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因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角色多重,往往重视了网络管理、计算机维护等工作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比较少,而且专业成长比较慢。本文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入手阐述了从4个方面快速提高信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途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73-01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好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服务,还要保障学校计算机及网络的正常使用和运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给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不但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等特点,并且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修养也很有关系。
因此敢问,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路在何方?
第一条路:背上学习的行囊,多多取经。
道路解读——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让我们聚焦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改变。
以往“信息技术课”称“计算机课”,单从学科命名便可解读出学科注重的是计算机程序的学习、设计和应用的教学,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看重学生的“技术”。而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绝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它是以“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知识理论背景,通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看重的是学生“兴趣、意识和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识是最好的坚持,素养则是最资深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这种“兴趣、意识和素养”,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从早抓起,因此,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尤为重要!
因此,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转变以前只教计算机操作的概念,而应侧重于传授过程和方法,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如: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书籍;阅读专业期刊,如《教育信息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 ;也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向专家学习。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二条路:勇于结伴与组队,抱团而行。
道路解读——信息技术老师要多参加教研活动,在团队中寻求发展和提高!
教研活动对教师的成长是有教育史以来公认的教师成长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信息技術学科的年轻及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还要兼任网管员、摄像师、电子器材修理员等多重角色的原因,导致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仍然没有达到其他学科已经具有的常态化开展。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勇于结伴、组队,变成团队,大家抱团而求前行。
同时,“抱团而行”还包含“进行到底”的含义,一是要在集体教研活动上常态化,组织者要进行到底;二是要在教师个人教研活动上持续化,自己要进行到底。只有“进行到底”了,大家才能更紧密地团结在教研活动的氛围中,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发展自我、提高大家的功效。
因此,怎样“抱团”呢?
首先,态度和行动上要“积极”。信息技术老师要积极地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比如多参加说课比赛、上公开课等活动。因为在专家的引领作用下,在教研员的点拨、指导中,信息技术老师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校整个集体的教研力量,共同探讨教学问题,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大家不断学习、探究、请教、实践、反思,在大家的帮助下获得了成长。如此在氛围上、水平上达到一种共鸣与互助,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研成果的取得。
其次,过程和评价上要“持续”。要将个人教研活动持续进行,通过教育叙事、论文写作、案例交流以及网上教研等方式经常进行总结与交流。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训。
第三条路:竖起教学的明镜,面镜思过
道路解读:信息技术老师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多慎独多反思。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核心因素。
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表明,要成为优秀教师,应不断自我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语言,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反思成功的预设,反思失败的教训;反思教学目标的定位,反思教学设计的流程;反思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反思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反思教师形象,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评价,反思教学机智,反思学生表现,反思板书设计,反思习题设计……
反思的外延很广泛,我们主要可以针对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1、课堂效果反思。对课堂效果反思,包括学生的反映、课堂的进展、教学的质量等进行反思,主要是寻找出自己的预设在哪里发现了问题,遇到了困难。尤为重要是要反思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很有特色:比如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于软件的使用有许多种方法,不一定老师的方法是最好的;或者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老师又发现了新的知识点或者操作方法,因为信息技术课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解决过程中要看看有没有促进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反思。通过任务设计,反思自己的知识、技能目标有没有达到教案的设计,重难点有没有突破。对于重点知识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得出学生掌握的程度;对于难点问题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有没有攻克。
3、教学设计反思。这是课后反思的最常态做法,即反思教学设计之初与课堂实际的差距及原因,通过反思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设计,促成教学设计的成熟发展。
只要是反思,就是一种总结与发现,就能够看到问题的所在,自己的不足,找到更好的教学策略发展自己驾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能力。
第四条路:比武切磋寻对手,山外有山。
道路解读——在学生信息学竞赛辅导中培养自己的多种能力。
从历届信息学竞赛的情况来看,竞赛不仅比学生的知识面,更体现学生能力的发挥,许多赛题都没有固定现成的解法,选手要在比赛现场凭借实力和经驗理出思路,构建数学模型,写出算法,编出程序。又由于竞赛采用“黑盒”测试的评价方式,评分的唯一标准是测试数据,计算机判定问题的解决只认结果,不认过程,由此造成计算机比赛中极高的“零分率”。这种“残酷”的比赛环境,促使竞赛辅导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想象力与创造力、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客观问题和主观思维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等,这就加大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研究。
因此,信息技术老师在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考验自身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运用,在各种竞赛中,让学生“脱颖而出”,也让自己大开眼界。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内容相对复杂、过程相当漫长的活动,并非有哪种技术、哪种方法就可以让人一劳永逸;也不可能哪些能力、哪些成果让人水平至高。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其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并且是不断变化更新、永不停止的。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认识与长远的打算,以及执着的精神去发展每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的就是多种途径的综合应用和各种手段的强势互补。
总之,就像“敢问,路在何方”歌曲唱的那样,信息技术老师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寻求更好的发展,就要“多取经、抱团行、精思过、寻对手”,只要做到做实以上四点,信息技术老师的道路必定是光明美好的。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书育人》2007年25期
[2]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王爱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73-01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好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服务,还要保障学校计算机及网络的正常使用和运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给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不但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等特点,并且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修养也很有关系。
因此敢问,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路在何方?
第一条路:背上学习的行囊,多多取经。
道路解读——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让我们聚焦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改变。
以往“信息技术课”称“计算机课”,单从学科命名便可解读出学科注重的是计算机程序的学习、设计和应用的教学,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看重学生的“技术”。而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绝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它是以“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知识理论背景,通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看重的是学生“兴趣、意识和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识是最好的坚持,素养则是最资深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这种“兴趣、意识和素养”,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从早抓起,因此,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尤为重要!
因此,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转变以前只教计算机操作的概念,而应侧重于传授过程和方法,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如: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书籍;阅读专业期刊,如《教育信息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 ;也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向专家学习。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二条路:勇于结伴与组队,抱团而行。
道路解读——信息技术老师要多参加教研活动,在团队中寻求发展和提高!
教研活动对教师的成长是有教育史以来公认的教师成长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信息技術学科的年轻及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还要兼任网管员、摄像师、电子器材修理员等多重角色的原因,导致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仍然没有达到其他学科已经具有的常态化开展。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勇于结伴、组队,变成团队,大家抱团而求前行。
同时,“抱团而行”还包含“进行到底”的含义,一是要在集体教研活动上常态化,组织者要进行到底;二是要在教师个人教研活动上持续化,自己要进行到底。只有“进行到底”了,大家才能更紧密地团结在教研活动的氛围中,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发展自我、提高大家的功效。
因此,怎样“抱团”呢?
首先,态度和行动上要“积极”。信息技术老师要积极地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比如多参加说课比赛、上公开课等活动。因为在专家的引领作用下,在教研员的点拨、指导中,信息技术老师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校整个集体的教研力量,共同探讨教学问题,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大家不断学习、探究、请教、实践、反思,在大家的帮助下获得了成长。如此在氛围上、水平上达到一种共鸣与互助,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研成果的取得。
其次,过程和评价上要“持续”。要将个人教研活动持续进行,通过教育叙事、论文写作、案例交流以及网上教研等方式经常进行总结与交流。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训。
第三条路:竖起教学的明镜,面镜思过
道路解读:信息技术老师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多慎独多反思。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核心因素。
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表明,要成为优秀教师,应不断自我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语言,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反思成功的预设,反思失败的教训;反思教学目标的定位,反思教学设计的流程;反思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反思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反思教师形象,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评价,反思教学机智,反思学生表现,反思板书设计,反思习题设计……
反思的外延很广泛,我们主要可以针对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1、课堂效果反思。对课堂效果反思,包括学生的反映、课堂的进展、教学的质量等进行反思,主要是寻找出自己的预设在哪里发现了问题,遇到了困难。尤为重要是要反思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很有特色:比如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于软件的使用有许多种方法,不一定老师的方法是最好的;或者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老师又发现了新的知识点或者操作方法,因为信息技术课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解决过程中要看看有没有促进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反思。通过任务设计,反思自己的知识、技能目标有没有达到教案的设计,重难点有没有突破。对于重点知识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得出学生掌握的程度;对于难点问题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有没有攻克。
3、教学设计反思。这是课后反思的最常态做法,即反思教学设计之初与课堂实际的差距及原因,通过反思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设计,促成教学设计的成熟发展。
只要是反思,就是一种总结与发现,就能够看到问题的所在,自己的不足,找到更好的教学策略发展自己驾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能力。
第四条路:比武切磋寻对手,山外有山。
道路解读——在学生信息学竞赛辅导中培养自己的多种能力。
从历届信息学竞赛的情况来看,竞赛不仅比学生的知识面,更体现学生能力的发挥,许多赛题都没有固定现成的解法,选手要在比赛现场凭借实力和经驗理出思路,构建数学模型,写出算法,编出程序。又由于竞赛采用“黑盒”测试的评价方式,评分的唯一标准是测试数据,计算机判定问题的解决只认结果,不认过程,由此造成计算机比赛中极高的“零分率”。这种“残酷”的比赛环境,促使竞赛辅导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想象力与创造力、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客观问题和主观思维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等,这就加大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研究。
因此,信息技术老师在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考验自身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运用,在各种竞赛中,让学生“脱颖而出”,也让自己大开眼界。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内容相对复杂、过程相当漫长的活动,并非有哪种技术、哪种方法就可以让人一劳永逸;也不可能哪些能力、哪些成果让人水平至高。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其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并且是不断变化更新、永不停止的。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认识与长远的打算,以及执着的精神去发展每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的就是多种途径的综合应用和各种手段的强势互补。
总之,就像“敢问,路在何方”歌曲唱的那样,信息技术老师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寻求更好的发展,就要“多取经、抱团行、精思过、寻对手”,只要做到做实以上四点,信息技术老师的道路必定是光明美好的。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书育人》2007年25期
[2]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王爱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