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根粗糙而简单的拐杖支撑着他的身体,支撑着他艰难的人生,也支撑着他的信念他的追求。我不止一次目睹着他拄着那拐杖,在风中雨中艰难的移动着脚步。他只有一只脚落地,另一只空荡荡的裤管在风中瑟瑟摇动。没有人知道他从哪儿来,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儿去,更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仿佛他只是被谁无意间随手丢弃在小城的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张破椅子。或许这小城只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暂时的落脚点,他只是这个小城一个匆匆的过客。但我每次看见他,我的灵魂都引起一阵震撼,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
他应该是一个乞丐,但他又不像乞丐。没人看见过他伸手向过往的行人乞讨,那些大人们匆匆忙忙的从他身边走过,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情,谁也没在意脚下还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蹲在七层楼的屋檐下。只有一些小孩,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用好奇和疑惑的眼神打量他一下,悄悄的把自己的一角、五角、一元大小不等的零花钱放在他的那只空荡荡的裤管边,然后无声的从他身边走过。他仿佛也没注意到这些,因为他的眼睛正全神贯注的、贪婪的盯住在书本上。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也没人注意他整天看的是什么书。不过在小城里,还是有一个人的目光在关注他,还是有一颗心在牵挂他。那就是出租图书的老大爷,一个七十多岁的精瘦的老人,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
他拄着拐杖第一次出现在老大爷的面前,那是一个有风有雨的中午,他手里攥着几块钱,望着几个大书橱里装得满满的图书,眼睛里放着热切的光芒,嘴里不知說着什么,一只脚吃力的支撑着他的身体,一只手在半空中比比画画。老大爷耳朵不好使,也看不懂他的手势,旁边一位好心的大嫂走过来,终于弄明白了他是要借书。老大爷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顾客,一个连糊口都没有着落的、一个露宿街头的人,却要从自己羞涩的囊中掏出本来可以拿来充饥的皱巴巴的几块钱来借书看,他简直不敢相信。一种悲天悯人的感情悄然而生,老大爷连忙把几本书交到了他的手上。他眼睛里仿佛有几颗泪花在闪烁,向老大爷深深的鞠躬,转身拄着拐杖,艰难的移动脚步,向七层楼的屋檐走去,那儿是他临时的“家”。
两天后,他把几本书看完了,他又来到老大爷面前。还是那个表情,还是那个动作。
他借书,几乎没有选择,只要是没看过的,他都借。老大爷又把几本书交到他手里,他如饥似渴的接过来,风雨中那只空荡荡的裤管和拐杖又一步一步向前艰难的挪动。老大爷站在门口,出神的注视他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风雨迷茫的大街,老大爷才回到书屋里。仿佛约定时间似的,每隔两天,中午的时候他都准时的出现在老大爷的面前;老大爷也总是准时的在门口迎候他的到来。没有多余的言语,甚至也没有多余的动作。还书、借书,然后他又悄然离去。
终于有一天,他没有按时来。中午过去了,下午过去了,小城的街灯亮了,他还是没有出现。老大爷心神不宁的在门口张望了好几次,他苍老的脸上爬满了忧愁,几滴浑浊的老泪模糊了他的眼镜,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可一直没有离开过大街。蓦然,灯光下,他出现了,还是那只空荡荡的裤管远远的就走入了老大爷的眼帘。老大爷心中一阵欣慰,脸上的愁容也跑得无影无踪。
他把书还给老大爷,留恋的看了一下书架,拖着疲惫的身子打算转身离去。老大爷刚刚拿着他还的几本书放好,又拿了几本书过来,看见他想离去,忙问:“不看了?”,他摇摇头,好容易才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毛钱的钞票,他把那五毛钱攥在手里,脸上多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失望。“拿去看吧,钱你留着。”老大爷看出了他的尴尬,怜悯之心形诸于色,硬是把书塞到他的手上。
他惊喜的接过书,紧紧的抱在胸前,依然是默默无言,然后又艰难的消失在夜色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他更奇怪的“乞丐”了。我不知道那两根拐杖支撑着他走了多远,也不知道那空荡荡的裤管里到底隐藏着多少辛酸的故事,我只知道那拐杖还要伴随他继续走下去。生活对他也许过分残酷,命运对他也许太过残忍,而他对这一切仿佛浑然不觉,只是让自己沉浸在书海中,身外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仿佛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每次看见他,我似乎都有一个预感:他生命中那根无形的“拐杖”,将要帮助他重新站立起来,将要让他看到生命之光的曙色。我在心中为他默默祈祷。
一个拄着拐杖、身无分文的人却如此迷恋于书本,我的灵魂除了震撼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我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为事业操劳,为应酬虚耗时光。节假日我们可以把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可以让时间在喝茶聊天中流逝,可以让时间在逛街、看电视中消蚀,但我们却不愿意分出一点时间去亲近书本,亲近知识;我们追求时尚的生活,却忽略了内涵的“扩容”;我们渴望锦衣美食,却忘记了给精神补充营养。想起他面对书籍那饥渴的眼神,能让人不感到羞愧吗?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这话是谁说的,我在电脑的键盘上敲打下这些文
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句话。
什么时候才有更多的人热爱书本呢?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曾解,笔名方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防城港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界分会会长。个人专著有小说集《玫瑰有约》、《人生棋局》,诗歌和格律诗词集《山与海的记忆》、《心怡斋诗草》、《梧桐影》、《火红火红的山荔枝》,散文集《港湾静悄悄》,文艺评论集《西窗剪烛》,主编有《走进防城》、民间故事《千层红》、《诗情画意满防城》、《北部湾畔队旗红》以及廉政系列文集(小说集、诗歌集、散文集),现为《防城港诗词》、《金花茶》文学主编。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仿佛他只是被谁无意间随手丢弃在小城的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张破椅子。或许这小城只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暂时的落脚点,他只是这个小城一个匆匆的过客。但我每次看见他,我的灵魂都引起一阵震撼,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
他应该是一个乞丐,但他又不像乞丐。没人看见过他伸手向过往的行人乞讨,那些大人们匆匆忙忙的从他身边走过,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情,谁也没在意脚下还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蹲在七层楼的屋檐下。只有一些小孩,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用好奇和疑惑的眼神打量他一下,悄悄的把自己的一角、五角、一元大小不等的零花钱放在他的那只空荡荡的裤管边,然后无声的从他身边走过。他仿佛也没注意到这些,因为他的眼睛正全神贯注的、贪婪的盯住在书本上。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也没人注意他整天看的是什么书。不过在小城里,还是有一个人的目光在关注他,还是有一颗心在牵挂他。那就是出租图书的老大爷,一个七十多岁的精瘦的老人,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
他拄着拐杖第一次出现在老大爷的面前,那是一个有风有雨的中午,他手里攥着几块钱,望着几个大书橱里装得满满的图书,眼睛里放着热切的光芒,嘴里不知說着什么,一只脚吃力的支撑着他的身体,一只手在半空中比比画画。老大爷耳朵不好使,也看不懂他的手势,旁边一位好心的大嫂走过来,终于弄明白了他是要借书。老大爷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顾客,一个连糊口都没有着落的、一个露宿街头的人,却要从自己羞涩的囊中掏出本来可以拿来充饥的皱巴巴的几块钱来借书看,他简直不敢相信。一种悲天悯人的感情悄然而生,老大爷连忙把几本书交到了他的手上。他眼睛里仿佛有几颗泪花在闪烁,向老大爷深深的鞠躬,转身拄着拐杖,艰难的移动脚步,向七层楼的屋檐走去,那儿是他临时的“家”。
两天后,他把几本书看完了,他又来到老大爷面前。还是那个表情,还是那个动作。
他借书,几乎没有选择,只要是没看过的,他都借。老大爷又把几本书交到他手里,他如饥似渴的接过来,风雨中那只空荡荡的裤管和拐杖又一步一步向前艰难的挪动。老大爷站在门口,出神的注视他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风雨迷茫的大街,老大爷才回到书屋里。仿佛约定时间似的,每隔两天,中午的时候他都准时的出现在老大爷的面前;老大爷也总是准时的在门口迎候他的到来。没有多余的言语,甚至也没有多余的动作。还书、借书,然后他又悄然离去。
终于有一天,他没有按时来。中午过去了,下午过去了,小城的街灯亮了,他还是没有出现。老大爷心神不宁的在门口张望了好几次,他苍老的脸上爬满了忧愁,几滴浑浊的老泪模糊了他的眼镜,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可一直没有离开过大街。蓦然,灯光下,他出现了,还是那只空荡荡的裤管远远的就走入了老大爷的眼帘。老大爷心中一阵欣慰,脸上的愁容也跑得无影无踪。
他把书还给老大爷,留恋的看了一下书架,拖着疲惫的身子打算转身离去。老大爷刚刚拿着他还的几本书放好,又拿了几本书过来,看见他想离去,忙问:“不看了?”,他摇摇头,好容易才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毛钱的钞票,他把那五毛钱攥在手里,脸上多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失望。“拿去看吧,钱你留着。”老大爷看出了他的尴尬,怜悯之心形诸于色,硬是把书塞到他的手上。
他惊喜的接过书,紧紧的抱在胸前,依然是默默无言,然后又艰难的消失在夜色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他更奇怪的“乞丐”了。我不知道那两根拐杖支撑着他走了多远,也不知道那空荡荡的裤管里到底隐藏着多少辛酸的故事,我只知道那拐杖还要伴随他继续走下去。生活对他也许过分残酷,命运对他也许太过残忍,而他对这一切仿佛浑然不觉,只是让自己沉浸在书海中,身外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仿佛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每次看见他,我似乎都有一个预感:他生命中那根无形的“拐杖”,将要帮助他重新站立起来,将要让他看到生命之光的曙色。我在心中为他默默祈祷。
一个拄着拐杖、身无分文的人却如此迷恋于书本,我的灵魂除了震撼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我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为事业操劳,为应酬虚耗时光。节假日我们可以把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可以让时间在喝茶聊天中流逝,可以让时间在逛街、看电视中消蚀,但我们却不愿意分出一点时间去亲近书本,亲近知识;我们追求时尚的生活,却忽略了内涵的“扩容”;我们渴望锦衣美食,却忘记了给精神补充营养。想起他面对书籍那饥渴的眼神,能让人不感到羞愧吗?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这话是谁说的,我在电脑的键盘上敲打下这些文
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句话。
什么时候才有更多的人热爱书本呢?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曾解,笔名方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防城港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界分会会长。个人专著有小说集《玫瑰有约》、《人生棋局》,诗歌和格律诗词集《山与海的记忆》、《心怡斋诗草》、《梧桐影》、《火红火红的山荔枝》,散文集《港湾静悄悄》,文艺评论集《西窗剪烛》,主编有《走进防城》、民间故事《千层红》、《诗情画意满防城》、《北部湾畔队旗红》以及廉政系列文集(小说集、诗歌集、散文集),现为《防城港诗词》、《金花茶》文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