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居秋暝》中的禅意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中国古老文化思想中的一脉,禅宗思想对我国的古典诗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王维将禅宗作为一种美学思维融入诗学中,他的禅诗体现了对个人生命以及社会人生的关切和追索。本文试图从王维《山居秋暝》的语言、境界以及思想内蕴三个层面入手,探究其在禅的韵味上的表现。
  关键词:王维 《山居秋暝》 禅意
  我国古代禅诗异常丰富,许多诗人如寒山、拾得、苏轼等都写过很多禅诗。这种文化现象并非偶然,这与禅宗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密不可分,按任继愈先生的观点,佛教及禅在生活中的普及对文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必然在文学创作,特别是在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诗歌中反映出来”a。 所谓“禅诗”,实际上指诗歌在意境上散发出禅的气韵,表现了禅的思维和精神内蕴。
  作为一名佛教徒,王维在日常的参禅中不自觉地将禅意渗入诗歌当中,他的《山居秋暝》便充满着浓浓的禅意。以下从语言、境界以及思想内蕴方面入手,探索此诗的禅意。
  一、语言近“禅”
  《山居秋暝》的语言体现了禅的意味。
  首先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结合颔联和颈联中的景物可知此山“不空”,可诗人却要下笔说“空山”,表面上是因为山中树木茂盛,掩盖了人迹活动,更深层次来看,这是诗人心无外物、万法皆空的体现。
  其次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理说,是浣女洗衣归来的喧闹声在竹林处传来,采莲的少女撑着渔舟下水采莲使得莲花摆动,可是诗人却颠倒了动作发生的次序,使得动作的发出者与动作的接受者互换了位置,这也印证了首联的“空山”二字——在诗人眼中,自然景物往往是最先看到的,而人迹是退居其次的。
  其三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自可留”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再次体现了诗人与大众相逆的情感体验:比起出仕,“我”更愿留在此山隐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诗人内心“不向外求”的体现。
  上述反差的语言逻辑与禅门中的偈语同属一类。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傅大士有一首很著名的禅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从常识角度来看,空手是无法拿着锄头的,既是步行自然不可能骑着水牛前行,而桥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两者完全相反了,这种反逻辑的话是转换常识为意识深处超越一般常识见解的境界。《山居秋暝》在语言上的歧义手法,打破的是日常逻辑秩序,将语言重新排列,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合常理却异常生动的话语,看似是思维的不断跳跃,却表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感知与真实,是一种超越日常语言逻辑的禅宗特色。
  二、境界现“禅”
  诗歌生发禅意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将佛禅义理融入诗歌,一种是用禅语入诗,一种是融禅意于诗歌。严羽说得好:“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b王维参禅,并非青灯古佛相伴,也非引偈论典,而是将禅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他相信吃饭打坐行走皆可参禅,因而《山居秋暝》所营造的境界中也处处可见禅的踪迹。
  (一)物我两忘之境
  王维写山水诗,往往喜欢创造一种动静相济的意境来体现内心的静谧,如“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桃源行》),“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积雨辋川庄作》),动静相济是指由静而观动,由动而察静的一种境界。
  在《山居秋暝》中,诗中颔联第一句写了明净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青翠的松林上,呈现的是一幅寂静清幽的静景,第二句写清泉在石上缓缓流动,这种动态也是静谧的。两句一静一动,所营造的正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所指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c,即静中得无我,动中得有我。动静相济,写出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灵动,置身其中,自然进入了“得意而忘我,忘我而得意”的境界中。
  (二)瞬间永恒之境
  时间,是《山居秋暝》这首诗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题目四字有二字点明时间——“秋暝”,即秋天的一个傍晚。首联的“后”点明了刚刚下完雨,颔联的“明月”则表明时间移到了晚上,颈联没有直接写时间,从“浣女喧”“渔舟动”推断出天色已晚,少女们归家心切,尾联跳转到“春芳歇”,即从现在的秋天转换到了春末,时间跨度更大,当然这不是季节瞬间的变换,而是诗人的一种感觉,一种情感变化导致的结果。
  禅宗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悟境,这种境界是过去、现在、未来汇合在一瞬间被感知的,在空间上万物为一体。诗人入山见空,由空处见新雨、天气、明月、松树、清泉、石头、竹子、浣女、莲花、渔舟一众景物,再由此景神游古今归隐人事,只一刹那,瞬间永恒。
  三、思想蕴“禅”
  (一)空性观
  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王维诗歌中经常出现“空”这个字眼,《山居秋暝》出现了“空山”,其他诗歌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酬张少府》),“积雨空林烟火迟”(《积雨辋川庄作》)。这并非偶然,而是王维有意为之。
  王维深受禅宗影响,禅宗讲求一种无欲无求的空寂境界,正如《坛经》所言:“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d《心经》也说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王维的话来说便是“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这种“不关心”体现在诗歌中,便是目“空”一切,如在《新晴野望》中的“极目无氛垢”,《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中的“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都体现了他思想上的空寂。
  在《山居秋暝》中,首联以“空山”起笔,奠定了全诗空灵静寂的基调,而细细品味下不难发现诗人的情感变化最终落脚于幻灭释然中,尾联那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体现的并非是表面的心志高洁,而是面对世间人事景物的消逝最终感悟到的一种空幻与释然。   (二)入世观心,由情入禅
  六祖慧能在《坛经》中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e强调的乃是禅不能脱离实际,倘若离开人世种种去寻求禅的本质,无异于缘木求鱼,无异于人们去寻找头上本没有角的兔子,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徒劳的。换言之,离开了尘世的人事,情感上再无波澜,那禅便如同无根之萍,失去其存在的依据。
  《山居秋暝》是王维“入世观心,由情入禅”的代表作。诗人虽入空山,可眼中所见却不空。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寂静的月照山林图:在清冷洁净的月光照耀下,松林如同白昼,但又没有白天那种炎热之感,给人的感觉无疑是清幽与寂静,而清泉在石上流动,又给这种静寂增加了几分生气。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给空山增添了人迹,瞬间使得近乎无声的画面变得热闹起来,原本空灵的环境也变得有了人间气息:少女们趁着月色浣纱、采莲,又趁着月色一起欢笑归家。
  颔联和颈联出现的景物并非是诗人偶见所得,而是一贯的思想所然。诗人偏爱月亮、松树,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桃源行》),月亮是清冷、洁净的象征,松树指向的是高洁的人格精神,他在《终南别业》如是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可见,王维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有出世的明顯意愿。另一方面,在这些看似远离尘世的情境中,往往又会出现人间烟火,如“家在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在本诗中,浣女、采莲少女所到之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的是生活中自然、纯真的美好。同时,莲花的出现也再次印证了诗人心里有禅,处处皆可参禅。
  虽然诗人在诗的开头以“空”定调,但“空”与“色”相对相生,他的目光没有沉溺于自身的感受,而是始终关注自然之境,关注人间之事,这种对现实的关怀使得他的禅有枝可依,有迹可循。
  四、结语
  王维将禅宗作为一种美学思维融入诗学中,他不仅通过语言以及题材的构造达到了一种禅的韵味,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诗歌抒发的精神内蕴以及思想形态上,他的禅诗体现了对个人生命以及社会人生的观照与思考,《山居秋暝》便是其典型的代表诗作。
  a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58页。
  b严羽:《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c 王国维:《人间词话》,腾咸惠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de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2页,第62页。
  作 者: 周诗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 巴恩斯的小说《101/2章世界史》用“挪亚方舟”作为贯穿整部人类历史的线索,重述方舟神话以阐述历史叙述与历史解读的人为性和主观性,说明历史受叙述的主观性、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的干预和影响。小说强烈表达了对人类历史叙述深刻怀疑与高度自觉的观点,体现着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审视与关怀。  关键词:巴恩斯 《101/2章世界史》 挪亚方舟 历史叙述 人类生存境遇  朱利安·巴恩斯的《101/2章世界史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 2015年,全球有超过3.2亿人饱受抑郁症的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这个群体的总数约有9000万人。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总损失高达513.7亿元。近年来,抑郁症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存在种种误区,“微笑抑郁”便是其中之一。  看不见的伤痕  18岁
摘 要: 李商隐的尺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即对偶工巧、用典精切、辞藻惊艳、声律谐婉、深幽诗境,其骈体尺牍雍容华贵,继承六朝徐陵、庾信,回归典丽化;其散体尺牍崇实尚简,复归汉魏古文,呈现简古化,从总体艺术风貌上体现出他是传统文学旧垒的坚守者,反映出晚唐黑暗的社会环境里下层文士们的创作心理特征,即怀才不遇的愤懑、自媒自炫的苦吟和嗜文成癖的解脱。  关键词:李商隐 尺牍 艺术特色  一、引言  李商隐(
摘 要:在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创作了一系列充满人性温情的短篇小說,但《徙》作为这一时期创作中的“异类”,突破了作者对人性美好的建构,旨在揭示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失败后的悲剧命运。《徙》不仅蕴含着庄子中国道家思想中对自由的追求,而且充满了法国萨特哲学内蕴的现代自由精神。作者将对知识分子生存境遇的复杂感喟寄寓在东方与西方对话、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哲学议题中,生动地映射了人物对理想的自由追求经历了庄子的
摘 要: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和陆游的《钗头凤》 都是宋代词史上有名的爱情绝唱。二人虽然年代相差近九十年,却有相似的情愫和表达,可谓跨世知音。这样的现象,可以从苏、陆二人相同的情感追求来阐释;从词史演变的方面来看,则是文体范式和词学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陆游《钗头凤》 相似  苏轼和陆游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
摘要:戏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作品,历来被人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哈姆雷特》的结构进行分析:内聚焦叙事、“装疯”和“戏中戏”的解谜模式,以及老国王的鬼魂起到的线索的作用。  关键词:《哈姆雷特》结构内聚焦“装疯” “戏中戏”鬼魂  一、内聚焦叙事角度下的《哈姆雷特》  戏剧的叙事不同于小说。由于受现实中表演场地和表演时间的影响,戏剧必须挑选典型的突出的场景予以呈现
摘 要: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着碎片化、浅表化、低效教学等问题,立足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僵化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对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更是无法起到显著作用。基于此,我们必须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归因,并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困境归因 实践措施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归因  21世纪以来,在于漪等语
摘要:本文分别从“标题妙拙”“开篇优劣”“选材精粗”“人物真伪”“收尾开合”与“情感显隐”六个维度对一组与“教师”相关的群文进行了略评。  关键词:群文略评 标题 开篇 选材 人物 收尾 情感  庞鸿的《教英语的班主任》、六六的《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与柯晓琳的《毕业礼物》三篇文章都与“教师”角色相关。文章浅显易懂,以下分别从六个不同角度试作略评。  一、探究“标题”之妙拙  《教英语的班主任》节选
摘 要:《我们的踟蹰》是思想性较强的文本,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刻画,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踟蹰、迷惘与无力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表现得纤毫毕现。但在文本中,所有的“踟蹰”都是失效的。在踟蹰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背后,是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所面临的异化问题。以爱情为切入点,弋舟对人的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文本中显现出一种批判性的力量。  关键词:《我们的踟蹰》 批判 失效 重建  一  在《我们的踟
摘 要: 中国古代小说从诞生之初就与史传文学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东城老父传》作为唐传奇中描写斗鸡童子贾昌——即东城老父波澜一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已经成熟的小说作品对史传文学风格的继承,并且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历史资料,与正史的记载进行对照,或对正史进行补充。本文将着眼于探究《东城老父传》中体现的史传文学特色,并挖掘其中蕴含的史实。  关键词:唐传奇 《东城老父传》 安史之乱 斗鸡 史传文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