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并进行反思调整,以促进孩子们下一次更好地进行游戏,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班孩子们的游戏现场,探究孩子的游戏真谛,帮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自主游戏。
建构区的故事1:老鼠
我:“煜煜,你在做什么?”(煜煜显得很无奈,他并不想和我分享他的作品,我又问了一遍)煜煜:“我做的是老鼠,要这样放,不然老鼠就四脚朝天了。”我:“你能和我介绍一下你的老鼠吗?”煜煜:“这是老鼠的头,这是老鼠的身体,这是老鼠的尾巴。”“老鼠的脚呢?”“额,忘记了。”(过了一会儿)煜煜:“我在改装我的老鼠了,这是老鼠的脚。”浩然:“我也想做老鼠,你帮帮我好吗?”(旁边的小朋友也被他的作品吸引了)煜煜:“好的呀!我来帮你。”(煜煜和他的同伴专注地开始他们的第二次老鼠制作)
我的反思和调整:乍一看到煜煜建构的玩具,我以为他会说是一架飞机,而且他告诉我怎样放,不然就是一只四脚朝天的老鼠,所以教师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他对自己建构的东西有明确的认知,而且他建构的东西对称,组合完整,当我提出疑问 “老鼠的脚呢?”煜煜立即做出了调整,整个建构过程他都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如何让他的作品更完美。但是煜煜只愿意和他的同伴享受自己建构的成果,每次我看到他建构的作品时,他会赶紧藏起来或者毁掉一小部分,似乎不愿意与我多言语,不太自信。以后对于建构好的作品,教师可以以照片的形式分享给孩子们,请孩子们大胆地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孩子更自信,更肯定自己,也给其他的孩子更多的灵感。
建构区的故事2:休息室和淋浴房
萱萱:“宝宝在洗澡喽!哎哟哟,这水好烫。啊、啊、啊,水好冷呀!给她加一个调节水温的开关。”(萱萱拿着玩具乐呵呵地在表演洗澡的场景,偶尔还和她的好朋友咪咪交流一下)咪咪:“萱萱,你要去哪里?我送你。”(拿着两个绿色的乐高积木当小车)萱萱:“我要去写作业的地方。”咪咪:“嘀嘟,到了,宝宝累了,让她休息一下吧!瞧,萱萱我还给她加了靠椅,可以坐着休息。”(咪咪把绿色的积木做了靠垫)萱萱:“呵呵,真不错,让宝宝休息一下吧!”(过了一会儿又去建构区找来一个小朋友,说咪咪这是你)萱萱:“我能把我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吗?”我:“可以,你先和我介绍一下这是什么呀?”萱萱:“这是一个休息室,小朋友从楼梯上去,坐下来休息,前面是电视机,可以看电视,后面是沙发,靠在上面很舒服,如果感到热,这个还可以转下来,变成电风扇。”我:“确实是个不错的休息室,你放过去吧!”(孩子们开始收拾区角,结束区角游戏)
我的反思和调整:两位小朋友的交流还原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游戏来源于生活。淋浴器、休息室、电视机、沙发、电风扇等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事物。這对我也是一种启示,为以后孩子进行建构提供了主题内容,比如女孩子可以是娃娃家的建构、男孩子可以是大炮、枪的建构等。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的建构区,孩子们总是建构好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表演。这也给我带来一个疑问,作为教师我是否应该对孩子们建构出的东西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提高其建构水平,还是顺其自然,让他们凭借建构的事物玩起自己的小游戏呢?
美工区里的故事3:小小花瓶
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区角里玩得不亦乐乎,梓烨在放胶棒的地方摆弄着,“梓烨,你在干吗?”“我在做花瓶,这是瓶身,这是下面的底,我想用胶棒把底粘上去。”梓烨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总是粘不牢,“为什么没有成功?”“不知道。”
我:“要不你把这个圆剪大一点,会不会是圆和花瓶的接触面积太小了?”梓烨:“好的,我试试。”(梓烨将小小的圆扔掉,再次回到美工区用剪刀重新剪了一个圆,比之前的大,又开始用胶棒将圆粘在瓶身上,能粘上去,却总是粘不牢,我偷偷将双面胶放在她面前)我:“要不你拿双面胶试试?双面胶比较粘。” 梓烨又开始摆弄,并且成功了。我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梓烨:“额,我是先用双面胶在圆的边上贴一圈,然后把双面胶撕掉粘贴上去,然后把圆多出来的地方剪掉。” 成功以后,梓烨又开始剪小小的碎纸,黏贴在小小花瓶上装饰。紧接着又开始她第二个花瓶的制作,先剪一个长方形,卷起来,变成小小的圆柱,再减小小的圆做瓶底,直至区角活动结束,孩子还乐此不疲,不愿停下来。
我的反思和调整:花瓶很小,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小小的长方形卷成圆柱,再用小圆做底,过程中孩子要剪、粘贴、撕双面胶、对比大小、匹配,进行尝试、思考,整个过程中孩子很专注地在做自己的花瓶,能用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创意地拼搭物体造型,却鲜少和同伴进行互动,她都是自己不断动手尝试,享受的是自己不断动手实践的过程,一遍遍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孩子在这样的手工活动中得到发展。对于此次活动,我将在总结游戏时提出来,鼓励孩子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好朋友,并讨论下在自己区角完成的作品如何处理和保管。
建构区的故事1:老鼠
我:“煜煜,你在做什么?”(煜煜显得很无奈,他并不想和我分享他的作品,我又问了一遍)煜煜:“我做的是老鼠,要这样放,不然老鼠就四脚朝天了。”我:“你能和我介绍一下你的老鼠吗?”煜煜:“这是老鼠的头,这是老鼠的身体,这是老鼠的尾巴。”“老鼠的脚呢?”“额,忘记了。”(过了一会儿)煜煜:“我在改装我的老鼠了,这是老鼠的脚。”浩然:“我也想做老鼠,你帮帮我好吗?”(旁边的小朋友也被他的作品吸引了)煜煜:“好的呀!我来帮你。”(煜煜和他的同伴专注地开始他们的第二次老鼠制作)
我的反思和调整:乍一看到煜煜建构的玩具,我以为他会说是一架飞机,而且他告诉我怎样放,不然就是一只四脚朝天的老鼠,所以教师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他对自己建构的东西有明确的认知,而且他建构的东西对称,组合完整,当我提出疑问 “老鼠的脚呢?”煜煜立即做出了调整,整个建构过程他都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如何让他的作品更完美。但是煜煜只愿意和他的同伴享受自己建构的成果,每次我看到他建构的作品时,他会赶紧藏起来或者毁掉一小部分,似乎不愿意与我多言语,不太自信。以后对于建构好的作品,教师可以以照片的形式分享给孩子们,请孩子们大胆地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孩子更自信,更肯定自己,也给其他的孩子更多的灵感。
建构区的故事2:休息室和淋浴房
萱萱:“宝宝在洗澡喽!哎哟哟,这水好烫。啊、啊、啊,水好冷呀!给她加一个调节水温的开关。”(萱萱拿着玩具乐呵呵地在表演洗澡的场景,偶尔还和她的好朋友咪咪交流一下)咪咪:“萱萱,你要去哪里?我送你。”(拿着两个绿色的乐高积木当小车)萱萱:“我要去写作业的地方。”咪咪:“嘀嘟,到了,宝宝累了,让她休息一下吧!瞧,萱萱我还给她加了靠椅,可以坐着休息。”(咪咪把绿色的积木做了靠垫)萱萱:“呵呵,真不错,让宝宝休息一下吧!”(过了一会儿又去建构区找来一个小朋友,说咪咪这是你)萱萱:“我能把我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吗?”我:“可以,你先和我介绍一下这是什么呀?”萱萱:“这是一个休息室,小朋友从楼梯上去,坐下来休息,前面是电视机,可以看电视,后面是沙发,靠在上面很舒服,如果感到热,这个还可以转下来,变成电风扇。”我:“确实是个不错的休息室,你放过去吧!”(孩子们开始收拾区角,结束区角游戏)
我的反思和调整:两位小朋友的交流还原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游戏来源于生活。淋浴器、休息室、电视机、沙发、电风扇等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事物。這对我也是一种启示,为以后孩子进行建构提供了主题内容,比如女孩子可以是娃娃家的建构、男孩子可以是大炮、枪的建构等。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的建构区,孩子们总是建构好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表演。这也给我带来一个疑问,作为教师我是否应该对孩子们建构出的东西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提高其建构水平,还是顺其自然,让他们凭借建构的事物玩起自己的小游戏呢?
美工区里的故事3:小小花瓶
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区角里玩得不亦乐乎,梓烨在放胶棒的地方摆弄着,“梓烨,你在干吗?”“我在做花瓶,这是瓶身,这是下面的底,我想用胶棒把底粘上去。”梓烨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总是粘不牢,“为什么没有成功?”“不知道。”
我:“要不你把这个圆剪大一点,会不会是圆和花瓶的接触面积太小了?”梓烨:“好的,我试试。”(梓烨将小小的圆扔掉,再次回到美工区用剪刀重新剪了一个圆,比之前的大,又开始用胶棒将圆粘在瓶身上,能粘上去,却总是粘不牢,我偷偷将双面胶放在她面前)我:“要不你拿双面胶试试?双面胶比较粘。” 梓烨又开始摆弄,并且成功了。我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梓烨:“额,我是先用双面胶在圆的边上贴一圈,然后把双面胶撕掉粘贴上去,然后把圆多出来的地方剪掉。” 成功以后,梓烨又开始剪小小的碎纸,黏贴在小小花瓶上装饰。紧接着又开始她第二个花瓶的制作,先剪一个长方形,卷起来,变成小小的圆柱,再减小小的圆做瓶底,直至区角活动结束,孩子还乐此不疲,不愿停下来。
我的反思和调整:花瓶很小,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小小的长方形卷成圆柱,再用小圆做底,过程中孩子要剪、粘贴、撕双面胶、对比大小、匹配,进行尝试、思考,整个过程中孩子很专注地在做自己的花瓶,能用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创意地拼搭物体造型,却鲜少和同伴进行互动,她都是自己不断动手尝试,享受的是自己不断动手实践的过程,一遍遍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孩子在这样的手工活动中得到发展。对于此次活动,我将在总结游戏时提出来,鼓励孩子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好朋友,并讨论下在自己区角完成的作品如何处理和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