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相互融合与贯通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美育课程、公共艺术、美育教师等代表性美育资源为美育的重要构成元素,能够丰富思政育人载体。通过挖掘美育资源的价值,对校本美育资源进行归纳整理,解构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门类中蕴含的美育与思政元素,寻求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以期拓展思政育人的多元渠道,增加思政育人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美育;美育资源;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124-0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提质增效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新目标。随着各部门对美育与思政教育的重视,整合美育资源,使校园公共艺术、美育课程、师资力量等艺术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及有效途径。
一、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一)认知深度欠缺,理论体系不全
众多学者在研究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美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主要依托本学科的概念范畴,从各自的育人目标高度进行分析,借鉴美育中多元化、趣味化的形式与载体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美育、美育资源、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对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美术资源认识不够,更没有能够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寻求受教群体乐于接受的理论体系任重道远。
(二)资源利用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美育资源主要包含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范畴,硬环境指学校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公共装置、校园建筑等硬件设施,软环境是学校的管理团队、师资力量、艺术课程等构成要素。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场所只发挥其本身具有的服务功能,其蕴藏的艺术功能、审美功能被习惯性忽视,尚未有团队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关注美、感受美、发现美,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提升审美素养。目前高校对美育资源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无法将此类资源加以运用,在开设美育或思政课程时并未考虑到结合校本资源,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抑或是公共艺术课程,目前仍缺乏贴合实际的课程改革措施。
(三)需求差异明显,忽视个体需要
教育部在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见明确指出了需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对于不同学科学生教育的侧重点不一,如理工科类的学生需要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医学类、农学类学生应加强情怀教育,培养爱心、仁心;艺术类学生则要侧重价值观引导,培养积极的创作观念。可以看出不同学科门类思政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审美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个性化体验,目前,无论是专业美育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对于学生差异性的需求认识不足,在美育推广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如文理科选用同样的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不同学科的学生无法实施精准化教育,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思维匮乏。
二、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一)美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国美育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的论述奠定了其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他提出人可以通过艺术的教化作用,实现政治自由、道德完善的目的,艺术可以弥补分裂的人性,恢复人性的完整[1]。黑格尔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2];马克思认为美学思想是人恢复自由的途径,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美学思想家认为美育可以提升教育效果,成为现代教育新范式。
美育思想的优势在于其多元性与趣味性,符合跨學科的发展趋势,启发式、引导式、沉浸式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大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审美感受力,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与综合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以美育人理念的普及,目的在于培养生活中的“艺术家”,使文科大学生具备高雅的审美趣味,使理工科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态度,使农医类学生具备积极的心态。在不同专业技能与通识教育中加强美育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引导大学生用美的方式思考、观察、发现,追求有意味的审美人生,拓宽思想视野,助力全面发展。
(二)美育形式丰富思政教育载体
针对大学生关注新生事物、追求潮流文化的思想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性调整与改革是当前思政教育探索的难题,鉴于美育涵盖的资源丰富,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活动形式、多样的艺术体验,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唱红歌、绘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弘扬民族精神、树立道德信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校的校史馆、艺术中心等具有审美特质的场所可以为思政活动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同时具备被欣赏、被研究的艺术价值,如南通大学的张謇像作为校园内的雕塑艺术作品,为历届学生提供了观摩、研究、写生的体验可能,学校曾在园内举办“清明祭先贤,尊故展云志”“爱国爱校爱家乡,张謇精神传百年”等主题活动,旗帜鲜明的活动对在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起到明显的教化作用。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南通博物院,对张謇“实业救国”的事迹大加赞赏,更是引领了南通学子研究学习爱国精神的热潮。挖掘利用好校本美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校本文化[3]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多种可行的途径。 (三)美育人员树立榜样力量
相比较而言,艺术类教师更自由随性,在与学生相处时更注重其个性与观点,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优秀的艺术类教师更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思政教育的典范。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主导力量,在与大学生的日常相处交流中亦师亦友,既能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又能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更是教学案例中的优秀资源,他们以身作则、以美育人、以情感人,成为指引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
三、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适配路径
(一)优化美育环境,营造思政教育氛围
1. 美化校园硬环境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各高校在塑造校园文化氛围时要避免对政策生搬硬套,理应结合本校实际学情,遵循开放的原则,冲破学科间的壁垒,在制定上层教育目标时,注重在美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加重思政元素,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将美育资源与思政资源相结合,将理论化、政策化的理论思想结合于审美教育中,同时,以艺术化的形式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全覆盖、零距离普及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场所将美育资源细化至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的事无巨细中体会到乐趣与正能量,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情怀与担当。
2. 营造网络软环境
网络环境作为现代高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亦是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争平台。网络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促使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彰显网络影响力。具有美感的官微宣传媒体对于提升思政效果的益处不言而喻:一方面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打造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建设从视觉、听觉、感官多个角度渗透美的元素,营造适应大学生审美倾向的网络环境,以此吸引学生关注;另一方面,及时更新数据库,将优质美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在新媒体平台共享,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海量案例供学生选择,结合校史、校训精神因地制宜地宣传爱校、爱国情怀,营造高雅美观、生机勃勃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深化美育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思政实效
1. 美育课程亟待改革
蔡元培先生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4]目前高校艺术公共课程更新不及时,不同学科门类的學生未区分必修或选修的艺术课程;其次,理论类、欣赏类课程占据美育课程体系的整壁江山,实践类、体验类课程严重偏少,此外,对于网络美育资源及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不足。面对此情况,综合类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第一:区分理工类、文科类、医学等不同学科的艺术课,加重实践课程的比例,多打造沉浸式课堂;第二:综合类高校应与专业艺术院校多沟通交流,将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资源,运用到本校的美育课程建设体系中,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为普及审美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与尝试,众多美学家深耕美育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美美讲堂”美育公益平台、“大学艺术美育”系列在线课程等优秀美育成果,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社区艺术体验、网络艺术共享多个领域,且属公益性质,政治倾向正确,育人元素充足。
2. 课程思政体现美育元素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见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5]不同学科门类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索已卓有成效,以此为基础,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挖掘文理工科学科门类中的美育资源,促进美育、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工类学生在专注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注重责任感培养,同时激发个体“以美化人”的愉悦情感;农学类学生在培养“三农”情怀的基础上注重品德塑造,同时融入“以美求真”的思想觉悟;医学类学生在强调医德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综合素养,同时渗入“以美导善”的道德指引,真正做到学科间的融合与互通,全方位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三)建设育人主体新体系,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过程中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艺术教师、辅导员为主导力量,具有审美教育观念、善于综合育人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感染、教化学生,引发师生情感共鸣,助推思政教育效果。
1.思政教师加强艺术修养。思政课教师由于长期接受理论讲解为主的传统型教育,审美教育背景缺乏,对于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本身缺乏创新举措,教学过程缺乏激情。系统性地对思政教师进行美育熏陶可以规避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有助于活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加思政课程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使其成为有活力、有想法的理论传输队伍。
2.艺术教师强化政治教育。艺术教师则长期追求自由与个性,部分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艺术教师长期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打着“艺术即自由”的偏激旗号,认为艺术应该去政治化、去功利化,从而真正表达自我,这种片面认知极其危险,随着主流审美意识的普及,此类思想生存土壤越来越稀薄。马克思关于美育思想的论述证明美育的功用之一便是辅助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艺术类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是符合国情也是极其必要的,深化立德树人思想、厚植爱国情怀的艺术教师更能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辅导员队伍提升审美素养。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深的队伍,对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因选拔机制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所保障,然而大量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缺乏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时间和自觉,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以致部分辅导员出现浮躁焦虑的状态,影响思政工作效率,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审美教育既能缓解其身心状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又能为辅导员落实工作提供更多元的途径与抓手。加强专业的艺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意识教育对提升学生工作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项目编号:20SZC-016)。
作者简介:顾慧(1988—),女,硕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旭云. 论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7).
[2] 王东,吴效刚. 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江海学刊,2006(06).
[3] 王志民.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J]. 理论学习,2013(03).
[4] 蔡元培. 蔡元培选集[M]. 中华书局,1959:19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 (2020-04-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荐稿人:张李军,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关键词:美育;美育资源;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124-0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提质增效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新目标。随着各部门对美育与思政教育的重视,整合美育资源,使校园公共艺术、美育课程、师资力量等艺术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及有效途径。
一、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一)认知深度欠缺,理论体系不全
众多学者在研究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美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主要依托本学科的概念范畴,从各自的育人目标高度进行分析,借鉴美育中多元化、趣味化的形式与载体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美育、美育资源、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对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美术资源认识不够,更没有能够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寻求受教群体乐于接受的理论体系任重道远。
(二)资源利用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美育资源主要包含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范畴,硬环境指学校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公共装置、校园建筑等硬件设施,软环境是学校的管理团队、师资力量、艺术课程等构成要素。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场所只发挥其本身具有的服务功能,其蕴藏的艺术功能、审美功能被习惯性忽视,尚未有团队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关注美、感受美、发现美,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提升审美素养。目前高校对美育资源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无法将此类资源加以运用,在开设美育或思政课程时并未考虑到结合校本资源,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抑或是公共艺术课程,目前仍缺乏贴合实际的课程改革措施。
(三)需求差异明显,忽视个体需要
教育部在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见明确指出了需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对于不同学科学生教育的侧重点不一,如理工科类的学生需要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医学类、农学类学生应加强情怀教育,培养爱心、仁心;艺术类学生则要侧重价值观引导,培养积极的创作观念。可以看出不同学科门类思政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审美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个性化体验,目前,无论是专业美育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对于学生差异性的需求认识不足,在美育推广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如文理科选用同样的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不同学科的学生无法实施精准化教育,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思维匮乏。
二、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一)美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国美育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的论述奠定了其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他提出人可以通过艺术的教化作用,实现政治自由、道德完善的目的,艺术可以弥补分裂的人性,恢复人性的完整[1]。黑格尔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2];马克思认为美学思想是人恢复自由的途径,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美学思想家认为美育可以提升教育效果,成为现代教育新范式。
美育思想的优势在于其多元性与趣味性,符合跨學科的发展趋势,启发式、引导式、沉浸式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大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审美感受力,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与综合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以美育人理念的普及,目的在于培养生活中的“艺术家”,使文科大学生具备高雅的审美趣味,使理工科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态度,使农医类学生具备积极的心态。在不同专业技能与通识教育中加强美育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引导大学生用美的方式思考、观察、发现,追求有意味的审美人生,拓宽思想视野,助力全面发展。
(二)美育形式丰富思政教育载体
针对大学生关注新生事物、追求潮流文化的思想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性调整与改革是当前思政教育探索的难题,鉴于美育涵盖的资源丰富,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活动形式、多样的艺术体验,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唱红歌、绘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弘扬民族精神、树立道德信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校的校史馆、艺术中心等具有审美特质的场所可以为思政活动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同时具备被欣赏、被研究的艺术价值,如南通大学的张謇像作为校园内的雕塑艺术作品,为历届学生提供了观摩、研究、写生的体验可能,学校曾在园内举办“清明祭先贤,尊故展云志”“爱国爱校爱家乡,张謇精神传百年”等主题活动,旗帜鲜明的活动对在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起到明显的教化作用。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南通博物院,对张謇“实业救国”的事迹大加赞赏,更是引领了南通学子研究学习爱国精神的热潮。挖掘利用好校本美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校本文化[3]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多种可行的途径。 (三)美育人员树立榜样力量
相比较而言,艺术类教师更自由随性,在与学生相处时更注重其个性与观点,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优秀的艺术类教师更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思政教育的典范。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主导力量,在与大学生的日常相处交流中亦师亦友,既能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又能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更是教学案例中的优秀资源,他们以身作则、以美育人、以情感人,成为指引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
三、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适配路径
(一)优化美育环境,营造思政教育氛围
1. 美化校园硬环境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各高校在塑造校园文化氛围时要避免对政策生搬硬套,理应结合本校实际学情,遵循开放的原则,冲破学科间的壁垒,在制定上层教育目标时,注重在美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加重思政元素,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将美育资源与思政资源相结合,将理论化、政策化的理论思想结合于审美教育中,同时,以艺术化的形式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全覆盖、零距离普及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场所将美育资源细化至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的事无巨细中体会到乐趣与正能量,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情怀与担当。
2. 营造网络软环境
网络环境作为现代高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亦是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争平台。网络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促使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彰显网络影响力。具有美感的官微宣传媒体对于提升思政效果的益处不言而喻:一方面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打造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建设从视觉、听觉、感官多个角度渗透美的元素,营造适应大学生审美倾向的网络环境,以此吸引学生关注;另一方面,及时更新数据库,将优质美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在新媒体平台共享,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海量案例供学生选择,结合校史、校训精神因地制宜地宣传爱校、爱国情怀,营造高雅美观、生机勃勃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深化美育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思政实效
1. 美育课程亟待改革
蔡元培先生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4]目前高校艺术公共课程更新不及时,不同学科门类的學生未区分必修或选修的艺术课程;其次,理论类、欣赏类课程占据美育课程体系的整壁江山,实践类、体验类课程严重偏少,此外,对于网络美育资源及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不足。面对此情况,综合类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第一:区分理工类、文科类、医学等不同学科的艺术课,加重实践课程的比例,多打造沉浸式课堂;第二:综合类高校应与专业艺术院校多沟通交流,将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资源,运用到本校的美育课程建设体系中,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为普及审美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与尝试,众多美学家深耕美育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美美讲堂”美育公益平台、“大学艺术美育”系列在线课程等优秀美育成果,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社区艺术体验、网络艺术共享多个领域,且属公益性质,政治倾向正确,育人元素充足。
2. 课程思政体现美育元素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见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5]不同学科门类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索已卓有成效,以此为基础,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挖掘文理工科学科门类中的美育资源,促进美育、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工类学生在专注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注重责任感培养,同时激发个体“以美化人”的愉悦情感;农学类学生在培养“三农”情怀的基础上注重品德塑造,同时融入“以美求真”的思想觉悟;医学类学生在强调医德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综合素养,同时渗入“以美导善”的道德指引,真正做到学科间的融合与互通,全方位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三)建设育人主体新体系,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过程中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艺术教师、辅导员为主导力量,具有审美教育观念、善于综合育人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感染、教化学生,引发师生情感共鸣,助推思政教育效果。
1.思政教师加强艺术修养。思政课教师由于长期接受理论讲解为主的传统型教育,审美教育背景缺乏,对于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本身缺乏创新举措,教学过程缺乏激情。系统性地对思政教师进行美育熏陶可以规避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有助于活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加思政课程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使其成为有活力、有想法的理论传输队伍。
2.艺术教师强化政治教育。艺术教师则长期追求自由与个性,部分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艺术教师长期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打着“艺术即自由”的偏激旗号,认为艺术应该去政治化、去功利化,从而真正表达自我,这种片面认知极其危险,随着主流审美意识的普及,此类思想生存土壤越来越稀薄。马克思关于美育思想的论述证明美育的功用之一便是辅助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艺术类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是符合国情也是极其必要的,深化立德树人思想、厚植爱国情怀的艺术教师更能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辅导员队伍提升审美素养。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深的队伍,对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因选拔机制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所保障,然而大量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缺乏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时间和自觉,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以致部分辅导员出现浮躁焦虑的状态,影响思政工作效率,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审美教育既能缓解其身心状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又能为辅导员落实工作提供更多元的途径与抓手。加强专业的艺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意识教育对提升学生工作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项目编号:20SZC-016)。
作者简介:顾慧(1988—),女,硕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旭云. 论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7).
[2] 王东,吴效刚. 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江海学刊,2006(06).
[3] 王志民.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J]. 理论学习,2013(03).
[4] 蔡元培. 蔡元培选集[M]. 中华书局,1959:19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 (2020-04-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荐稿人:张李军,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