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根据燃气设施、器具使用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对厂(站)内部、外部和用户的管理。对会发生泄漏的部位和条件心中有数,密封的管理要有章法和可操作性,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方法,安全工作的预案,特别要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安全管理;责任分析;工作预案
燃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强化责任来保证无事故状态的连续性。以保证无事故的观念来审查企业在管理活动、技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监督和落实改进,达到严谨管理,完善技术,实现企业安全的整体效果,保持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这也是安全工作的定义。
1 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范围
根据燃气设施、器具使用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对厂(站)内部、外部和用户的管理。这三个范围的管理,实质是对设施器具使用环境和条件的管理。无论在什么范围内,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牢牢抓住“不泄漏”这个关键环节。准确的讲,控制发生危险泄漏量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1 对会发生泄漏的部位和条件心中有数
做为燃气工作人员对所负责任区内的燃气设施设备,会发生泄漏点做为自己日常工作常备不懈的焦点。哪些地方漏、为什么会漏、怎样产生漏、哪些时间漏、会漏多少、漏了怎么办等等都是要考虑到位的问题。从厂(站)内部来看,除了腐蚀,所有漏点都与动静密封有关。因此有多少密封、在那些区位、密封的方式、材料、安装的时间、怎样维护、监控方式等等都能研究出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到事前准备就绪。
1.2 密封的管理要有章法和可操作性
要做好一项工作,要有一套制度来规范行为。这些规章制度要有可操作性,不能简单从事,敷衍塞责。首先,管理方法得当:比如说对泄漏的检查不是所有人都能闻、听、看。每个人的敏感性不一样。气质不合要求有些方法就不适用,密封结构、材料、使用时间不同,操作方法、检查方法、维护方法和周期都是不一样的。其次要根据厂(站)工艺流程的具体安排,分类明确管理范围,责任区、责任人、管理方法、时间、器具以及预案。一句话,任何一个管理活动,都要具体化,制订管理制度切忌大、空、浮。再次,防漏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防止人为的燃气放散违章,违反工艺要求,形成余气余液过量酿成灾祸。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审核、修改、通过、发布、反馈等应有一套严谨、科学、完整的程序。来保证燃气企业制定的制度能落实到每个岗位去实施、操作。
1.3 泄漏量的判定
泄漏是不可避免的,但达不到事故状态的泄漏量是完全能够控制的。那么,泄漏多少构成威胁怎么定量分析,对于泄漏量危险性的判定可以这样表达,每小时泄漏量为若干克,经过一段时间在相当体积内可达到最低爆炸极限。一般地说,每小时泄漏1.5-2克的气体,判定为危险。但这与气体性质有直接影响,液化石油气在一个大空间的局部地区亦可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而不一定充满整个空间。泄漏量计算方法为:克/小时=π*(直径)立方*个数*60/6*410
说明:个数是指汽泡每分钟的平均数。直径的单位为厘米。系数410是丁烷在摄氏15度时质量为0.58,体积系数为235,故一克液体气化体积为410立方厘米(0.41升)。例如,每16秒一个气泡、直径12毫米,则每小时泄漏0.5克。每秒两个气泡,直径3毫米,则每小时泄漏0.25克。每秒20-30个气泡,直径1-5毫米,则每小时泄漏7.5克。一个30立方米的房间,如每小时泄漏6.8克,则8天达到爆炸极限,如每小时泄漏1.5克则一个月达到爆炸极限。
1.4 厂(站)外部管道的管理
外单位的施工造成燃气管道、设施损坏、管道点腐蚀、地下井室的泄漏与其他地下设施连通是管理的重点。加强管网巡查、对重点地段的监控、对违章行为的制止等三项工作的切实到位是有效的手段。
1.5 用户的安全管理
通过规范服务特别是通过给予用户安全、稳定、可靠、便利的用气服务来维系、巩固、发展。用户的安全管理,基于燃气的商品特殊性,更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其中:(1)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宣传科学用气的安全可靠性。真正做到通风条件良好,保证通风条件的物质性和技术性。(2)千方百计为用户设计用气环境和服务,按章依法、科学用气。(3)为用户创造良好的用气条件,气质要合格、用具要合格、灶前压力要合格、户内安装(用户的住房、燃气设施)要合格。因为漏点在户内,一定要重视户内的安全管理。
2 安全管理的责任
安全是企业的某种动态状态,是全部管理工作系统良好运行的结果。因此也是企业整体质量,按照企业管理理论,管理的责任在最高层。而不是第一线的执行者。要实现安全目标,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企业的全部系统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2.1 安全责任分析
燃气现场操作者操作环境平凡,条件简单、工艺过程单调、重复性反复性频繁、技术要求低、更换工作机会少、创造性低,因而心理上不易紧张,无新意,易疲惫,很难敏感地发现问题。管理者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应能完成安全管理目标所赋予的职责。所能承担责任的区别。从管理理论讲,质量管理责任不能下移,管理人员制章监作,操作员按图索骥。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实际是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管理岗位、管理层次、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明显,这是企业最高峰的责任。
2.2 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安全管理
操作者的素质要求最基本要“四懂四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管理人员要求懂管理理论、方法、懂技术、工艺。安全管理工作是管理、技术、人员三者素质的结合,燃气企业高层决策者要使责任承担变成无承担责任,必须做好这三项工作。
3 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方法
3.1 管理方法的要害是抓关键环节
既然安全是动态状态,就有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有影响力的事件成为当时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些环节都不是孤立的,牵涉一系列链节,任何一个链节不完好,就不能保证企业无事故。因此,抓住关键环节,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较系统地解决问题。
3.2 管理应是闭环
信息的发布、要有一个严谨的程序保证;信息的处理要有一个严肃的过程,信息的反馈要有一个严格的控制,保证在管理活动中得到真实,可靠,及时的管理信息,使安全工作始终保持受控状态。
3.3 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虽然责任在最高峰,但企业全系统要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每一个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心理素质对此项工作有直接意义。
燃气企业的管理人员具备胜任安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预案切实可行,始终安全地获得经济效益和广大市场。
4 安全工作的——预案
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所有因素的对策和管理工艺过程的规定。是对管理要素的针对性细分到源头后的逆向控制和改善。而不仅仅是发生火情的处置措施。制订预案通常采用“故障树”方法。
4.1 所针对的问题要具体、准确、清楚。不能大而化之。如对漏气阀门,一定要明确规定是哪一个或哪一级。
4.2 产生某项问题的原因要准确无误,无遗漏。构成大原因的要素(小原因)要全面,层次分明合理,不要因果倒置。
4.3 针对每个原因都明确规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4.4 预案一旦制定,要演习校正。修改后,做为企业制度明确落实到人,到岗。这样一来,事故的前期原因远在导致其他原因前已经控制,企业的无事故运行状态当然会得到保持。
特别要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全面环节而不仅仅是火灾火险,从所有程序而不仅仅一个部门。它是企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细化到防止事故这一具体范围内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安全管理;责任分析;工作预案
燃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强化责任来保证无事故状态的连续性。以保证无事故的观念来审查企业在管理活动、技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监督和落实改进,达到严谨管理,完善技术,实现企业安全的整体效果,保持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这也是安全工作的定义。
1 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范围
根据燃气设施、器具使用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对厂(站)内部、外部和用户的管理。这三个范围的管理,实质是对设施器具使用环境和条件的管理。无论在什么范围内,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牢牢抓住“不泄漏”这个关键环节。准确的讲,控制发生危险泄漏量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1 对会发生泄漏的部位和条件心中有数
做为燃气工作人员对所负责任区内的燃气设施设备,会发生泄漏点做为自己日常工作常备不懈的焦点。哪些地方漏、为什么会漏、怎样产生漏、哪些时间漏、会漏多少、漏了怎么办等等都是要考虑到位的问题。从厂(站)内部来看,除了腐蚀,所有漏点都与动静密封有关。因此有多少密封、在那些区位、密封的方式、材料、安装的时间、怎样维护、监控方式等等都能研究出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到事前准备就绪。
1.2 密封的管理要有章法和可操作性
要做好一项工作,要有一套制度来规范行为。这些规章制度要有可操作性,不能简单从事,敷衍塞责。首先,管理方法得当:比如说对泄漏的检查不是所有人都能闻、听、看。每个人的敏感性不一样。气质不合要求有些方法就不适用,密封结构、材料、使用时间不同,操作方法、检查方法、维护方法和周期都是不一样的。其次要根据厂(站)工艺流程的具体安排,分类明确管理范围,责任区、责任人、管理方法、时间、器具以及预案。一句话,任何一个管理活动,都要具体化,制订管理制度切忌大、空、浮。再次,防漏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防止人为的燃气放散违章,违反工艺要求,形成余气余液过量酿成灾祸。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审核、修改、通过、发布、反馈等应有一套严谨、科学、完整的程序。来保证燃气企业制定的制度能落实到每个岗位去实施、操作。
1.3 泄漏量的判定
泄漏是不可避免的,但达不到事故状态的泄漏量是完全能够控制的。那么,泄漏多少构成威胁怎么定量分析,对于泄漏量危险性的判定可以这样表达,每小时泄漏量为若干克,经过一段时间在相当体积内可达到最低爆炸极限。一般地说,每小时泄漏1.5-2克的气体,判定为危险。但这与气体性质有直接影响,液化石油气在一个大空间的局部地区亦可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而不一定充满整个空间。泄漏量计算方法为:克/小时=π*(直径)立方*个数*60/6*410
说明:个数是指汽泡每分钟的平均数。直径的单位为厘米。系数410是丁烷在摄氏15度时质量为0.58,体积系数为235,故一克液体气化体积为410立方厘米(0.41升)。例如,每16秒一个气泡、直径12毫米,则每小时泄漏0.5克。每秒两个气泡,直径3毫米,则每小时泄漏0.25克。每秒20-30个气泡,直径1-5毫米,则每小时泄漏7.5克。一个30立方米的房间,如每小时泄漏6.8克,则8天达到爆炸极限,如每小时泄漏1.5克则一个月达到爆炸极限。
1.4 厂(站)外部管道的管理
外单位的施工造成燃气管道、设施损坏、管道点腐蚀、地下井室的泄漏与其他地下设施连通是管理的重点。加强管网巡查、对重点地段的监控、对违章行为的制止等三项工作的切实到位是有效的手段。
1.5 用户的安全管理
通过规范服务特别是通过给予用户安全、稳定、可靠、便利的用气服务来维系、巩固、发展。用户的安全管理,基于燃气的商品特殊性,更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其中:(1)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宣传科学用气的安全可靠性。真正做到通风条件良好,保证通风条件的物质性和技术性。(2)千方百计为用户设计用气环境和服务,按章依法、科学用气。(3)为用户创造良好的用气条件,气质要合格、用具要合格、灶前压力要合格、户内安装(用户的住房、燃气设施)要合格。因为漏点在户内,一定要重视户内的安全管理。
2 安全管理的责任
安全是企业的某种动态状态,是全部管理工作系统良好运行的结果。因此也是企业整体质量,按照企业管理理论,管理的责任在最高层。而不是第一线的执行者。要实现安全目标,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企业的全部系统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2.1 安全责任分析
燃气现场操作者操作环境平凡,条件简单、工艺过程单调、重复性反复性频繁、技术要求低、更换工作机会少、创造性低,因而心理上不易紧张,无新意,易疲惫,很难敏感地发现问题。管理者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应能完成安全管理目标所赋予的职责。所能承担责任的区别。从管理理论讲,质量管理责任不能下移,管理人员制章监作,操作员按图索骥。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实际是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管理岗位、管理层次、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明显,这是企业最高峰的责任。
2.2 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安全管理
操作者的素质要求最基本要“四懂四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管理人员要求懂管理理论、方法、懂技术、工艺。安全管理工作是管理、技术、人员三者素质的结合,燃气企业高层决策者要使责任承担变成无承担责任,必须做好这三项工作。
3 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方法
3.1 管理方法的要害是抓关键环节
既然安全是动态状态,就有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有影响力的事件成为当时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些环节都不是孤立的,牵涉一系列链节,任何一个链节不完好,就不能保证企业无事故。因此,抓住关键环节,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较系统地解决问题。
3.2 管理应是闭环
信息的发布、要有一个严谨的程序保证;信息的处理要有一个严肃的过程,信息的反馈要有一个严格的控制,保证在管理活动中得到真实,可靠,及时的管理信息,使安全工作始终保持受控状态。
3.3 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虽然责任在最高峰,但企业全系统要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每一个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心理素质对此项工作有直接意义。
燃气企业的管理人员具备胜任安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预案切实可行,始终安全地获得经济效益和广大市场。
4 安全工作的——预案
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所有因素的对策和管理工艺过程的规定。是对管理要素的针对性细分到源头后的逆向控制和改善。而不仅仅是发生火情的处置措施。制订预案通常采用“故障树”方法。
4.1 所针对的问题要具体、准确、清楚。不能大而化之。如对漏气阀门,一定要明确规定是哪一个或哪一级。
4.2 产生某项问题的原因要准确无误,无遗漏。构成大原因的要素(小原因)要全面,层次分明合理,不要因果倒置。
4.3 针对每个原因都明确规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4.4 预案一旦制定,要演习校正。修改后,做为企业制度明确落实到人,到岗。这样一来,事故的前期原因远在导致其他原因前已经控制,企业的无事故运行状态当然会得到保持。
特别要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全面环节而不仅仅是火灾火险,从所有程序而不仅仅一个部门。它是企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细化到防止事故这一具体范围内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