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作重要讲话。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繁重,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就是廉政工作会议,这表明对政府反腐倡廉、廉政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着力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总理的讲话,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即时传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所有的市、县政府。学习领会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贯彻落实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加强政府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把握建设廉洁政府这个目标
李克强总理指出,“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公信力的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完成新一届政府的“三项重点任务”,必须把建设廉洁政府摆在关键位置。
建设廉洁政府是廉洁政治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对廉洁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承担着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对局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政府是否廉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对党的事业的信任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只有做到勤政廉洁,人民才会拥护,廉洁政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建设廉洁政府是人民政府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必须同人民的意志和公众诉求相一致,腐败和我们政府的性质水火不容。当前,一些政府公职人员权力观错位,个人利益至上、把人民利益置于脑后,有的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有的把权力当做商品、买官卖官、损公肥私,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强调:“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建设廉洁政府这个核心。
建设廉洁政府是完成政府重点任务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不断改善民生、能否促进社会公正,建设廉洁政府尤为关键。只有廉洁的政府才有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才能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公共利益。腐败践踏法制、扭曲规则、败坏风气,是人民政府实现施政目标的大敌。如果不能加快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政府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就可能付诸东流。
办好简政放权这件大事
建设廉洁政府,从何入手?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简政放权,核心还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这是新一届国务院要办的第一件大事”。
简政放权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前提。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行政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简政放权的历史,每一次简政放权,都推动经济发展,催生和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对于反腐倡廉来说,简政放权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寻租行为,是“釜底抽薪”之策。实践表明,政府集权化、过度行政化是腐败多发、易发的症结所在。如果不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好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减少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就成为一句空话。
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正本清源。多年来,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权力还是过大过于集中,仍然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存在越位、错位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有1700多项,加上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置由地方实施的审批项目共1900多项,审批权仍然过多过滥。简政放权,首先就要求把审批权放下去、交出去,这也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关键。
简政放权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如果说30多年前改革触及到的是观念“禁区”,那么这轮改革触动的就是利益“雷区”。简政放权,涉及现行政府权力运行体系,必然削掉一些部门“含金量”较高的审批权力,调整一些地方的既有利益,牵一发而动全局,可谓“比触及灵魂还难”。各部门、各地方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抓紧调整职能,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部门职能体系。当前的重点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减少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资质资格许可、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放权,切实发挥简政放权这剂良药的“治病”功能。
抓好管住权力这个核心
李克强总理强调:“放权只是一方面,同时政府还要管权”,“凡是权力运行的领域,都要有制度、有规范,让权力只能用来为公,不能谋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管住权力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关键。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福祉。但权力总是具有扩张性,搞不好也容易异化为侵蚀公共利益的魔兽。现实中,由于行使权力的公职人员都是血肉之躯,都有七情六欲,都要面对各种腐败诱惑,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反腐败就可能如同割韭菜那样,割掉一茬又冒出一茬,直至政权变色、政府变质。反腐败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管住权力必须深化改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防止腐败的利器之一就是深化改革。当前,公共资源配置交易领域的滥用权力、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等问题比较突出,权力干预现象时有发生。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公共资源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次廉政工作会议把“改革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探矿权出让制度,国有产权交易制度,‘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今年要抓好的四项重点工作,通过实行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完善的市场规则和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和政府行为。 管住权力必须管好财权。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规范不全、约束不力,财政资金在“长途跋涉”中“跑冒滴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预算外的一些资金、小金库等还未得到全面的、彻底的规范和清理。这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重点抓好预算制度、税收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及国库集中收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约束刚性,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深化“小金库”、“账外账”等清理工作,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大力解决“跑部钱进”问题,真正使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夯实政风建设这个基础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结合政府的工作实际,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把倡俭治奢作为转变政风的重点,“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严格执行“约法三章”。
改进政风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政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中央制定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广大群众衷心拥护,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但也要看到,政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执行八项规定仍然持观望态度,担心流于形式。这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中央政府带头做好表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抓到底,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改进政风的重点是厉行倡俭治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浪费不仅浪费钱财,更重要的是销蚀奋斗精神,败坏社会风气,同样能导致人亡政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转衰,几乎都是从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开始的。李克强总理旗帜鲜明地重申:“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国务院狠抓政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态度。
改进作风必须推进政务公开。公开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说到底也是一种作风。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对政务公开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微博用户已经数以亿计,有些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社会上就议论纷纷,甚至无端猜测,容易引起群众不满,产生负面影响,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这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比如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要及时公开,让人民群众、媒体和社会监督。比如,深化细化预算决策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等等。总之,要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树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用好法律制度这个保障
李克强总理指出,建设廉洁政府必须靠推进法治建设,法必须大于权,而绝不允许权大于法,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是廉洁政府建设的根本保障。
依法促廉是建设廉洁政府的根本保障。这些年,围绕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我们制定了大量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政府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但也要看到,一些法律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较为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这次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程序正当;凡是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使职权不当或违法行使职权的,都要依法承担责任,受到追究。
依法促廉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及时修订那些有碍公正、不利于发展、过时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制度和机制,特别是进一步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防止出现部门利益法制化现象,决不允许通过立法来维护部门利益、增加和固化部门利益。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完善廉政制度,用制度规范部门权力和行政行为,切实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依法促廉必须严惩腐败、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比无制度可用更加可怕,对法制的破坏性、危害性更大。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铁腕执法,铁面执纪,铁面问责。对于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腐败分子,不论什么人,都要严惩不贷。”行政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滥用权力、失职渎职、决策失误、行政违法等问题的责任追究,督促和约束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大政方针已定,任务和要求也已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一项一项执行到位,把重点任务一项一项推进到位,把各项工作一项一项落实到位,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把握建设廉洁政府这个目标
李克强总理指出,“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公信力的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完成新一届政府的“三项重点任务”,必须把建设廉洁政府摆在关键位置。
建设廉洁政府是廉洁政治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对廉洁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承担着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对局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政府是否廉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对党的事业的信任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只有做到勤政廉洁,人民才会拥护,廉洁政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建设廉洁政府是人民政府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必须同人民的意志和公众诉求相一致,腐败和我们政府的性质水火不容。当前,一些政府公职人员权力观错位,个人利益至上、把人民利益置于脑后,有的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有的把权力当做商品、买官卖官、损公肥私,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强调:“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建设廉洁政府这个核心。
建设廉洁政府是完成政府重点任务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不断改善民生、能否促进社会公正,建设廉洁政府尤为关键。只有廉洁的政府才有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才能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公共利益。腐败践踏法制、扭曲规则、败坏风气,是人民政府实现施政目标的大敌。如果不能加快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政府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就可能付诸东流。
办好简政放权这件大事
建设廉洁政府,从何入手?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简政放权,核心还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这是新一届国务院要办的第一件大事”。
简政放权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前提。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行政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简政放权的历史,每一次简政放权,都推动经济发展,催生和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对于反腐倡廉来说,简政放权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寻租行为,是“釜底抽薪”之策。实践表明,政府集权化、过度行政化是腐败多发、易发的症结所在。如果不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好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减少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就成为一句空话。
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正本清源。多年来,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权力还是过大过于集中,仍然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存在越位、错位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有1700多项,加上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置由地方实施的审批项目共1900多项,审批权仍然过多过滥。简政放权,首先就要求把审批权放下去、交出去,这也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关键。
简政放权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如果说30多年前改革触及到的是观念“禁区”,那么这轮改革触动的就是利益“雷区”。简政放权,涉及现行政府权力运行体系,必然削掉一些部门“含金量”较高的审批权力,调整一些地方的既有利益,牵一发而动全局,可谓“比触及灵魂还难”。各部门、各地方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抓紧调整职能,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部门职能体系。当前的重点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减少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资质资格许可、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放权,切实发挥简政放权这剂良药的“治病”功能。
抓好管住权力这个核心
李克强总理强调:“放权只是一方面,同时政府还要管权”,“凡是权力运行的领域,都要有制度、有规范,让权力只能用来为公,不能谋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管住权力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关键。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福祉。但权力总是具有扩张性,搞不好也容易异化为侵蚀公共利益的魔兽。现实中,由于行使权力的公职人员都是血肉之躯,都有七情六欲,都要面对各种腐败诱惑,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反腐败就可能如同割韭菜那样,割掉一茬又冒出一茬,直至政权变色、政府变质。反腐败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管住权力必须深化改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防止腐败的利器之一就是深化改革。当前,公共资源配置交易领域的滥用权力、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等问题比较突出,权力干预现象时有发生。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公共资源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次廉政工作会议把“改革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探矿权出让制度,国有产权交易制度,‘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今年要抓好的四项重点工作,通过实行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完善的市场规则和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和政府行为。 管住权力必须管好财权。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规范不全、约束不力,财政资金在“长途跋涉”中“跑冒滴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预算外的一些资金、小金库等还未得到全面的、彻底的规范和清理。这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重点抓好预算制度、税收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及国库集中收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约束刚性,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深化“小金库”、“账外账”等清理工作,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大力解决“跑部钱进”问题,真正使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夯实政风建设这个基础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结合政府的工作实际,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把倡俭治奢作为转变政风的重点,“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严格执行“约法三章”。
改进政风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政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中央制定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广大群众衷心拥护,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但也要看到,政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执行八项规定仍然持观望态度,担心流于形式。这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中央政府带头做好表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抓到底,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改进政风的重点是厉行倡俭治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浪费不仅浪费钱财,更重要的是销蚀奋斗精神,败坏社会风气,同样能导致人亡政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转衰,几乎都是从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开始的。李克强总理旗帜鲜明地重申:“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国务院狠抓政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态度。
改进作风必须推进政务公开。公开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说到底也是一种作风。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对政务公开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微博用户已经数以亿计,有些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社会上就议论纷纷,甚至无端猜测,容易引起群众不满,产生负面影响,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这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比如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要及时公开,让人民群众、媒体和社会监督。比如,深化细化预算决策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等等。总之,要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树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用好法律制度这个保障
李克强总理指出,建设廉洁政府必须靠推进法治建设,法必须大于权,而绝不允许权大于法,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是廉洁政府建设的根本保障。
依法促廉是建设廉洁政府的根本保障。这些年,围绕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我们制定了大量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政府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但也要看到,一些法律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较为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这次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程序正当;凡是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使职权不当或违法行使职权的,都要依法承担责任,受到追究。
依法促廉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及时修订那些有碍公正、不利于发展、过时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制度和机制,特别是进一步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防止出现部门利益法制化现象,决不允许通过立法来维护部门利益、增加和固化部门利益。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完善廉政制度,用制度规范部门权力和行政行为,切实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依法促廉必须严惩腐败、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比无制度可用更加可怕,对法制的破坏性、危害性更大。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铁腕执法,铁面执纪,铁面问责。对于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腐败分子,不论什么人,都要严惩不贷。”行政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滥用权力、失职渎职、决策失误、行政违法等问题的责任追究,督促和约束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大政方针已定,任务和要求也已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一项一项执行到位,把重点任务一项一项推进到位,把各项工作一项一项落实到位,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