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须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然而,潜心会文,会什么?清代著名评论家金圣叹在读《水浒传》时曾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使算读过一部书了。”“《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识字,便当教令反复细看,看得《水浒传》出时,他书便如破竹。”不难看出,金圣叹主张读书要会语言形式。王尚文先生在《人文原在语文中》(《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2期)一文阐述得更加明确:“我们则把关注的重点由言语内容转移到言语的形式上,由说什么转移到怎么说上面。”诚然,言语形式是语感生成的“本”和“源”,如今的语文教学“凡读书,都不理会文字”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语文教学也绝非仅仅“理会文字”则可。
我们认为“潜心会文”,须树立科学的文本观。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阅读教学中是将文本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这种两分法的思维已经在很多语文教师的思维中形成了定格,影响着文本的多维解读。姑且不论西方国家对文本的多维性解读理论,仅从刘勰的《文心雕龙·章句》中就可看出我国古代文论思想对文本的认识是多维性的。刘勰认为:文本是一个内在有序的多重整体。从横向看,文本是由“字——句——章——篇”构成的。《章句》开篇有言:“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感情需要有形化,流动的言语需要固定化,章就是把无形的思想感情有形化,句就是把流动的言语固定化。这说明文本存在两层关系:一是内在的思想感情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被人接受;二是把口语形态转化为书面形态,才能成文。简而言之,就是由情转化为言,再由言转化为文,这是文本的横向生成过程。正如孔子所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描述文本的横向构成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文本就是由字——句——章——篇构成的。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认字、造句、作文。
从纵向看,刘勰认为文本是多重维度的存在:文内、文表、文外。所谓文内就是文义,即文的字义、句义、章义、篇义,这是文本构成的首要因素。黄侃先生认为“要于句必比序,义必关联”,“字与字比序,而一句之义明;句与句比序,而一章之义明”,这是“安章之术”。所谓文表,即文声,指文本的节奏韵律等富有音乐性的听觉属性。文字能使口语固定下来,但不能完全表达口语的含义。文字与文字连缀成文时,有语义、语调、语气在内,可以摹拟口语的声色,这就是“书不尽言”“系辞以尽言”。辞就是由语义、语调、语气连辍而成的。辞不仅可以通过语义尽言之意,而且可以通过语调、语气尽言之态。声有抑扬顿挫之态,文亦有疾徐缓速之状,刘勰把文辞称为文采,可以说“采”是对文的更高要求。文本不仅要正确地表达意义,而且还要表达出某种情致韵味,言外之意、文外之旨,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就必须依赖文本的声韵层和动态的语境空间,所以文的“声韵”也是文的维度之一。所谓“文外”就是语言环境创设的解读空间。语言环境从大的方面说就是时代、历史、民族;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上下文,即词是字的语境,章是词的语境,篇为章的语境。
文本是一个内在有序的整体,《章句》说:“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可见以简单的“两分法”解读所有的文本,会形成僵死的教条,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所以,潜心会文起码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潜心会文义
潜心会文义,就是要会字(词)义、句义、章义、篇义。这有两个层面:一是要会语言的字面意义。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仅看这个标题就很有气势、很有力度,字词间洋溢着胜利在望的喜悦豪情。仔细品味,这种意义全落在“百万大军”、“横”这几个字眼上了。如果去掉这些词语,标题就成了“人民解放军渡长江”,语义仍然完整,表达的大意基本相同,但与原句相比就缺少了这种力度与气势。杨朔的散文《茶花赋》中有一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这个“脚”字很有表现力,它表现了作者“久在异国他乡”,恨不能一步跨回祖国的急切心情。如果去掉“脚”字,“一”就会成为副词,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就在于突出昆明景色迷人,而跟文本主旨不协调了。《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有一段写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想纳做小妾,自己不好出面,就让妻子邢夫人去说,却遭到鸳鸯的拒绝。贾母知道这件事后,气糊涂了,把儿子媳妇都骂了一通。可当时只有王夫人在场,该骂的没有挨骂,不该骂的却挨了骂。后经探春辩明,贾母才意识到,就埋怨宝玉、凤姐不提醒他。凤姐反驳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这番话就很耐人寻味,不仅老太太听了很受用,也赞美了鸳鸯,同时又替自己那没脸的公公挽回了些面子,自己在公婆面前也好交待,并且,由于“说得众人都笑起来”,也就把刚才贾母“气得浑身乱颤”、大骂儿子媳妇造成的紧张气氛冲散了。这段话语意丰厚、一语多意,值得潜心揣摩。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教材中是很多的。
二是要会语言形式所创造的意义。一个好的文本,正如金圣叹所说:“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只有反复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才能达到读“他书便如破竹”的水平。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南宋末年,皇帝派了不少兵将前去攻打元军。宋元交战后,宋军打几仗败几仗。不久皇帝询问战况,宋军统帅只好如实上奏。奏折中有句话是:臣受命以来有负皇恩,罪该万死,屡战屡败。他的谋士看了奏折后说:元帅如此承奏,恐有杀头之罪啊。元帅叹息说:事实如此,奈何?如若隐瞒也是欺君之罪啊。谋士献计道:我有一个办法,既如实上奏,又能得到圣上嘉奖。其实谋士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奏折中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二者虽然都有打几仗败几仗的意思,但“屡战屡败”言之以外有厌战情绪,等于告诉皇帝打了几仗就败了几仗,再打下去难免一败涂地。皇帝自然从中看出士气不振,将士无心再战,所以治罪在所难免。而“屡败屡战”言之以外是说虽然打了几仗败了几仗,但我们不气馁,有信心打胜,皇帝自然可以看出将士百折不挠、士气振奋,所以会嘉奖三军。
又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如果将这个标题译成“我的于勒叔叔”,“我”和“于勒”的关系就不是文中所说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了,因为“我的叔叔”这个偏正短语与“于勒”构成复指,表示“于勒”是我的亲叔叔。而我的于勒叔叔则是一个偏正短语,从结构上看与“我的张叔叔”、“我的李叔叔”没有区别,“我”与“于勒”的关系就成了一般的长幼关系。
二、潜心会文表
潜心会文表,就是要会作者的语气、语调,会作者的抑扬顿挫之态、疾徐缓速之状,会文本的情致韵味等。如洪镇涛老师执教《荷花淀》时,提问学生:水生从区上开会回来,说他要上前线去了,妻子就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中间的这个句号能不能换成逗号?你们读读体验体验。学生得出结论是不能换成逗号。因为如果换成逗号就是:“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就成了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是假,拿家里的困难来拖水生后腿是真。用句号则是:“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她支持丈夫参军是真的,但家里也确实有实际困难。中间用句号,有一个较大的停顿,说明水生嫂这时正在思考如何克服家里的困难,那么前面的“你走,我不拦你”态度决然、声音洪亮、语气肯定,后面的“家里怎么办”就成了自言自语。只有这样理解,读课文时才能还原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准确传达文义,进入言语的心灵世界。再如: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婵娟有一句台词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后来作者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一改动使句子陈述语气变为感叹语气,更好地表达了婵娟愤怒鄙视的感情。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自然段一开始就用了一组句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读这句子时给人有换不过气来的感觉,说明作者一提起百草园,儿时在百草园那无穷无尽的趣事就涌现出来,急于全告诉你。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在结尾部分写道:“教学的钟敲了十二下,下课的时间到了,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我们应该怎么读“法兰西万岁”这句呢?决不能喊口号地读,应该用深沉的、缓慢的语调来读,因为这句话不是韩麦尔高声呼喊的一句话。由此看来,潜心会文,有时需要从文本的音韵层面体会文本的情感韵味,还原人物的声情并茂。
三、潜心会文境
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时间烙印,也有地域的语言习惯、作者的言语风格,还有上下文构成的特定语境,潜心会文,还需揣摩其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如朱自清的《背影》字里行间漾溢着父子深情,虽言谈如水,但意浓如诗。现仅就“父亲”到浦口车站为儿子送行时说过的四句话为例,品析一下其言语内涵。“父亲”本来因为事忙,再三嘱咐茶房照料儿子,但终究放心不下,非亲自去不可。儿子再三劝阻,他却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儿子是怎么劝父亲的,文章留下了艺术空白,但透过“不要紧”三个字我们不难推想到。这三个字也说明了父亲把自己的劳累早置之度外了。“他们去不好”则表现了父亲担心茶房对儿子照顾不周的眷眷之心。这一句看似平淡的言语,却有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意蕴。当父亲把儿子送上列车后,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尽可能将儿子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好,就连儿子在路途中可能口渴,也许打不上水也想到了,所以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在此地,不要走动。”按理说,买橘子这样的事,用不着父亲去,但他不顾自己体胖行动不便,非要蹒跚着自己去,走时还不忘叮嘱儿子“你在此地,不要走动”,俨然是把二十几岁的儿子当成了小孩子,言外之意是怕儿子离开丢失行李。真是儿行千里父牵挂啊!无论儿子走到哪里,总系着父亲的心。“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绝非临别前的招呼之辞,而是说:“我走了,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以后的生活就要靠你自己照顾自己了。”既有恋恋不舍之情,又有放心不下之意。仅“我走了”三个字,就有王维那“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深忧虑,“到那边来信”则是告诉儿子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千万别忘了给家里报个平安。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这才离开。但父亲下了车后在想什么呢?文章同样留下了艺术空白,供阅读者填补。这时的父亲并没有想到南京所谋的事,也没有想家中惨淡的光景,仍然在想:还有什么事需要安排儿子呢?不然,他不会才走出几步,又回过头来,对儿子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是提醒儿子车内的行李没人照看,真是“一步三回头”啊!父亲的这四句话言简意丰,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境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含义。
再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对该句中“恒过”两个词,158页课下的注解是“常常犯错误”,《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212页的译文是“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这明显是错误的,但人教版从上一轮的教材到现在的教材始终没有改,许多教师也都是按教材的解释教学生,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文言文对语境的依赖性极强,根据下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来推测,“过”应当解释成“反省过错”,此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反省过错,然后才能改正”,这才合乎情理。一个人如果意识不到言行中的错误,即使经常犯错误,也无法改正。因此,理解一个词要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出发,才能准确解读作者的原意。
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虽然都描写了苍茫的雪景,但这两个文本的风格、气韵、格调是完全不同的。毛泽东的词写于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因此,词中表现出一种主宰中国命运的胜利豪情,全词视点高远、风景壮阔、激情澎湃;而张岱的文章虽然透出半夜赏雪的雅兴和遇到志趣相投者的喜悦,但仍掩饰不住雪夜的清冷和内心的寂寞孤独。要体会文体的这些情致韵味,必须从写作背景、具体的语境出发来揣摩品味。
以上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潜心会文,仅仅是为了叙说的方便,其实要解读一个文本,必须综合以上三方面进行,而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着眼。要以多维观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才能拓展文本的解读空间,使文本增值。
(作者单位:045200山西省平定县教研室)
我们认为“潜心会文”,须树立科学的文本观。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阅读教学中是将文本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这种两分法的思维已经在很多语文教师的思维中形成了定格,影响着文本的多维解读。姑且不论西方国家对文本的多维性解读理论,仅从刘勰的《文心雕龙·章句》中就可看出我国古代文论思想对文本的认识是多维性的。刘勰认为:文本是一个内在有序的多重整体。从横向看,文本是由“字——句——章——篇”构成的。《章句》开篇有言:“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感情需要有形化,流动的言语需要固定化,章就是把无形的思想感情有形化,句就是把流动的言语固定化。这说明文本存在两层关系:一是内在的思想感情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被人接受;二是把口语形态转化为书面形态,才能成文。简而言之,就是由情转化为言,再由言转化为文,这是文本的横向生成过程。正如孔子所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描述文本的横向构成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文本就是由字——句——章——篇构成的。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认字、造句、作文。
从纵向看,刘勰认为文本是多重维度的存在:文内、文表、文外。所谓文内就是文义,即文的字义、句义、章义、篇义,这是文本构成的首要因素。黄侃先生认为“要于句必比序,义必关联”,“字与字比序,而一句之义明;句与句比序,而一章之义明”,这是“安章之术”。所谓文表,即文声,指文本的节奏韵律等富有音乐性的听觉属性。文字能使口语固定下来,但不能完全表达口语的含义。文字与文字连缀成文时,有语义、语调、语气在内,可以摹拟口语的声色,这就是“书不尽言”“系辞以尽言”。辞就是由语义、语调、语气连辍而成的。辞不仅可以通过语义尽言之意,而且可以通过语调、语气尽言之态。声有抑扬顿挫之态,文亦有疾徐缓速之状,刘勰把文辞称为文采,可以说“采”是对文的更高要求。文本不仅要正确地表达意义,而且还要表达出某种情致韵味,言外之意、文外之旨,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就必须依赖文本的声韵层和动态的语境空间,所以文的“声韵”也是文的维度之一。所谓“文外”就是语言环境创设的解读空间。语言环境从大的方面说就是时代、历史、民族;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上下文,即词是字的语境,章是词的语境,篇为章的语境。
文本是一个内在有序的整体,《章句》说:“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可见以简单的“两分法”解读所有的文本,会形成僵死的教条,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所以,潜心会文起码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潜心会文义
潜心会文义,就是要会字(词)义、句义、章义、篇义。这有两个层面:一是要会语言的字面意义。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仅看这个标题就很有气势、很有力度,字词间洋溢着胜利在望的喜悦豪情。仔细品味,这种意义全落在“百万大军”、“横”这几个字眼上了。如果去掉这些词语,标题就成了“人民解放军渡长江”,语义仍然完整,表达的大意基本相同,但与原句相比就缺少了这种力度与气势。杨朔的散文《茶花赋》中有一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这个“脚”字很有表现力,它表现了作者“久在异国他乡”,恨不能一步跨回祖国的急切心情。如果去掉“脚”字,“一”就会成为副词,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就在于突出昆明景色迷人,而跟文本主旨不协调了。《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有一段写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想纳做小妾,自己不好出面,就让妻子邢夫人去说,却遭到鸳鸯的拒绝。贾母知道这件事后,气糊涂了,把儿子媳妇都骂了一通。可当时只有王夫人在场,该骂的没有挨骂,不该骂的却挨了骂。后经探春辩明,贾母才意识到,就埋怨宝玉、凤姐不提醒他。凤姐反驳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这番话就很耐人寻味,不仅老太太听了很受用,也赞美了鸳鸯,同时又替自己那没脸的公公挽回了些面子,自己在公婆面前也好交待,并且,由于“说得众人都笑起来”,也就把刚才贾母“气得浑身乱颤”、大骂儿子媳妇造成的紧张气氛冲散了。这段话语意丰厚、一语多意,值得潜心揣摩。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教材中是很多的。
二是要会语言形式所创造的意义。一个好的文本,正如金圣叹所说:“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只有反复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才能达到读“他书便如破竹”的水平。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南宋末年,皇帝派了不少兵将前去攻打元军。宋元交战后,宋军打几仗败几仗。不久皇帝询问战况,宋军统帅只好如实上奏。奏折中有句话是:臣受命以来有负皇恩,罪该万死,屡战屡败。他的谋士看了奏折后说:元帅如此承奏,恐有杀头之罪啊。元帅叹息说:事实如此,奈何?如若隐瞒也是欺君之罪啊。谋士献计道:我有一个办法,既如实上奏,又能得到圣上嘉奖。其实谋士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奏折中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二者虽然都有打几仗败几仗的意思,但“屡战屡败”言之以外有厌战情绪,等于告诉皇帝打了几仗就败了几仗,再打下去难免一败涂地。皇帝自然从中看出士气不振,将士无心再战,所以治罪在所难免。而“屡败屡战”言之以外是说虽然打了几仗败了几仗,但我们不气馁,有信心打胜,皇帝自然可以看出将士百折不挠、士气振奋,所以会嘉奖三军。
又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如果将这个标题译成“我的于勒叔叔”,“我”和“于勒”的关系就不是文中所说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了,因为“我的叔叔”这个偏正短语与“于勒”构成复指,表示“于勒”是我的亲叔叔。而我的于勒叔叔则是一个偏正短语,从结构上看与“我的张叔叔”、“我的李叔叔”没有区别,“我”与“于勒”的关系就成了一般的长幼关系。
二、潜心会文表
潜心会文表,就是要会作者的语气、语调,会作者的抑扬顿挫之态、疾徐缓速之状,会文本的情致韵味等。如洪镇涛老师执教《荷花淀》时,提问学生:水生从区上开会回来,说他要上前线去了,妻子就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中间的这个句号能不能换成逗号?你们读读体验体验。学生得出结论是不能换成逗号。因为如果换成逗号就是:“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就成了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是假,拿家里的困难来拖水生后腿是真。用句号则是:“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她支持丈夫参军是真的,但家里也确实有实际困难。中间用句号,有一个较大的停顿,说明水生嫂这时正在思考如何克服家里的困难,那么前面的“你走,我不拦你”态度决然、声音洪亮、语气肯定,后面的“家里怎么办”就成了自言自语。只有这样理解,读课文时才能还原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准确传达文义,进入言语的心灵世界。再如: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婵娟有一句台词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后来作者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一改动使句子陈述语气变为感叹语气,更好地表达了婵娟愤怒鄙视的感情。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自然段一开始就用了一组句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读这句子时给人有换不过气来的感觉,说明作者一提起百草园,儿时在百草园那无穷无尽的趣事就涌现出来,急于全告诉你。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在结尾部分写道:“教学的钟敲了十二下,下课的时间到了,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我们应该怎么读“法兰西万岁”这句呢?决不能喊口号地读,应该用深沉的、缓慢的语调来读,因为这句话不是韩麦尔高声呼喊的一句话。由此看来,潜心会文,有时需要从文本的音韵层面体会文本的情感韵味,还原人物的声情并茂。
三、潜心会文境
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时间烙印,也有地域的语言习惯、作者的言语风格,还有上下文构成的特定语境,潜心会文,还需揣摩其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如朱自清的《背影》字里行间漾溢着父子深情,虽言谈如水,但意浓如诗。现仅就“父亲”到浦口车站为儿子送行时说过的四句话为例,品析一下其言语内涵。“父亲”本来因为事忙,再三嘱咐茶房照料儿子,但终究放心不下,非亲自去不可。儿子再三劝阻,他却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儿子是怎么劝父亲的,文章留下了艺术空白,但透过“不要紧”三个字我们不难推想到。这三个字也说明了父亲把自己的劳累早置之度外了。“他们去不好”则表现了父亲担心茶房对儿子照顾不周的眷眷之心。这一句看似平淡的言语,却有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意蕴。当父亲把儿子送上列车后,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尽可能将儿子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好,就连儿子在路途中可能口渴,也许打不上水也想到了,所以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在此地,不要走动。”按理说,买橘子这样的事,用不着父亲去,但他不顾自己体胖行动不便,非要蹒跚着自己去,走时还不忘叮嘱儿子“你在此地,不要走动”,俨然是把二十几岁的儿子当成了小孩子,言外之意是怕儿子离开丢失行李。真是儿行千里父牵挂啊!无论儿子走到哪里,总系着父亲的心。“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绝非临别前的招呼之辞,而是说:“我走了,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以后的生活就要靠你自己照顾自己了。”既有恋恋不舍之情,又有放心不下之意。仅“我走了”三个字,就有王维那“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深忧虑,“到那边来信”则是告诉儿子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千万别忘了给家里报个平安。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这才离开。但父亲下了车后在想什么呢?文章同样留下了艺术空白,供阅读者填补。这时的父亲并没有想到南京所谋的事,也没有想家中惨淡的光景,仍然在想:还有什么事需要安排儿子呢?不然,他不会才走出几步,又回过头来,对儿子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是提醒儿子车内的行李没人照看,真是“一步三回头”啊!父亲的这四句话言简意丰,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境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含义。
再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对该句中“恒过”两个词,158页课下的注解是“常常犯错误”,《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212页的译文是“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这明显是错误的,但人教版从上一轮的教材到现在的教材始终没有改,许多教师也都是按教材的解释教学生,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文言文对语境的依赖性极强,根据下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来推测,“过”应当解释成“反省过错”,此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反省过错,然后才能改正”,这才合乎情理。一个人如果意识不到言行中的错误,即使经常犯错误,也无法改正。因此,理解一个词要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出发,才能准确解读作者的原意。
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虽然都描写了苍茫的雪景,但这两个文本的风格、气韵、格调是完全不同的。毛泽东的词写于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因此,词中表现出一种主宰中国命运的胜利豪情,全词视点高远、风景壮阔、激情澎湃;而张岱的文章虽然透出半夜赏雪的雅兴和遇到志趣相投者的喜悦,但仍掩饰不住雪夜的清冷和内心的寂寞孤独。要体会文体的这些情致韵味,必须从写作背景、具体的语境出发来揣摩品味。
以上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潜心会文,仅仅是为了叙说的方便,其实要解读一个文本,必须综合以上三方面进行,而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着眼。要以多维观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才能拓展文本的解读空间,使文本增值。
(作者单位:045200山西省平定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