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闻《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集齐56个民族建筑出版建筑专辑,甚是兴奋。这期他们整理了36个民族的建筑,推出《56个民族原生态建筑》专辑,邀我作序,我毫不犹豫应承了此事。
少数民族原生态建筑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有心人的认真开采,从中找寻出适合现代的瑰宝,为现代建筑装进灵魂,为现代人建造出慰藉心灵的建筑,让每一个人的家都能成为诗意的栖居地。这些,只是美好的想象,梦想成真的第一步就是有人站出来,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只为中国建筑文化血脉的更新和延续做出贡献,这就是《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
他们精心收集,耐心梳理,多方求教,四处寻觅,收集着56个民族的民居建筑,用文字、用图录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建立起一座博物馆。
我与建筑有着不解之缘。早年常听母亲说,摇篮中的我,一见绿叶就笑。于是常想,那恐怕就是最早呈现的征兆,暗示着将一生寻觅光、影、形、色的世界。建筑师这个职业的生命基因就是追求“不同”,只有追求不同,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你的职业才有所创造。在这条路上,常规和习惯令人生厌。因此,总在翻越一座山后,还想看看另一座山的后面有着什么。总想走些岔路险道,去发现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触及过的自然与人文都迷人的地方,去欣赏不一定漂亮却很有个性和味道的脸,去品尝一些没有吃过的饭菜,听一些闻所未闻的故事、方言、民谣。住两三元钱的床铺。铺一张凉席,盖一床八斤重的老棉絮,但那房子的建造却有着奇思异想,那里面有你久违了的柴火味道……
民族建筑的那份美好比是落土的夕阳,璀璨的晚霞,苍茫的暮霭,深蓝的夜晚,停留在天空中的时间很短很短。我的职责就是将这短暂的美化作另一种形式永远留驻人间。让人们能看到祖先们诗意的栖居。
追逐民族建筑之美的旅程始于1988年秋冬之际。那时,我正在位于汶川县的阿坝师专代课,闲来深入附近山上羌寨。记得第一次进入羌民居时,感到就像是步入了历史的通道。幽暗的室内扑面而来一股夹着苍凉的神秘:那模糊的石片叠砌起的居室中心竖着从未见过的木柱。屋角的神位纵横交织着蜘蛛的罗网。从天窗射进一束阳光,如舞台锥光般刚好落在火塘上,立刻就有强烈的光和热撞击的感觉,这是一个古老民族崇拜物的撞击,是一切原始民族无法逃避的万神信仰之源的撞击。太阳和火无时不在,任何生物离之分毫便瞬间不能生存,人类又从火和太阳那里衍生出文明,启发出智慧,光和热恰如孪生的双神为人类所崇拜。自然与野兽的肆虐,迫使人去寻觅可与供躲避的栖身之处,于是就有了建筑。但它不是隔绝阳光和火的存在,它用各式各样的窗,把光引入室內,并让它在室内慢慢照射、移动,把室内营造得像是太阳的家一样,那样自由而随便。而火塘更由野处露天请进了室内中心,一切围绕它展开,先和热互为依存补充。于是,我们看到在众多少数民族的民居顶层都会有一个晒台作为接纳阳光之用,底层还有一个作为热能的另一个源头——火塘,人就被夹于光和热之间。诗意地栖居在它的怀抱中。
神秘是撩拨心扉初开最早的启动力,羌族民居的神秘就是打开我兴趣之门的引子,从此,我和同学们数十次深入羌寨,数百次进入羌民居之中,无数次在火塘边昼夜不眠地与羌同胞侃侃长谈,这一切都是因为民族建筑的奇特之美在吸引我前行。
无数次的半劳中,我们收获最大莫过于建筑的空间体验,是演绎和归纳交叉进行的实践。先环境、聚落再单体,继由内向外拓展。于是大家都惊异起来,空间之谜一个个接踵而至。为什么有的聚落布局还残留着仰韶时代的痕迹?为什么有公共碉楼、私家碉楼、民居的石砌空间层次?为什么主室中心有一根木柱?为什么民居以三层作为主要模式?尤其是为什么几乎家家平面布局都不雷同?简直就是住宅平面构思隐藏在大山中的一座富矿。看不倦,愈惊喜,一家一面貌。难道这就是“无法之法乃是法”的最初诠释,实在是羌人把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这种原始自由空间难道是原始共产主义的惟一可资佐证的遗迹,难道由此推测科学共产主义时代,人人都是建筑师,亦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空间想象潜力,创造出随心所欲但又科学的自由空间。
神秘是兴趣的花蕾,也是一个美丽的“黑洞”,兴许跳进去就出不来了。从1988年开始在“洞”中摸索到今天,偶然回头一瞥,竟然过了20余年。然而神秘的幽暗还很远很远,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区域的、类型的建筑在向我们招手。如掩映在翠山绿水中的干栏式民居;广泛流行于南北方外封闭内开放的院落式民居,草原上最美的风景线,会流动的穹庐式民居;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的碉楼式民居,还有古朴雅致的“木楞房”、美丽浪漫的“蘑菇房”……这些充满智慧的少数民族民居,使我们憧憬,使我们激动,让我们回到了充分创造空间的美妙时代。
《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为我的憧憬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他们正在用文字图片留下民族建筑美丽的影像,用独特的方式呼唤诗意栖居地的回归。
少数民族原生态建筑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有心人的认真开采,从中找寻出适合现代的瑰宝,为现代建筑装进灵魂,为现代人建造出慰藉心灵的建筑,让每一个人的家都能成为诗意的栖居地。这些,只是美好的想象,梦想成真的第一步就是有人站出来,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只为中国建筑文化血脉的更新和延续做出贡献,这就是《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
他们精心收集,耐心梳理,多方求教,四处寻觅,收集着56个民族的民居建筑,用文字、用图录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建立起一座博物馆。
我与建筑有着不解之缘。早年常听母亲说,摇篮中的我,一见绿叶就笑。于是常想,那恐怕就是最早呈现的征兆,暗示着将一生寻觅光、影、形、色的世界。建筑师这个职业的生命基因就是追求“不同”,只有追求不同,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你的职业才有所创造。在这条路上,常规和习惯令人生厌。因此,总在翻越一座山后,还想看看另一座山的后面有着什么。总想走些岔路险道,去发现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触及过的自然与人文都迷人的地方,去欣赏不一定漂亮却很有个性和味道的脸,去品尝一些没有吃过的饭菜,听一些闻所未闻的故事、方言、民谣。住两三元钱的床铺。铺一张凉席,盖一床八斤重的老棉絮,但那房子的建造却有着奇思异想,那里面有你久违了的柴火味道……
民族建筑的那份美好比是落土的夕阳,璀璨的晚霞,苍茫的暮霭,深蓝的夜晚,停留在天空中的时间很短很短。我的职责就是将这短暂的美化作另一种形式永远留驻人间。让人们能看到祖先们诗意的栖居。
追逐民族建筑之美的旅程始于1988年秋冬之际。那时,我正在位于汶川县的阿坝师专代课,闲来深入附近山上羌寨。记得第一次进入羌民居时,感到就像是步入了历史的通道。幽暗的室内扑面而来一股夹着苍凉的神秘:那模糊的石片叠砌起的居室中心竖着从未见过的木柱。屋角的神位纵横交织着蜘蛛的罗网。从天窗射进一束阳光,如舞台锥光般刚好落在火塘上,立刻就有强烈的光和热撞击的感觉,这是一个古老民族崇拜物的撞击,是一切原始民族无法逃避的万神信仰之源的撞击。太阳和火无时不在,任何生物离之分毫便瞬间不能生存,人类又从火和太阳那里衍生出文明,启发出智慧,光和热恰如孪生的双神为人类所崇拜。自然与野兽的肆虐,迫使人去寻觅可与供躲避的栖身之处,于是就有了建筑。但它不是隔绝阳光和火的存在,它用各式各样的窗,把光引入室內,并让它在室内慢慢照射、移动,把室内营造得像是太阳的家一样,那样自由而随便。而火塘更由野处露天请进了室内中心,一切围绕它展开,先和热互为依存补充。于是,我们看到在众多少数民族的民居顶层都会有一个晒台作为接纳阳光之用,底层还有一个作为热能的另一个源头——火塘,人就被夹于光和热之间。诗意地栖居在它的怀抱中。
神秘是撩拨心扉初开最早的启动力,羌族民居的神秘就是打开我兴趣之门的引子,从此,我和同学们数十次深入羌寨,数百次进入羌民居之中,无数次在火塘边昼夜不眠地与羌同胞侃侃长谈,这一切都是因为民族建筑的奇特之美在吸引我前行。
无数次的半劳中,我们收获最大莫过于建筑的空间体验,是演绎和归纳交叉进行的实践。先环境、聚落再单体,继由内向外拓展。于是大家都惊异起来,空间之谜一个个接踵而至。为什么有的聚落布局还残留着仰韶时代的痕迹?为什么有公共碉楼、私家碉楼、民居的石砌空间层次?为什么主室中心有一根木柱?为什么民居以三层作为主要模式?尤其是为什么几乎家家平面布局都不雷同?简直就是住宅平面构思隐藏在大山中的一座富矿。看不倦,愈惊喜,一家一面貌。难道这就是“无法之法乃是法”的最初诠释,实在是羌人把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这种原始自由空间难道是原始共产主义的惟一可资佐证的遗迹,难道由此推测科学共产主义时代,人人都是建筑师,亦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空间想象潜力,创造出随心所欲但又科学的自由空间。
神秘是兴趣的花蕾,也是一个美丽的“黑洞”,兴许跳进去就出不来了。从1988年开始在“洞”中摸索到今天,偶然回头一瞥,竟然过了20余年。然而神秘的幽暗还很远很远,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区域的、类型的建筑在向我们招手。如掩映在翠山绿水中的干栏式民居;广泛流行于南北方外封闭内开放的院落式民居,草原上最美的风景线,会流动的穹庐式民居;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的碉楼式民居,还有古朴雅致的“木楞房”、美丽浪漫的“蘑菇房”……这些充满智慧的少数民族民居,使我们憧憬,使我们激动,让我们回到了充分创造空间的美妙时代。
《焦点》。风土中国杂志社为我的憧憬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他们正在用文字图片留下民族建筑美丽的影像,用独特的方式呼唤诗意栖居地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