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促使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而且文章缺乏情感,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和德育教学融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参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提高其感知和表达能力。
国内有学者在研究写作教学时提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跟踪”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并从中收集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自然而然会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这样便促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的激发,学生不仅提高了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更迸发出感恩意识,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德育效果。
在“跟踪父母”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搞清楚父母每天几点起床,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父母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在工作后如何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等。教师还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父母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尝试将自己觉得比较有感触的细节内容记录下来。最后,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内容整理成文,说说自己“跟踪父母”后有什么收获。不少学生在文章中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动,认为自己以前不了解父母原来如此辛苦,现在知道了这一点后,要好好地孝顺父母,不向父母提出非分的要求。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本来想要记录父母每天几点起床,但是谁知道原来这竟然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当我睁着惺忪的睡眼,被妈妈叫醒时,他们原来早就已经起床了。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早饭,而爸爸由于工作单位较远,竟然已经出门了……”在写作中,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更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敏感度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学生还发现要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更要充分利用头脑思考。如果能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就能获得新的感受,产生独特的见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写作需要真实体验,若没有真正调动体验,则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相关训练,在接触到自己不熟悉的实践活动时,学生必然会遇到挫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为何会失败,并给学生鼓励,促使其思考如何获得成功。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能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明白若付出足够的努力,便能战胜更大的困难,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生活化体验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学生在生活化体验的过程中会有挫折,也会有成功,在此过程中学生抗挫折的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有限,很少接触社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自然写不出有深度的好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观察社会百态,并尝试将自己代入到对方的位置,思考对方为何会产生这种想法,要如何做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洞察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步懂得抱着宽容之心和他人接触。
一次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参加“地铁文明乘车小调查”活动。他们分成若干小组,一起乘坐地铁,了解车厢里可能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地纠正不文明行为。教师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将自己观察到的人情百态写入作文中,并写出自己参与活动后的感受。不少学生都在作文中写了自己纠正不文明行为的举动。发现既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如果直接指责,很可能只会得到对方的白眼,如果好好地讲道理,则可能会得到周围其他乘客的认同,成功的机率就会更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后写出自己对社会世事的看法。学生在不断地感悟中提高思维能力,倾诉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若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获取和国家时事有关的内容,并尝试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之间的关系,进而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说出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怀。
法國作家狄德罗曾指出,如果没有情感这个品种,任何笔调都不能感动人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时事为切入点,充分体验爱国之情,让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断发展。
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要尝试将德育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用心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这样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思想情操。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一、观察生活,激活感恩意识
国内有学者在研究写作教学时提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跟踪”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并从中收集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自然而然会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这样便促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的激发,学生不仅提高了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更迸发出感恩意识,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德育效果。
在“跟踪父母”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搞清楚父母每天几点起床,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父母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在工作后如何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等。教师还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父母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尝试将自己觉得比较有感触的细节内容记录下来。最后,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内容整理成文,说说自己“跟踪父母”后有什么收获。不少学生在文章中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动,认为自己以前不了解父母原来如此辛苦,现在知道了这一点后,要好好地孝顺父母,不向父母提出非分的要求。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本来想要记录父母每天几点起床,但是谁知道原来这竟然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当我睁着惺忪的睡眼,被妈妈叫醒时,他们原来早就已经起床了。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早饭,而爸爸由于工作单位较远,竟然已经出门了……”在写作中,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更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敏感度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学生还发现要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更要充分利用头脑思考。如果能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就能获得新的感受,产生独特的见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二、调动体验,培养抗挫折能力
写作需要真实体验,若没有真正调动体验,则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相关训练,在接触到自己不熟悉的实践活动时,学生必然会遇到挫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为何会失败,并给学生鼓励,促使其思考如何获得成功。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能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明白若付出足够的努力,便能战胜更大的困难,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生活化体验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学生在生活化体验的过程中会有挫折,也会有成功,在此过程中学生抗挫折的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课外实践,尝试洞察世事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有限,很少接触社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自然写不出有深度的好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观察社会百态,并尝试将自己代入到对方的位置,思考对方为何会产生这种想法,要如何做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洞察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步懂得抱着宽容之心和他人接触。
一次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参加“地铁文明乘车小调查”活动。他们分成若干小组,一起乘坐地铁,了解车厢里可能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地纠正不文明行为。教师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将自己观察到的人情百态写入作文中,并写出自己参与活动后的感受。不少学生都在作文中写了自己纠正不文明行为的举动。发现既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如果直接指责,很可能只会得到对方的白眼,如果好好地讲道理,则可能会得到周围其他乘客的认同,成功的机率就会更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后写出自己对社会世事的看法。学生在不断地感悟中提高思维能力,倾诉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关注时事,启迪爱国情怀
若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获取和国家时事有关的内容,并尝试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之间的关系,进而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说出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怀。
法國作家狄德罗曾指出,如果没有情感这个品种,任何笔调都不能感动人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时事为切入点,充分体验爱国之情,让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断发展。
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要尝试将德育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用心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这样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思想情操。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