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教育中,田径运动是一项重要的构成要素,怎样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引导运动员积极参加田径运动锻炼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和途径”两大方面进行探究,其目的是为高职院校的田径训练模式创建明确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途径研究
引言:一直以来,田径运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体育项目,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要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需要注意增强运动员的运动热情,指导他们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而增强自身的体育素质。由于高职院校在田径训练方面具有独特性,其训练强度大。所以,体育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运动员参与训练,进而增强其运动能力。
一、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
(一)运动前需要做好万全准备
在参加田径运动训练之前,务必要安排运动员做热身运动。这是运动员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运动员能够更顺利地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技巧。众周所知。田径运动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爆发力,运动员需要迅速提升自己的奔跑速度,对此,进行热身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运动员避免外伤。比如,在参加训练前需要进行身体柔韧性的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在训练结束后禁止立刻停止运动,一般是通过慢跑、散步等方法逐渐平复自己的心跳。而且,教师也需要安排运动员进行拉伸训练,其目的是为了缓解局部肌肉紧张,避免高强度活动后运动员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
另外,同时,在运动前,也需要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过度紧张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比赛活动前,个别运动员若不注重心理状态的调整,则会影响到自身实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在运动前,不仅要加强热身运动,同时也要调整好心理状态,确保以最佳的状态进行训练。
(二)注重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的训练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极其严格,再加上其教学特点相对独特,当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高职院校体育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运动员的真实水平。关于力量训练来说,其能够让运动员获得充分的能量来克服阻力。关于速度训练来说,其是田径运动员的学习侧重点,也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运动员在接受速度训练的时候,务必要以力量训练为基础,仅仅注重速度训练,则会导致运动员的肌肉成长不均匀,最终会制约其速度的提升。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训练项目,都要接受耐力训练。在参加体育竞赛的过程中,赛程时间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假若确保田径运动员没有强大的耐力,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比赛成绩。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务必要重视学生的耐力训练,为其提升奔跑速度奠定稳固基础。
另外,在田径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无论针对哪个方面进行训练,一定要掌握相应的训练技巧,教师一定要准确地筛选出来,并实施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根据专项活动的特点,对训练方式进行个性化、专业化地调整和运用。由于每一位田径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方面,要确保避免枯燥、乏味的训练,同时也要避免运动员出现学习“瓶颈”,特别是在速度方面的提升,往往是存在上限的,所以在这方面要结合理论知识,引导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
二、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的途径
(一)注重日常训练
关于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体能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进而增强运动员的体能。例如,在中距离短跑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分段训练地方时增强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也就是说,将其训练任务划分成若干个步骤,依次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耐力、冲刺力等,同时也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转弯灵活性。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起跑反应能力,那么需要进行30m或50m的短跑运动;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转弯灵活性,那么需要用转弯起跑的100m短跑进行训练;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耐受力,那么需要参加单腿跳、蛙跳后500m的中跑进行训练;若要锻炼运动员的冲刺力,那么需要重复测试,确保运动员能够找到最合适、最科学的冲刺路程;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肺活量,那么需要以越野的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冲刺力。
(二)利用田径竞赛来增强运动员的体育素质
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为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流程,并且也需要鼓励运动员积极参加田径竞赛。在具体竞赛中,田径运动员的参赛成绩通常是不稳定的,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运动员在参赛的过程中存在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另外也是由于在参赛期间,观众的呼喊声、吵闹声等会对运动员的正常发挥造成不利的影響。对此,田径竞赛不但是一个考查运动员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增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个必要手段。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校内测试和考核,例如:周考、月考、季度考等。对于测试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员来说,在日常训练中一定要多付出、多努力,相应地提高这一类运动员的运动量,为其获得优异的成绩提供条件。
三、结束语
针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来说,有效的训练策略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专业的运动员,所以,在对其开展日常训练时,务必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计划,帮助运动员扬长补短。并且,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一定要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确保其能够长期维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由于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其训练结束后往往会出现怠倦、厌烦等心理,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运动员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增强其参加运动的热情,为提高其体育成绩做铺垫。
参考文献
[1]范军.高校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6(10):50-55.
[2]梁树伟.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2):30-32.
[3]朱丽萍.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22).
[4]王永.刘翔110米栏的时间特征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3).
[5]吕峰.提高我国跨栏跑技术与训练几点建议[J].新西部,2017(22):13-14.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途径研究
引言:一直以来,田径运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体育项目,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要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需要注意增强运动员的运动热情,指导他们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而增强自身的体育素质。由于高职院校在田径训练方面具有独特性,其训练强度大。所以,体育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运动员参与训练,进而增强其运动能力。
一、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
(一)运动前需要做好万全准备
在参加田径运动训练之前,务必要安排运动员做热身运动。这是运动员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运动员能够更顺利地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技巧。众周所知。田径运动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爆发力,运动员需要迅速提升自己的奔跑速度,对此,进行热身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运动员避免外伤。比如,在参加训练前需要进行身体柔韧性的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在训练结束后禁止立刻停止运动,一般是通过慢跑、散步等方法逐渐平复自己的心跳。而且,教师也需要安排运动员进行拉伸训练,其目的是为了缓解局部肌肉紧张,避免高强度活动后运动员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
另外,同时,在运动前,也需要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过度紧张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比赛活动前,个别运动员若不注重心理状态的调整,则会影响到自身实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在运动前,不仅要加强热身运动,同时也要调整好心理状态,确保以最佳的状态进行训练。
(二)注重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的训练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极其严格,再加上其教学特点相对独特,当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高职院校体育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运动员的真实水平。关于力量训练来说,其能够让运动员获得充分的能量来克服阻力。关于速度训练来说,其是田径运动员的学习侧重点,也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运动员在接受速度训练的时候,务必要以力量训练为基础,仅仅注重速度训练,则会导致运动员的肌肉成长不均匀,最终会制约其速度的提升。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训练项目,都要接受耐力训练。在参加体育竞赛的过程中,赛程时间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假若确保田径运动员没有强大的耐力,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比赛成绩。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务必要重视学生的耐力训练,为其提升奔跑速度奠定稳固基础。
另外,在田径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无论针对哪个方面进行训练,一定要掌握相应的训练技巧,教师一定要准确地筛选出来,并实施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根据专项活动的特点,对训练方式进行个性化、专业化地调整和运用。由于每一位田径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方面,要确保避免枯燥、乏味的训练,同时也要避免运动员出现学习“瓶颈”,特别是在速度方面的提升,往往是存在上限的,所以在这方面要结合理论知识,引导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
二、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的途径
(一)注重日常训练
关于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体能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进而增强运动员的体能。例如,在中距离短跑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分段训练地方时增强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也就是说,将其训练任务划分成若干个步骤,依次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耐力、冲刺力等,同时也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转弯灵活性。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起跑反应能力,那么需要进行30m或50m的短跑运动;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转弯灵活性,那么需要用转弯起跑的100m短跑进行训练;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耐受力,那么需要参加单腿跳、蛙跳后500m的中跑进行训练;若要锻炼运动员的冲刺力,那么需要重复测试,确保运动员能够找到最合适、最科学的冲刺路程;若要锻炼运动员的肺活量,那么需要以越野的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冲刺力。
(二)利用田径竞赛来增强运动员的体育素质
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为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流程,并且也需要鼓励运动员积极参加田径竞赛。在具体竞赛中,田径运动员的参赛成绩通常是不稳定的,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运动员在参赛的过程中存在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另外也是由于在参赛期间,观众的呼喊声、吵闹声等会对运动员的正常发挥造成不利的影響。对此,田径竞赛不但是一个考查运动员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增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个必要手段。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校内测试和考核,例如:周考、月考、季度考等。对于测试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员来说,在日常训练中一定要多付出、多努力,相应地提高这一类运动员的运动量,为其获得优异的成绩提供条件。
三、结束语
针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来说,有效的训练策略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专业的运动员,所以,在对其开展日常训练时,务必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计划,帮助运动员扬长补短。并且,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一定要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确保其能够长期维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由于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其训练结束后往往会出现怠倦、厌烦等心理,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运动员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增强其参加运动的热情,为提高其体育成绩做铺垫。
参考文献
[1]范军.高校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6(10):50-55.
[2]梁树伟.田径运动训练管理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2):30-32.
[3]朱丽萍.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22).
[4]王永.刘翔110米栏的时间特征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3).
[5]吕峰.提高我国跨栏跑技术与训练几点建议[J].新西部,2017(2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