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教学中“体验型”课型重要性探究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艺术教学中理论性与实践性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大量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并深入体会设计艺术的理论性内容。在实践这一过程中,它包括身心体验这一环节。“体验型”课型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实践活动的体验性,更好地让学生有时间反思理论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论内容。教学中运用“体验型”课型来克服讲授式教学存在的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不足,实际动手能力差等一些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设计艺术师的诉求等诸多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设计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设计艺术 教学 体验型 重要性 诉求
  
  一、“体验型”教学
  体验也叫体会。抽象概念可理解为: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学生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实践过程,也因此对未来诸多方面有所预知和判断。“体验型”课型即是在设计艺术课程教学中,使学生以设计课程理论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的参与一种设计艺术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运用眼、耳、鼻、手、脑的感官去体验设计艺术的创造过程,同时通过班级学生以及社会受众群体的反馈信息,从中获得各种新发现,继而进行对设计理论概念的重新而深刻的思考和思维创意活动的认识,最终能更好地指导设计艺术实践的创意过程。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门应用型较强且需要从全方位去认真考虑社会受众因素的社会性应用学科。其中直观性、创造性、交互性、体验性极强,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各个角度去体会其中的各种设计艺术元素的不同运用,以及运用后所产生的视觉及触觉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以后在设计艺术工作中的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体验型”教学的比较性优势
  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性以及系统性较强,但是学生只是通过抽象的概念以及理论的认识,缺少亲身体验的教学过程,学生无法很深刻地认识新时期的设计艺术学理论的教学任务和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设计艺术学科的教学发展趋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和实践能力,并且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能展示自我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的诉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理论性的传授,缺乏了解社会性、体验性的细节内容。使学生在整体理论以及认知的过程中忽略受众群体反馈的信息,无法建立设计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孤芳自赏,为自己兴趣爱好“服务”,不能结合客观诉求的状态。设计艺术作品在社会中得到受众认可的比例不稳定,即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受众心理与感官意识的客观角度。又形成了一种凭感觉、凭喜好的闭门造车的状态。没有体验型课程设置,学生之间无法实现充分而有效的互动,认知及评价设计艺术作品时,无法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设计师的创意思路及深层次的内涵,设计艺术传达过程出现“断层”,实践及创意能力偏低,无法满足设计艺术服务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诉求。
  “体验型”课型能在教学中,使学生既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又可以转换视角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去完善全部设计艺术实践过程。在体验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学习成果,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并提高交流沟通以及谈判的技能。通过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引导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体验中的切实感受,并对设计艺术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时拥有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各种实用技能,从而在社会实践中迅速实现自身价值。“体验型”课型能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设计师与受众群体的不同角度的互动。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同时也要参与到体验活动中去,从更高的角度和层面提出设计艺术体验的目标和任务,并对学生加以指导以及受众心理的正确引导。更加深层次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创意能力,在规定的教学时段中使学生逐步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正确的认知定位,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快速成长。
  三、“体验型”课型与社会需求
  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更进一步的是环境对人们内心的作用和影响。人们自身需要适应这一变化的文化环境,同时也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周围人与人之间相互的诉求。有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产业化的服务意识,社会需要高水平的设计艺术精英、设计大师,同时也需要一般的设计艺术人才、设计艺术领域中应用型人才和能够与相关领域衔接的复合型设计艺术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商品经济已成为了国家进步的主动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审美层次的诉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逐步进入了“泛审美时代”。公众在多种层面上对视觉环境的诉求愈来愈高。社会对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只有具备先锋性且又能使受众群体接受的设计艺术师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市场诉求的设计艺术师才是真正有存在价值的设计人才。这也是对设计人才提出了要拥有市场的洞察力,以及受众群体审美心理等诸多要素。这也是“体验型”课型与讲授式教学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我们不能将理论学习还不够完善的学生草草推向市场,让他们以一种专业学习不够成熟的状态去强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只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再继续完善,可以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理论性的同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以“体验型”课型渗透,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视野同时都更加开阔。体会认知更加真切全面详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全才是没有的。因此,学生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更加重视学生在“体验型”课型教学中全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再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换位思考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通过“体验型”课型让学生深入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设计艺术作品。
  四、“体验型”课型的教学意义
  “体验型”课型可以丰富并层次化教学的过程,丰富教学手段,加深教学深度,拓展学生的体验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丰富其思维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体验型”课型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度出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体验型”课型的授课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以往讲授课型的基础上,从更高层面引导同学对设计艺术作品进行实际体验,更重要的是要将受众群体的体验经过和反映都能真实正确地传达给同学。教师还要重视同学之间的体验以及学生和社会受众群体之间微妙的感官差异所形成的不同信息反馈。这就要求教师要比以往更加重视“体验型”课型的过程研究以及感受分析,还要研究设计艺术中受众心理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受众心理变化的实时趋势。这样的过程自然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授课过程的深度及难度,丰富并层次化了教学各种细节体验的过程。
  教师通过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理念,实现对艺术素养,大众心理的正确认知,达到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通过学生设计艺术的体验,获得灵活驾驭理论知识的能力和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实践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掌握多方位的审视设计艺术作品的能力。学生在掌握教师教学意图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创意思维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设计艺术交互体验,实现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以及相应的社会沟通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这也是对教师的课程准备提出的更高授课要求和新目标。
  五、总结
  全新的社会环境诉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合理化的改革,在分析当今社会诉求的同时,我们更要看重的是教学课型能否真正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共同诉求。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践过程的体验,不难发现,体验型教学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其一具备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适应社会发展的诉求,深化教学意义和教学效果等诸多的发展优势。在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和社会环境中,突显出“体验型”课型在设计艺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将对设计艺术学科教学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作用。“体验型”课型对设计艺术学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深度、厚度、广度、难度也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社会性和专业性及广泛性的诉求。
  [参考文献]
  [1]《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捷]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
  [2]《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朱铭.山东教育出版社
  [3]《艺术设计教育展望(上下)》陈汉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5]《创意学》陈放,武力.金城出版社
  (作者单位:1.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哈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黑江省哈尔滨市)
其他文献
[摘要]优势学科是体现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的显性标志,如何培育和发展优势学科是研究型大学提升核心能力、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优势学科与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关系的研究分析,提出培育和发展优势学科的原则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优势学科 核心能力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大众化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将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数控车编程与实训》教学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职业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并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过程、教师指导过程、课程考核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 中职教育     一、绪论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在各地职业院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在全国职业教育改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和西方文化生死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主要分为儒、释、道三个学派,西方文化生死观经历了一个漫长转化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应当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生死观 热爱生命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为依据进行生死观教育  儒家生死观总体而言倾向于乐观。孔子强调对生的重视,如果连生的意义都
期刊
[摘要]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任务,要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保证大学生得到良好身心教育,使大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教育 素质教育    在迅速发展的我国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改革,包括激发学生兴趣、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增设探索性实验以及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等。旨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 实验 教学改革    植物保护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重相当,不仅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
期刊
[摘要]根据就业市场对单片机开发人员的要求,分析当前高校单片机实验教学现状与弊端,提出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中心,调整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配置。通过改革改善了单片机课程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单片机系统设计的理解,锻炼并提高了其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  [关键词]需求 单片机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根据当前市场需
期刊
[摘要]郭秉文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是现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卓越先驱。他建业南高、创立东南大学,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在振兴教育、改革教育的今天,进一步研究郭秉文先生的教育思想,探讨其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郭秉文 教育思想 世界一流大学 启示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郭秉文先生不仅是一位融贯中西的教育理论家,更是一位有勇有
期刊
[摘要]河北省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研究从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出发, 探讨了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理论,探索了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理论依据,以及河北省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特点,以保证以此为依据获得的评价模型具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河北省 群众体育 评估模型    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
期刊
[摘要]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研究及其实施情况为出发点,综合评价了社会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施现状,分析了当前高校本科教育承担通识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提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处理方法和原则观点,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职责分析 关系研究    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人们对高校人
期刊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根据概率统计课程教学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  [关键词]概率统计 教学 统计思想 多媒体教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近30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概率统计与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