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涉足茶叶行业不足10年的村级企业,居然在全国性的名茶比赛上一路“摘金夺银”,成立了国内唯一的茶叶院士工作站,今年又获得全国唯一列入国家“863”计划的相关农业课题。面对这一系列奇迹,3月13日,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省唯一的农民产业教授王金和告诉记者:“现在有4家国家级研究机构将进行为期4年的子课题配套研究,完成后我们将会掀起一场农业机械革命。”
“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吟春碧芽作为丹阳市云阳镇迈村的一个农业企业,居然领衔组织包括中国测试研究院、江苏大学、江苏吟春碧芽茶叶研究所等四家单位专家进行“智能绿色农业机械的研究和开发”,这个看起来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却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版。
把“烫手山芋”做成“茶叶楚翘”
2003年,王金和接到了对口支持丹北丘陵贫困村的任务。当时村里有两个茶场,由于长期失管,茶树长得有一人多高,300多亩的茶园里杂草丛生,无人愿意承包,真就是一个无人接手的“烫手山芋”。王金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没有环境污染,倒是一个搞有机茶叶的好地方,如果投入资金,引进良种,招聘人才,这个山坡荒地倒也能成为“金山宝地”。但是让王金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一个扶贫之举,居然把一个“烫手山芋”做成了“茶叶翘楚”。
目前公司拥有茶园4800亩,辐射周边丹北丘陵山区1.2万亩,带动农户3600户。生产的“吟春碧芽”绿茶,科技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第六届、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国第七届“中茶杯特等奖”;江苏第十二届“陆羽杯特等奖”,取得总分第一名。公司还通过了国际质量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也成为江苏省首家通过行业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创下了省农业企业诸多第一。
把“茶叶研究所”做成“院士工作站”
中国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在国内数万家茶场里,至今未满十岁的吟春碧芽应该只能算是蹒跚学步的儿童。但是这个茶叶行业里的“小弟弟”却已经成为众人羡慕的“小巨人”,一个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的金字招牌就足以笑傲江湖。
搞工业出身的王金和对茶叶原来是一窍不通,但是深深明白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茶叶公司成立之初,他就拖着丹阳市科技局的领导跑到了中科院茶叶研究所,但是第一次就吃了个“闭门羹”,没有一个专家教授愿意为一个门外汉“扫盲”。第二次总算见到了部门负责人,但是对方开出的价码让刚起步的王金和吓了回来。不甘失败的王金和于是成立了“茶叶研究所”,把招聘来的员工送出去培训,然后靠结识专家、朋友交朋友的方法认识了中国工程院唯一的茶叶院士陈宗懋。
陈宗懋院士是全国各大茶场争相“猎头”的权威,但是却与王金和一见如故,尤其赞赏他用工业理念来进行茶叶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的做法,陈宗懋放弃了其他茶场的高薪聘请,欣然做起了吟春碧芽的科技“掌门人”。2008年,获得江苏省科技厅第一批企业院士工作站。
有了院士技术团队和公司引进的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吟春碧芽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仅氨基酸一项指标就高出同类茶叶20%。
把“生产型企业”做成“科研性机构”
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档茶叶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但是把“生产型企业”做成“科研性机构”,把市场参与者做成领跑者,是王金和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2012年新春伊始实现了。由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智能绿色农业机械的研究和开发”被列入了“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863”计划)唯一的国家农业科研课题,公司组织35位专家教授共同攻关,中央财政给予了1052万元项目款支持。
课题任务书签订后,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纷纷伸出了“橄榄枝”,自筹资金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并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
王金和表示,未来种田将不依靠人力,而是全部采用智能化机械操作,未来农民只要坐在电脑旁,通过物联网或者手机,就能操控智能机械进行播种、施肥、治虫、收贮等。目前我们正在组织进行联合攻关。
王金和欣喜地告诉记者:“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同时也带动的是一个智能农业机械产业和一大批企业。前途将是无限光明。”
“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吟春碧芽作为丹阳市云阳镇迈村的一个农业企业,居然领衔组织包括中国测试研究院、江苏大学、江苏吟春碧芽茶叶研究所等四家单位专家进行“智能绿色农业机械的研究和开发”,这个看起来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却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版。
把“烫手山芋”做成“茶叶楚翘”
2003年,王金和接到了对口支持丹北丘陵贫困村的任务。当时村里有两个茶场,由于长期失管,茶树长得有一人多高,300多亩的茶园里杂草丛生,无人愿意承包,真就是一个无人接手的“烫手山芋”。王金和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没有环境污染,倒是一个搞有机茶叶的好地方,如果投入资金,引进良种,招聘人才,这个山坡荒地倒也能成为“金山宝地”。但是让王金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一个扶贫之举,居然把一个“烫手山芋”做成了“茶叶翘楚”。
目前公司拥有茶园4800亩,辐射周边丹北丘陵山区1.2万亩,带动农户3600户。生产的“吟春碧芽”绿茶,科技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第六届、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国第七届“中茶杯特等奖”;江苏第十二届“陆羽杯特等奖”,取得总分第一名。公司还通过了国际质量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也成为江苏省首家通过行业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创下了省农业企业诸多第一。
把“茶叶研究所”做成“院士工作站”
中国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在国内数万家茶场里,至今未满十岁的吟春碧芽应该只能算是蹒跚学步的儿童。但是这个茶叶行业里的“小弟弟”却已经成为众人羡慕的“小巨人”,一个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的金字招牌就足以笑傲江湖。
搞工业出身的王金和对茶叶原来是一窍不通,但是深深明白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茶叶公司成立之初,他就拖着丹阳市科技局的领导跑到了中科院茶叶研究所,但是第一次就吃了个“闭门羹”,没有一个专家教授愿意为一个门外汉“扫盲”。第二次总算见到了部门负责人,但是对方开出的价码让刚起步的王金和吓了回来。不甘失败的王金和于是成立了“茶叶研究所”,把招聘来的员工送出去培训,然后靠结识专家、朋友交朋友的方法认识了中国工程院唯一的茶叶院士陈宗懋。
陈宗懋院士是全国各大茶场争相“猎头”的权威,但是却与王金和一见如故,尤其赞赏他用工业理念来进行茶叶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的做法,陈宗懋放弃了其他茶场的高薪聘请,欣然做起了吟春碧芽的科技“掌门人”。2008年,获得江苏省科技厅第一批企业院士工作站。
有了院士技术团队和公司引进的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吟春碧芽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仅氨基酸一项指标就高出同类茶叶20%。
把“生产型企业”做成“科研性机构”
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档茶叶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但是把“生产型企业”做成“科研性机构”,把市场参与者做成领跑者,是王金和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2012年新春伊始实现了。由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智能绿色农业机械的研究和开发”被列入了“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863”计划)唯一的国家农业科研课题,公司组织35位专家教授共同攻关,中央财政给予了1052万元项目款支持。
课题任务书签订后,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纷纷伸出了“橄榄枝”,自筹资金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并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
王金和表示,未来种田将不依靠人力,而是全部采用智能化机械操作,未来农民只要坐在电脑旁,通过物联网或者手机,就能操控智能机械进行播种、施肥、治虫、收贮等。目前我们正在组织进行联合攻关。
王金和欣喜地告诉记者:“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同时也带动的是一个智能农业机械产业和一大批企业。前途将是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