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呢?
一、创设讨论的情境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但最关键的要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营造良好的讨论民主氛围,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启发学生从活动中获取信息。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上册)《过新年》(辽海版)一课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为大家送祝福时,进行了全班大讨论,注意桌椅的编排,摆成大圆形,让学生在感觉上感到亲近,老师站在中央,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能面对面地看着其他人,以示相互尊重和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被人注视和倾听,每个人也有同样的机会去关注别人,入境生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中。一节课下来,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酝酿讨论的“温度”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如此。教育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应有的结论”。所以,学生在参与讨论前,应先独立思考所要讨论的问题,酝酿足够的“温度”,这体现出的是一种个人独立的单向静态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才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讨论,加之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低,对许多道德问题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更应该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充足时间。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约定》(辽海版)一课时,我提出“在学校里过集体生活,除了做游戏要守规则外,还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守规则”问题时,并不急于让学生合作讨论,而是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在达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民主表决,形成大家公认的《班级公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讨论的质量,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教给讨论的方法
学会倾听和表达是开展讨论学习的前提。而低年级学生大多有爱表现的天性,因而他们往往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同学的发言。因此,我不但指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同时还要让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和插嘴,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他哪些方面回答得好,哪些方面不足,应该怎样讲,如何补充会更好等等。这就要求各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如有同学出现错误,不应取笑,而应鼓励形成和谐,彼此启发,互相促进,这也是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形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调控讨论的过程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浅显,原有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往往层次有别,有时还会在某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停滞不前,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有些还会出现一些“意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采用灵活的策略,调控好讨论的进程,变“不利”为“有利”,激发学生主体性,使讨论有效地进行。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放学路上》(辽海版)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要讨论的内容,说说“各自在放学路上会有什么不安全因素”,经过思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自己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典型,把从学生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分类整理成乘车组、步行组、接送组三种类型,接着将这些信息与学生进一步迁移展开讨论,及时调控讨论的时间、内容与进程,让学生共同注意放学路上的注意事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自觉性。
五、评价讨论的效果
在学生讨论活动中,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评价不能用统一的尺度衡量,而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应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轨迹,注重学生在讨论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所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珍惜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讨论过程中有创见的学生,充分肯定讨论的结果,即使有的学生的发言不可能都说到点子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幼稚甚至是错误的看法,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要用微笑面对孩子,以真诚唤起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讨论才会热烈活动的,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强化学习成功感受,让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创新。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讨论的情境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但最关键的要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营造良好的讨论民主氛围,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启发学生从活动中获取信息。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上册)《过新年》(辽海版)一课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为大家送祝福时,进行了全班大讨论,注意桌椅的编排,摆成大圆形,让学生在感觉上感到亲近,老师站在中央,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能面对面地看着其他人,以示相互尊重和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被人注视和倾听,每个人也有同样的机会去关注别人,入境生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中。一节课下来,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酝酿讨论的“温度”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如此。教育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应有的结论”。所以,学生在参与讨论前,应先独立思考所要讨论的问题,酝酿足够的“温度”,这体现出的是一种个人独立的单向静态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才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讨论,加之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低,对许多道德问题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更应该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充足时间。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约定》(辽海版)一课时,我提出“在学校里过集体生活,除了做游戏要守规则外,还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守规则”问题时,并不急于让学生合作讨论,而是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在达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民主表决,形成大家公认的《班级公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讨论的质量,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教给讨论的方法
学会倾听和表达是开展讨论学习的前提。而低年级学生大多有爱表现的天性,因而他们往往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同学的发言。因此,我不但指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同时还要让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和插嘴,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他哪些方面回答得好,哪些方面不足,应该怎样讲,如何补充会更好等等。这就要求各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如有同学出现错误,不应取笑,而应鼓励形成和谐,彼此启发,互相促进,这也是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形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调控讨论的过程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浅显,原有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往往层次有别,有时还会在某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停滞不前,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有些还会出现一些“意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采用灵活的策略,调控好讨论的进程,变“不利”为“有利”,激发学生主体性,使讨论有效地进行。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放学路上》(辽海版)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要讨论的内容,说说“各自在放学路上会有什么不安全因素”,经过思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自己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典型,把从学生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分类整理成乘车组、步行组、接送组三种类型,接着将这些信息与学生进一步迁移展开讨论,及时调控讨论的时间、内容与进程,让学生共同注意放学路上的注意事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自觉性。
五、评价讨论的效果
在学生讨论活动中,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评价不能用统一的尺度衡量,而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应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轨迹,注重学生在讨论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所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珍惜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讨论过程中有创见的学生,充分肯定讨论的结果,即使有的学生的发言不可能都说到点子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幼稚甚至是错误的看法,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要用微笑面对孩子,以真诚唤起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讨论才会热烈活动的,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强化学习成功感受,让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创新。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