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提升政府执行力,推行地方电子政务建设首当其冲地成为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子政务及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概念进行基本界定,探究推行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对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效用。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地方电子政务 地方政府执行力 效用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业界的学者们说法众多,侧重面各有不同。有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的信息化,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将政府机关武装起来;另一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的行政方式在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撑下实现的转变;还有学者认为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再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政府部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务处理电子化。
二、政府执行力的基本界定
2006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执行力首次被写进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对政府执行力问题高度重视,也意味着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政府会加大力度对执行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政府执行力的概念
“执行力”这一概念最早被运用于行政学领域,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予以执行的强制力和法律效力。近些年,执行力这一概念被引入政府行政管理领域,核心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政府执行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行政活动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政府执行力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一是纵观时代的发展,对政府执行力的研究是入世后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政府能力的需求;二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政府执行力是我国改革开放、政府职能转变等新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三是政府执行力的研究是我国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过程。
三、推行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对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作用与影响
(一)提高了地方政府执行主体的整体素质
地方政府执行人员是行政活动得以展开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政府执行力的其它执行资源也只能通过执行人员才能发挥其效用:一是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平台,这就要求执行主体必须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熟练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加工、处理政务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二是电子政务的大力推行,重塑了业务流程,打破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复合型人才,来适应全新的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三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培养了执行主体的服务理念。
(二)优化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业务流程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务活动及其运作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业务流程等进行重组和再造,对政府行政管理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使其更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政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这种组织结构将支离破碎的政府部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完整、灵活、流动、有弹性的“无缝隙”政府机构,这使得政府在执行活动任务时,可以及时、合理、有效的调集一切力量实施完成命令和任务,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
(三)降低了地方政府交易和管理的成本
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表现在:一是削减机构与人员的费用开支。原有的组织机构复杂,人员众多,实施电子政务的机构和人员,将导致一部分闲置下来,能够用较少的投人获得较大的输出值。二是传统的行政办公设备开支减少。很多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网络化,无纸化,所以可以节省行政大楼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购置和更换办公桌椅,办公设备支出。三是减少公共支出过程中的成本。电子网络使得跨部门或跨区域的电子汇兑业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处理等轻松实现,不仅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资源利用率,而且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锐听.电子政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邵景均.高度重视提高政府执行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6(3).
[3]丁利.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2007(10).
[4]蔺全录.关于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一些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5]廖雄军.政府执行力建设战略探析[J].探求,2007(5).
[6]徐珂.政府执行力解析[J].前线,2007(5).
[7]李妙然.行政环境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地方电子政务 地方政府执行力 效用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业界的学者们说法众多,侧重面各有不同。有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的信息化,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将政府机关武装起来;另一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的行政方式在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撑下实现的转变;还有学者认为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再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政府部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务处理电子化。
二、政府执行力的基本界定
2006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执行力首次被写进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对政府执行力问题高度重视,也意味着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政府会加大力度对执行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政府执行力的概念
“执行力”这一概念最早被运用于行政学领域,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予以执行的强制力和法律效力。近些年,执行力这一概念被引入政府行政管理领域,核心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政府执行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行政活动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政府执行力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一是纵观时代的发展,对政府执行力的研究是入世后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政府能力的需求;二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政府执行力是我国改革开放、政府职能转变等新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三是政府执行力的研究是我国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过程。
三、推行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对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作用与影响
(一)提高了地方政府执行主体的整体素质
地方政府执行人员是行政活动得以展开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政府执行力的其它执行资源也只能通过执行人员才能发挥其效用:一是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平台,这就要求执行主体必须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熟练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加工、处理政务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二是电子政务的大力推行,重塑了业务流程,打破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复合型人才,来适应全新的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三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培养了执行主体的服务理念。
(二)优化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业务流程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务活动及其运作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业务流程等进行重组和再造,对政府行政管理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使其更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政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这种组织结构将支离破碎的政府部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完整、灵活、流动、有弹性的“无缝隙”政府机构,这使得政府在执行活动任务时,可以及时、合理、有效的调集一切力量实施完成命令和任务,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
(三)降低了地方政府交易和管理的成本
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表现在:一是削减机构与人员的费用开支。原有的组织机构复杂,人员众多,实施电子政务的机构和人员,将导致一部分闲置下来,能够用较少的投人获得较大的输出值。二是传统的行政办公设备开支减少。很多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网络化,无纸化,所以可以节省行政大楼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购置和更换办公桌椅,办公设备支出。三是减少公共支出过程中的成本。电子网络使得跨部门或跨区域的电子汇兑业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处理等轻松实现,不仅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资源利用率,而且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锐听.电子政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邵景均.高度重视提高政府执行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6(3).
[3]丁利.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2007(10).
[4]蔺全录.关于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一些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5]廖雄军.政府执行力建设战略探析[J].探求,2007(5).
[6]徐珂.政府执行力解析[J].前线,2007(5).
[7]李妙然.行政环境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