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之写作,景物之运用,是自古以来诗人作文离不开的意象。自然景物选择的不同,作文侧重点的不同,从而促成了不同诗人独特的诗风。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坛上,陶渊明和谢灵运写自然,叹自然,感自然,他们是这一时期的璀璨明珠,留下了不朽的田园山水佳作。本文选择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谢灵运的《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两首诗,通过两首诗描写的自然风景,分析他们在写自然时的侧重点,深入体会不同的自然写作带来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谢灵运 山水诗 自然
一、引言
魏晋至南北朝,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写作是这一时期的特色,陶渊明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写自己崇尚自然,归隐的博大情怀,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题材: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则是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等自然景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使得山水诗别有一番风味。同样都以自然界中的景物为写作对象,陶渊明更加侧重于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而谢灵运则是单纯的写景,他对景物的观察和体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将景物描摹的细致入微。
二、《归园田居》重在“品自然”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中,上片中出现的自然景物分别有“丘山”“尘网”“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方宅”“草屋”,作者并没有着墨于这些景物的特征,而是借用这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比如诗中的“尘网”和“田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尘网”不是指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用来网东西的网,而是指世俗、官场的罗网;“田园”也不仅仅指的是乡下种田的园子,而是借田园来指作者向往那种自己躬耕,自己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的生活。作者以“羁鸟”和“池鱼”来自喻,表达了官场生活对自己的束缚,紧接着借用“旧林”和“故渊”,表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依恋。同样在下片中,出现了“榆柳”“桃李”“遠村”“烟雾”“鸡狗”“庭院”“虚室”“樊笼”等景物,作者也并没有描述这些景物的特点,而是借“虚室”来比喻内心的明净,安适,借“樊笼”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活受到了束缚。纵观全诗,作者写景意在抒情,景物只是作者的一种情感依托,借助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才是作者写景,写自然的真实意图。
三、《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重在“绘自然”
在谢灵运的《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这首诗中,诗的前六句写到了南北山,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蜒的蹊径,淙淙的流水,作者用了一个“眺”,一个“倚”字,将洲渚的开阔和松林的茂密这一特征描绘地淋漓尽致,洲渚开阔到一眼望不到边,松林繁茂到和自己相倚靠着;同样,在诗的后六句,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作者像是把景物分解成一个又一个慢镜头,向读者展现他所看到的一切美景。读完他的整首诗,感觉一幅山水画跃然纸上,里面所涉及到的自然景物各自呈现着各自的特点,让人一看,了然于胸,即便没有去过南北山,没有到过巫湖,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自然之选择,心境之安慰
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田园诗的写作风格,而将景物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又是谢灵运所运用写作山水诗的描摹技巧,两种不同的风格,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情景交融式的写作,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更能让读者看到陶渊明的那种向往田园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切的景物都是美好的,一切的自然都是美妙的,不仅是作者向往,连读者也是按耐不住,想要有三五亩田地,自己耕种,隐居山林,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谢灵运的山水诗,给人的感觉像是一篇旅行日记,记录了作者在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并且作者是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将它们记录下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准确把握景物的特征,对自然界中的景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陶渊明在选择自然景物写作时,多运用的是日常生活常见的景物,农家田园风光较多,给人一种简单舒适,恬静平淡的农家生活气息,而谢灵运选择的景物就比较广泛,他所选择的是大自然中广阔的自然全景,给人一种画面感较为广阔,视觉冲击力较大的感觉。
两种不同方式的自然景物的写作,带给人的直观感受也是不同的,陶诗达到了情、景、事、理的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像的形似,而是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了他心中那一番广阔的天地。他对于纯澈、澄明的自然美执著追求,他也触及到了被物欲笼罩心灵的人类的命运,他的诗歌,对于我们反思人类的精神世界,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谢诗更加注重写实性,侧重于对实情实景准确的表达,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他不断的努力探索,创造新的词汇,运用各种技巧描摹形容大自然的景物,虽然也会出现“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等不足之处,但是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然之选择不同,写作之技巧不同,心境自然而然另当别论。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高建新.自然之子陶渊明[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1.
[3]李小荷.历代评陶、评谢诗论中“自然”概念的同异及其价值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谢灵运 山水诗 自然
一、引言
魏晋至南北朝,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写作是这一时期的特色,陶渊明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写自己崇尚自然,归隐的博大情怀,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题材: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则是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等自然景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使得山水诗别有一番风味。同样都以自然界中的景物为写作对象,陶渊明更加侧重于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而谢灵运则是单纯的写景,他对景物的观察和体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将景物描摹的细致入微。
二、《归园田居》重在“品自然”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中,上片中出现的自然景物分别有“丘山”“尘网”“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方宅”“草屋”,作者并没有着墨于这些景物的特征,而是借用这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比如诗中的“尘网”和“田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尘网”不是指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用来网东西的网,而是指世俗、官场的罗网;“田园”也不仅仅指的是乡下种田的园子,而是借田园来指作者向往那种自己躬耕,自己随心所欲,无忧无虑的生活。作者以“羁鸟”和“池鱼”来自喻,表达了官场生活对自己的束缚,紧接着借用“旧林”和“故渊”,表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依恋。同样在下片中,出现了“榆柳”“桃李”“遠村”“烟雾”“鸡狗”“庭院”“虚室”“樊笼”等景物,作者也并没有描述这些景物的特点,而是借“虚室”来比喻内心的明净,安适,借“樊笼”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活受到了束缚。纵观全诗,作者写景意在抒情,景物只是作者的一种情感依托,借助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才是作者写景,写自然的真实意图。
三、《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重在“绘自然”
在谢灵运的《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这首诗中,诗的前六句写到了南北山,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蜒的蹊径,淙淙的流水,作者用了一个“眺”,一个“倚”字,将洲渚的开阔和松林的茂密这一特征描绘地淋漓尽致,洲渚开阔到一眼望不到边,松林繁茂到和自己相倚靠着;同样,在诗的后六句,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作者像是把景物分解成一个又一个慢镜头,向读者展现他所看到的一切美景。读完他的整首诗,感觉一幅山水画跃然纸上,里面所涉及到的自然景物各自呈现着各自的特点,让人一看,了然于胸,即便没有去过南北山,没有到过巫湖,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自然之选择,心境之安慰
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田园诗的写作风格,而将景物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又是谢灵运所运用写作山水诗的描摹技巧,两种不同的风格,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情景交融式的写作,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更能让读者看到陶渊明的那种向往田园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切的景物都是美好的,一切的自然都是美妙的,不仅是作者向往,连读者也是按耐不住,想要有三五亩田地,自己耕种,隐居山林,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谢灵运的山水诗,给人的感觉像是一篇旅行日记,记录了作者在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并且作者是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将它们记录下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准确把握景物的特征,对自然界中的景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陶渊明在选择自然景物写作时,多运用的是日常生活常见的景物,农家田园风光较多,给人一种简单舒适,恬静平淡的农家生活气息,而谢灵运选择的景物就比较广泛,他所选择的是大自然中广阔的自然全景,给人一种画面感较为广阔,视觉冲击力较大的感觉。
两种不同方式的自然景物的写作,带给人的直观感受也是不同的,陶诗达到了情、景、事、理的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像的形似,而是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了他心中那一番广阔的天地。他对于纯澈、澄明的自然美执著追求,他也触及到了被物欲笼罩心灵的人类的命运,他的诗歌,对于我们反思人类的精神世界,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谢诗更加注重写实性,侧重于对实情实景准确的表达,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他不断的努力探索,创造新的词汇,运用各种技巧描摹形容大自然的景物,虽然也会出现“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等不足之处,但是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然之选择不同,写作之技巧不同,心境自然而然另当别论。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高建新.自然之子陶渊明[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1.
[3]李小荷.历代评陶、评谢诗论中“自然”概念的同异及其价值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