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模块建构式课堂”反思研究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已经走进校园,走进你我,我们要慢慢学习从传统课堂走出来,转变教学观念,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和工作定位,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着“模块建构式课堂”,现对这个模式的实施进行反思如下:
  学案导学、自主质疑、互动探究、精讲点拨、检测反馈、迁移运用成为课堂教学的全新单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有效的转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不在做一个知识的垄断者和宣示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和帮助者,激发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潜能。古往今来,但凡改革,总不会一帆风顺,模块推行至今,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六环节”应用不恰当,有形无神
  改革初期,我们老师觉得六个环节是一节课必备的步骤,结果导致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造成部分课堂教学环节机械、僵化,不能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环节”建构课堂,阻碍了该模式的推进,例如互动探究环节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不动场面冷清,要么乱动,场面热闹,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学案自主完成情况差
  “六模块”教学中自学质疑是让学生课前先进行预习,其目的是把书本中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进行迁移。可是,在实际实施中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往往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同學无法完成正常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发到同学们手中的学案都是互相抄袭完成,经常一个班级中只有一两个版本。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之间的互相辅导能力也是有限的,学困生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
  3. 学生之间的“贫富”越来越大
  模块建构式课堂让学生先进行预习,注重让学生教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辅导能力毕竟有限,往往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并不能让学困生充分掌握知识,这样大多都是优秀学生在“表演”,老师很难发现学困生的问题,难以找到点拨的关键之处,从而使得学困生以前昏昏,以后也昏昏。
  4.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在课堂上,教师始终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面面俱到的讲解占很大的比例,该点拨的时候没有点拨,建构式的课堂几乎流于形式。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交流展示要训练,训练要持之以恒
  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六模块构建式课堂的最高宗旨,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进步,让学生在课后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惯性,形成一种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质疑的教学常规模式,而不仅仅是上几节公开课来作秀。因此,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不能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教学。
  2. 教师要转变角色,放手给学生
  有老师这样说:“大部分学生不发言怎么办?那我就自己讲吧”。结果还是老师说的多,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少。模块建构式课堂应该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讲堂,成为学生的辩论场。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听到学生说“我想学”,“我能讲的比他好”,“我反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教学的方法决定着课堂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思想将决定着课堂的高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时就要被弱化,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为学生学习与成长创设自由,和谐,快乐,尝试的生态体验场。
  3.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习惯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才可以达到目的。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专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4. 灵活运用“六模块”教学
  针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科学、灵活、有效以及易于同学们接受和教师操作的优势。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和发展学生不同的思维取向和想象力。一方面可以提供让学生动手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各个模块的优点,灵活的选用一个或多个模块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课堂优势,使学生情感和知识得到协调发展,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在六模块构建课堂中我们或多或少的能发现尝试教学的身影,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既能主动学习,又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真正的把课堂时间交由学生掌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可以使积极性和创造的潜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其他文献
1. 说教材与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做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的特性和功能。冰箱和洗衣机是幼儿常见的家用电器,为此我选择了小班《科学》下册:《冰箱洗衣机真能干》这一教学内容来教学,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认识了解冰箱和洗衣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
期刊
高二学生学完《数列》一章后,经常遇到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不知从何入手。下面通过一道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的探究过程,给出一种较通用的方法(先用不完全归纳法猜出通项公式;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通项公式)。来帮助高二学生进一步的学好《数列》。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经济腾飞,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显得重要。因而,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地应担当起中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重任,使学生善于说话,乐于交际。  【关键词】口语交际重要性;忽视培养; “说话”要求;口语训练形式  叶圣陶先生早年写过一篇《说话训练》的文章。他把口语交际这件事看得极其重要,提出中小学毕业生往往有“羞涩不肯开口,开了口又
期刊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 有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 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 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 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
期刊
作业是教学中所必须的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不够合理,有些作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学生疲于应付,成了学生的负担。  1. 作业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与班中学生的座谈及对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我发现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有:  1.1 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典型性。抄单词、词组,课文,做练习册,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但内容枯燥无味,学
期刊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对课堂教学的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而忽视了教学质量。体育新课程倡导主体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 传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中考试卷中的短文填空题型,从类型,特点多角度进行分析,并研究制定解题策略。让学生通过储备词汇,搭建网络;掌握语法,规范表达;理解语篇,前后照应,在应考训练中加强一些技巧的训练。并制定复习方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觉到做题能力又有了长足的提高。  【关键词】类型;特点;策略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1. 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培养学生
期刊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流程,以及教学用语的实际功能来说,课堂教学语言一般可以分为导入语、描述语、提问语、点拨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另外,体态语也应视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学语言,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补充、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常能产生“妙不可言”、“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效果。  1. 充满激情的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