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至成
比起李嘉诚、郭台铭来,87岁的施至成在中国大陆不算耳熟能详,但在菲律宾,他和他的家族企业却无人不知。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公布了2012年菲律宾富豪排行榜,有“商场大王”之称的施至成以91亿美元的净资产蝉联菲律宾首富。从2008年开始,他已经连续5年稳居此位,成为菲律宾华商的代表人物。
华商在菲律宾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次排行榜上,名列前10位的富豪中至少有7位是华人,而施至成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菲律宾《利润》杂志发行人卡尔·克雷杰用“狐狸”一词来形容他,因为“对于购物中心的投资,他从未犯过错误,一次也没有”。
从小鞋店起家
“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他加禄语(菲律宾主要语言之一)为何物。”这是施至成2002年在菲律宾戴拉萨大学演讲时的开场白。
施至成祖籍中国福建晋江,父母早年去菲律宾做生意。1936年,不满12岁的施至成坐船漂洋过海,到菲律宾找父母。当时,一家人十分困顿,父母用全部积蓄开了间小杂货铺,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这种杂货铺被当地华人称为“菜仔店”,十分窄小。每天晚上,施至成必须先清理好柜台才能腾出地方睡觉。
初到菲律宾时,施至成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心里想的主要还是帮助父亲维持家计。不久,二战爆发,小杂货铺遭到毁灭性破坏。父亲无奈之下回国,施至成却选择继续留在菲律宾。为了完成学业,他想方设法谋生,除了继续卖食杂,还在鞋店里当学徒,甚至做了一段时间鞋匠。
22岁时,施至成大学毕业了。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物质生活非常匮乏,很多菲律宾人没有鞋穿。施至成注意到这一点后,便在卖食杂的同时卖鞋,没想到生意越来越好。从此,他开始涉足鞋店生意,到1948年末,他已经成了一家大鞋店的合伙人。施至成对鞋子生意很有兴趣和感情,这也是他后来的购物中心一直叫做“鞋庄”(SM,英文SHOEMART的缩写)的原因之一。
事业初期,施至成到处寻找货源,足迹遍布欧美。20世纪50年代只有螺旋桨飞机,去一次美国要颠簸40个小时,施至成经常飞往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取经,研究怎样提高鞋子产量、设计出更好的款式,并观察当地人如何做生意。1958年,施至成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设了第一家“鞋庄”。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对施至成有很大启发,他逐渐对零售业产生了兴趣。“我妈妈在鞋店里加了柜台卖童装。渐渐的,女装加了进来,男装和饰品也加了进来,我们经营的已不止是一家鞋店了。”施至成的大女儿施蒂丝曾回忆说。
1972年,在经营了多年鞋店生意之后,施至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张,在马尼拉开设了第一家自己的百货商场。
靠“一站式”商场称霸
有了商场,施至成又想开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1985年,他的第一家“鞋庄”购物商场终于开业。它占地17公顷,可出租面积26万平方米。不过,这个庞然大物当时在业界招致一片质疑。因为它位于马尼拉北部郊区的奎松市,当时属于萧条闭塞之地。许多人认为该商场注定门庭冷落,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施蒂丝回忆说:“最初,顾客三三两两,没过多久便像潮水般涌来,我们已经被接受了。”
第一家大型购物商场的成功令施至成的事业进入了高速扩展期,也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菲律宾的零售业格局。不久,更大的机遇接踵而至。198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实行了近20年的军事管制后下台,施至成预感到,随着社会生活逐渐开放,零售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果断地在首都地区购买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他的企业也开始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商场经营理念在菲律宾被施至成推广开了,即“一站式”购物体验。
所谓“一站式”购物,即通过齐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务,让顾客一次性购齐所需要的全部商品,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种商业理念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用施至成的话说:“我将美国模式带到了菲律宾,并改良创新,比如新增了滑冰场等娱乐场所。在这里,每逢节假日,顾客可以吃住玩一起进行,待两天再高兴地回家。这就是我们商场的不同之处。”
施至成还根据菲律宾人爱看电影的习惯,在每一家购物中心内都设立了电影院,并配备了相关的娱乐设施,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菲律宾人的生活方式。过去,菲律宾人每周末都会去做礼拜,然后去公园或海边;而现在,他们可以到有中央空调的购物中心避暑,同时享受全方位购物的乐趣,购物中心也成了人们聚会的场所。
做事不怕慢半拍
施至成常说:“商人应该具备一双鹰眼,当机遇突然降临时,你必须时刻准备抓住它,否则会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这种机遇,除了商机之外,还包括对于政策、文化的敏锐把握。
施至成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将购物中心的营业面积出租给其他商家,获取的利润将远远大于在相同面积上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租金来源稳定,几乎无需环节繁琐的资金再投入。
菲律宾宪法禁止外国企业在菲拥有土地等不动产,在40年的时间里,无论政府如何更迭,这条法律条文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大量海外企业对菲律宾市场垂涎许久却苦无机会。施至成充分把握了这一点,通过自己的购物中心为国外企业提供了入驻商机,自己也赚了大把的钱。现在,施至成旗下的各个购物中心和超市每周末的客流量达300万人次,商场营业面积的出租率总能保持在90%以上。
据身边人透露,施至成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慢半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事都要停三停,不要求快,要求稳。”每次决策之前,他都要听取多方汇报,然后仔细地思考。曾经有人质疑:停三停的话,不怕失去很多机遇吗?施至成回答:如果一件事情能够经受住“停三停”的压力,那么这件事情的成功就没有问题。
在“停三停”加“慢半拍”的指导下,施至成目前拥有了36家连锁购物中心,111家超市、家电中心、五金店、玩具店和家具店等,他的集团还拥有菲律宾第二大银行“金融银行”。
比起李嘉诚、郭台铭来,87岁的施至成在中国大陆不算耳熟能详,但在菲律宾,他和他的家族企业却无人不知。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公布了2012年菲律宾富豪排行榜,有“商场大王”之称的施至成以91亿美元的净资产蝉联菲律宾首富。从2008年开始,他已经连续5年稳居此位,成为菲律宾华商的代表人物。
华商在菲律宾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次排行榜上,名列前10位的富豪中至少有7位是华人,而施至成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菲律宾《利润》杂志发行人卡尔·克雷杰用“狐狸”一词来形容他,因为“对于购物中心的投资,他从未犯过错误,一次也没有”。
从小鞋店起家
“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他加禄语(菲律宾主要语言之一)为何物。”这是施至成2002年在菲律宾戴拉萨大学演讲时的开场白。
施至成祖籍中国福建晋江,父母早年去菲律宾做生意。1936年,不满12岁的施至成坐船漂洋过海,到菲律宾找父母。当时,一家人十分困顿,父母用全部积蓄开了间小杂货铺,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这种杂货铺被当地华人称为“菜仔店”,十分窄小。每天晚上,施至成必须先清理好柜台才能腾出地方睡觉。
初到菲律宾时,施至成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心里想的主要还是帮助父亲维持家计。不久,二战爆发,小杂货铺遭到毁灭性破坏。父亲无奈之下回国,施至成却选择继续留在菲律宾。为了完成学业,他想方设法谋生,除了继续卖食杂,还在鞋店里当学徒,甚至做了一段时间鞋匠。
22岁时,施至成大学毕业了。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物质生活非常匮乏,很多菲律宾人没有鞋穿。施至成注意到这一点后,便在卖食杂的同时卖鞋,没想到生意越来越好。从此,他开始涉足鞋店生意,到1948年末,他已经成了一家大鞋店的合伙人。施至成对鞋子生意很有兴趣和感情,这也是他后来的购物中心一直叫做“鞋庄”(SM,英文SHOEMART的缩写)的原因之一。
事业初期,施至成到处寻找货源,足迹遍布欧美。20世纪50年代只有螺旋桨飞机,去一次美国要颠簸40个小时,施至成经常飞往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取经,研究怎样提高鞋子产量、设计出更好的款式,并观察当地人如何做生意。1958年,施至成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设了第一家“鞋庄”。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对施至成有很大启发,他逐渐对零售业产生了兴趣。“我妈妈在鞋店里加了柜台卖童装。渐渐的,女装加了进来,男装和饰品也加了进来,我们经营的已不止是一家鞋店了。”施至成的大女儿施蒂丝曾回忆说。
1972年,在经营了多年鞋店生意之后,施至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张,在马尼拉开设了第一家自己的百货商场。
靠“一站式”商场称霸
有了商场,施至成又想开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1985年,他的第一家“鞋庄”购物商场终于开业。它占地17公顷,可出租面积26万平方米。不过,这个庞然大物当时在业界招致一片质疑。因为它位于马尼拉北部郊区的奎松市,当时属于萧条闭塞之地。许多人认为该商场注定门庭冷落,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施蒂丝回忆说:“最初,顾客三三两两,没过多久便像潮水般涌来,我们已经被接受了。”
第一家大型购物商场的成功令施至成的事业进入了高速扩展期,也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菲律宾的零售业格局。不久,更大的机遇接踵而至。198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实行了近20年的军事管制后下台,施至成预感到,随着社会生活逐渐开放,零售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果断地在首都地区购买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他的企业也开始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商场经营理念在菲律宾被施至成推广开了,即“一站式”购物体验。
所谓“一站式”购物,即通过齐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务,让顾客一次性购齐所需要的全部商品,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种商业理念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用施至成的话说:“我将美国模式带到了菲律宾,并改良创新,比如新增了滑冰场等娱乐场所。在这里,每逢节假日,顾客可以吃住玩一起进行,待两天再高兴地回家。这就是我们商场的不同之处。”
施至成还根据菲律宾人爱看电影的习惯,在每一家购物中心内都设立了电影院,并配备了相关的娱乐设施,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菲律宾人的生活方式。过去,菲律宾人每周末都会去做礼拜,然后去公园或海边;而现在,他们可以到有中央空调的购物中心避暑,同时享受全方位购物的乐趣,购物中心也成了人们聚会的场所。
做事不怕慢半拍
施至成常说:“商人应该具备一双鹰眼,当机遇突然降临时,你必须时刻准备抓住它,否则会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这种机遇,除了商机之外,还包括对于政策、文化的敏锐把握。
施至成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将购物中心的营业面积出租给其他商家,获取的利润将远远大于在相同面积上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且租金来源稳定,几乎无需环节繁琐的资金再投入。
菲律宾宪法禁止外国企业在菲拥有土地等不动产,在40年的时间里,无论政府如何更迭,这条法律条文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大量海外企业对菲律宾市场垂涎许久却苦无机会。施至成充分把握了这一点,通过自己的购物中心为国外企业提供了入驻商机,自己也赚了大把的钱。现在,施至成旗下的各个购物中心和超市每周末的客流量达300万人次,商场营业面积的出租率总能保持在90%以上。
据身边人透露,施至成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慢半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事都要停三停,不要求快,要求稳。”每次决策之前,他都要听取多方汇报,然后仔细地思考。曾经有人质疑:停三停的话,不怕失去很多机遇吗?施至成回答:如果一件事情能够经受住“停三停”的压力,那么这件事情的成功就没有问题。
在“停三停”加“慢半拍”的指导下,施至成目前拥有了36家连锁购物中心,111家超市、家电中心、五金店、玩具店和家具店等,他的集团还拥有菲律宾第二大银行“金融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