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引学生走进生活,带学生走出教室,与学生合作探索,教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走出教室; 学会思考;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35-01
“这是数学课吗?”“这节数学课真有意思!”每当上完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总会这样说。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 引学生走进生活
“实践出真知”,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到社会上,到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调查调查,采访采访,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形成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的教学,这节课需要大量的生活常识来支撑,如果课前不进行调查访问,不在学生已有生活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那么课堂上将是老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在课前我安排了学生作如下的调查工作:(1)110、112、114、120等特殊电话号码是什么号码;(2)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3)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4)生活中常见的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5)去邮局调查有关邮政编码的其他信息。通过这样的调查,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字,体会数学的价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不仅调查了丰富的信息,初步体会数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在他们眼中数字再也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含有丰富的信息。
2 带学生走出教室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如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一课,首先让学生计算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巩固已学的面积知识,然后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里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测量,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与学生合作探索
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重要能力之一,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多层次信息传递,这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所提倡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教师不只是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和处理者;活动教学过程不只是预设计划的执行过程,同时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实践活动教学中,课堂因互动而生成,因生成而更新,因更新而呈现出特征。
如教学《球的反弹高度》一课,课前可先把学生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然后,再分小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小组交流时教师适时介入,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再通过全班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获得结论,认识到: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但表示同一种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是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又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4 教学生学会思考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小学生来说,不是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勤于创新的精神。
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测:哪些平面图形能密铺?这样的猜测会引起同学们的争议,激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猜测是否正确呢?这时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进行验证。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交流广泛。交流反馈活动中,为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用操作的形式告诉大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可以密铺,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学生用言语告诉大家梯形只要铺一次就知道可以密铺,因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铺成了平行四边形,既然平行四边形可以密铺,梯形当然也可以密铺;在教师的操作中,学生们推理着: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能铺成平行四边形,不铺也可以知道三角形能密铺。这样的交流活动,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地理解图形密铺的理由。
5 让学生展示交流
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及时发现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画出美丽的图案》一课,在第三环节的教学中,先呈现两个用画圆的方法得到的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弄清它们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并让学生尝试画出这样的图案,并涂上颜色。学生画完后,让其展示作品,交流想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究的欲望。第四环节,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圆形图案,通过设计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的美。学生完成图案设计后,再次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同学们的设计巧妙、新奇、别致,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之中,都可以变成我们数学实践活动的载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知识理论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活动的空间,充分利用家、校、社区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做”中学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创造的场所。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走出教室; 学会思考;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35-01
“这是数学课吗?”“这节数学课真有意思!”每当上完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总会这样说。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 引学生走进生活
“实践出真知”,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到社会上,到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调查调查,采访采访,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形成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的教学,这节课需要大量的生活常识来支撑,如果课前不进行调查访问,不在学生已有生活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那么课堂上将是老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在课前我安排了学生作如下的调查工作:(1)110、112、114、120等特殊电话号码是什么号码;(2)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3)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4)生活中常见的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5)去邮局调查有关邮政编码的其他信息。通过这样的调查,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字,体会数学的价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不仅调查了丰富的信息,初步体会数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在他们眼中数字再也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含有丰富的信息。
2 带学生走出教室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如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一课,首先让学生计算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巩固已学的面积知识,然后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里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测量,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与学生合作探索
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重要能力之一,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多层次信息传递,这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所提倡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教师不只是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和处理者;活动教学过程不只是预设计划的执行过程,同时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实践活动教学中,课堂因互动而生成,因生成而更新,因更新而呈现出特征。
如教学《球的反弹高度》一课,课前可先把学生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然后,再分小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小组交流时教师适时介入,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再通过全班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获得结论,认识到: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但表示同一种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是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又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4 教学生学会思考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小学生来说,不是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勤于创新的精神。
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测:哪些平面图形能密铺?这样的猜测会引起同学们的争议,激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猜测是否正确呢?这时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进行验证。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交流广泛。交流反馈活动中,为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用操作的形式告诉大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可以密铺,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学生用言语告诉大家梯形只要铺一次就知道可以密铺,因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铺成了平行四边形,既然平行四边形可以密铺,梯形当然也可以密铺;在教师的操作中,学生们推理着: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能铺成平行四边形,不铺也可以知道三角形能密铺。这样的交流活动,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地理解图形密铺的理由。
5 让学生展示交流
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及时发现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画出美丽的图案》一课,在第三环节的教学中,先呈现两个用画圆的方法得到的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弄清它们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并让学生尝试画出这样的图案,并涂上颜色。学生画完后,让其展示作品,交流想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究的欲望。第四环节,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圆形图案,通过设计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的美。学生完成图案设计后,再次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同学们的设计巧妙、新奇、别致,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之中,都可以变成我们数学实践活动的载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知识理论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活动的空间,充分利用家、校、社区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做”中学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创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