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一、强化预算管理,实行弹性预算
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财政预算约束监督,提高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水平,将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对非税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实行统筹安排。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实行收支脱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执收单位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列入财政预算收入;执收单位履行职能所需支出,通过编制部门预算由政府财政统筹解决,防止政府非税收入利益部门化。财政部门不但要在部门间对非税收入实行统筹安排,而且还要在执收单位间进行调剂使用,提高非税收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非税收入超收,原则上当年不予追加支出,对其成本补偿,实行弹性预算,作一次追加减。
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统一认识,确立非税收入监管新理念。要加大非税收入概念的宣传力度,加强非税收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非税收入“谁收、谁用、谁管”的传统作法,把非税收入视同税收一样,将其征收管理权限集中于财政部门,明确代表政府管理一切财政性资金是部门的基本职责,强调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管理的唯一主体。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各级各部门按章办事、服从监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坚持公开收费和罚没项目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非税收入征管环境。
三、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支出行为
坚持彻底改变对非税收入按比例返还、收支挂钩的管理模式,除有特定用途的非税收入或个别需要补偿征收成本支出外,非税收入原则上应由政府统一安排使用,进入政府预算体系,不与有关部门的支出挂钩,不再结转下年使用。建立非税收入使用上的预算项目申请与评估、预算定额确认和授权审批制度,增强预算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使监督工作与财政资金运行同步化、程序化,强化民主决策,增强政府预算的刚性。在财政内部形成内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分离,预算管理与监督相结合的预算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内部监督的经常化、规范化。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出,进一步加强各用款单位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强化审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制政府非税收入支出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实行资金统筹,增加非税收能力
要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作用,增强政府对非税收入统筹的调剂能力。要将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对非税收入形成的财力实行统筹安排,适当调剂。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实行非税收入使用的分类管理,改进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真正做到非税收入的征收与使用分离。要积极探索非税收入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新型预算管理方式,实行非税收入分配权集中于政府财政的管理目标。财政部门要在年度间对非税收入进行调控,而且在部门、单位间也要进行调控,并积极摸索非税收入在项目间进行调剂的新路子,努力提高非税收入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快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建设步伐,實现依法管理非税收入,为消除“按需取费”“收费养人”提供法律保障。
五、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网络化征管
非税收入点多面广,要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网络化征管,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非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为非税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要明确目标,稳步实施。财政部要统一规划,在省、市、县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财政部联网。三是要加大投入,落实经费。省财政负责统一开发非税软件,免费向省以下提供,相关硬件设备购置、软件安装调试以及硬软件日常维护等费用由各地自行承担。四是要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按照全省一盘棋的需要,省级非税机构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分类指导。各市承担指导县(区)职责,要将县(区)非税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并要切实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主动做好上引下联工作。五是要营造合力,整体推进。必须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搞好协调配合,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合力。同时要加大非税宣传力度,把握宣传节奏,突出宣传重点,将非税有关政策、制度,以及工作成效充分展示出来,营造工作氛围,为非税信息化建设提供舆论声势,不断推进非税信息化建设。
一、强化预算管理,实行弹性预算
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财政预算约束监督,提高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水平,将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对非税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实行统筹安排。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实行收支脱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执收单位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列入财政预算收入;执收单位履行职能所需支出,通过编制部门预算由政府财政统筹解决,防止政府非税收入利益部门化。财政部门不但要在部门间对非税收入实行统筹安排,而且还要在执收单位间进行调剂使用,提高非税收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非税收入超收,原则上当年不予追加支出,对其成本补偿,实行弹性预算,作一次追加减。
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统一认识,确立非税收入监管新理念。要加大非税收入概念的宣传力度,加强非税收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非税收入“谁收、谁用、谁管”的传统作法,把非税收入视同税收一样,将其征收管理权限集中于财政部门,明确代表政府管理一切财政性资金是部门的基本职责,强调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管理的唯一主体。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各级各部门按章办事、服从监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坚持公开收费和罚没项目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非税收入征管环境。
三、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支出行为
坚持彻底改变对非税收入按比例返还、收支挂钩的管理模式,除有特定用途的非税收入或个别需要补偿征收成本支出外,非税收入原则上应由政府统一安排使用,进入政府预算体系,不与有关部门的支出挂钩,不再结转下年使用。建立非税收入使用上的预算项目申请与评估、预算定额确认和授权审批制度,增强预算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使监督工作与财政资金运行同步化、程序化,强化民主决策,增强政府预算的刚性。在财政内部形成内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分离,预算管理与监督相结合的预算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内部监督的经常化、规范化。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出,进一步加强各用款单位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强化审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制政府非税收入支出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实行资金统筹,增加非税收能力
要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作用,增强政府对非税收入统筹的调剂能力。要将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对非税收入形成的财力实行统筹安排,适当调剂。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实行非税收入使用的分类管理,改进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真正做到非税收入的征收与使用分离。要积极探索非税收入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新型预算管理方式,实行非税收入分配权集中于政府财政的管理目标。财政部门要在年度间对非税收入进行调控,而且在部门、单位间也要进行调控,并积极摸索非税收入在项目间进行调剂的新路子,努力提高非税收入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快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建设步伐,實现依法管理非税收入,为消除“按需取费”“收费养人”提供法律保障。
五、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网络化征管
非税收入点多面广,要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网络化征管,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非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为非税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要明确目标,稳步实施。财政部要统一规划,在省、市、县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财政部联网。三是要加大投入,落实经费。省财政负责统一开发非税软件,免费向省以下提供,相关硬件设备购置、软件安装调试以及硬软件日常维护等费用由各地自行承担。四是要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按照全省一盘棋的需要,省级非税机构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分类指导。各市承担指导县(区)职责,要将县(区)非税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并要切实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主动做好上引下联工作。五是要营造合力,整体推进。必须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搞好协调配合,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合力。同时要加大非税宣传力度,把握宣传节奏,突出宣传重点,将非税有关政策、制度,以及工作成效充分展示出来,营造工作氛围,为非税信息化建设提供舆论声势,不断推进非税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