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三夜》是樋口一叶被世人所熟知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由女主人公阿关想和丈夫离婚并逃回娘家的上半部分和被父亲训斥后,在归家途中偶遇初恋情人的下半部分组成。作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对月亮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明治时代的家庭状况。
【关键词】阿关;月亮;明治时代;家庭状况
樋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出身于东京,曾向半井桃水学习小说创作。因为生活的苦恼而开始发表作品,被誉为“日本最初的女性职业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三夜》是樋口一叶的短篇小说之一,于1895(明治28)年12月刊登在《文艺俱乐部》的临时增刊《闺秀小说》号上。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由女主人公阿关失神地站在娘家窗户外的场面开始的。出身贫苦的阿关在17岁时遵从双亲的意愿,嫁给了奏任官原田勇,过着人人羡慕的富裕生活。但是,在生完孩子后,丈夫对她开始了语言的暴力和压迫。7年以来,阿关终于难以忍受虐待,在旧历十三夜这一晚逃回家中,向双亲诉苦。但是父亲训诫了她,并另其返回夫家。下部讲的是阿关在返回途中遇到了儿时的青梅竹马——烟草店的独子高坂录之助,现如今是一名车夫。录之助在他暗恋的阿关结婚后,曾经一度自暴自弃,坐吃山空。他的妻子回了娘家,女儿也不幸夭折,结果只剩他一人。最后,阿关和录之助在皎洁的月光下,不得不向着各自的方向走去。
这部小说充分展示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立场和悲哀。其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描写,而且涉及到了四个家庭。本论文将对这些进行逐一分析,探究当时的日本家庭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并深层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上半部分
1.1 有关月亮的描写
①进屋去,坐到有月光的地方去!来,坐在垫上,坐在坐垫上呀,铺席太脏了,我已经告诉房东换个新的,听说铺席匠没有空。
②今天是旧历九月十三,虽然是老风俗,娘也学着赏月什么的,做些江米团子供月亮。这是你爱吃的东西,我想叫亥之助给你捎去点,那孩子却怕难为情。
③虽想给你捎去供月亮的江米团子,先不说别的,装它的套盒就太寒碜了,在别人面前真拿不出来!
④明净的月亮孤寂地挂在天空上,在屋里,只有兄弟亥之助从后边堤坝上掐来插在瓶里的野生茅草,像招手似地摇晃着穗子。
1.2 出现的家庭
⑴阿关的娘家
从句子①中我们可看出,阿关的娘家并不富有,房子是租来的不说,连铺席都是脏兮兮的。阿关的父亲很善言辞,是齐藤家的主人。在听闻女儿要离婚的想法之后,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劝说。首先,离婚的话将再也见不到儿子原田太郎。根据明治时代的法律规定,离婚后由父亲一方抚养子女。阿关作为母亲,不忍切断与太郎的关系。其次,齐藤家在经济上依赖原田勇。特别是弟弟亥之助,在工作上是由于原田勇的关系才得以加薪。若是阿关离了婚,则亥之助必然失业。最后,阿关听从了父亲的劝说,决定返回夫家。
从句子②、③中可以看出阿关的母亲很贤惠,弟弟亥之助是个不会说话的人。而且,因为两家的身份相差悬殊,母亲多少是有些自卑的。但在听完了女儿的诉苦后,她是无条件支持女儿的。
⑵阿关的夫家
1871年(明治4)年10月7日,政府允许了华族、士族、平民之间的通婚。作为高级官吏的原田勇对美丽的阿关一见倾心,将她以“爱妻”的身份娶回家中。但是,在生下独子太郎之后,原田勇开始对妻子产生不满,责备阿关的“不懂礼节”、“无知”,最终阿关忍无可忍决定离婚。但是,明治时代的离婚制度中,男性很占有优势。丈夫不交付离婚书,则离婚是不成立的,而且,离婚后的孩子也归属父亲一方,母亲想要争取孩子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阿关断了离婚的念想,不是作为妻子,而是决心要作为太郎的母亲过完此生。
第④句话描写了阿关离开娘家的场景。被父亲训斥后,阿关不得不牺牲自己,天上一轮“孤寂的月亮”,此情此景,倍显凄凉。但是,阿关抱着“就当自己是死了,才不至于惹起风波”的觉悟,即使继续受气,也如“白天一样”进入了新的局面。
二、下半部分
2.1 有关月亮的描写
⑤月光咬洁,风声咫咫。当中还间间断断地传来悲哀的虫声。
⑥呀,那背着月光的脸好像是那个人。像那个人!阿关几乎喊着那人的名字。
⑦一个是向东,一个是向南,路旁的杨柳在月影下无力地摇曳着,上了漆的木屐的声音显得特别凄凉。
2.2 出现的家庭
⑴高坂录之助和妻子的家⑵高坂录之助的父母家
第⑤句话出现在下部的开头,渲染了之后的悲凉气氛。第⑥句话描写了阿关和录之助二人相认的场面。“背着月光的脸”象征着阿关的“过去”。录之助过去是“小川街一家雅致的烟草店的独子”,阿关小时候也常去录之助家玩耍。虽然是很值得怀念的事情,但现如今他却落魄成了黑瘦的贫困车夫。高坂家的破产是自打阿关结婚后,录之助变得自暴自弃,整天在外游荡才导致的。
高坂录之助的父母家也是个传统的家庭,唯一的儿子继承家业。但是,录之助却抛之不顾,最终散尽家财。并且,他和妻子的结合也是出于家人的缘故,而又由于录之助的消极和缺乏责任感,导致和妻子失去联系,实质上这已经是一个离婚状态的家庭。
第⑦句是整部小说的最后,二人淡淡地告别,皎洁的十三夜月光映照出凄凉的身影。未来究竟如何,恐怕只有这轮月亮知道吧。
三、结语
十三夜的月亮给人孤寂的感觉。同样,小说中出现的四个家庭全部没有温暖。阿关的父亲为了守护家庭,让女儿去过不幸的生活。阿关的母亲即使可怜女儿也无法说服丈夫。阿关的夫家更不用说,是地狱般的地方。而高坂录之助的父母家也好,自己的家也好,都变得支离破碎,处在悲惨的境地。
这些家庭所呈现出来的状况可以说是当时“家父长制度”下的最大特征。作者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父权夫权最高”的封建家族下明治女性彷徨不安的姿态,就像即使失败也要向着提升地位而努力的阿关和录之助的妻子。可惜的是,作家樋口一叶虽然指出了社会的不公平之处,却没有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徐琼.樋口一叶及其作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
[2]樋口一叶(林文月译).十三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6
[3]日本現代文学全集10樋口一葉集[M].講談社,1969.10
[4]于晓欢,侯丽枚.从《十三夜》看日本明治时代的婚姻[J].作家杂志,2011.7
[5]刘紫英.从《十三夜》看日本明治时代的婚姻[J].读与写杂志,2010.11
【关键词】阿关;月亮;明治时代;家庭状况
樋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出身于东京,曾向半井桃水学习小说创作。因为生活的苦恼而开始发表作品,被誉为“日本最初的女性职业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三夜》是樋口一叶的短篇小说之一,于1895(明治28)年12月刊登在《文艺俱乐部》的临时增刊《闺秀小说》号上。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由女主人公阿关失神地站在娘家窗户外的场面开始的。出身贫苦的阿关在17岁时遵从双亲的意愿,嫁给了奏任官原田勇,过着人人羡慕的富裕生活。但是,在生完孩子后,丈夫对她开始了语言的暴力和压迫。7年以来,阿关终于难以忍受虐待,在旧历十三夜这一晚逃回家中,向双亲诉苦。但是父亲训诫了她,并另其返回夫家。下部讲的是阿关在返回途中遇到了儿时的青梅竹马——烟草店的独子高坂录之助,现如今是一名车夫。录之助在他暗恋的阿关结婚后,曾经一度自暴自弃,坐吃山空。他的妻子回了娘家,女儿也不幸夭折,结果只剩他一人。最后,阿关和录之助在皎洁的月光下,不得不向着各自的方向走去。
这部小说充分展示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立场和悲哀。其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描写,而且涉及到了四个家庭。本论文将对这些进行逐一分析,探究当时的日本家庭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并深层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上半部分
1.1 有关月亮的描写
①进屋去,坐到有月光的地方去!来,坐在垫上,坐在坐垫上呀,铺席太脏了,我已经告诉房东换个新的,听说铺席匠没有空。
②今天是旧历九月十三,虽然是老风俗,娘也学着赏月什么的,做些江米团子供月亮。这是你爱吃的东西,我想叫亥之助给你捎去点,那孩子却怕难为情。
③虽想给你捎去供月亮的江米团子,先不说别的,装它的套盒就太寒碜了,在别人面前真拿不出来!
④明净的月亮孤寂地挂在天空上,在屋里,只有兄弟亥之助从后边堤坝上掐来插在瓶里的野生茅草,像招手似地摇晃着穗子。
1.2 出现的家庭
⑴阿关的娘家
从句子①中我们可看出,阿关的娘家并不富有,房子是租来的不说,连铺席都是脏兮兮的。阿关的父亲很善言辞,是齐藤家的主人。在听闻女儿要离婚的想法之后,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劝说。首先,离婚的话将再也见不到儿子原田太郎。根据明治时代的法律规定,离婚后由父亲一方抚养子女。阿关作为母亲,不忍切断与太郎的关系。其次,齐藤家在经济上依赖原田勇。特别是弟弟亥之助,在工作上是由于原田勇的关系才得以加薪。若是阿关离了婚,则亥之助必然失业。最后,阿关听从了父亲的劝说,决定返回夫家。
从句子②、③中可以看出阿关的母亲很贤惠,弟弟亥之助是个不会说话的人。而且,因为两家的身份相差悬殊,母亲多少是有些自卑的。但在听完了女儿的诉苦后,她是无条件支持女儿的。
⑵阿关的夫家
1871年(明治4)年10月7日,政府允许了华族、士族、平民之间的通婚。作为高级官吏的原田勇对美丽的阿关一见倾心,将她以“爱妻”的身份娶回家中。但是,在生下独子太郎之后,原田勇开始对妻子产生不满,责备阿关的“不懂礼节”、“无知”,最终阿关忍无可忍决定离婚。但是,明治时代的离婚制度中,男性很占有优势。丈夫不交付离婚书,则离婚是不成立的,而且,离婚后的孩子也归属父亲一方,母亲想要争取孩子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阿关断了离婚的念想,不是作为妻子,而是决心要作为太郎的母亲过完此生。
第④句话描写了阿关离开娘家的场景。被父亲训斥后,阿关不得不牺牲自己,天上一轮“孤寂的月亮”,此情此景,倍显凄凉。但是,阿关抱着“就当自己是死了,才不至于惹起风波”的觉悟,即使继续受气,也如“白天一样”进入了新的局面。
二、下半部分
2.1 有关月亮的描写
⑤月光咬洁,风声咫咫。当中还间间断断地传来悲哀的虫声。
⑥呀,那背着月光的脸好像是那个人。像那个人!阿关几乎喊着那人的名字。
⑦一个是向东,一个是向南,路旁的杨柳在月影下无力地摇曳着,上了漆的木屐的声音显得特别凄凉。
2.2 出现的家庭
⑴高坂录之助和妻子的家⑵高坂录之助的父母家
第⑤句话出现在下部的开头,渲染了之后的悲凉气氛。第⑥句话描写了阿关和录之助二人相认的场面。“背着月光的脸”象征着阿关的“过去”。录之助过去是“小川街一家雅致的烟草店的独子”,阿关小时候也常去录之助家玩耍。虽然是很值得怀念的事情,但现如今他却落魄成了黑瘦的贫困车夫。高坂家的破产是自打阿关结婚后,录之助变得自暴自弃,整天在外游荡才导致的。
高坂录之助的父母家也是个传统的家庭,唯一的儿子继承家业。但是,录之助却抛之不顾,最终散尽家财。并且,他和妻子的结合也是出于家人的缘故,而又由于录之助的消极和缺乏责任感,导致和妻子失去联系,实质上这已经是一个离婚状态的家庭。
第⑦句是整部小说的最后,二人淡淡地告别,皎洁的十三夜月光映照出凄凉的身影。未来究竟如何,恐怕只有这轮月亮知道吧。
三、结语
十三夜的月亮给人孤寂的感觉。同样,小说中出现的四个家庭全部没有温暖。阿关的父亲为了守护家庭,让女儿去过不幸的生活。阿关的母亲即使可怜女儿也无法说服丈夫。阿关的夫家更不用说,是地狱般的地方。而高坂录之助的父母家也好,自己的家也好,都变得支离破碎,处在悲惨的境地。
这些家庭所呈现出来的状况可以说是当时“家父长制度”下的最大特征。作者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父权夫权最高”的封建家族下明治女性彷徨不安的姿态,就像即使失败也要向着提升地位而努力的阿关和录之助的妻子。可惜的是,作家樋口一叶虽然指出了社会的不公平之处,却没有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徐琼.樋口一叶及其作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
[2]樋口一叶(林文月译).十三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6
[3]日本現代文学全集10樋口一葉集[M].講談社,1969.10
[4]于晓欢,侯丽枚.从《十三夜》看日本明治时代的婚姻[J].作家杂志,2011.7
[5]刘紫英.从《十三夜》看日本明治时代的婚姻[J].读与写杂志,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