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暖》,在尊重原小说主题思想和文学构思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二度创作和改编,使影片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作为与文学文本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的优势。笔者将从表面层次的悲喜转换、女性意识走向觉醒,以及精神的忏悔和良心的救赎这三个方面,结合原作,阐述《暖》这部影片之所以可以实现成功修辞移植的原因所在。在艺术思维、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三个方面展现了影视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和魅力。
关键词:白狗秋千架 暖 悲剧 喜剧 文学改编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208-02
《白狗秋千架》(以下简称《白》)是一部纯悲剧性意义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重而深刻的悲剧情怀,以一种悲悯的基调而存在。小说人物那令人绝望而压抑的生活状态,无形中给读者以沉重的阅读感受和冲击力。而改编的影片《暖》,则大大抹杀了这种几近崩溃的感伤色彩,而且在原小说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和新的思路。对现实生存状态之上的精神压力的触摸,由生命的沉重,走向了一种对过去的缅怀和反思的路子,并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视觉美感,展现出影片将以悲剧为主旋律的主题。
1 悲喜意识的表面观
《白》是一部关乎人性、人情并具有浓郁的悲情意识的作品。小说人物悲惨的遭遇不断地融入到平淡而朴实的艺术语言之中,将人物的绝望和麻木刻画得淋漓尽致和震撼人心,并寄予小说以深沉的文学意蕴和深度。而影片《暖》则在原小说的基本故事框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新的再创造。导演霍建起一贯执着于把现实生活艺术化,对乡土的特殊情结和对农耕情理的认同使他不自觉地美化乡村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态。于是,《暖》所表现出的“诗化、散文化”的艺术倾向,使得《暖》具有与《白》不一样的感受。就表面层次而言,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和情节的改编两个方面。
第一,影片《暖》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对人物形象的设置进行了重新整合。首先体现在对暖形象的美化。《白》中的暖因为秋千事故而瞎了一只眼,“右边没有眼,没有泪,深深凹进去的眼眶里,栽着一排乱纷纷的黑睫毛”[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实现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而暖的独眼形象,不仅会使暖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一种空洞无物的呆滞感,还会无形中造成观众对暖丑陋外表的排斥和厌恶。所以,影片《暖》中的女主人公没有沿袭原小说中造型和形象,而是以一个瘸腿的少妇出现在镜头前。虽然多了些沧桑和凄凉,但姣好的面容却仍可以构成一种唯美的格调,带给观众视觉的享受,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容易实现情感的共鸣和认同。女主人公形象的改变,大大消解了原小说的悲剧意味,以一种诗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姿态重新解读和诠释《白》的内在意味,既赢得了观众,又照顾到了原小说最基本的情节,可谓一箭双雕。
对人物形象的重新设置主要体现在了哑巴身上。从《白狗秋千架》这个题目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小说的两个中心意象——白狗和秋千。而影片继续沿用了秋千这个意象,而将白狗的“戏份”全部赋予了哑巴。《白》中的哑巴,只是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存在,而且生性霸道、蛮横,作为暖的丈夫,毫无温情可言。而影片则丰富而细化了哑巴的内心世界和善良的品质,以恶的外在形象代表着一种内在善的存在。哑巴无声的爱,不断追随着他心中的姑娘,并且不离不弃……将整个故事的“暖”一下子烘托了出来,影片中人性的温良代替了原作中人性的缺失,喜剧意识超过了悲剧意识。
第二,《暖》作为取材于原作而非忠实于原作的改编作品,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重新加工和二度创作。莫言在谈影视改编问题上这样说道:“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电影的基础,文学创作是儿子,改编的电影是孙子,孙子不一定要像儿子。”[2]莫言本身对二度创作的认同,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暖》感情基调的改变。暖和哑巴生下的三个小哑巴,被换成了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姑娘;哑巴对暖和三个孩子拳脚相加,暴力相待,被换成了哑巴对暖一往情深,对女儿疼爱有加;没有声音的世界和非人的生存环境,被换成了一个简陋却也温馨的小家庭……情节中体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小说结尾:暖求井河,帮她生一个健康会说话的孩子,“你答应了就是救了我,你不答应就是害死了我了”[3],小说的感情达到极致的迸发点,悲剧性情感达到全文高潮。而影片则是以一种温馨而感人的场景作结尾,当哑巴看穿了母女俩对城市生活无比憧憬的心思后,毅然将暖和女儿推给井河,让他带她们走,去过她们心心念念的城市生活。用“真情”替换了“悲情”,影片已经将莫言笔下的人物悲剧情结化解了大半了。
由此可见,《暖》对《白》的改编,是具有颠覆性的。小说中以悲剧情结为核心的情感基调,出于导演的偏爱,转变成一种以喜剧为主,悲剧为辅的调子。而“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的结构模式也为这一影片大获成功提供了可能
2 女性意识走向觉醒
《白》作为莫言早期的文学作品,重点突出了暖作为女性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淡薄和缺失。这种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的丧失,表现为无意识无条件地依附于男人。直到小说结尾,暖仍然没有打破对蔡队长的幻想,“要是我胆大,硬去队伍上找他,他就会收留我”[4]。天真却近乎白痴的幻想,把可悲、可怜的女性折磨得遍体鳞伤,这是最终的代价。在男人一次次的背叛下,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语言粗俗,举止泼辣,美感礼节荡然无存,也正是其缺乏尊严和独立性的表现。在小说中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上:吃饭上桌要请示丈夫;和男人说话也要请示丈夫……女人没有主宰自己的机会和权力。莫言对暖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其女性的独立、人性、价值、尊严、人情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小说更具有一种警醒和震撼的效果。这也不禁让读者产生一种悲悯的阅读感受,起到烘托悲情的效果。而经过导演的艺术加工和二度创作,影片《暖》却赋予了暖新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暖女性意识的萌发,直至觉醒。为贯穿人道主义的思考,体现人性的温情和暖意,突出《暖》中的“暖意”主旨,在改编过程中,导演编剧对这一点进行了格外的關照。 当然,影片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进行了重新整合和改编,虽然只是对个别情节和个别的行为作了改动,但仍然使得暖这一女性形象摆脱了原来的灰暗和死寂,具备了新的人格魅力。影片中,暖也同样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看到天安门了”,这是暖发自内心的对城市生活的真心呼唤。然而两次痴情的等待都相继落空,她的梦想被撕破了,一切都好像幻觉,都一下子破灭了。她最终成了一个自觉认命的温、良、俭的村妇。她收起了年轻时对男人的幻想,用自己的勤劳、坚忍、克制和顺服过起了属于自己的乡村生活。没有怨怼,没有控诉,将尊严暗暗握于指尖。她的人格和尊严让她拒绝了县城售货员的相亲,拒绝成为井河的拖累,拒绝别人的怜悯和同情。这一改变使得暖的形象顿时鲜活起来。同时,故事选景放在多雨的秋季,这除了可以创造一种油画般具有质感的美感外,还体现在对意象的重点突出上。红色的折叠伞作为城里人在雨天必备的一种工具,在影片中其实是充当了一种具有深刻含意的道具。影片中的暖最终没有沦为男人的附庸,她的梦想虽然是彻底的破灭了,但她的生活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她认识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爱和情义,而且这份情义是“城里”所没有的,那就是哑巴的爱。“暖是幸运的”,结局是美的,是单纯的,是喜剧性的[5]。
3 走向良心的救赎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存在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必然会使得两者在表现人物或者传达感情方面有着相异之处。在主题上,《暖》继承了《白》的基本精神内核,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原作的最本质的风貌。但将《白》和《暖》进行简单而细致地拆分对比,将不难发现,人物性格和内蕴的最后敲定,是存在很大的分歧,并出现了比较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却也在悲喜倾向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影片注重了“自我”向心灵深处和悠悠诗化境界的迷醉。通过一种诗意的影像图景,来表现井河的感伤悒郁、纯粹而迷漠的心理状态。影片以广阔而平和的、遥远而如黛的远山为对象切入,随风摇摆的大草甸,使得井河的身影在家乡的大图景中显得格外渺小。这样一种造景格式,为抒情对象创作了一个完美的抒情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井河的忏悔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开脱理由。人是渺小的,即使是在家乡这样一个小地方,“我”都是渺小的。“我”的渺小造成了“我”的错误,而“我”的忏悔是真诚的,是不伪善的。从而首先在开场上就赢得了观众的潜意识里的饶恕,为井河后来的忏悔做了一定的感情铺垫。而这种视觉效果上的感受,是小说所没有体现,也是不能体现的。
第二,这也是影片得以打动人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演员其高度的理解力和准确的表现力。井河作为一个备受良心谴责的忏悔者,贯穿始终,将整个故事以“谦卑的内心独白”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加以表达[6]。影片较文学文本而言,是一种直接的、视觉性的、有声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给人的声音感官上就有了一定的宽恕。而《暖》中的男主人公井河,由朴实真诚,給人实在憨厚的感觉的郭晓冬来扮演,其真挚而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声音,更给观众带来一种心灵忏悔的触动和感动。影片中存在有大量的画外音,从影片结构层面来看,以一个人的视角、叙事角度和口吻来实现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情感表达更具张力,更有感染力。这就是影片艺术的魅力,它能传达出文学作品本身所无法代替的感情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片赋予了原小说以新的内涵和对现实世界新的主观感觉和感性思考,结合电影艺术其本身所需要具备的特点,加以重新的阐释。从悲剧到喜剧的转换,不仅是人物命运的转换,更是从本质上对人性本质的新的认知。影片具备并挖掘了的原小说中所不存在的人性的温情和本质美,并从中找到一种心灵救赎的平衡点。这是《暖》可以超越其他优秀影片,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滴答滴答的江南气息和油画般氤氲开来的画面美,更是深得观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莫言.白狗秋千架[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2] 韩伟岳.影视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3]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林少雄.2004年最具观赏价值中外影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J].影视艺术,2004(3):46-49.
[6] 吕新娟.温情脉脉的忏悔[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6-127.
关键词:白狗秋千架 暖 悲剧 喜剧 文学改编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208-02
《白狗秋千架》(以下简称《白》)是一部纯悲剧性意义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重而深刻的悲剧情怀,以一种悲悯的基调而存在。小说人物那令人绝望而压抑的生活状态,无形中给读者以沉重的阅读感受和冲击力。而改编的影片《暖》,则大大抹杀了这种几近崩溃的感伤色彩,而且在原小说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和新的思路。对现实生存状态之上的精神压力的触摸,由生命的沉重,走向了一种对过去的缅怀和反思的路子,并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视觉美感,展现出影片将以悲剧为主旋律的主题。
1 悲喜意识的表面观
《白》是一部关乎人性、人情并具有浓郁的悲情意识的作品。小说人物悲惨的遭遇不断地融入到平淡而朴实的艺术语言之中,将人物的绝望和麻木刻画得淋漓尽致和震撼人心,并寄予小说以深沉的文学意蕴和深度。而影片《暖》则在原小说的基本故事框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新的再创造。导演霍建起一贯执着于把现实生活艺术化,对乡土的特殊情结和对农耕情理的认同使他不自觉地美化乡村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态。于是,《暖》所表现出的“诗化、散文化”的艺术倾向,使得《暖》具有与《白》不一样的感受。就表面层次而言,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和情节的改编两个方面。
第一,影片《暖》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对人物形象的设置进行了重新整合。首先体现在对暖形象的美化。《白》中的暖因为秋千事故而瞎了一只眼,“右边没有眼,没有泪,深深凹进去的眼眶里,栽着一排乱纷纷的黑睫毛”[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实现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而暖的独眼形象,不仅会使暖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一种空洞无物的呆滞感,还会无形中造成观众对暖丑陋外表的排斥和厌恶。所以,影片《暖》中的女主人公没有沿袭原小说中造型和形象,而是以一个瘸腿的少妇出现在镜头前。虽然多了些沧桑和凄凉,但姣好的面容却仍可以构成一种唯美的格调,带给观众视觉的享受,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容易实现情感的共鸣和认同。女主人公形象的改变,大大消解了原小说的悲剧意味,以一种诗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姿态重新解读和诠释《白》的内在意味,既赢得了观众,又照顾到了原小说最基本的情节,可谓一箭双雕。
对人物形象的重新设置主要体现在了哑巴身上。从《白狗秋千架》这个题目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小说的两个中心意象——白狗和秋千。而影片继续沿用了秋千这个意象,而将白狗的“戏份”全部赋予了哑巴。《白》中的哑巴,只是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存在,而且生性霸道、蛮横,作为暖的丈夫,毫无温情可言。而影片则丰富而细化了哑巴的内心世界和善良的品质,以恶的外在形象代表着一种内在善的存在。哑巴无声的爱,不断追随着他心中的姑娘,并且不离不弃……将整个故事的“暖”一下子烘托了出来,影片中人性的温良代替了原作中人性的缺失,喜剧意识超过了悲剧意识。
第二,《暖》作为取材于原作而非忠实于原作的改编作品,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重新加工和二度创作。莫言在谈影视改编问题上这样说道:“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电影的基础,文学创作是儿子,改编的电影是孙子,孙子不一定要像儿子。”[2]莫言本身对二度创作的认同,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暖》感情基调的改变。暖和哑巴生下的三个小哑巴,被换成了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姑娘;哑巴对暖和三个孩子拳脚相加,暴力相待,被换成了哑巴对暖一往情深,对女儿疼爱有加;没有声音的世界和非人的生存环境,被换成了一个简陋却也温馨的小家庭……情节中体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小说结尾:暖求井河,帮她生一个健康会说话的孩子,“你答应了就是救了我,你不答应就是害死了我了”[3],小说的感情达到极致的迸发点,悲剧性情感达到全文高潮。而影片则是以一种温馨而感人的场景作结尾,当哑巴看穿了母女俩对城市生活无比憧憬的心思后,毅然将暖和女儿推给井河,让他带她们走,去过她们心心念念的城市生活。用“真情”替换了“悲情”,影片已经将莫言笔下的人物悲剧情结化解了大半了。
由此可见,《暖》对《白》的改编,是具有颠覆性的。小说中以悲剧情结为核心的情感基调,出于导演的偏爱,转变成一种以喜剧为主,悲剧为辅的调子。而“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的结构模式也为这一影片大获成功提供了可能
2 女性意识走向觉醒
《白》作为莫言早期的文学作品,重点突出了暖作为女性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淡薄和缺失。这种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的丧失,表现为无意识无条件地依附于男人。直到小说结尾,暖仍然没有打破对蔡队长的幻想,“要是我胆大,硬去队伍上找他,他就会收留我”[4]。天真却近乎白痴的幻想,把可悲、可怜的女性折磨得遍体鳞伤,这是最终的代价。在男人一次次的背叛下,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语言粗俗,举止泼辣,美感礼节荡然无存,也正是其缺乏尊严和独立性的表现。在小说中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上:吃饭上桌要请示丈夫;和男人说话也要请示丈夫……女人没有主宰自己的机会和权力。莫言对暖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其女性的独立、人性、价值、尊严、人情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小说更具有一种警醒和震撼的效果。这也不禁让读者产生一种悲悯的阅读感受,起到烘托悲情的效果。而经过导演的艺术加工和二度创作,影片《暖》却赋予了暖新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暖女性意识的萌发,直至觉醒。为贯穿人道主义的思考,体现人性的温情和暖意,突出《暖》中的“暖意”主旨,在改编过程中,导演编剧对这一点进行了格外的關照。 当然,影片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进行了重新整合和改编,虽然只是对个别情节和个别的行为作了改动,但仍然使得暖这一女性形象摆脱了原来的灰暗和死寂,具备了新的人格魅力。影片中,暖也同样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看到天安门了”,这是暖发自内心的对城市生活的真心呼唤。然而两次痴情的等待都相继落空,她的梦想被撕破了,一切都好像幻觉,都一下子破灭了。她最终成了一个自觉认命的温、良、俭的村妇。她收起了年轻时对男人的幻想,用自己的勤劳、坚忍、克制和顺服过起了属于自己的乡村生活。没有怨怼,没有控诉,将尊严暗暗握于指尖。她的人格和尊严让她拒绝了县城售货员的相亲,拒绝成为井河的拖累,拒绝别人的怜悯和同情。这一改变使得暖的形象顿时鲜活起来。同时,故事选景放在多雨的秋季,这除了可以创造一种油画般具有质感的美感外,还体现在对意象的重点突出上。红色的折叠伞作为城里人在雨天必备的一种工具,在影片中其实是充当了一种具有深刻含意的道具。影片中的暖最终没有沦为男人的附庸,她的梦想虽然是彻底的破灭了,但她的生活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她认识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爱和情义,而且这份情义是“城里”所没有的,那就是哑巴的爱。“暖是幸运的”,结局是美的,是单纯的,是喜剧性的[5]。
3 走向良心的救赎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存在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必然会使得两者在表现人物或者传达感情方面有着相异之处。在主题上,《暖》继承了《白》的基本精神内核,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原作的最本质的风貌。但将《白》和《暖》进行简单而细致地拆分对比,将不难发现,人物性格和内蕴的最后敲定,是存在很大的分歧,并出现了比较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却也在悲喜倾向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影片注重了“自我”向心灵深处和悠悠诗化境界的迷醉。通过一种诗意的影像图景,来表现井河的感伤悒郁、纯粹而迷漠的心理状态。影片以广阔而平和的、遥远而如黛的远山为对象切入,随风摇摆的大草甸,使得井河的身影在家乡的大图景中显得格外渺小。这样一种造景格式,为抒情对象创作了一个完美的抒情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井河的忏悔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开脱理由。人是渺小的,即使是在家乡这样一个小地方,“我”都是渺小的。“我”的渺小造成了“我”的错误,而“我”的忏悔是真诚的,是不伪善的。从而首先在开场上就赢得了观众的潜意识里的饶恕,为井河后来的忏悔做了一定的感情铺垫。而这种视觉效果上的感受,是小说所没有体现,也是不能体现的。
第二,这也是影片得以打动人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演员其高度的理解力和准确的表现力。井河作为一个备受良心谴责的忏悔者,贯穿始终,将整个故事以“谦卑的内心独白”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加以表达[6]。影片较文学文本而言,是一种直接的、视觉性的、有声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给人的声音感官上就有了一定的宽恕。而《暖》中的男主人公井河,由朴实真诚,給人实在憨厚的感觉的郭晓冬来扮演,其真挚而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声音,更给观众带来一种心灵忏悔的触动和感动。影片中存在有大量的画外音,从影片结构层面来看,以一个人的视角、叙事角度和口吻来实现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情感表达更具张力,更有感染力。这就是影片艺术的魅力,它能传达出文学作品本身所无法代替的感情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片赋予了原小说以新的内涵和对现实世界新的主观感觉和感性思考,结合电影艺术其本身所需要具备的特点,加以重新的阐释。从悲剧到喜剧的转换,不仅是人物命运的转换,更是从本质上对人性本质的新的认知。影片具备并挖掘了的原小说中所不存在的人性的温情和本质美,并从中找到一种心灵救赎的平衡点。这是《暖》可以超越其他优秀影片,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滴答滴答的江南气息和油画般氤氲开来的画面美,更是深得观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莫言.白狗秋千架[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2] 韩伟岳.影视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3]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林少雄.2004年最具观赏价值中外影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 莫言.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J].影视艺术,2004(3):46-49.
[6] 吕新娟.温情脉脉的忏悔[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