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呼吸机已在临床应用了近一百年,是代替人的呼吸功能或辅助人的呼吸功能的医疗仪器及临床常用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如观察、护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及预后。围绕其如何观察与护理加以介绍。
【关键词】气管插管;呼吸机;
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已被广泛使用。患者正常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时,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能使患者快速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和缓解呼吸机的疲劳,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及危重症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呼吸支持疗法。对于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时间较长者,正确有效的气道护理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2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0—80岁。其中肺心病3例,COPD4例,支气管哮喘2例,重度肺部感染4例,颅脑损伤10例。气管插管前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肺性脑病症状。
2护理
2.1呼吸机的管理 每周必须更换1次管道,注意连接管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松动、破损,不得与外界空气相通。呼吸机管路中积聚的冷凝水是重要的污染源,要及时倾倒,在更换管道、变换体位前应倾倒冷凝水,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患者誤吸引发感染
2.2导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而滑动,经鼻气管插管可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上,经口气管插管后,在口腔内放置牙垫[1],用二条胶布交叉固定在两侧口角与面颊上,胶布污染与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测量并记录导管外露的刻度,每班严格交接班,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出或滑入支气管。
2.3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的气体没经上呼吸道加温加湿,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因湿化不足而易干结,致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从而形成气道堵塞,加重肺部感染[2],因此要正确使用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设定呼吸机湿化器的温度为32~34℃,能保持气道湿润,痰液稀薄,易吸出;同时要及时添加湿化储液罐内的无菌蒸馏水,防止因湿化器内水耗干导致的气道温度上升、湿度下降、气道灼伤;对痰液粘稠者可按需气道内滴化痰药,如:氨溴索、糜蛋白酶等,在吸气时滴入。
2.4吸痰的护理 首先掌握好吸痰的时机,适时吸痰能够显著减少吸痰次数,减低对气管黏膜的机械刺激,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3]。根据病人的痰鸣音、血氧饱和度、面色、咳嗽、气道压力、肺部罗音等情况综合判断,痰多者增加吸痰次数,痰少或无痰者尽量少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吸痰前后以纯氧吸入2min,遵循先吸气道后吸口鼻的原则,先将负压调节至40~53.3kPa,既有效预防气道损伤,又能吸净痰液,插入吸痰管时动作轻柔,一般插入深度为超过导管0.5~1.0cm,然后放开负压,边旋转边缓慢退出,注意观察痰病人的神志、心率、面色的改变及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等,并做好记录。吸痰管一用一换,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有分泌物处稍停留,连续吸引次数不超过3次。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给与口腔护理,并防止口腔溃疡。吸痰前后应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5气囊的管理 使用的气囊为高容量低压力气囊,一般充气6~8ml左右,每隔4-6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气囊对气管黏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再次充气是压力不要过高,并应用最小充气技术以恰能保持辅助呼吸时不漏气为宜,压力维持在20~25cmH2O。既保证潮气量又避免因充气过度压迫气管壁导致的黏膜损伤。
2.6心理护理气管插管带有一定的创伤性,加之气管非常敏感,清醒病人对气管内留置导管常难以忍受。应向病人解释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性、目的及配合的方法等。体贴关心病人,服务态度和蔼,操作轻柔,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之感到安全,减轻躁动不安和紧张情绪。因插管会造成语言沟通障碍,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应经常与病人交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如手势、点头或摇头、睁闭眼或文字沟通等方法,以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及时满足其需要,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机械通气可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及防止二氧化碳在体内的蓄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规范护理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管理,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黄桂桃,罗灵敏,肖晓娟. 33例机械通气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2):305-306.
[2]云佳菲. 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82.
[3]孙玉霞.使用人工呼吸机患者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年第16卷第5期,202.
【摘要】呼吸机已在临床应用了近一百年,是代替人的呼吸功能或辅助人的呼吸功能的医疗仪器及临床常用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如观察、护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及预后。围绕其如何观察与护理加以介绍。
【关键词】气管插管;呼吸机;
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已被广泛使用。患者正常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时,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能使患者快速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和缓解呼吸机的疲劳,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及危重症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呼吸支持疗法。对于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时间较长者,正确有效的气道护理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2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0—80岁。其中肺心病3例,COPD4例,支气管哮喘2例,重度肺部感染4例,颅脑损伤10例。气管插管前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肺性脑病症状。
2护理
2.1呼吸机的管理 每周必须更换1次管道,注意连接管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松动、破损,不得与外界空气相通。呼吸机管路中积聚的冷凝水是重要的污染源,要及时倾倒,在更换管道、变换体位前应倾倒冷凝水,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患者誤吸引发感染
2.2导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而滑动,经鼻气管插管可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上,经口气管插管后,在口腔内放置牙垫[1],用二条胶布交叉固定在两侧口角与面颊上,胶布污染与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测量并记录导管外露的刻度,每班严格交接班,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出或滑入支气管。
2.3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的气体没经上呼吸道加温加湿,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因湿化不足而易干结,致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从而形成气道堵塞,加重肺部感染[2],因此要正确使用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设定呼吸机湿化器的温度为32~34℃,能保持气道湿润,痰液稀薄,易吸出;同时要及时添加湿化储液罐内的无菌蒸馏水,防止因湿化器内水耗干导致的气道温度上升、湿度下降、气道灼伤;对痰液粘稠者可按需气道内滴化痰药,如:氨溴索、糜蛋白酶等,在吸气时滴入。
2.4吸痰的护理 首先掌握好吸痰的时机,适时吸痰能够显著减少吸痰次数,减低对气管黏膜的机械刺激,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3]。根据病人的痰鸣音、血氧饱和度、面色、咳嗽、气道压力、肺部罗音等情况综合判断,痰多者增加吸痰次数,痰少或无痰者尽量少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吸痰前后以纯氧吸入2min,遵循先吸气道后吸口鼻的原则,先将负压调节至40~53.3kPa,既有效预防气道损伤,又能吸净痰液,插入吸痰管时动作轻柔,一般插入深度为超过导管0.5~1.0cm,然后放开负压,边旋转边缓慢退出,注意观察痰病人的神志、心率、面色的改变及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等,并做好记录。吸痰管一用一换,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有分泌物处稍停留,连续吸引次数不超过3次。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给与口腔护理,并防止口腔溃疡。吸痰前后应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5气囊的管理 使用的气囊为高容量低压力气囊,一般充气6~8ml左右,每隔4-6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气囊对气管黏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再次充气是压力不要过高,并应用最小充气技术以恰能保持辅助呼吸时不漏气为宜,压力维持在20~25cmH2O。既保证潮气量又避免因充气过度压迫气管壁导致的黏膜损伤。
2.6心理护理气管插管带有一定的创伤性,加之气管非常敏感,清醒病人对气管内留置导管常难以忍受。应向病人解释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性、目的及配合的方法等。体贴关心病人,服务态度和蔼,操作轻柔,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之感到安全,减轻躁动不安和紧张情绪。因插管会造成语言沟通障碍,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应经常与病人交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如手势、点头或摇头、睁闭眼或文字沟通等方法,以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及时满足其需要,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机械通气可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及防止二氧化碳在体内的蓄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规范护理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管理,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黄桂桃,罗灵敏,肖晓娟. 33例机械通气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2):305-306.
[2]云佳菲. 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82.
[3]孙玉霞.使用人工呼吸机患者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年第16卷第5期,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