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从短期来看,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决定着他们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是否能够读得懂教材、看得懂题目;而从更长远的角度,学生今后必然要走上社会,那时不会再有教师每天督促他们、提醒他们,他们只能依靠自主学习来继续增强自身能力。而阅读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这个为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会把阅读作为一个教学的重点。本文即从创新教学形式、丰富阅读内容和组织合作阅读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明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策略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题,导致在一些小学生眼中阅读是一件比较枯燥无聊的事情,学生缺乏对阅读的主动性。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在教师要求阅读时,才草草地读一遍课文。至于从阅读中得到了多少收获,其实是十分可疑的。教师教学策略方法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出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先想办法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辅以其他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策略方法,以更好地实现帮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目的。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性
  上文已经提到,有些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方法存在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过于单一、陈旧,缺少变化。当代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如果只是让他们对着教材读课文,显然很难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勇于突破以往的教学习惯,更多地考虑当代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教学形式上的突破创新。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以把学生带入到阅读情境中去,让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阅读。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借景抒情的课文。虽然当代小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是惊人的,但他们本质上的人生经历仍然不够丰富,很多景色都没有亲眼见到过。在阅读的时候,他们就很难从课文生发出丰富且充实的想象,缺少一种“实感”。所以在阅读这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与课文描写景色类似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这个景色美不美?学生回答很美。再继续提问:那美在什么地方呢?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最后教师再说:大家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个景色的,与大家的感受像不像?学生阅读时就会带有较强的主动性了。
  二、丰富阅读内容,提升学生收获感
  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与阅读对象信息的丰富程度是紧密相关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的阅读收获较为有限,影响到了其阅读能力的提升。这里并不是说教材选择的课文不合适,恰恰相反,这些课文都是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有较为丰富内涵的,很多还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但也正因为如此,有些课文的内涵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学生自己很难发现。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更多与阅读对象有关的内容作为补充,让学生能读出更多的东西、产生更多的感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收获感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文《穷人》。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感情是较为复杂的,比如非常贫穷的人在精神和道德上却是“富裕”的。小学生容易被这个故事所感动,但他们并不了解写作背景如沙皇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头脑中会有很多疑问,限制了他们阅读感情的进一步深入。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简要介绍作者生活时代的社会状况,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更多的共鸣,学生的感受也就更加深刻而强烈了。
  三、组织合作阅读,发展学生的个性
  不同的学生在阅读同一篇内容时,产生的感受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文学作品和小学生心理性格两方面特征的结合所决定的。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涵越丰富,解读的角度越多;而有不同经历的学生,其解读角度不可能完全一样。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统一的“标准答案”,那样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但是又不要让学生变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组织合作阅读。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文《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作为小学生,在阅读这样一篇带有哲思的课文时产生的阅读感受可能大相径庭。有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年龄还小,有的是时间,不认同作者的感叹;而有的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产生过类似的感受,于是与作者产生了较多的感情共鸣。在合作阅读中,不同观点的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发,个性不会受到压制;同时也有机会了解他人的想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总的来说,大家的阅读效果都会得到增强。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是重视阅读教学、单纯加强教学力度,还要努力创新教学策略方法,让学生沉浸到阅读情境中去,受到心灵的熏陶。相信只要广大同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加强研究实践,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昱.解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8.
  [2]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4.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德育工作。作为镇级教研员,我以前曾当班主任工作多年,现就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谈一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一、 以身作则,要着力人格魅力熏染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人认为靠的是管,是约束,是限制,是循规蹈矩,是划地为牢,而实际上我们更应看重的是教育,是教化,是熏
期刊
摘要: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紧跟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做出相应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以“三个对接”为根本出发点,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质量为核心,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秘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研为前提,为专业定好方向;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行为越来越普遍。高中的音乐教学相比初中更为系统,难度也是更上一层楼。利用新媒体提高学生上高中音乐课也在各地有所实践,同时高中音乐教学和当前媒体音乐的结合现状也是目前非常值得了解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论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媒体;教学结合  一、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新媒体优势分析  (一)丰富了音乐教学资源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
期刊
摘要:设疑引思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认真、深刻、全面地思考,才能做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但是不讲策略的设疑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设疑的技巧,争取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掌握,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设疑技巧;高效课堂;探索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呈现一种消极被动的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愈发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般是教师运用黑板和口头讲解结合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直接传达给学生,严重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质性提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应用,则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对此,文章围绕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童话体裁,他们大多有着生动、曲折的故事,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样的表达手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童话的时候,应该采用多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故事的情节中,让学生能够体会童话生动的故事背后所展现的深意,使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更强。基于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谈一谈小学语文有效童话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胞们提供有效地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对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意味着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以面对生活的挑战,而数学的应用离不开建模,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思想方法。鉴于此,新课改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以便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问题情境对于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现今教学目标的重点不再单纯的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过多的关注,而是注重学生自身全面的提升,尤其是在核心素养方面,了。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进行了有倾向性的改革,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其在整个教學生涯以及生活当中都有较强的应用性,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加强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则需要在课堂上以及课前课后进行有效的改革,结合教师对于教学的经验来进行适宜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当强调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个性品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现代化教育的优势,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形
期刊
摘要:良好的专注力不仅能使幼儿更加专心的学习,还能使他们在高效率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提升。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排除干扰的教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育;专注力;具体策略  由于对周遭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被各种各样的事情、事物扰乱心神而开起小差。此时,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便成为提高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