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点滴思考

来源 :当代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新课程标准”不再将小学、中学作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严格分割开来,而是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九个年级、四个学段,“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小学、初中“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造成了小学和初中的脱节现象。一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对学习感到很不适应,成绩明显下滑。如何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
  一、树立“衔接”的观念
  许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小学和初中的“脱节”现象,但真正重视并认为自身应该担起责任的教师并不多,相反,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互相推诿,中学教师埋怨小学教师没打好基础,小学教师则认为是中学教师方法不当,否则怎么学生小学毕业时成绩好好的,进了初中就明显下滑了?其实,中小学衔接就像一座桥,桥头连着小学教师,桥尾连着中学教师,任何一方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决衔接的问题,首先要先解决中小学教师的观念问题,上级教研部门、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加大宣传、组织教师探讨等方式,帮助教师“衔接”的教育观,使教师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对衔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自觉落实到行动上。
  小学教师要多一份责任心,少一些“事不关己”的态度,摒弃“把学生送出小学大门则功德圆满”的思想,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树立长远的教育思想,在六年级阶段,适当渗透中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中学的一些学习方法,牵引孩子们叩开中学的大门。
  中学教师要少一点埋怨,多一点积极行动,对待初一新生不妨先把他们看成是六年级的小学生,给予他们缓冲期,多一点耐心引导,多搭设几个台阶,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跨越,让他们逐步适应中学学习要求。
  教师本为人梯,孩子们正是踏着小学教师的肩膀走向中学、踏着中学教师的肩膀走向大学的。有了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衔接”便能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和积极行动。
  二、创设“衔接”的平台
  虽然新的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提法由原来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更改为“九个年级、四个学段”,但由于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大多数小学和初中的办学是相对独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除外)。这就造成了中小学之间相对封闭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甚至 “老死不相往来”,中小学衔接缺乏直接的平台。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近几年,上级教育教研部门多次组织开展中小学衔接的教研活动,为中小学教师创设了高层次的衔接平台。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场地有限,参与的老师也有限。广大一线教师希望能有更广阔的平台,将衔接研究常态化。我想,中小学校之间的“对接互助”是一种是一种有效地途径。小学和中学之间建立“衔接互助”伙伴关系,一所中学对接一所小学,鉴于小学数量比中学数量多的情况,也可以一所中学对接几所小学。对接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衔接”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走进对方”,互相交流,形式可以是互相听课、评课,相互了解各自的教学方法,互通有无,缩小差异;也可以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座谈会等,让彼此了解各自的教学情况、学习状况、所思所感;甚至可以是节庆活动的联谊,使大家互相熟悉、互相融入,更坦诚、更畅通无阻地交流互助。
  对于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来说,中小学衔接有着更便利的条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更深入地开展衔接研究活动。比如,成立六、七年级教研组,适度进行跨年段集体备课;安排六、七年级的教师同一个办公室办公,让他们将沟通交流日常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实行六、七年级连续带班制度,即安排有能力的老师从六年级开始带班到七年级结束。
  三、探究“衔接”的方法
  1、帮助学生建立“衔接”的信心。部分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信心受挫。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快适应,学习困难增加后便丧失信心;更有的孩子原来在小学时是同学中的佼佼者,进入中学后一下子被淹没在更多更强大的学习对手中,于是由争强好胜演变为自暴自弃。对此,小学老师、中学老师都有责任帮助学生拨开这样的心灵阴云。小学老师应该在孩子们小学毕业之前给孩子们打“心灵的预防针”,告诉他们,进入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方法不同,学习对手更强,就会产生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要有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中学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教给学生战胜困难的方法,让孩子们转变学习的观念:小学时间充足,学习方法以形象思维、反复记忆为主;中学课目繁多,重抽象思维、理解记忆,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学多。这样,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会大大加强。
  2、要求教师熟悉对方的教材。六年级、七年级的老师互相熟悉对方的教材内容,这是进行教学方法衔接的基础。学校应该给六年级、七年级的老师准备一套对方的教材,要求相关的老师阅读、研究对方的教材内容,把握对方教材与本年级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出“衔接点”,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3、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衔接。六、七年级的老师要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找到“衔接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
  六年级的老师要“向前迈一小步”,提前适当渗透中学的一些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从细致全面的讲解,过渡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独立思考;从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适当进行抽象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从不厌其烦的全盘鼓励、表扬,过渡到适当理性的评价;从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过渡到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七年级的老师要“向后退一小步”,给初中新生一个缓冲期。在“缓冲期”里教学不能操之过急,要采取半扶半放方式,教学的内容少一些,教学进度慢一些。要虚心借鉴小学老师教法的优点,教学语言生动明了,避免艰涩深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一场接力跑,学生是我们手中的接力棒,只有小学老师传好了,初中老师接好了,才能完成我们共同的使命,带领学生奔向更远的目标。
其他文献
教师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最大,也为自己选择这一光辉职业而感到自豪。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我更是觉得自己工作的伟大。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觉得要想当好一名好班主任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了解每一位学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
期刊
古往今来,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因为谁学习好,谁就能更多地掌握知识,谁就能在人生的翱翔中拥有更强劲的翅膀。要使孩子学习好,第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学习习惯呢?习惯就是人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不依照它行动,人就感到别扭、不舒服;依照它行动,不仅活动效率高,耗费的精力和能量少,而且还觉得顺当、愉快。也就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强调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那么,什么是责任感?为什么要强调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责任感及其意义  责任感是指人在道德活动中,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对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增,各种经济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特别是广大农村,有90%以上的青壮年家长都外出务工,追求经济的最大值,这样,很多学生就成了“留守生 ”。他们的父母在自己孩子出生一周岁甚至几个月就外出务工,虽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但是给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惑和负担,特别是从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增添了许多教育难题,加重了教师负担。  
期刊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学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又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可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中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掌握不足等原因,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对文言文教学有一些探讨,在此说两句,以抛砖引玉之意。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社会功能,消除学生的思想误区。  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十分广泛,大至表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农村的孩子,见世面窄,思维相对比较狭隘,如何让他们对数学课的内容发生兴趣,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需要我们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花大心思把数学课上成有趣的活动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愿学、会学乐学 会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
期刊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学生好奇的知识,教材中又安排了很多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课堂教学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是一节实验课,教学时,这一节的两个重要演示实验由于各种原因常常都不能做,不利于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与掌握。为改变以上弊端,制作了简易大气压强探究器,不仅把两个重要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而且还能探究大气压强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给大气压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局面。  Abstract : Whe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提问,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懂得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地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 问题情境 好奇心 认知层次  著名美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要
期刊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语文教科书内容也作了大的调整,评议试卷从题型到内涵都在不断创新,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更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这一切都在促使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不断尝试、探索,并及时思考总结。我根据自身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三年的教学尝试,逐步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三个优化。  一、优化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