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全社会都越来越重视教育。在新形式下,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实现对中学生进行家校共育的策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校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一生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最关键的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中学生进行家校共育,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
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阶段,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刻的。学校教育是全面系统的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带来的缺陷。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续。没有社会教育参与的教育是不完善的。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家校共育策略展开相关研究。
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生理快速发展,但心理发展还停留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矛盾交织。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在经历着内心的激烈震荡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心理的平衡和健康发展。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将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这个激烈震荡年龄的中学生尤其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指引。
三、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是孩子心灵成长和归属的港湾,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婚家庭越来越多。长期生活在不和谐、不健全的家庭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心理负担。
2.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质环境越来越好,有的父母整日忙碌却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能力、智力方面的培养,不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个性发展;有的家长重视智育,一味强调学习但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不教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不重视社会公德教育。这样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教育让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很多的问题。
3.管教方式粗暴或过度溺爱。有的父母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思想,出现问题简单地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长期的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严重影响亲子关系,让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溺爱纵容孩子,容忍他们的不当言行。
(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学校教育紧紧围绕升学率和考试开展教学工作。努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并无可厚非,但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在新形势下,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时代呼唤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高度创新意识和高尚道德水平的新时代建设者。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往往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情况。
2.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对学生多维度的评价。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内涵的学生,更需要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很多学校“一好”代“三好”,学生学习成绩好,似乎就样样都好。单一的评价方式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囚禁了学生的创造力。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道德感和使命感,在工作岗位得过且过。部分教师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教学上力不从心,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入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四、新形势下中学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家校达成共育意识。家庭和学校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需要达成共育意识。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家庭与学校应达成共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教育不是单方面就能完成,需要家校共同携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达成共育意识是开展共育活动的前提。
(二)家校携手建立共育途径。
1.利用互联网沟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联系更加方便。每个班级均建有微信群,方便学校及时发布相关教育教学动态,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的活动,方便家校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2.利用《家校沟通手册》进行家校书面交流沟通。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将孩子在家和学校的闪光点或不足在《家校沟通手册》上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3.面对面交流沟通。利用互联网沟通或记录《家校沟通手册》都有其局限性,最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是面对面沟通。教师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艺术,在沟通中注重于家长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三)家校不断丰富共育内容。
1.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个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家长缺乏相应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学校应该多开展家长课堂,利用家长课堂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加强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系统培训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3.家长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家长是学校和班级管理的支持者、合作者、监督者。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让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设立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校积极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学校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中的精英骨干担任导师、辅导员、兼职教师等。学校应该创造机会让家长走进家长讲堂、社团活动、亲子活动中,促进家校共育。
总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要破茧成蝶、实现完美蜕变,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良好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家校共育,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苏妮 儒家仁爱思想对高职德育的现实意义与启示.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
[2]马绮蔚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其关系.学园,2010.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校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一生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最关键的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中学生进行家校共育,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
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阶段,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刻的。学校教育是全面系统的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带来的缺陷。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续。没有社会教育参与的教育是不完善的。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家校共育策略展开相关研究。
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生理快速发展,但心理发展还停留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矛盾交织。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在经历着内心的激烈震荡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心理的平衡和健康发展。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将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这个激烈震荡年龄的中学生尤其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指引。
三、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是孩子心灵成长和归属的港湾,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婚家庭越来越多。长期生活在不和谐、不健全的家庭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心理负担。
2.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质环境越来越好,有的父母整日忙碌却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能力、智力方面的培养,不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个性发展;有的家长重视智育,一味强调学习但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不教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不重视社会公德教育。这样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教育让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很多的问题。
3.管教方式粗暴或过度溺爱。有的父母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思想,出现问题简单地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长期的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严重影响亲子关系,让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溺爱纵容孩子,容忍他们的不当言行。
(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学校教育紧紧围绕升学率和考试开展教学工作。努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并无可厚非,但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在新形势下,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时代呼唤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高度创新意识和高尚道德水平的新时代建设者。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往往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情况。
2.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对学生多维度的评价。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内涵的学生,更需要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很多学校“一好”代“三好”,学生学习成绩好,似乎就样样都好。单一的评价方式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囚禁了学生的创造力。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道德感和使命感,在工作岗位得过且过。部分教师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教学上力不从心,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入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四、新形势下中学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家校达成共育意识。家庭和学校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需要达成共育意识。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家庭与学校应达成共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教育不是单方面就能完成,需要家校共同携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达成共育意识是开展共育活动的前提。
(二)家校携手建立共育途径。
1.利用互联网沟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联系更加方便。每个班级均建有微信群,方便学校及时发布相关教育教学动态,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的活动,方便家校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2.利用《家校沟通手册》进行家校书面交流沟通。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将孩子在家和学校的闪光点或不足在《家校沟通手册》上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3.面对面交流沟通。利用互联网沟通或记录《家校沟通手册》都有其局限性,最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是面对面沟通。教师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艺术,在沟通中注重于家长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三)家校不断丰富共育内容。
1.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个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家长缺乏相应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学校应该多开展家长课堂,利用家长课堂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加强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系统培训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3.家长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家长是学校和班级管理的支持者、合作者、监督者。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让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设立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校积极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学校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中的精英骨干担任导师、辅导员、兼职教师等。学校应该创造机会让家长走进家长讲堂、社团活动、亲子活动中,促进家校共育。
总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要破茧成蝶、实现完美蜕变,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良好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家校共育,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苏妮 儒家仁爱思想对高职德育的现实意义与启示.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
[2]马绮蔚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其关系.学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