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呼吸秋千》中反思当今社会的“人性”问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呼吸秋千》是一部以描写二战后一群罗马尼亚德籍公民被送去苏联劳动营里进行劳动、生活为故事主线,赫塔·米勒通过描写劳动营里的生活,给读者展示了“人性”这一主题,并且对其内涵也做了全面的诠释。通过对书中“人性”的阐释,让读者们看到了“人性”的变化和复杂的一面,通过书中的情节并结合着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我们不得不对这其中存在的“人性”问题进行重视和反思。
  【关键词】:《呼吸秋千》;人性;社会问题
  《呼吸秋千》是赫塔·米勒的代表作,赫塔·米勒以奥斯卡·帕斯提奥的命运故事为原型,并结合着自己母亲所叙述当年的经历所创作出来的,这部小说是描写二战后一群罗马尼亚德籍公民被送去苏联劳动营里进行劳动、生活,这些罗马尼亚德籍公民虽然很“幸运”的在战后保住了性命,但在苏联劳动营中,他们在精神上却忍受着由人性深处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赫塔·米勒通过对劳动营人们的生活进行大量描写,向读者揭示了罗马尼亚法西斯的历史和“流放”这个禁忌的话题。同时在这其中还引发出一系列关于“人性”的问题。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诠释了“人性”这一内涵,把“人性”中有的问题都表现出来,论文则通过对书中“人性”的阐释,让读者们不得不把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并对这些热点问题中的“人性”问题进行反思。
  一、从书中来看“人性”的内涵
  (一)、人性的麻木
  在那小小的劳动营中到处都充满着“人性”最复杂的一面,就连在劳动后一次小小的吃饭过程中也充斥着人性的麻木,小说中的海德伦虽然不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但是她的一个细节却充分体现了人性中麻木的一面。在劳动营中人们被饥饿折磨得死去活来,律师保罗·加斯特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居然和自己的妻子海德伦抢食菜汤,面对丈夫的行为海德伦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是麻木的面对这一切。就是海德伦的这种麻木致使主人公雷奥帕德也公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舀她碗里的菜汤,并且海德伦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她麻木到好像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并且其他人也只是麻木地在一旁看着,正是她的这种麻木使她自己最后被活活饿死,这就是麻木的结果。
  当然麻木的并不只是她一个,在劳动营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犯人”和劳动营里的看守员、医生像海德伦一样麻木。大家没有恐惧和内疚,也没有怜悯之情,有的只是麻木。由此可见人性只要有了麻木的一面后,就不会再有更多的情感,有的也只是为自己考虑,对他人的冷漠,或者是与自己无关。人只要麻木剩下的就只会是行尸走肉,更多的也只有自私。
  (二)、人性的沦丧与贪婪
  书中写的“劳动营”的环境里,人性往往展现出复杂、多变的一面。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犯人们”不仅仅只是身体受到摧残和折磨,还有精神方面也同样的沦丧、贪婪。
  这些人贪婪到连死者的遗物都不放过,那么,他们对活人又会是怎样对待呢?书中的律师保罗·加斯特为了自己能继续活下去,他竟然贪婪地把汤匙伸进到自己妻子海德伦的汤碗里,并且贪婪地喝着妻子的汤,他根本不管自己的妻子是否能吃饱,他在乎的只是他自己。而这样的行为并不只是保罗·加斯特一个人,还有主人公雷奥帕德也曾贪婪地将汤匙伸进海德伦的碗里;还有手风琴手康拉德·凡恩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用一块木块和巡夜人卡蒂换面包,虽然最后他的“计谋”没有得逞,但是这样的行为充分说明了有的人在利益面前是贪婪的,并且是会不择手段的。
  (三)、人性中的善良
  一个物体有黑暗的一面,就会有光明的一面,人性也是如此。在细细读过后你会发现,其实作品中也有表现出人性中最纯真的一面。
  巡夜人卡蒂,她虽然不是主人公,并且在书中出现的次数也不是很多,但卡蒂这个人物角色却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在劳动营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她的出现往往就会给人一种纯正、单纯的感觉。卡蒂的出场就给我们感觉她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那样简单、单纯,没有任何不好的东西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而这些正好体现出人性单纯的一面。
  人性美好的一面并不仅是单纯,还有善良。当手风琴手康拉德·凡恩用木块和卡蒂换面包时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 ,巡夜人卡蒂因疯癫而保留了人最天真、最本质的面貌,人们对她的维护旨在证明自己并非无恶不作。卡蒂的活着成为人们心中仍留存着的善,以及竭力保护人性善的证明。这说明人不管沦丧、堕落到什么程度,但内心中最美好、善良的一面一直存在,只是平时我们不曾发现而已。这就是人性,有复杂、黑暗的一面,也有美好、善良的一面。
  (四)、人性中的孤独
  “孤独”是一直伴随着人生成长过程的一个词,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哪怕是你有再多的朋友,你同样也会感到孤独,特别是在热闹的时刻过去后,那种孤独感便会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其实《呼吸秋千》这部小说也从侧面来为我们揭示了人性中孤独的一面,而这种孤独感在书中的主人公雷奥帕德的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书中的最后雷奥帕德从劳动营中释放回家,可是家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替代兄弟,这使得雷奥帕德的家人开始觉得他是多余的,并开始讨厌他。由于家人的疏远,雷奥帕德渐渐地感到孤独,在街上遇到自己劳动营里的好友特鲁迪·佩利坎,本想把自己回家后的情况告诉好友特鲁迪·佩利坎,可两人只是对视一眼后便相互离开,本来在劳动营两人是无话不说,可是回到城市后两人又形同陌路,雷奥帕德心中的感受无处诉说,这更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这也使得他最后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孤独在人性中才是我们最害怕的,也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它可以使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慢慢地丧失自我,最终打垮我们,可以说“孤独”是人性中最恐怖的敌人。
  二、书中的“人性”问题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一)、“麻木”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其实,在当今社会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像小说里写的一样的“人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就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的是高度关注,而有的我们却是毫不关心。不管关注程度如何,这些事的的确确发生了,并随之也暴露出来许多关于“人性”的问题。   就例如发生在山东省招远市的“全能神”邪教成员杀人案,但对于这件事我想说的是当时事情发生时现场的旁观者竟然连一个出手相求的都没有,而致使受害者当场被活活打死。而从当时旁观者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时,一些群众正在就餐。殴打发生后,近两分钟的视频显示,有一些围观的人和身着麦当劳制服的工作人员凑前,可是最终没有一个人真正制止殴打受害者的犯罪嫌疑人。
  我认为当时在场的围观者只是充当了“看客”这一角色,这些“看客”只是围观并没有出来真正制止惨案的发生,这也正好体现出了“人性”中的“麻木”问题。大家都知道“看客”、“麻木”这些词只是出现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但现在,这些现象却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当年鲁迅先生就是看到人们的这种“麻木”性后才呼吁世人要觉醒,但直到今天,人们的这种“麻木”性依然存在。
  (二)、“人性的贪婪”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贪婪”作为一种欲望,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本能,只是相比之下人类的“贪婪”比动物更为严重,它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力量,更是人类的劣根性。从古至今,人类的“贪婪”就没有真正的停止过,反而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变得更加的严重。
  直到当今的社会“人性”中的“贪婪”还有所存在,我们不妨去关注一下近段时间内有许多高官下马的热点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高官下马绝大多数是因为与贪污有关。而这里的“贪污”其实就是“贪婪”的一种表现,这些高官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中“贪婪”的欲望,这才使得他们走上不归路。古人云: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无道无节之爱,才为人所不齿。
  (三)、社会中的善良
  面对今天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恶性事件,有许多人都悲观的发出“社会风气败坏,人性已经堕落、沦丧”这样的感叹。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就有“老人摔倒后到底该不该扶”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大部分人却保持沉默,由此可见我们的社会风气已经不像以前一样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就是在这样风气不正的社会中还是会有它最光明、最美好的一面,并且这美好的一面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人。就拿“老人摔倒后该不该扶”这个问题来说吧,很多人都有着“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万一是‘碰瓷’的”这样的思想。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就有一群善良的人坚决的站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南昌就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有十二位好心的路人相继向老人伸出自己的爱心之手将老人扶起,并且这十二位好心的路人像接力赛一样一路接力将人老送回家。虽然这十二位好心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是他们的这种善良的举动感染了很多人,事后老人的儿子表示以后如果看见老人摔倒,肯定会毫不犹豫过去帮忙。
  人的内心就像一个物体的两面,有光明的一面就有黑暗的一面,同样我们有邪恶的一面,也就有善良的一面,不管怎样做任何一面都不会消失,但只要我们能正视、能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善良,它就会大于邪恶。
  (四)、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感到的孤独
  “孤独”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出来影响、左右我们的心情。在今天这种感觉更为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跟着日益进步,随之带来的就是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现在几乎人们都是手中有手机,家中有电脑,人与人之间的通讯业靠这些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也的确为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在这方便的背后也存在着无限的“孤独”,这些高科技产品无疑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通讯的距离,无形中却也拉远了人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以前这些技术不发达时,朋友们出去聚会都会聊着各种话题;而现在的聚会,大家基本都是在拿着手机在玩,朋友间少了各种话题,把全部的注意力发在手机上。在家里也是只顾玩手机、电脑,却很少真正的陪陪家人。就在人们只顾玩着这些方便的高科技产品时,我们与朋友、与家人的心的距离渐渐地拉远了,随之我们感到的只有“孤独”,并且又开始抱怨着自己内心如何如何“孤独”,其实这种“孤独”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为我们缺少了与他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这才致使我们有很多朋友,但内心还是感到孤独的结果。
  其实“矛盾”、“孤独”并不可怕,但我们要能正视它,并且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然我们就会失去周围的朋友、家人,最终自我封闭并被“矛盾”和“孤独”所打垮。
  三、结语
  “人性”这一话题直到今天人们还对其争论、探讨和研究,并且“人性”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本篇论文只是把“人性”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且结合当今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事件和不良现象,目的在于表现出“人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在社会生活上的体现,把社会环境与“人性”冲突突显出来。
  参考文献:
  [1] 单旭珠.饥饿·历史·叙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女作家(赫塔·米勒)作品研究系列之一[J].文艺争鸣,2013(10).
  [2] 黄强华.人性的贪婪[J].大众心理学,2013(5).
  [3] 汪倩秋.论《呼吸秋千》劳改营描写中的人性探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赵娟,李冰.透视《2012》中人性的善良与仁爱[J].电影文学,2010(12).
  [5] 张英.赫塔·米勒解密“劳动营”[N].南方周末,2009-10-22.
其他文献
【摘要】:南朝乐府民歌以前所未有的笔墨塑造了一些列鲜明的女性形象,倾诉了那个时代城市中下层妇女的喜怒哀乐,其写作手法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关键词】:南朝;乐府民歌;女性形象  民歌里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一道靓丽的风景。如果说《诗经·国风》里的女子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汉乐府民歌里的女子像饱经风霜的枫林,闪烁着坚韧的光芒;那么,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子则是带刺的
期刊
【摘要】: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作为北欧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芬兰国家的“精神领袖”。他一生都致力于将芬兰的民族音乐推向国际的舞台,创作集中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创作领域涉及非常广泛,有管弦乐、室内乐、管风琴曲、钢琴曲、歌剧、戏剧配乐、清唱剧、合唱、音乐剧、独唱与乐队作品等。《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创作于1893年,是他的早期钢琴作品。本文希望借助分
期刊
【摘要】:通过以相似或同类建筑实物为纽带分析中国建筑艺术和国外建筑艺术经典作品及其相应的文化内涵、艺术取向、风格特征。分别从中西建筑在造型布局、装饰色彩、美学价值上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建筑;外国建筑;文化;艺术;差异  一、中西宫殿建筑  中西古代宫殿建筑艺术,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产物,它们在总体上都强调以建筑雄伟壮丽的气势来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和建筑观念的差异,两者在布
期刊
【摘要】:时尚类杂志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时尚杂志已经充当了时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时尚杂志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女性读者又是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想要在众多女性时尚杂志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第一手的时尚资讯以外,好的设计与装帧也是评价一本时尚杂志品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女性;时尚;杂志版式;设计;运用  一、时尚杂志的现状与问题  1、1时尚杂志的现状 
期刊
【摘要】:歌剧选段《阿珠咏叹调》是歌剧《启明星》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咏叹调,它具有特殊的民族特色。在此歌剧演唱中声区的字声结合时,要以气托声、以声带字,对舒起音的行腔特色要把握准确;高声区的字声结合要注意咬字归韵与发声位置的统一,咬字与声音共鸣要巧妙结合,融情感于发声和咬字之中。同时,也要注意字声结合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要根据不同歌剧选段的特点,掌握歌曲的咬字规律,清楚准确的发出每个字,表达出歌曲
期刊
【摘要】:舞台灯光在剧院舞台表演中有着重要作用,光与色是指舞台灯光色彩,合理使用灯光光色有助于表演者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并且也能够创造良好舞台情调和氛围,让表演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衬托出角色情感。本文主要从舞台灯光中光与色的情感特征、艺术效果、运用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在舞台灯光设计中充分发挥出光与色的作用。  【关键词】:舞台灯光设计;光色;运用  舞台灯光运用复杂的技术手段表现丰‘富多彩的
期刊
【摘要】:艺术终结论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专门描绘人物形象构成的画作。油画人物中的形式美基本是通过各种线条、色彩、笔触、肌理、构图等形式语言按照一定人物美的规律而创作出来的。再通过画面中人物美的规律如均衡、韵律、节奏、对称、虚实、对比等等适当安排或组合形成的样式,通过这些唤起油画中人物美中审美特点,本论文从中国现代油画的角度出发,浅谈油画人物中形式美的表现性和构成性。  【关键词】:发展历史;发
期刊
【摘要】: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又称艺术语汇,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探究版画的艺术语言对版画的创造和版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做勇敢。  【关键词】:发展版画;艺术语言  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必须借助艺术语言来呈现,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存在的基本。不同的艺术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期刊
【摘要】:吴让之作为清朝的著名书家,其篆书点画舒畅,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在清代后期篆书领域内享有很高声誉。后来学邓派书印者,多从吴让之入手。赵之谦、吴昌硕等书家均受影响。本篇论文通过进行吴让之与不同书家篆书的线条,结构以及整体章法的对比,总结出吴氏篆书的特点以及优美之处,通过对比发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其继承并出新的地方,运用到我的创作之中,使之内容丰富。让我在今后的书法道路上有更大的
期刊
【摘要】: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音乐史上的巨匠。这首《C大调前奏曲》作为24前奏曲的首篇,在调式布局及和声安排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通过结合俄罗斯民族风格的特征再加上自己在和声创作上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升到了以崭新的高度。  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作品中通常都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反映了他在作品创作时的一些生活灵感,因此在他的钢琴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如诗如画的景象。在表现力上他使用了自己独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