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上的花朵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六早晨,母亲电话里说:“你要的蟹爪兰压活了,赶紧回家捧走吧!”
  我愣了一下,才记起那天我陪母亲聊天,见窗台上那盆蟹爪兰长势很旺,便夸母亲会养花,又说学校食堂的窗台上也有这样一盆花,开得正盛,拥拥挤挤,一串接一串,色泽明亮,粉嘟嘟的,煞是好看。
  母亲见我描述得绘声绘色,笑着说:“你稀罕这花啊!等咱家这盆花开了,一定更好看。不信我给你压几棵小苗,养几年试试。”
  我点头答应:“蟹爪兰开花真好看,那您就给我压几根苗吧。”
  后来,我便把这件事彻底忘记了,没想到母亲竟然一直放在心上。
  我冒着寒风赶到母亲家时,已过中午。我轻轻推开卧室的门,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几乎铺满了母亲的半个房间,暖融融的。那红底碎花的床单在充足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娇艳,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花色。
  母亲盘腿坐在床上,正对着玻璃窗,戴着父亲的老花镜,左手紧握一只拖鞋,右手正用力拽一根黑色的长线。母亲的神情特别专注,并没发现我推门进来。
  我站在母亲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她把那只半成品的拖鞋举起来,再放下去。几朵太阳花落在母亲的手背上,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调皮的孩子,在跟母亲捉迷藏。
  母亲的手背,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纹理,褶皱得有点像老树皮。真不知要经过多少艰辛岁月的打磨和浸泡,才能变得这样苍老。阳光下的那几朵光斑,花朵一样,绽放在母亲的手背上。
  不知为何,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很多年前的一个画面:母亲盘腿坐在老屋的土炕上,灰暗的油灯下,正给我和妹妹做花布棉鞋。
  母亲拿来一张画了弧形的报纸,对着一块花布量过来量过去,再拿剪刀咔嚓咔嚓剪几刀。等塞进去一些棉絮后,缝合好便成了鞋帮。再拿来事先做好的鞋底,用一根穿了麻绳的大水针,一把锋利的锥子,上下一点点缝合。几个小时之后,便看见一只漂亮的花棉鞋了。
  那时的母亲心灵手巧,也很年轻,满头青丝,背后是一根乌黑油亮的长辫子。那时,我常常是猫在被窝里,探出头静静地看着母亲穿针引线,听她时不时哼唱几段甜美的歌。
  眼前的母亲真的老了,头发花白,腿也弯了,右眼的视力现在只有零点二。想当年母亲在老房子里烟熏火燎,在昏暗的灯光下做针线活儿,年复一年,一点点积劳成疾,才会导致今天右眼的高度近视,而她竟然一无所知。直到左眼患了眼病,母亲才同意去医院检查。
  我盯著母亲有些苍老的手背,想着小时候的画面,鼻子一酸,便有泪珠儿含在眼眶里。我极力忍着,没让它落下来。
  “死丫头,你啥时进来的? 吓我一跳。”母亲回头时,见我站在她眼前,笑着问。
  我揉了揉眼睛说:“妈,我刚进来,您咋又做拖鞋了呢?如果再累坏了眼睛,那可不是小事。一双拖鞋才几元钱,眼睛坏了,花几万也换不回来啊!”
  母亲听了也不反驳,只是平淡地说:“放心吧,妈累不坏!要不,妈也闲不住啊。做完这最后一双,妈保证不再做了。”
  我嗔怪说:“您都保证无数次了,还是偷着鼓捣针线活儿。”
  母亲辩解说:“那我总不能天天坐着,啥活也不干。那种憋闷,妈可受不了,还不如回老房子,说不定还能干点啥活呢。”
  我这才醒悟,母亲刚搬进城里不久,一定是有些孤独,也不大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我想了想,只好妥协说:“妈,那您纳鞋时,尽量少缝几针,别累坏眼睛就行。”
  母亲见我这样说,孩子似的,立刻高兴起来,指着床上明亮的阳光对我说:“你看,妈的眼神不好,才选择晌午时纳鞋。这段时间屋里最亮堂,我坐在床上追着光线跑,一针一线,看得清清楚楚呢!”
  母亲说完,将捏着针线的手举过头顶,用手背将斑白的发丝简单拢了拢,又低头纳了几针。“哎吆,妈差点忘了,走,咱们去客厅看看那盆蟹爪兰。”母亲好像突然记起一件重要的事,放下针线对我说。
  我跟着母亲走出来,见客厅的窗台上又多出了一盆蟹爪兰,鲜嫩嫩的,正在努力拔出新芽。
  母亲轻抚一片花叶说:“别看它们现在小,施肥浇水,好好呵护,长到明年就会开花了!”
  那一刻,我看见几朵太阳花又追了过来,鲜亮亮的,落在母亲的手背上。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1978年底,我入伍海军三七四七五部队,结识了众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战友,在这五湖四海的战友之中,与我感情至深、帮助最大的是来自古都南京的战友公佩海。  他是1977年入伍的,年长我五岁,他是老兵,我是新兵。我们同在一个部队共同肩负着守卫黄海前哨的重任,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海军是特殊兵种,舢板训练又是个必训科目,每当训练时,不但要训练耐力,而且还要训练协调性,更得迎狂风浪峰的颠簸考验。浪峰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时期的乡村很穷,农家的床上基本铺不起棉絮和布毯,更不用说毛毯了。几乎家家户户都铺篾席,好一点的人家用青篾席,穷一点的人家用黄篾席。我们家很穷,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每间床都是用的黄篾席,从未睡过青篾席。  在我读初二的那年冬天,我们村终于来了第一个席子匠,是个年轻好看的大嫂,她编织席子时穿着花围腰,衣袖也戴着花布袖笼。她叫李春花,30多岁,眼睛大大的,水灵俊秀,又是好看的女席匠,她一来就
期刊
外婆家住在湘赣边界的南江山脚下一座山崗上,家门口一条小河,四周是青山绿水,屋子四周有翠绿的山竹,走进外婆的农家小院,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美的享受。  外婆家的房子很大,很老。儿时我撒欢地满屋子里奔跑时,就认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她家的屋子就有多大。据说外婆家的房子是方圆二百里内最老的房子,是民国初期建造的。我想,那时能盖起这样一座大宅子,外婆家一定是一个殷实、富裕的大家庭。  老屋占地面积大约有六百多
期刊
我大学毕业那年,被分配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山區中学教学,成家是我面临的问题,学校没有和我年龄相当的女教师,加之父母不愿意我在山区安家,要求我调到镇子里。听学校的老教师说,从乡下往镇子里调动,比登天都难,有的教师努力多年都不能成功,如果是两地分居,还可以借助这个理由调到镇子里。基于这种原因,母亲就托亲戚在镇子里给我介绍对象。  亲戚给我介绍的姑娘比我小两岁,姓石,她的父亲是镇子里的商业局局长,
期刊
我过去曾跟许多不同级别的首长同桌吃过饭,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的印象已经不深了,但跟开国少将李曼村在同一桌子吃饭的往事,却终生难忘。  那是1963年冬天,我们连队正在北京南苑机场参加建设一项国防工程。当时全军上下正在进行“反修”教育,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曼村少将带着牛荫西中校到我连队搞试点教育。当时47岁的李曼村将军穿着一件黄呢子大衣,他中等个头儿,圆脸庞,前额头有点儿谢顶,表情和蔼,讲起话来声音
期刊
高一那年,中秋节一大早,村里人正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我和同学方林和他哥哥方树,一人骑一辆自行车,从村里往罗田三里畈进发,准备贩柿子。方树大哥年龄比我们大,他已经结婚,刚刚做了父亲。  从我们村到团陂镇这一段,我们轻车熟路。过团陂镇往北,是华桂山,这是浠水北部最高的山,据说山名是唐明皇所赐。尤其是我们骑车沿土公路,上到某座山峰顶处的时候,再回头一望,更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山脚下整齐的稻田,是平铺的黄
期刊
静波和我是双城周家中学的初中同学、师范同学,让我一想起她就脸红的女同学。  1962年上半年,我因父亲的工作变动,初三上半学期转到本县兰棱中学就读。在周家中学读书时,我和静波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记得她和其他两名男同学曾表演过小评戏《人老心红》,以她的文艺天赋,优美甜润、韵味十足的大口落子唱腔和几近专业演员的形象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爱家的农村老大娘,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巧不成
期刊
退休之后,淡定闲坐,我喜欢听字正腔圆、宛转悠扬的豫剧、越调,也喜欢听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越剧、黄梅;还喜欢听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更喜欢听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多》。  家乡人最喜欢看豫剧,那时不叫豫剧叫河南梆子。当时在睢(县)、杞(县)、民(权)一带,曾流传着“拆了屋子卖了梁,也要看看陈素真的《卖苗郎》”“不吃饭来不睡觉,也要看看陈素真的《三上轿》”“不讲吃来不讲穿,也要看看大猫的
期刊
“你从哪里来的?”  “我……大概是别的地方。”  “你从哪里来的?”  他的面目模糊,长着白瘢点的黑眼珠突然空翻,走到我身边时这么问道。他第二次陡然在“来”字上加重语气,我像是来历不明的人,无端地心惊肉跳起来。  我醒来时,才发现天色还在黑暗之中。我长久失眠,偶然撞入的梦乡,是一片荒野,一条灰头土脸的公路,一间灰头土脸的土屋,我孤独地站在土屋的前方,瞻望公路上的空阒。他不再问我的话,而是转身钻进
期刊
大雨滂沱之际,我立在堂屋的门口静静地看向院子。分不清哪是天,哪是雨,眼前茫茫一片,任何人、鸟、兽及机车的声音尽皆掩去,花、草、树木在洪流中仅存着淡淡的影像,只凭雷声滚滚。闪电如一柄利刃,在天与地之间随意切割。风的身影却分外诡异,从不显现真身,或许藏在雨中,或许藏在雷中,抑或利刃本是它的杰作。  这一切散去,我便一眼寻向厢房。  厢房是家中神圣所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父亲刚出生不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