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仿佛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每次看见他,我似乎都有一个预感:他生命中那根无形的“拐杖”,将要帮助他重新站立起来,将要让他看到生命之光的曙色。我在心中为他默默祈祷。
  一个拄着拐杖、身无分文的人却如此迷恋于书本,我的灵魂除了震撼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我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为事业操劳,为应酬虚耗时光。节假日我们可以把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可以让时间在喝茶聊天中流逝,可以让时间在逛街、看电视中消蚀,但我们却不愿意分出一点时间去亲近书本,亲近知识;我们追求时尚的生活,却忽略了内涵的“扩容”;我们渴望锦衣美食,却忘记了给精神补充营养。想起他面对书籍那饥渴的眼神,能让人不感到羞愧吗?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这话是谁说的,我在电脑的键盘上敲打下这些文
  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句话。
  什么时候才有更多的人热爱书本呢?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曾解,笔名方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防城港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界分会会长。个人专著有小说集《玫瑰有约》、《人生棋局》,诗歌和格律诗词集《山与海的记忆》、《心怡斋诗草》、《梧桐影》、《火红火红的山荔枝》,散文集《港湾静悄悄》,文艺评论集《西窗剪烛》,主编有《走进防城》、民间故事《千层红》、《诗情画意满防城》、《北部湾畔队旗红》以及廉政系列文集(小说集、诗歌集、散文集),现为《防城港诗词》、《金花茶》文学主编。
其他文献
今夜,在南岳衡山之南,在雁城衡阳晴好居,我拿出一盒百年老檀制做的名香,说是只有少数人懂得品鉴的名香。请让我点上三支,合什作揖,听我说一个远方的尕斯库勒湖畔,曾经的两家衡阳人的因缘。  故事开始的时候,是在半个世纪之前。两位业已作古的老人,还没有他们孙女、孙子现在的年纪大,就叫他们老甘、老汪吧。他们一个是衡南县茅市镇人,一个是衡山县贯底乡人。  老甘是一个复转军人,十五岁半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抗美
期刊
孩子,此时的你平躺在床上,呼吸平稳,瘦削苍白的脸已经开始透出淡淡的红润,眉头也舒展开来,这是六个月来你睡得最安稳的一次。你是三十分钟前被推出的手术室,麻醉药效应该还没过,否则依你那怕疼的样子,怕是已经睡不安稳了吧。要知道,两岁的你还因为怕疼,有次打预防针的时候,护士姐姐刚推完注射器,还没打,你就在一众小朋友面前哇哇大哭呢,那个场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如今,我的宝贝,你已经成长为一个勇敢
期刊
一  南岳之南,有一个地方叫井头江。  井头江不是一条江,而是一个小镇。  它坐落在衡阳、邵阳、祁阳所谓“三阳”的交界处的小盆地里,四周高山环绕,高高矮矮、重重叠叠的群山构成山的海洋,深秀而苍茫。它被裹卷在一片山的波涛之中。可以说,它是一座山镇。  它依山傍水,高低不一、形态各异的建筑物随山顺河弯成一钩新月状,在明媚的阳光下,水泥屋顶和贴瓷片的墙壁以及透亮的玻璃窗反射出明明暗暗的光泽,与青山蓝天相
期刊
2018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九是父亲诞辰百年纪念日。  父亲是2010年2月1日(农历2009年12月18日)溘然离世的,享年92岁,父亲走得非常突然,走得安详圆满。  记得2010年元月30日的下午,天高气爽,我刚从南宁出差回来,还特意带了一些永福买不到的热带水果,想让全家人一起品尝。  一进屋,见父亲还躺在床上睡觉,觉得有点奇怪。父亲晚年作息比较有规律,每天只吃两餐饭,很少吃早餐,一般都要睡到临近
期刊
对于天气,我最爱雨天,尤其缠绵细雨。细雨无声却又形,包裹在这样的雨天下,我感到安全与舒适。这样的雨天,是感受不到时间的迅速流逝,晨间阴云笼罩,傍晚依旧团绕,唯有那池塘里经久不息的涟漪见证着时间的流动。这样的雨天读书是极好的,温度适宜,一片静谧。入目的每一个文字、指尖翻开的每一页都如此的鲜活真实,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彷佛此刻就在眼前,读累了,便喝上一杯热茶,微靠窗台独享属于你的温暖,窗外零星的彩色雨傘如
期刊
吴英奇说:“自从离家求学,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上了大学,熟悉习惯了南宁的春天,却渐渐远离故乡的春天,快忘了它应是什么模样。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回校计划一次次被打断,故乡的春天开始慢慢在眼前铺开。  说起春天,一定是一城的紫荆花绽放。柳州的街头有20余万株紫荆,3月,进入初花期,整个柳州,整个春天,都是粉紫色的。刚过去的冬天,虽说没有诗里“千里冰
期刊
坚持做某件事之际,或者说勤恳创业之时,也许经过无数次努力拼搏,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放弃。那些心力交瘁的疲惫和沮丧,积压在心里,垒成四面不透风的墙壁,冲不出,也逃不脱。身体和意志无力持续抵抗,萎靡不振的光亮布满了房间,如同夜幕降临一般昏暗,令人无精打采。  总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光去调整,走出那段低谷,慢慢才能开启新的生活。  从此以后,关于那段痛苦的经历,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再去触及,如同一道未曾结
期刊
前不久受父亲之托,帮忙改了外公的回忆录,外公是个乐于助人的人,短短一万多字记载着从远亲到近邻他帮助别人的琐事,有些人我认识,更多是不认识的,一个名字出现眼前,我突兀地反应过来,他也曾占据过我生命不轻的分量。  有一位表亲,年纪比我小的男孩,按辈分却比我大许多,我应该称他为“舅舅”,在外公的亲戚圈中,辈分是很重要的,我的脑海里也一直隐隐有着他需要尊敬的概念,但这不妨碍我们成为绝佳的童年玩伴,我从没叫
期刊
在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后,一个亲戚领着六岁的我,从外婆家返回到爸妈身边。妈妈读完博士回到大学工作,而我也将进入小学,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了。为此我们搬了新家,而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见过新家的样子。新家在一个公园似的地方,绿色的三轮车咿呀转响,荷花远远送来清香,道路两旁种植着各种树木,阳光热烈,蜂蝶飞舞。  那是一栋包着暖黄色土皮的小楼,斑驳褪色,色块模糊,青苔和潮湿的痕迹顺着它的脚跟往上爬,红褐色的水管光
期刊
黄姚古镇是一座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千年古镇,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列为4A景区。发祥于宋朝年间,据传是因从前黄姓和姚姓居民较多而得名。许是因为偏僻,黄姚古镇犹如养在深闺的美人,宁静、淡雅、秀美,有着特属于它的灵秀。  与三两好友相约于黄姚古镇,既是赏景亦是叙旧。黄姚古镇很难辜负人们对它的期待。黄姚古镇很小,但也很大,它以方圆3.6公里的胸怀容纳着与它日夜陪伴的当地居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