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逐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闻《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集齐56个民族建筑出版建筑专辑,甚是兴奋。这期他们整理了36个民族的建筑,推出《56个民族原生态建筑》专辑,邀我作序,我毫不犹豫应承了此事。
  少数民族原生态建筑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有心人的认真开采,从中找寻出适合现代的瑰宝,为现代建筑装进灵魂,为现代人建造出慰藉心灵的建筑,让每一个人的家都能成为诗意的栖居地。这些,只是美好的想象,梦想成真的第一步就是有人站出来,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只为中国建筑文化血脉的更新和延续做出贡献,这就是《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
  他们精心收集,耐心梳理,多方求教,四处寻觅,收集着56个民族的民居建筑,用文字、用图录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建立起一座博物馆。
  我与建筑有着不解之缘。早年常听母亲说,摇篮中的我,一见绿叶就笑。于是常想,那恐怕就是最早呈现的征兆,暗示着将一生寻觅光、影、形、色的世界。建筑师这个职业的生命基因就是追求“不同”,只有追求不同,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你的职业才有所创造。在这条路上,常规和习惯令人生厌。因此,总在翻越一座山后,还想看看另一座山的后面有着什么。总想走些岔路险道,去发现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触及过的自然与人文都迷人的地方,去欣赏不一定漂亮却很有个性和味道的脸,去品尝一些没有吃过的饭菜,听一些闻所未闻的故事、方言、民谣。住两三元钱的床铺。铺一张凉席,盖一床八斤重的老棉絮,但那房子的建造却有着奇思异想,那里面有你久违了的柴火味道……
  民族建筑的那份美好比是落土的夕阳,璀璨的晚霞,苍茫的暮霭,深蓝的夜晚,停留在天空中的时间很短很短。我的职责就是将这短暂的美化作另一种形式永远留驻人间。让人们能看到祖先们诗意的栖居。
  追逐民族建筑之美的旅程始于1988年秋冬之际。那时,我正在位于汶川县的阿坝师专代课,闲来深入附近山上羌寨。记得第一次进入羌民居时,感到就像是步入了历史的通道。幽暗的室内扑面而来一股夹着苍凉的神秘:那模糊的石片叠砌起的居室中心竖着从未见过的木柱。屋角的神位纵横交织着蜘蛛的罗网。从天窗射进一束阳光,如舞台锥光般刚好落在火塘上,立刻就有强烈的光和热撞击的感觉,这是一个古老民族崇拜物的撞击,是一切原始民族无法逃避的万神信仰之源的撞击。太阳和火无时不在,任何生物离之分毫便瞬间不能生存,人类又从火和太阳那里衍生出文明,启发出智慧,光和热恰如孪生的双神为人类所崇拜。自然与野兽的肆虐,迫使人去寻觅可与供躲避的栖身之处,于是就有了建筑。但它不是隔绝阳光和火的存在,它用各式各样的窗,把光引入室內,并让它在室内慢慢照射、移动,把室内营造得像是太阳的家一样,那样自由而随便。而火塘更由野处露天请进了室内中心,一切围绕它展开,先和热互为依存补充。于是,我们看到在众多少数民族的民居顶层都会有一个晒台作为接纳阳光之用,底层还有一个作为热能的另一个源头——火塘,人就被夹于光和热之间。诗意地栖居在它的怀抱中。
  神秘是撩拨心扉初开最早的启动力,羌族民居的神秘就是打开我兴趣之门的引子,从此,我和同学们数十次深入羌寨,数百次进入羌民居之中,无数次在火塘边昼夜不眠地与羌同胞侃侃长谈,这一切都是因为民族建筑的奇特之美在吸引我前行。
  无数次的半劳中,我们收获最大莫过于建筑的空间体验,是演绎和归纳交叉进行的实践。先环境、聚落再单体,继由内向外拓展。于是大家都惊异起来,空间之谜一个个接踵而至。为什么有的聚落布局还残留着仰韶时代的痕迹?为什么有公共碉楼、私家碉楼、民居的石砌空间层次?为什么主室中心有一根木柱?为什么民居以三层作为主要模式?尤其是为什么几乎家家平面布局都不雷同?简直就是住宅平面构思隐藏在大山中的一座富矿。看不倦,愈惊喜,一家一面貌。难道这就是“无法之法乃是法”的最初诠释,实在是羌人把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这种原始自由空间难道是原始共产主义的惟一可资佐证的遗迹,难道由此推测科学共产主义时代,人人都是建筑师,亦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空间想象潜力,创造出随心所欲但又科学的自由空间。
  神秘是兴趣的花蕾,也是一个美丽的“黑洞”,兴许跳进去就出不来了。从1988年开始在“洞”中摸索到今天,偶然回头一瞥,竟然过了20余年。然而神秘的幽暗还很远很远,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区域的、类型的建筑在向我们招手。如掩映在翠山绿水中的干栏式民居;广泛流行于南北方外封闭内开放的院落式民居,草原上最美的风景线,会流动的穹庐式民居;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的碉楼式民居,还有古朴雅致的“木楞房”、美丽浪漫的“蘑菇房”……这些充满智慧的少数民族民居,使我们憧憬,使我们激动,让我们回到了充分创造空间的美妙时代。
  《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为我的憧憬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他们正在用文字图片留下民族建筑美丽的影像,用独特的方式呼唤诗意栖居地的回归。
其他文献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汤锅里”闭上眼睛想想,东北鄂伦春族人的日常生活该是多么富有而快活,这句极具天堂色彩的语言,吸引我们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题记    太阳还没跃出地平线,我们就已顶着刺骨的寒风出发了,塔河县的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是此行的目的地。  一路沉默,我们背着包艰难的在桦树林里穿行,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排褐色帐篷似的房子,向导奇克图说这里就是塔河县仅存的鄂伦春人的“仙人柱”了。
期刊
欢乐曲短笛  欢乐的歌  歌声飞出心窝窝  丰收的粮食堆满仓  肥壮的牛半盖满山  红太阳光辉边疆  各族人民齐唱丰收歌  这首50年代风靡全国的抒情歌曲,把人们的视野引向怒江大峡谷,引向我们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怒族。怒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州境内,其居住地皆为海拔1500-2000米的山腰台地,怒江就因怒族而得名。怒族人世代刀耕火种生活,刻木结绳记事,解放后才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
期刊
举婆是能干的女人,她把世人生养。  在她的头发里,生出住在白云顶上的人;  在她的鼻根上,生出在高山上骑马的人;  在她白生主的牙巴骨上,生出的人住在山崖边;  在她软软的夹肢窝里,生出的人爱穿花衣裳;  粗壮的腰杆上人最多,雾露和他们来做伴;  脚底板的人也不少,河水对她们把歌唱。  塔婆生出的孩子里,她最心疼的是哈尼;  哈尼生在肚脐眼里,祖祖辈辈不受风霜。  这部如同史诗的古歌名叫《哈尼阿培
期刊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卉在百花丛中,  好花卉在太阳下,太阳越照,花越红……  《好花红》悠扬婉转的曲调,唱出了布依族的诗意情怀。在太阳的照耀下,那山、那水、那景,如歌篇般展开,布依族石寨尽显其独特韵味……    依山傍水的石板房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背靠青山,且要面朝碧峰,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等地,这些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就因
期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每当人们读到这诗句,禁不住要浮想联翩:那羌笛的音律到底是怎样的呢?  羌族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创造性、坚忍不拔的伟大民族。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羌族人从一个剽悍的民族发展成为现在,一个移居于岷江大峡谷高山之巅的,与牛羊为伍,“依山居止,垒石为室”的山地民族。    我国最著名的羌族的聚居地首推——桃坪羌寨。桃坪在四川理县东40公里处,距成都市约18
期刊
人类是大地上唯一有意识的生命,因此,人在大地上总要创造一些自己的痕迹,这些痕迹或是高于大地,或是匍匐在地平上,成为一种大地的符号。  人的能力有限,不能借助风力飞上天空,自高临下地俯瞰这绵延千百年时光中的印迹;人的记忆有限,无法知道自己祖先曾经在这些建筑和建筑之间所发生一切。所以,人在创造这些建筑的同时,也在大肆毁坏那些在历尽千百年才建立起来的各种建筑。再加上时间这把深深的铁犁,使得我们只有在最荒
期刊
人类是大地上唯一有意识的生命,因此,人在大地上总要创造一些自己的痕迹,这些痕迹或是高于大地,或是匍匐在地平线上,成为一种大地的符号。窑洞就是一种镶嵌在大地深处的符号。  夏末的银川非常热,就连当地老人都说从来也没有见过银川有过这么热,这么长时间的高温,我都觉得自己倒是生活在四川盆地内的火炉里。因为第二天就要上路南下,所以我把自己住的小旅馆换到新市区一家更小的旅馆,就在银川的大学区内,这里有个小院子
期刊
中、蒙、俄三国交界的阿尔泰山脉,一直是图瓦人居住的家园。目前中国仅有的2000多名图瓦人,几乎是世代都居住在阿尔泰山的深处,他们在远离文明世界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盖建了冬暖夏凉、具有欧洲风格的木屋。  来到图瓦人生活着的地方,一眼便看到一座座尖顶方基颇具欧洲风格的小木屋坐落在青山绿水环抱的草场上,那种安闲、舒适,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画面一下子捕获了人们所有的感觉。  去过那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
期刊
民族因和谐而美丽,民族建筑因文化而丰满,建筑品质因用心而精良。中国民族建筑蔚然大观,类型众多。多民族的融合,使之呈现多元化。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闪耀着光芒。  “和而不同”的建筑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建筑是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谐和体,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其文化取向应该与它所处的城市、环境相协调。优秀的建筑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
期刊
在很久以前,在东北的原始森林中,鄂温克人过着逐野兽而居的游猎生活。他们没有固定的住宅,居住在被称为“撮罗子”的简易帐篷里,这让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听起来,多少像是一个久远的童话。  腊月三十,我应鄂温克朋友戴格敏的邀请,来到了鄂温克族自治旗——这个早就让我向往的地方。现在,大部分的鄂温克人已经走出大山,实现了定居,真正的“游”民很少了,但老朋友还是愿意带着我到深山老林里去寻访鄂温克人的踪迹。    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