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在依法治国建设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在素质教育与教学体制改革中,针对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要适当提升法律教育的比例,提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策略,促进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究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在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储备与技能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与综合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提升对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与培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实现高校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
1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实现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思维,把握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思政教育课程中提升法律教育的比重。由于教学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与高校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在对学生教授法制知识的时候,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一个人拿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站在讲台前,向学生单方面的输出教材中法律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些概念性的书本知识,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自然不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难以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向学生抛出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在法律意识方面能够体现出个体差异,为此,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在思政教育课堂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要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关注并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自我反思的方式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具有针对性的提升。此外,教师要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件,带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件的分析学习法律知识,并且让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件的分析讨论,从中提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对自己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警醒,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加深学生的印象[1]。
2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对教学资源利用上也逐渐有所提升,在提倡对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要求下,教师逐渐将各种自然、社会、及科技等资源用于教学中,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体验同时,也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大学思政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在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这是大学思政教师的教学责任。为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在思政教学的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掘社会、网络等教学资源,并且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机载体,使得学生可以获得鲜明的情感体验,让法律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播放法制节目视频,让学生通過对案件整个发展的过程的观看,了解到罪犯的如何触碰到法律底线的,其心理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给我们自己又会带来怎样的反思。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2]。
3 深入执行教学改革,重视法律实践
要想培养大学生具备法律意识,高校就要对法律相关的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并且要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成长规律,对法律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安排,法律课程要与时俱进,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并且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法律教育课程,使得法律意识教育能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受到重视,并体现在课堂比例上,从而为大学生提供能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法律意识的机会。其次,高校的可以考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融入法律建设内容,定期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法律相关的主题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法律知识学习中,并且能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感受法律知识的教育性与法制性。法律讲座是可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邀请法律工作者,到校园中为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知识在维持社会秩序中所发挥的作用,掌握法律知识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为此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学校开可以举办一些法律知识辩论赛,让学生能够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印象,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将法律意识培养渗透到各个专业教学中。例如,会计学专业,这门课程本身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在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3]。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逐渐被高校与社会重视,但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导致近年来高校经常发生一些大学生触碰法律的事件,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入执行教育改革,将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与校园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 熊文楷.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J].北方文学,2018(23).
[2] 周萍,王超.新时期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16(28).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究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在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储备与技能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与综合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提升对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与培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实现高校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
1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实现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思维,把握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思政教育课程中提升法律教育的比重。由于教学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与高校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在对学生教授法制知识的时候,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一个人拿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站在讲台前,向学生单方面的输出教材中法律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些概念性的书本知识,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自然不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难以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向学生抛出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有所不同,在法律意识方面能够体现出个体差异,为此,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在思政教育课堂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要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关注并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自我反思的方式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具有针对性的提升。此外,教师要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件,带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件的分析学习法律知识,并且让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件的分析讨论,从中提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对自己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警醒,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加深学生的印象[1]。
2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对教学资源利用上也逐渐有所提升,在提倡对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要求下,教师逐渐将各种自然、社会、及科技等资源用于教学中,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体验同时,也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大学思政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在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这是大学思政教师的教学责任。为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在思政教学的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掘社会、网络等教学资源,并且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机载体,使得学生可以获得鲜明的情感体验,让法律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播放法制节目视频,让学生通過对案件整个发展的过程的观看,了解到罪犯的如何触碰到法律底线的,其心理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给我们自己又会带来怎样的反思。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2]。
3 深入执行教学改革,重视法律实践
要想培养大学生具备法律意识,高校就要对法律相关的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并且要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成长规律,对法律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安排,法律课程要与时俱进,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并且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法律教育课程,使得法律意识教育能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受到重视,并体现在课堂比例上,从而为大学生提供能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法律意识的机会。其次,高校的可以考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融入法律建设内容,定期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法律相关的主题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法律知识学习中,并且能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感受法律知识的教育性与法制性。法律讲座是可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邀请法律工作者,到校园中为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知识在维持社会秩序中所发挥的作用,掌握法律知识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为此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学校开可以举办一些法律知识辩论赛,让学生能够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印象,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将法律意识培养渗透到各个专业教学中。例如,会计学专业,这门课程本身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在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3]。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逐渐被高校与社会重视,但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导致近年来高校经常发生一些大学生触碰法律的事件,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入执行教育改革,将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与校园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 熊文楷.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J].北方文学,2018(23).
[2] 周萍,王超.新时期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16(28).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