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建立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只是的获得是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教师和学习伙伴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起着帮助的作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让学生和谐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一、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则是学生探讨知识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指挥者、指导者,因此,在构建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首先做好角色的转变,努力践行师友理念,为师生、生生互助奠定基础,采用师友型的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师生间和谐良好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行全过程师友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和谐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决定小组合作的划分及活动的时间。在扮演这一角色时,教师应当控制好小组合作的“质”和“量”,在“质”的方面,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由教师指定搭配,也可让学生自愿组合,每个小组中应至少有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当小组中“师傅”的角色;在“量”的方面,一般一个小组可由3~6个学生组成,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但人数不宜过多;其次,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的互助合作活动空间,在活动过程中指挥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进行互助教学活动前,先向学生解释课程目标、学习程度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更好地开展互助学习;在学生互助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担当着监督者的角色,监督学生的行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最后,教师要多学生的学习和互助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做好反馈。
〓〓二、建立师友规则,规范课堂互助活动
〓〓为保证和谐互助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构建和谐互助课堂时,应当建立一定的师友规则,按照制定的规则有序地开展师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如在各小组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自主思考,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记住要点;小组之间的意见不一致时,可由每小组成员推举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同时每个学生应记录下各小组发言的要点,丰富课堂笔记等。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结成生生之间的互助对子,实行捆绑式管理,建立双方之间的连带关系,以激发学生互助的积极性。同时注意调控互助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以免因学习能力较强的一方急于求成或赶进度而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的一方失去自主学习的权力,促使生生之间的互助活动有效开展。
〓〓三、注重自主学习,适当提供发言机会
〓〓和谐互助教学不仅强调生生之间的互助,还着重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开展和谐互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和课堂的沟通交流。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提出“作者在写下这篇优美的文章时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想要做些什么呢?”等问题,让学生们先自由思考1~2分钟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再让小组长简要阐明本小组内的观点,由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可拓展学生思维或是重点、难点的问题,一些可独立解决的问题则不必进行交流。
〓〓四、合理运用评价,构建和谐互助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互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当贯穿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馈,根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学习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明确地了解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在进行评价时,应多用正面的评价,构建和谐课堂,强化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恰当地辅之以批评,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而获知”,而不是“教而获知”。
〓〓总之,和谐互助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互助结对最终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共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构建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点燃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达到高效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和谐共处、互相友爱的精神,有利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一、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则是学生探讨知识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指挥者、指导者,因此,在构建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首先做好角色的转变,努力践行师友理念,为师生、生生互助奠定基础,采用师友型的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师生间和谐良好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行全过程师友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和谐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决定小组合作的划分及活动的时间。在扮演这一角色时,教师应当控制好小组合作的“质”和“量”,在“质”的方面,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由教师指定搭配,也可让学生自愿组合,每个小组中应至少有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当小组中“师傅”的角色;在“量”的方面,一般一个小组可由3~6个学生组成,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但人数不宜过多;其次,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的互助合作活动空间,在活动过程中指挥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进行互助教学活动前,先向学生解释课程目标、学习程度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更好地开展互助学习;在学生互助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担当着监督者的角色,监督学生的行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最后,教师要多学生的学习和互助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做好反馈。
〓〓二、建立师友规则,规范课堂互助活动
〓〓为保证和谐互助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构建和谐互助课堂时,应当建立一定的师友规则,按照制定的规则有序地开展师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如在各小组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自主思考,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记住要点;小组之间的意见不一致时,可由每小组成员推举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同时每个学生应记录下各小组发言的要点,丰富课堂笔记等。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结成生生之间的互助对子,实行捆绑式管理,建立双方之间的连带关系,以激发学生互助的积极性。同时注意调控互助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以免因学习能力较强的一方急于求成或赶进度而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的一方失去自主学习的权力,促使生生之间的互助活动有效开展。
〓〓三、注重自主学习,适当提供发言机会
〓〓和谐互助教学不仅强调生生之间的互助,还着重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开展和谐互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和课堂的沟通交流。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提出“作者在写下这篇优美的文章时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想要做些什么呢?”等问题,让学生们先自由思考1~2分钟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再让小组长简要阐明本小组内的观点,由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可拓展学生思维或是重点、难点的问题,一些可独立解决的问题则不必进行交流。
〓〓四、合理运用评价,构建和谐互助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互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当贯穿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馈,根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学习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明确地了解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在进行评价时,应多用正面的评价,构建和谐课堂,强化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恰当地辅之以批评,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而获知”,而不是“教而获知”。
〓〓总之,和谐互助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互助结对最终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共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构建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点燃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达到高效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和谐共处、互相友爱的精神,有利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