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样的场景或许我们见得实在太多,吃饭时间一到,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细品美食。但是,家里的那个小宝贝却缺席餐桌,正在四处奔跑,嘴里还不停地嚼着吃的。跟在小宝贝后面端着饭碗的老人,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边追边吆喝,趁小宝贝无意中放慢脚步回头的档口,顺势将一口饭填到孩子嘴里。孩子衔着香喷喷的饭食又跑了,老人又开始喊着追着……
在家里,在饭馆,在很多公共场合我们都会看到这种孩子前面使劲跑,老人后面拼命追的爱子情景。有的甚至在火车车厢里从这头追着孩子到另一头,来回又来回,把全车廂的人搞得不得安宁,更可怜的是那些在孩子身后狂追的老人,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还有在飞机上的,也是这样周而复始……先不说孩子吃饭应该坐到餐桌前,与大人们共享美食带来的快乐,这样满地边跑边吃饭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啊,他或她的那个小胃能经得起如此折腾,还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吗?我肯定所有老人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也清楚这样边跑边吃极不科学,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但是,他们依然这么做,其实就是一个不该有的“惯”字,把生活中许许多多不良习惯带到了餐桌上。岂不知,此举把孩子惯坏了,还把孩子的身体养砸了,令人费解。
与此相比,在国外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让人感觉舒服很多。孩子安静地坐在餐桌旁,小一点的是宝宝椅,年轻的父母一勺饭一勺汤地送到嘴里,孩子认真专注地把饭吃下去。大一些的就自己坐在椅子上,跟大人们一样想吃什么去拿什么,无需身旁父母点滴的帮助,全是自己动手。大人孩子各吃各的,大人省心,孩子自己吃得也舒服健康。让孩子养成这样的用餐习惯,不仅是吃的如何,吃相怎样,要紧的是从小培养孩子专注、专心的生活方式,使孩子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包括吃饭也要专心致志,一心不可二用。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国餐馆里一般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在大吆小喝的无秩序中营造着一个欢乐气氛;而国外一些餐厅则一直保持非常安静的环境,只见人来人往,或排队等候,或清静享受自己的美味。虽说这是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和民风不同,但也昭示出从小到大因习惯颠倒所养出的表现形式。
其实,我们老辈人在餐桌上是定下了很多条条框框和硬性规矩的,只要稍有出格便会当即遭到长辈的训斥。首先是长辈还没有坐在餐桌之前,晚辈是不能先行坐下的,要等大人们依次落座,小孩才能怯怯坐下。坐下之后,长辈没有拿起筷子,晚辈不可先拿起筷子,老人没有下筷子去取菜,小孩就不能先行一筷。吃菜只能是离自己最近的那盘,不能把盘子拉来拉去。饭毕,老人不离桌,孩子不能走开。吃饭中端碗的姿势要稳,拿筷子的手法要美,喝汤不能有呼呼啦啦的动静,不能吧唧嘴。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能打闹嘻哈。这些规矩对今天的很多孩子而言,可能显得十分多余,对不少家长来说也未必可以接受。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真能够照此去做,而且做得很好,难道不是一件很美又充满着优雅和教养的事吗?
毫无疑问,吃饭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家风,一个人教养如何,家风怎样,在餐桌上虽不能全面展现,至少窥见一斑。我一直在问,那些连吃饭都要大人追着喂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很难设想,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是个什么样子。中国的家长惯孩子是无可比拟的,惯孩子的方式也是独一无二,追究起来,孩子无辜,大人有过,受连累的却是整个民族的素质和教养。
这是危言耸听吗?
中国人悟透了孩子的成长路径,讲究“从小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尚处在幼儿时期,其举止行为表现出长大成人的发展,七岁时的言谈做派就预示着老了以后的样子。说明古人对孩子的从小培养非常重视,趁早确定孩子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作风、道德。不能完全排除此种论断的过激成分,或多或少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但也说出了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岁之前,孩子就是一个模仿、学习的人生起步时段,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希望自己参与进来,像大人那样娱乐。他们的记忆力和模仿力很朴拙,留在脑海里虽是影影绰绰的东西,却很难有一种力量改变他。据说,三和七是古人的一个概念数,为什么用三岁和七岁去概括人的一生,古人未必说得清楚,现代科学恰恰证明这的确是人生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并非古人之臆造,至少是部分人的生命轨迹。
自小就被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追着喂饭的孩子,到了三岁或许自己能坐在桌前认真吃饭了,到了七岁已经知道给长辈盛饭、夹菜、饭后拾掇餐桌、洗碗,应了那句同样是古话的“树大自直”。那些长大成人之后在饭桌上从不知还有礼节之事的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吃相难看,甚至连筷子都拿的别别扭扭,吆二喝三,他的三岁之前是不会坐在饭桌旁边专一吃饭的,难说不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追着满地跑喂大的。
中西文化的差距不在那些高深莫测的各种理论,而在于被理论武装之后的不一样的实践活动。
我们注重动嘴胜过动手,吃饭只是一例,你只要吃了,甭管是追着喂还是抱着吃,吃了就成。自牙牙学语,大人们就不厌其烦的去教萝卜、白菜怎么说,稍大一点就是鹅、鹅、鹅,白毛浮绿水,到了三岁就会背诵好多首唐诗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呢?连勺子、筷子都不让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孩子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性、定型影响不可谓不大。正如百年前一位思想家所言:“人类进化恒有轨辙可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事业如日中天,但是,你小时候缺失的那些教养与习惯,是没有办法随着事业的飞黄腾达而补不齐这个永恒的短板。你有钱就是个土豪,你没钱就是个叫花子,而不是乞丐。
前些年有人说,中国的孩子给他个鸡蛋竟然不知道怎么去吃,我身边没有这样的孩子,对于这个事例无权评判,我有些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周围不会做饭的人,不会缝补衣裳的人,不会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很多大学生的宿舍被形容为狗窝不如,他们天天窝在如此不堪入目的狗窝,谁还会相信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会有什么卓越,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欧洲人美国人生下孩子就让孩子躺在摇篮车或者婴儿车里,嘴里含着一个安抚奶嘴,不哭不叫,再大了就是自己吃饭、睡觉。这些孩子的脑子里没有什么诗,什么歌,却始终有一个自我生存、自我保护、自己动手、养活自己的动物般原始思维。因而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自我处置能力超强。全世界的奥数比赛,我们很强,全世界的设计技巧大赛,我们很失败。当然,假如仅仅是动手的失败也未必是致命的,硬性并发展为硬伤、老伤,那才是不可救药的伤痛。五谷不分,四肢不勤,好吃懒做,啃老族,成了社会问题,那么就得顺藤摸瓜探究一下根子在哪。
有时候我们容易放弃甚至是放纵一些看上去很遥远,已矣形成却无力回天的原则,总觉得不在眼前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以后有的是时间予以纠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这样一篇谈论吃饭的文章里套用如此狠毒的话,会引起反感,小题大做,危言耸听。事实上,我们正在因小失大,因不拘小节而被文明和教养所抛弃,成了世人耻辱的笑柄。我的一位同事在谈及时下国人的素质之时,语出惊人,慷慨激昂,认为我们已经失去对文明和教养的话语权。对很多人而言,应该像小孩学习走路那样去学习如何走路这样的基本生活技能。感同身受,把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这事交给孩子,让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感受劳作的快乐,细嚼慢咽品尝每一粒米的芳香,珍惜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
在家里,在饭馆,在很多公共场合我们都会看到这种孩子前面使劲跑,老人后面拼命追的爱子情景。有的甚至在火车车厢里从这头追着孩子到另一头,来回又来回,把全车廂的人搞得不得安宁,更可怜的是那些在孩子身后狂追的老人,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还有在飞机上的,也是这样周而复始……先不说孩子吃饭应该坐到餐桌前,与大人们共享美食带来的快乐,这样满地边跑边吃饭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啊,他或她的那个小胃能经得起如此折腾,还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吗?我肯定所有老人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也清楚这样边跑边吃极不科学,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但是,他们依然这么做,其实就是一个不该有的“惯”字,把生活中许许多多不良习惯带到了餐桌上。岂不知,此举把孩子惯坏了,还把孩子的身体养砸了,令人费解。
与此相比,在国外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让人感觉舒服很多。孩子安静地坐在餐桌旁,小一点的是宝宝椅,年轻的父母一勺饭一勺汤地送到嘴里,孩子认真专注地把饭吃下去。大一些的就自己坐在椅子上,跟大人们一样想吃什么去拿什么,无需身旁父母点滴的帮助,全是自己动手。大人孩子各吃各的,大人省心,孩子自己吃得也舒服健康。让孩子养成这样的用餐习惯,不仅是吃的如何,吃相怎样,要紧的是从小培养孩子专注、专心的生活方式,使孩子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包括吃饭也要专心致志,一心不可二用。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国餐馆里一般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在大吆小喝的无秩序中营造着一个欢乐气氛;而国外一些餐厅则一直保持非常安静的环境,只见人来人往,或排队等候,或清静享受自己的美味。虽说这是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和民风不同,但也昭示出从小到大因习惯颠倒所养出的表现形式。
其实,我们老辈人在餐桌上是定下了很多条条框框和硬性规矩的,只要稍有出格便会当即遭到长辈的训斥。首先是长辈还没有坐在餐桌之前,晚辈是不能先行坐下的,要等大人们依次落座,小孩才能怯怯坐下。坐下之后,长辈没有拿起筷子,晚辈不可先拿起筷子,老人没有下筷子去取菜,小孩就不能先行一筷。吃菜只能是离自己最近的那盘,不能把盘子拉来拉去。饭毕,老人不离桌,孩子不能走开。吃饭中端碗的姿势要稳,拿筷子的手法要美,喝汤不能有呼呼啦啦的动静,不能吧唧嘴。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能打闹嘻哈。这些规矩对今天的很多孩子而言,可能显得十分多余,对不少家长来说也未必可以接受。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真能够照此去做,而且做得很好,难道不是一件很美又充满着优雅和教养的事吗?
毫无疑问,吃饭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家风,一个人教养如何,家风怎样,在餐桌上虽不能全面展现,至少窥见一斑。我一直在问,那些连吃饭都要大人追着喂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很难设想,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是个什么样子。中国的家长惯孩子是无可比拟的,惯孩子的方式也是独一无二,追究起来,孩子无辜,大人有过,受连累的却是整个民族的素质和教养。
这是危言耸听吗?
中国人悟透了孩子的成长路径,讲究“从小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尚处在幼儿时期,其举止行为表现出长大成人的发展,七岁时的言谈做派就预示着老了以后的样子。说明古人对孩子的从小培养非常重视,趁早确定孩子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作风、道德。不能完全排除此种论断的过激成分,或多或少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但也说出了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岁之前,孩子就是一个模仿、学习的人生起步时段,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希望自己参与进来,像大人那样娱乐。他们的记忆力和模仿力很朴拙,留在脑海里虽是影影绰绰的东西,却很难有一种力量改变他。据说,三和七是古人的一个概念数,为什么用三岁和七岁去概括人的一生,古人未必说得清楚,现代科学恰恰证明这的确是人生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并非古人之臆造,至少是部分人的生命轨迹。
自小就被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追着喂饭的孩子,到了三岁或许自己能坐在桌前认真吃饭了,到了七岁已经知道给长辈盛饭、夹菜、饭后拾掇餐桌、洗碗,应了那句同样是古话的“树大自直”。那些长大成人之后在饭桌上从不知还有礼节之事的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吃相难看,甚至连筷子都拿的别别扭扭,吆二喝三,他的三岁之前是不会坐在饭桌旁边专一吃饭的,难说不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追着满地跑喂大的。
中西文化的差距不在那些高深莫测的各种理论,而在于被理论武装之后的不一样的实践活动。
我们注重动嘴胜过动手,吃饭只是一例,你只要吃了,甭管是追着喂还是抱着吃,吃了就成。自牙牙学语,大人们就不厌其烦的去教萝卜、白菜怎么说,稍大一点就是鹅、鹅、鹅,白毛浮绿水,到了三岁就会背诵好多首唐诗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呢?连勺子、筷子都不让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孩子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性、定型影响不可谓不大。正如百年前一位思想家所言:“人类进化恒有轨辙可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事业如日中天,但是,你小时候缺失的那些教养与习惯,是没有办法随着事业的飞黄腾达而补不齐这个永恒的短板。你有钱就是个土豪,你没钱就是个叫花子,而不是乞丐。
前些年有人说,中国的孩子给他个鸡蛋竟然不知道怎么去吃,我身边没有这样的孩子,对于这个事例无权评判,我有些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周围不会做饭的人,不会缝补衣裳的人,不会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很多大学生的宿舍被形容为狗窝不如,他们天天窝在如此不堪入目的狗窝,谁还会相信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会有什么卓越,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欧洲人美国人生下孩子就让孩子躺在摇篮车或者婴儿车里,嘴里含着一个安抚奶嘴,不哭不叫,再大了就是自己吃饭、睡觉。这些孩子的脑子里没有什么诗,什么歌,却始终有一个自我生存、自我保护、自己动手、养活自己的动物般原始思维。因而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自我处置能力超强。全世界的奥数比赛,我们很强,全世界的设计技巧大赛,我们很失败。当然,假如仅仅是动手的失败也未必是致命的,硬性并发展为硬伤、老伤,那才是不可救药的伤痛。五谷不分,四肢不勤,好吃懒做,啃老族,成了社会问题,那么就得顺藤摸瓜探究一下根子在哪。
有时候我们容易放弃甚至是放纵一些看上去很遥远,已矣形成却无力回天的原则,总觉得不在眼前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以后有的是时间予以纠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这样一篇谈论吃饭的文章里套用如此狠毒的话,会引起反感,小题大做,危言耸听。事实上,我们正在因小失大,因不拘小节而被文明和教养所抛弃,成了世人耻辱的笑柄。我的一位同事在谈及时下国人的素质之时,语出惊人,慷慨激昂,认为我们已经失去对文明和教养的话语权。对很多人而言,应该像小孩学习走路那样去学习如何走路这样的基本生活技能。感同身受,把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这事交给孩子,让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感受劳作的快乐,细嚼慢咽品尝每一粒米的芳香,珍惜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