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融资是企业为了保障正常发展和运营,以其自有资产的增值潜力或增值能力的价值为担保,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制于企业规模,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从企业融资效率角度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资金利用率低,以及清偿能力低的原因所在;并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财务制度,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等方面,探究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的解决机制。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效率;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
一、引言
所谓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尽相同。在我国,根据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同年4月《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内容,将我国中小企业界定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具体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截止到2011 年底,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 万家,占总企业数目的比例超过99%,实现税金超过1.5 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创造了国内60%的GDP,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企业生产经营的扩大与发展,需要大量追加资金的投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企业留存收益等进行的内源融资;二是通过商业银行融资、以及民间借贷等的外源融资。据国家统计局对2000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关于“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一项,近70%的企业选择了“资金不足”;关于“流动资金贷款”方面,43.8%的企业未能从金融机构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打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已经成为了保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企业缺乏资金管理规划,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规模有限,缺乏规范化经营,财务管理不健全,在经营资金需求上呈现出“急、少、频”的特点。“急”表现为中小企业很少做长远的资金管理规划,造成企业的借入资金中多为短期资金,主要用于临时性周转;“少”是指由于中小企业的负债能力有限,所需信贷资金以短期的小额资金居多;“频”表现为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量往往不是很大,而且在维持再生产中,因生产与资金回笼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加上季节性、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资金需求量较为频繁。据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企业的贷款频率约为大企业的5倍,户均贷款数量约是大企业的5%,贷款的平均管理成本约是大企业的5倍。
(二)企业资信不佳,难以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
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相对淡薄,信用等级普遍不高。部分中小企业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诸如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偷税漏税、转嫁风险等行为,已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使得大量的信用贷款很难投入其中。
通常企业的规模与其信息可得性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企业越小,企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就越不易获得。再加上上述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缺乏规范性,造成中小企业整体信誉级别的低下,更加大了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后果。从而使得许多商业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人的申请,即实行信贷配给①,也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造成一部分健康成长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被银行机构忽略掉。
(三)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企业融资方式的可替代性差
我国的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②。表2是我国民营企业可利用融资渠道的比例表,由此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虽有十几种之多,但是从所占比例数据中发现超过30%的只有银行借款、非银行机构借款两种模式,而且银行借款以89.6%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融资模式,说明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化问题较明显。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企业融资的效率问题,即中小企业无法根据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风险来调整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下面我们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造成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面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本方面因素是企业抵押、担保难,以及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方式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大。
1.企业抵押、担保难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作为放贷时规避风险的措施或是手段,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进行放贷时,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抵押和担保。理论上企业的各种资产都可以作为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的抵押品,如土地、地上建筑物、厂房、机械设备、存货等。而在实际运作中考虑到抵押品的稳定价值保持,以及抵押品是否容易出售等问题,银行一般只接受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作为抵押品。由于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县一级农村地区,土地的使用经营权还有一定的限制,实际上银行也不愿意接受这类企业的土地抵押。
2.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方式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大
金融机构在办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虽然所执行的贷款利率上浮水平并不高,但一般都采取“捆绑”式销售以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水平。例如中小企业拿到一笔贷款,银行可能给出的利率是上浮10%,但由于银行同时会要求企业支付账户管理费、融资顾问费、承诺费、信息咨询费、业务手续费等其中一项或几项费用,最后综合起来,企业实际支付的全部融资费用至少相当于当期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的水平,有时甚至可达到央行规定基准贷款利率上浮70%的上限。 此外,限制贷款也导致了企业融资成本相应的增加。例如,少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后,为满足内部相关考核指标等要求,要求贷款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用贷款,或只能使用部分贷款额度,以增加银行派生存款。企业贷款本来已经很困难,贷到款后还要限制贷款使用,致使企业融资成本相应增加。
(二)中小企业资金利用率方面
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长远管理规划意识,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1.缺乏长远管理规划意识
目前我们中小企业的生产大多是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缺乏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意识,以及资金的合理运营规划。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大多用于工资分配,没有资本积累意识,没有健全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样当面临资金紧张局面时企业就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企业资金使用规划短浅,不但会影响到企业融资,而且即使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了资金,资金的利用率也会大打折扣。
2.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为什么企业难以设计一个合理的远期管理规划,究其原因还在于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这里以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资料为例,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10.46人,而乡以及乡以上的中小企业仅有2.96人,仅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其实为数众多的乡或乡以下的小企业甚至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三)中小企业清偿能力方面
对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清偿能力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企业资本注册规模小,资产负债率较高
金融机构决定是否给予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一个标准就是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规模。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越大,越容易通过银行的信贷审核,也就越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目前的中小企业的普遍现状是资本金比重较低,而且资产负债率较高。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末调查数据,我国中小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5%。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高达43%。在负债中流动负债比例占65%,长期负债占35%,其中90%以上是银行贷款。企业注册资本金低,一旦资金链短缺,会使得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再加上中心企业背负如此高的负债率,无疑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融资风险。
2.违约对企业信用损害较大
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属于间接融资,即缺乏资金的一方通过银行信贷筹集到了所需的资金,而资金充足的一方通过出借资金来获得贷款利息收益。此时贷款银行和借款企业是两个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企业无论是基于自身的信用还是基于第三方担保机构的辅助信用能力,他们都要履行企业债务,为企业赢得信誉。
然而由于信贷过程存在风险性,企业或是被迫、或是故意违约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当还款期限到来时,由于借款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归还贷款,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违约。也有些企业在还款期限到来时,考虑到违约成本大大小于偿还到期借款应支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造成企业虽有充足的资金但并没有意愿偿清借款。
无论是何种违约行为,如图1所示,都会造成借款人和贷款人双输的局面。作为借款方的企业丧失了信用能力,银行等贷款者为了减少企业等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对其造成的威胁,就会对借款人的借款行为加以限制。而这种融资限制不仅会使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使自身丧失利用富余资金进行投资获取利息收益的机会。并且中小企业的违约行为一旦发生,企业的信用状况就会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密切关注,企业进行再次融资时的难度就会加大。
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大,影响资金周转
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无论是企业存货还是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大的话,都会影响到企业流转资金的使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低水平加工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要保证充足的原材料和存货,以应对市场需要;同时中小企业为了打开市场,通常会给予购货方一定期限的商业信用,允许购货方延期支付货款。因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在企业营业收入中占得比例还是相对较大的,并且应收账款的坏账率也较高,这就占用了企业大量的周转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四、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的探讨
对于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自身竞争力
企业要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才能够立足、得以发展。从生产形势方面看,目前我们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小;从企业的管理方面看,中小企业多数还停留在家庭经营阶段,基础差、素质不高、管理粗放、专业人才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一是要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积极进行生产工艺创新、生产线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应当注重从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入手,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治理结构,激发创造活力。而这两环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能够培养科技人才、聚集人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健全财务预算决策管理,减少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比率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核算、投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也不利于企业运用财务分析工具来规避经营风险。更重要的是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加大了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款的困难程度。所以建立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账目,既可以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也提高了企业财务的透明度,为自身融资创造有利的条件。 此外,为了减少存货与应收账款比率,有效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企业应该注重分析市场走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建议可以通过“订单式管理”减少生产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加强资金结算中心建设管理,推行客户信用评价管理等提高资金回笼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规范企业管理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企业自有资金积累,以及被广泛采用的金融机构的借贷方式两种,形式单一、可替代性差。今后应该考虑更多的金融融资渠道,如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者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形式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当然要想具备上市条件,实现利用外源融资,要求我们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要改善家族管理模式,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上市发行股票或者发行债券进行社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诚信是今后企业建设中的关键。
(四)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有效利用集群效应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造成其在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树立市场信誉形象方面都处于劣势。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降低交易费用。中小企业集群后,会有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来协调运作。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用商会、行业协会提供的联络和交流平台,不仅可以拓展自身业务,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而且可以在商会树立自身良好的信用形象。这对于缓解银行融资过程中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大有帮助。
注释:
①信贷配给理论:是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是指贷款人基于风险与利润的考查,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完成。
②“中小企业中90%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当中99%是中小企业”,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ktNews/idCNnCN105667820110526。
参考文献:
[1] 杨希.中小企业融资难及促进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2(5).
[2] 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肖新红,徐秀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及对策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报,2009(3).
[4] 马方方.中国民营经济困境与金融制定创新[J].经济界,2001(3).
[5]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6]贾西猛,于青峰.小企业如何改善自身融资环境[J].中国市场,2012(41).
(编辑:许丽丽)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效率;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
一、引言
所谓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尽相同。在我国,根据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同年4月《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内容,将我国中小企业界定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具体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截止到2011 年底,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 万家,占总企业数目的比例超过99%,实现税金超过1.5 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创造了国内60%的GDP,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企业生产经营的扩大与发展,需要大量追加资金的投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企业留存收益等进行的内源融资;二是通过商业银行融资、以及民间借贷等的外源融资。据国家统计局对2000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关于“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一项,近70%的企业选择了“资金不足”;关于“流动资金贷款”方面,43.8%的企业未能从金融机构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打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已经成为了保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企业缺乏资金管理规划,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规模有限,缺乏规范化经营,财务管理不健全,在经营资金需求上呈现出“急、少、频”的特点。“急”表现为中小企业很少做长远的资金管理规划,造成企业的借入资金中多为短期资金,主要用于临时性周转;“少”是指由于中小企业的负债能力有限,所需信贷资金以短期的小额资金居多;“频”表现为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量往往不是很大,而且在维持再生产中,因生产与资金回笼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加上季节性、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资金需求量较为频繁。据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企业的贷款频率约为大企业的5倍,户均贷款数量约是大企业的5%,贷款的平均管理成本约是大企业的5倍。
(二)企业资信不佳,难以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
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相对淡薄,信用等级普遍不高。部分中小企业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诸如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偷税漏税、转嫁风险等行为,已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危机,使得大量的信用贷款很难投入其中。
通常企业的规模与其信息可得性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企业越小,企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就越不易获得。再加上上述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缺乏规范性,造成中小企业整体信誉级别的低下,更加大了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后果。从而使得许多商业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人的申请,即实行信贷配给①,也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造成一部分健康成长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被银行机构忽略掉。
(三)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企业融资方式的可替代性差
我国的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②。表2是我国民营企业可利用融资渠道的比例表,由此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虽有十几种之多,但是从所占比例数据中发现超过30%的只有银行借款、非银行机构借款两种模式,而且银行借款以89.6%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融资模式,说明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化问题较明显。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企业融资的效率问题,即中小企业无法根据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风险来调整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下面我们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造成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面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本方面因素是企业抵押、担保难,以及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方式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大。
1.企业抵押、担保难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作为放贷时规避风险的措施或是手段,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进行放贷时,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抵押和担保。理论上企业的各种资产都可以作为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的抵押品,如土地、地上建筑物、厂房、机械设备、存货等。而在实际运作中考虑到抵押品的稳定价值保持,以及抵押品是否容易出售等问题,银行一般只接受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作为抵押品。由于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县一级农村地区,土地的使用经营权还有一定的限制,实际上银行也不愿意接受这类企业的土地抵押。
2.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方式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大
金融机构在办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虽然所执行的贷款利率上浮水平并不高,但一般都采取“捆绑”式销售以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水平。例如中小企业拿到一笔贷款,银行可能给出的利率是上浮10%,但由于银行同时会要求企业支付账户管理费、融资顾问费、承诺费、信息咨询费、业务手续费等其中一项或几项费用,最后综合起来,企业实际支付的全部融资费用至少相当于当期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的水平,有时甚至可达到央行规定基准贷款利率上浮70%的上限。 此外,限制贷款也导致了企业融资成本相应的增加。例如,少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后,为满足内部相关考核指标等要求,要求贷款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用贷款,或只能使用部分贷款额度,以增加银行派生存款。企业贷款本来已经很困难,贷到款后还要限制贷款使用,致使企业融资成本相应增加。
(二)中小企业资金利用率方面
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长远管理规划意识,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1.缺乏长远管理规划意识
目前我们中小企业的生产大多是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缺乏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意识,以及资金的合理运营规划。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大多用于工资分配,没有资本积累意识,没有健全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样当面临资金紧张局面时企业就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企业资金使用规划短浅,不但会影响到企业融资,而且即使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了资金,资金的利用率也会大打折扣。
2.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为什么企业难以设计一个合理的远期管理规划,究其原因还在于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这里以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资料为例,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10.46人,而乡以及乡以上的中小企业仅有2.96人,仅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其实为数众多的乡或乡以下的小企业甚至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三)中小企业清偿能力方面
对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清偿能力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企业资本注册规模小,资产负债率较高
金融机构决定是否给予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一个标准就是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规模。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越大,越容易通过银行的信贷审核,也就越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目前的中小企业的普遍现状是资本金比重较低,而且资产负债率较高。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末调查数据,我国中小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5%。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高达43%。在负债中流动负债比例占65%,长期负债占35%,其中90%以上是银行贷款。企业注册资本金低,一旦资金链短缺,会使得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再加上中心企业背负如此高的负债率,无疑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融资风险。
2.违约对企业信用损害较大
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属于间接融资,即缺乏资金的一方通过银行信贷筹集到了所需的资金,而资金充足的一方通过出借资金来获得贷款利息收益。此时贷款银行和借款企业是两个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企业无论是基于自身的信用还是基于第三方担保机构的辅助信用能力,他们都要履行企业债务,为企业赢得信誉。
然而由于信贷过程存在风险性,企业或是被迫、或是故意违约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当还款期限到来时,由于借款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归还贷款,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违约。也有些企业在还款期限到来时,考虑到违约成本大大小于偿还到期借款应支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造成企业虽有充足的资金但并没有意愿偿清借款。
无论是何种违约行为,如图1所示,都会造成借款人和贷款人双输的局面。作为借款方的企业丧失了信用能力,银行等贷款者为了减少企业等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对其造成的威胁,就会对借款人的借款行为加以限制。而这种融资限制不仅会使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使自身丧失利用富余资金进行投资获取利息收益的机会。并且中小企业的违约行为一旦发生,企业的信用状况就会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密切关注,企业进行再次融资时的难度就会加大。
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大,影响资金周转
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无论是企业存货还是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大的话,都会影响到企业流转资金的使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低水平加工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要保证充足的原材料和存货,以应对市场需要;同时中小企业为了打开市场,通常会给予购货方一定期限的商业信用,允许购货方延期支付货款。因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在企业营业收入中占得比例还是相对较大的,并且应收账款的坏账率也较高,这就占用了企业大量的周转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四、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的探讨
对于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自身竞争力
企业要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才能够立足、得以发展。从生产形势方面看,目前我们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小;从企业的管理方面看,中小企业多数还停留在家庭经营阶段,基础差、素质不高、管理粗放、专业人才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一是要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积极进行生产工艺创新、生产线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应当注重从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入手,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治理结构,激发创造活力。而这两环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能够培养科技人才、聚集人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健全财务预算决策管理,减少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比率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核算、投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也不利于企业运用财务分析工具来规避经营风险。更重要的是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加大了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款的困难程度。所以建立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账目,既可以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也提高了企业财务的透明度,为自身融资创造有利的条件。 此外,为了减少存货与应收账款比率,有效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企业应该注重分析市场走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建议可以通过“订单式管理”减少生产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加强资金结算中心建设管理,推行客户信用评价管理等提高资金回笼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规范企业管理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企业自有资金积累,以及被广泛采用的金融机构的借贷方式两种,形式单一、可替代性差。今后应该考虑更多的金融融资渠道,如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者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形式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当然要想具备上市条件,实现利用外源融资,要求我们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要改善家族管理模式,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上市发行股票或者发行债券进行社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诚信是今后企业建设中的关键。
(四)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有效利用集群效应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造成其在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树立市场信誉形象方面都处于劣势。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降低交易费用。中小企业集群后,会有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来协调运作。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用商会、行业协会提供的联络和交流平台,不仅可以拓展自身业务,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而且可以在商会树立自身良好的信用形象。这对于缓解银行融资过程中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大有帮助。
注释:
①信贷配给理论:是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是指贷款人基于风险与利润的考查,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完成。
②“中小企业中90%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当中99%是中小企业”,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ktNews/idCNnCN105667820110526。
参考文献:
[1] 杨希.中小企业融资难及促进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2(5).
[2] 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肖新红,徐秀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及对策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报,2009(3).
[4] 马方方.中国民营经济困境与金融制定创新[J].经济界,2001(3).
[5]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6]贾西猛,于青峰.小企业如何改善自身融资环境[J].中国市场,2012(41).
(编辑:许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