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议题式教学,提升学生政治认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t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促进学生政治认同发展的重要阵地。同时,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实现培育政治认同的目标,所以本文从精心筛选议题材料、深入运用议题内容、反思完善议题细节三个角度对议题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政治认同;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16
  近几年,议题式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需要精心筛选有效议题,引导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思考、辨析、实践等系列活动,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自动生成。由于在政治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也就是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确定为最根本的任务。所以,本文以提升学生政治认同为目标,运用课堂实例,从精心筛选议题材料、深入运用议题内容、反思完善议题细节三个角度对议题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精心筛選议题材料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使用议题进行课堂教学时,选择议题就是为高楼打基础,一个适合的议题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反之亦然。所以,在备课环节选择一个合适的议题材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一个合适的议题材料必须满足以下两点。
  1.真实准确性。真实发生的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准确的才是最有价值的,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所选择的议题必须真实准确。例如在走进国家利益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报的“感动中国2019人物——四川森林消防员”为议题,结合颁奖典礼视频讲述了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三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的英雄事迹。教师在选用议题展示形式时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典礼,保证了议题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现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选用线上材料如新闻、时政、宣传片等作为教学资源。当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时,教师必须把好真实准确关。笔者建议,选用权威媒体的报道、对所选素材进行梳理比对是保证真实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2.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在议题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往往相关材料甚多,此时就需要教师基于已有经验筛选出那些与教学目标联系更密切的材料,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才有利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快速高效地进行学习,反之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分析不得要领。在“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观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的议题素材很多,如韦编三绝的历史典故、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事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民族团结之歌、守岛英雄王继才等爱国人物故事等都可以被列为备选素材。但是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最终选择了与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为素材,将英雄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围绕素材层层递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了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同时也完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内涵这一知识目标。
  当然,教师在实际筛选议题材料时的衡量标准一定会更多,但是保证议题材料的真实准确性和确保议题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是必须考虑的两个标准,只有保证了这两项标准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议题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深入运用议题内容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对议题内容的实际应用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使用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紧紧围绕议题对材料进行深入使用。笔者以九年级上册“构筑中国价值”一课为例,设置了“凝心聚力,构筑中国价值”的议题,并选取了央视制作的抗击疫情宣传片《中国速度》作为材料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使用。在导入环节,播放《中国速度》宣传片,短短两分钟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疫情之下的众志成城,凝心聚力,促进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的速度与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深入了解中国价值观的愿望,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具体在新课教学中,结合视频本身及其数据、图片等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表1),通过对材料的深度使用和合适的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大方向一步步完成了教学内容。在最后情感升华阶段展示视频最后的文字“中国速度是天生不向任何灾难低头的倔强,中国速度是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的信仰,中国速度是源于每一个为挽救生命奔走的人,中国速度来自所有笃定前行的中国人。”现场展示你心目中笃定前行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形式不限:绘画、文字、表演等)通过再次回顾视频中部分内容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现场展示的活动激发学生做笃定前行中国人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选定的材料深入运用到导入、新课讲授、情感升华环节中,避免了蜻蜓点水式教学,节省了介绍和理解材料的时间,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来促进学生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同一材料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便更清晰地构建自我知识体系。同时,对同一材料的深入使用也可以形成对学生情感的不断冲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三、反思完善议题细节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只有不断精进的课堂教学,在政治认同的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我课堂教学的框架与细节,只有不断反思并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大目标。同时,也只有反思才能更好地看到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才能更好地将闪光点运用于接下来的教学。
  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自我提问。教师自己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所以要养成自我提问的好习惯。下课铃声响起了并不代表这堂课结束了,教师要结合课堂情况问一问自己“这堂课选择的议题合适吗?”“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度达到预期了吗?”“这堂课有哪些缺憾是可以弥补的?”,对自己的课堂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会不尽相同,衡量课堂教学的标准也会有所差异,提出的问题可多可少,但一定要有意识地自我提问,感受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也尽可能地修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交流。在反思的过程中如果只有自我的力量很可能会陷入自恋或者自卑的两个极端,所以还需加强交流与听取他人评价。交流的资源最方便快捷的就是课堂的主体,即学生。学生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人物,课堂的直接参与者是反思中优秀的反馈者。教师可以通过小问卷、量表或者随机访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好地完善课堂细节。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有小进步,大疑则有大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学情,才能对教学内容有更翔实的把握。同时,反思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有效手段,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政治认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反思不断完善议题细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芳.有“骨”更有“肉”:议题式教学的主问题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3):43-44.
  [2]张红平.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65.
  [3]刘乐,李红.运用深度学习促进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0(12):92-94.
  [4]庄卫军.议题式教学困境的破解之道[J].江苏教育研究,2020(14):39-42.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南园学校230000)
其他文献
雅集作为传统中国画的经典题材,不断被摹画和复制,历史上的雅集活动和雅集图作品更是不计其数.本文以存世以及画史著录中的图像为依据,对明代以前经典雅集题材的绘画作品进行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随着新高考“3 1 2”模式的实施,历史科目也成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学科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那么,若是把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科目比作“一线”科目,那么历史之前算是二线科目,而现在,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历史科目算是“新一线”科目。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性社会学科,我这里提到的“3 1 2”是初中历史课堂的一种课堂提问模式教学法,每节的内容是通过若
摘要:初中历史主要讲述的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朝代演变,同时还涉及部分世界历史的人类文明及著名的战役与革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内容,本文以构建三维历史空间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分工、激发学习兴趣、彼此交流等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三维历史空间;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37  前言:三维历史空间的构建就是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物理中的好多定理、公式、结果等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以实验教学方式来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新课标也明确要求了在物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部分,通过物理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探究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出的几点关于实验教学的应用建议,供各位教师参考。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模式中,数学老师通常采用的是灌输式课程教学模式,很多都是将数学概念或者数学公式在黑板上直接写出来,然后根据数学课本中的例子进行讲解,通过运用数学公式来解决数学问题。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往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初中数学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将运用导学互动课程教学模式来强化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摘要:初中英语这样的学科特别适合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打造出适合他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环境非常重要,而在情境的构建中,教师要采用更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和具体的元素,帮助学生们在具体的环境当中,考虑语言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把英语的知识内容更加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情境;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以及改革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1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习成绩的要求
摘要:数学学科作为核心科目,在我国的各个教学阶段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尤其是高中阶段,更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内容,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但是,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新课改标准之下,如何对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凸显教学的联系性和阶段性成为当前初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需要相关教学单位和教师予以重视。对此,本文首先叙述初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差异情况,随后详细阐释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