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思维水平和文字表达的综合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小学语文课文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面对一篇篇神奇的童话,迷人的故事,奇幻的科学作品和文质兼美的诗歌散文,学生读了激动万分,跃跃欲试,也想提笔写一写,可写什么呢?提起笔来望文兴叹抓耳挠腮,无从下手。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周围事物是那样五彩缤纷,无奇不有,怎么没啥可写呢?归根结底是孩子们对身边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因此,小学的作文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多方位寻找写作素材。
一、从观察中寻找素材
观察是小作者深入生活获取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很多有成就的作家都是非常重视观察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国留学,途经红海观察海上日出奇观后写下的观感。他之所以能把海上日出景象写得惟妙惟肖,是因为他常常早起来细心观察日出的“奇观”。鲁迅先生说:“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可见,观察对于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的大部分材料是通过眼睛搜集起来的,人们观察事物时,主要也是用眼睛去看。但是我们在观察时也不能忽视其它感觉器官的作用,耳、目、鼻、身体多种感觉同时开启,力求对事物有一种立体的感受。如春游之后,出的题目是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从踏青、看春天景色为重点记叙有意义的春游活动。有的学生习作《春游》当中的春,不但是有形有色,而且是有声有味,可以触摸的。这都是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事物的反映。
二、到大自然中寻找素材
与其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倒不如带领他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领悟大自然的广阔无垠,体会大自然的五彩斑斓,体会那潺潺流水声……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材料真实感最强,带领学生一块去觅春、去赏菊、去欣赏形状各异、颜色变化多端的树叶,去沐浴贵如油的毛毛细雨,去迎接深秋那黄叶飘落,去观察冬天晨露……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美太多了,还愁没啥可写呢?
三、从家庭中寻找素材
家庭天地虽然很小,但接触的人很多,家庭成员,远亲、好友等等。家庭是一面多棱镜子,应正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个小天地里每个人的行为、动作及发生的每件事。如:爸爸玩电脑很有本事;妈妈在工厂辛勤劳作;奶奶教育我:“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注意这些,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才有生活真实的写照。
例如,我布置学生写《我家的今昔》时,我要求学生向爸妈调查自己家庭的衣、食、住、行和家中的陈设。又要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是在什么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写作时,他们有话可说了,写出来的作文不停留于现象的罗列,而是在叙述中有感情,带议论,而且具体深刻,富有真情实感。
四、到生活中去采集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我们应该抓住时机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自己喜欢的事。如羡慕老师就写《假如我是老师》,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反映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在指导写作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景,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或参观,教师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的文章就会具体真实,充满灵性和活力。如一位学生观察“猫抓老鼠”这一情景后,写的习作就很有生活气息:“我原来不知猫捉老鼠后还要玩耍一番才吃它。猫捉到老鼠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找一个开阔的地方放开它,当它不敢走时猫就用爪子拨开它;当它欲走时或走了几步时,猫又马上把它按住。这样往返拨弄,直到老鼠奄奄一息,再也无法动弹时,才把它叼到一个地方慢慢吃起来……”学生细致观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现生活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五、到社会上去发现素材
启发学生节假日或双休日到社会上调查访问,睁开眼睛看社会,去发现歌颂人世间的真、善、美,去鞭挞假、丑、恶,反映活跃的社会生活。如:节假日市场和超市人来人往,一片繁荣的景象;教育检查组到我校验收时,摸着我的头,问我作业负担重不重?学校有没有收取材料费等等;邻居张大拍卖假洗头水;清洁工人不管是严寒或酷暑都在大清早清理垃圾,打扫环境卫生;工商局叔叔阿姨们清理占据街道摆摊设点的小商贩;街道上有些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这样便会有许多真实、活跃的素材跃然纸上,学生就“有米下锅”了。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到课文中搜集素材,小学语文课文贴近孩子的生活,且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孩子们易于理解,又易于仿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续写。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多方位寻找写作素材,学生就不愁没啥可写了。
一、从观察中寻找素材
观察是小作者深入生活获取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很多有成就的作家都是非常重视观察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国留学,途经红海观察海上日出奇观后写下的观感。他之所以能把海上日出景象写得惟妙惟肖,是因为他常常早起来细心观察日出的“奇观”。鲁迅先生说:“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可见,观察对于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的大部分材料是通过眼睛搜集起来的,人们观察事物时,主要也是用眼睛去看。但是我们在观察时也不能忽视其它感觉器官的作用,耳、目、鼻、身体多种感觉同时开启,力求对事物有一种立体的感受。如春游之后,出的题目是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从踏青、看春天景色为重点记叙有意义的春游活动。有的学生习作《春游》当中的春,不但是有形有色,而且是有声有味,可以触摸的。这都是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事物的反映。
二、到大自然中寻找素材
与其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苦思冥想,倒不如带领他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领悟大自然的广阔无垠,体会大自然的五彩斑斓,体会那潺潺流水声……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材料真实感最强,带领学生一块去觅春、去赏菊、去欣赏形状各异、颜色变化多端的树叶,去沐浴贵如油的毛毛细雨,去迎接深秋那黄叶飘落,去观察冬天晨露……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美太多了,还愁没啥可写呢?
三、从家庭中寻找素材
家庭天地虽然很小,但接触的人很多,家庭成员,远亲、好友等等。家庭是一面多棱镜子,应正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个小天地里每个人的行为、动作及发生的每件事。如:爸爸玩电脑很有本事;妈妈在工厂辛勤劳作;奶奶教育我:“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注意这些,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才有生活真实的写照。
例如,我布置学生写《我家的今昔》时,我要求学生向爸妈调查自己家庭的衣、食、住、行和家中的陈设。又要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是在什么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写作时,他们有话可说了,写出来的作文不停留于现象的罗列,而是在叙述中有感情,带议论,而且具体深刻,富有真情实感。
四、到生活中去采集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我们应该抓住时机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自己喜欢的事。如羡慕老师就写《假如我是老师》,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反映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从生活中采集写作素材。在指导写作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景,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或参观,教师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的文章就会具体真实,充满灵性和活力。如一位学生观察“猫抓老鼠”这一情景后,写的习作就很有生活气息:“我原来不知猫捉老鼠后还要玩耍一番才吃它。猫捉到老鼠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找一个开阔的地方放开它,当它不敢走时猫就用爪子拨开它;当它欲走时或走了几步时,猫又马上把它按住。这样往返拨弄,直到老鼠奄奄一息,再也无法动弹时,才把它叼到一个地方慢慢吃起来……”学生细致观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现生活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五、到社会上去发现素材
启发学生节假日或双休日到社会上调查访问,睁开眼睛看社会,去发现歌颂人世间的真、善、美,去鞭挞假、丑、恶,反映活跃的社会生活。如:节假日市场和超市人来人往,一片繁荣的景象;教育检查组到我校验收时,摸着我的头,问我作业负担重不重?学校有没有收取材料费等等;邻居张大拍卖假洗头水;清洁工人不管是严寒或酷暑都在大清早清理垃圾,打扫环境卫生;工商局叔叔阿姨们清理占据街道摆摊设点的小商贩;街道上有些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这样便会有许多真实、活跃的素材跃然纸上,学生就“有米下锅”了。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到课文中搜集素材,小学语文课文贴近孩子的生活,且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孩子们易于理解,又易于仿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续写。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多方位寻找写作素材,学生就不愁没啥可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