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逆反心理的预防和矫正探析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学困生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预防和矫正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是每个教师都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并针对预防和矫正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关键词】“学困生”;逆反心理;原因;预防和矫正
  一、 “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这一词最早来自于“学习障碍”( Learning Disability )。世界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特殊教育家 Samud Kirk 于 1963提出的“学习无能”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无能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展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盲、聋等感官和智力障碍。
  在各个时期,各个理论派别对学习障碍的界定众说不一,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委员会 1981 年给出学习障碍的界定是:“学习障碍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失常,表现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出现明显困难”;Kavale K A 给出的定义:所谓学习困难一般认为是多种异源性失调,表现为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存在明显的障碍,并伴随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王菲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初中英语“学困生”若干问题研究——班级社会学视角》说:“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同其智力水准相称的学业不良的学生,而这种不良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即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家长的积极配合及本人的奋发努力,最终还是可以达到学业优良水准的学生。
  于冬梅、龚晋玮、单方、郑煜、施海华、喻小琴:通常意义上,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遵守校规的状况乃至家庭背景都有差异,由此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好学生”“差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平时没有表现出什么才能,成绩和操行也一直处于一般状态,教师不赏识,在同学心目中无地位,由此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潜移默化的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有关“学困生”的界定非常多,国内至今还没有一个通用的概念,更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这一方面是由于“学困生”这一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困生”的性质与本质的理解,而产生了关于学习困难的各种定义。根据众多学者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把“学困生”界定为:1. 智力正常,身体无缺陷;2. 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确实存在,在同种环境下,学习同样的知识,这些学生所得分数经常明显低于平均分数;3. 他们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比如及格水平),或者说要达到教育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教育。4. 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分析
  学困生在自我意识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中的表现比普通生差,学困生更可能因为学习的失败,对自己的学业进行错误的归因,产生更多的违纪行为。学困生对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存在焦虑,不喜欢学习, 也会对教师产生负面的评价。从整体自我意识水平看,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比普通生低,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压力,较少得到同伴支持,适应性差,对客观世界缺乏信心,发展了较低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概念。
  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于普通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有自卑感和焦虑感。学习困难学生大多是学业上的自卑感与学习焦虑共同存在。他们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轻视或看不起自己。在学习成绩不好受到批评和歧视的同时,他们的学习焦虑感就会增强,进而逃避学习和考试。 学困生存在较高的学习焦虑感表现在没有稳定的学习心态,学习效率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策略使用不恰当等方面。
  (2)对周围环境过于敏感。学困生因为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或被家长长期的不满和要求导致他们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敏感,常常认为家长、老师或同学有意针对他们,出现过敏倾向症状,而产生某些过激的行为。
  (3)做事易冲动,自控能力差。 学困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给予更多否定的评价,他们的自我调控水平低,情绪上容易波动,自控力较差,经常生气、烦躁、发怒。
  三、学困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在原因
  1.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一开始并不是消极的,学生都想有个好成绩,想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肯定。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不一样,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下,又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复习,就使得学生的成绩慢慢落后于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教师经常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由于智力或身体缺陷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有健全的身心,学生学习的起点应该是相同的,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生理特点的影响。与成年人相比,学生虽然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对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由于年龄的限制,校园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都还不成熟,不能形成完全独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认同感强,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青年学生在自己的成绩得不到肯定或认同的时候,容易固执己见,看待问题过于偏激和片面,把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客观因素,对教师和家长的教导充耳不闻,甚至完全不认同,如果教师和家长一味的教育开导,还可能激化矛盾,和教师、家长产生冲突,这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学生的生理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二)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外在原因
  1.学校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这是传统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端,现在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还没有完全退去,教学和学生的观念也不能完全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比较关注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无论是提问还是学习探讨都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这就让学困生有被忽略被抛弃的感觉。在课堂纪律出现混乱或者班级的日常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学困生,对学困生严加批评,这样更加重了学困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故意捣乱,和教师作对,使得师生关系处于极其恶劣的状态。学困生如果对教师产生厌恶之情,那对这门学科就更不会学了,师生关系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在与班里的其他同学相处的时候,学困生容易被戴上一个“差生”的帽子,成绩好的学生在学困生面前表现出了骄傲刺激了学困生的自尊,使得学困生和班级格格不入。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应试教育带来的观念不仅影响了教师,也影响了家长,家长和教师一样,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采用严厉管教的方式,给孩子规定学习目标,完不成学习目标就不准吃晚饭、不给零用钱等,强制学生提高成绩,甚至去学校监督孩子学习。这样学生感觉没有自由,在高压下学生更想得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很多学生逆反到这种程度,本来想去学习的,家长一严厉的要求学习,学生反而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家长对着干,这就是物极必反的结果。家长也能意识到孩子的逆反心理,但还是采取强硬的措施,认为好成绩就是管出来的,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虽然认识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不足,但还是舍不得管教,任其高兴,这样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使孩子的成绩得到提高。在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后,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正确引导,使得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
  3.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学习之外还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在学困生眼里,相对于枯燥的学习来说,校园外面的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由于对社会的接触不多,学生的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很容易被外面的世界吸引过去,学习成绩就更加一落千丈了。学困生一旦带上“差生”的头衔,无论到哪都会有自卑感,在校园面对教师和同学,在家里面对家长和邻里,都会觉得抬不起头,这时学生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沉迷游戏等,在虚幻中寻找自信。学生在心智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过多的接触社会,很容易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侵害,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助长学生的叛逆心理,使学困生更难管理,越陷越深。
  四、预防和矫正学困生逆反心理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一视同仁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学困生的逆反心理,不仅教师要转变观念,学生和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仅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很聪明的,他们只是在张扬个性的时候暂时忘记了学习,教师加以积极引导,他们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教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既要关心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关心学困生,他们更需要关注。教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这个年龄段共有的现象,不要夸大了逆反心理的重要性,牵扯到学生的品质问题。学困生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认为自己很差,要坚信自己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不能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要明白教师和家长都是为了自己好,虽然有的时候对自己过于严厉,但要体谅教师和家长的苦心,在反抗他们之前先想想自己做的对不对。班级学生也要改变自己对学困生的歧视观念,学困生只是暂时的成绩落后,并不是比别人笨,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团结友好的同学关系能够预防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校园生活的愉快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活动,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任务,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学困生相对于优等生来说更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帮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对学困生的帮助,课上提问时,可以留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给学困生回答,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在课下,教师可以主动找学困生谈话,询问学困生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或者给学困生补课,学困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自己没有被班级抛弃。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耐心,不能随意批评或指责,这样更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多一些忍耐和理解,耐心地辅导学困生。教师还可以多多了解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在聊天时投其所好,共同话题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成为朋友。学困生对教师的建议不再排斥,渐渐喜欢上老师,就会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逆反心理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建立和谐的班级环境
  和谐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生生感情,还能帮助学困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困生学习的信心。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在集体中没有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差别,只有每个学生特点的差别,有的学生擅长学习,有的学生擅长工艺,有的学生擅长领导,有的学生擅长歌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学要在发现自身优点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教师在建立和谐的班级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多组织除学习之外的课外活动或者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一个班级的进步离不了每个班级成员的努力,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放弃,班级的团结、友好会让学困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自愿融入班级中去,消除与同学、教师的对立情绪,在活动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四)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长的鼓励和肯定对于预防和纠正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学困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困难后,就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如果家长一味的严厉要求,会让学困生在伤心之余助长逆反心理。预防和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让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还给孩子自由时间。家长对叛逆期学生的管理往往是严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也会伤心,这就需要家长注意和孩子沟通的艺术,不能强制孩子学习,要多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路程,留意孩子的交友范围,防止孩子和不良青年交往。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是治疗孩子逆反心理最有力的保障,家长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被父母抛弃,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更严重。
  结束语
  学困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和家长要正确认识逆反心理,不要夸大逆反心理对学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它。教师和家长要在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原因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Kavale K A,Fomess S R:What Definitions of Learning Disability Say and Don’’t Say[J],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000(03).
  [2]王菲. 初中英语“学困生”若干问题研究——班级社会学视角[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
  [3]冬梅,龚晋玮,单方,郑煜,施海华,喻小琴. 告别“学困”不再难[J]. 上海教育,2005 (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笔者对提高学生英语记忆的效率作了一些探索,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通过多种记忆教学方式的探索,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加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  【关键词】提高 英语 记忆 效率  为了使自己能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人们努力将交际能力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也对提高学生英语记忆的效率作了一些探索。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 有提高, 有进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 更新观念, 发挥主观能动性, 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能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 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
现代政治学科在北大的建立经历了一个由知识变动与权力规训的复杂过程。清末,经世思潮与“中体西用”论结合,催生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教育机构,以此来接纳西学与西政。由于立学宗
从第三极书局撤离北京中关村地区入手,对出版业内存在的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民营书业与国有书业的竞争状态和书业零售模式的创新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根据武汉大学新增本科专业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在6月19日武汉大学第一轮评审通过数字出版专业的论证后,6月27日,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副院长方卿教授和出版科学系主任黄先蓉教授专程赴京,组织召开了武汉大学增设数字出版专业专家论证会。  与会专家有: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张毅君司长、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余昌祥司长、清华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蔡鸿程编审、高等教育出版集团总编辑张增顺编审、中国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