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属于中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认识科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想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就应当让学生先喜欢化学,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本文就针对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分析,为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化学;培养兴趣;学习效率
0.引言
自古以来,兴趣都属于最关键的学习动力。在历史中,許多著名的化学工作者都是在中学阶段就会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初中阶段的学生通常思维较为活跃,好奇心强,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兴趣便会产生分化,一些学生会将兴趣逐渐转变为持久稳定的兴趣,通过主动学习与思考就能够有效的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成绩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些学生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逐渐认为化学知识太过枯燥,学习兴趣减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1.了解教学任务
初中化学属于化学教育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能力,为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阶段内,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按照教学的大纲以及学生的需求等来确定教学的任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大纲的要求与教学任务相结合,为了预防教学中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2.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通常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让学生保持兴趣却并不容易,假如教师能够在课前设计好化学实验,并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诱导,学生就能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1]。例如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白色的晶体,使学生充分的了解晶体的溶解以及颜色等,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此时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知识暂时性的,假如教师能够在此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就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判断现在看到的物质是什么,学生的思维就能够活跃起来。当教师将白色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让一个学生闻,学生说有一股酸臭味时,其他的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此时教师即可总结实验,在黑板上写出算酸碳氢铵化学肥料,学生便能够深刻的记忆化学知识。运用实验来引导学生,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相应的语言进行引导,就能够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
3.利用故事创立教学情境
合理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立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2]。教师可利用小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讲解《金属材料》时,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来找出适合的故事,可以南极探险队故事为例,南极探险队队员在到达南极时由于气温过低因此想要使用煤油来取暖,但却发现铁桶中的煤油都消失了,最终导致队员冻死在南极。后来证明是因为铁桶中的焊接缝脱离了,焊接缝使用的是焊锡,但焊锡在气温的影响下逐渐消失,导致煤油泄露。此时教师可开始提问:“首先,为什么锡会消失;其次,大家对探险队的遭遇有什么启示?”如此便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踊跃的发言。创设问题情景,实际上是故事情景的延伸,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掌握学生的兴趣点
初中生虽然好奇心较强,很容易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但却无法维持兴趣。针对此种情况来说,教师应当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特张等,随后开展培养兴趣的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考虑到许多学生对于石灰石不熟悉,但对于鸡蛋壳却很了解,因此采用了鸡蛋壳进行试验,学生显然对于鸡蛋壳更感兴趣,因此学习非常认真。由此可知,学生对于与生活较为贴近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事物,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如此便可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3]。
5.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应当了解教学任务、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故事创立教学情境以及掌握学生的兴趣点这几个方面进行,如此便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彦国,郑婕.实施素质教育共同走进新课程——初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特点与分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04):31-32.
[2] 许晶,徐宝荣,甄培基.改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32):54-56.
[3] 金卫国.课题研究过程中文献的一般性检索与运用——以《中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管理的研究》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综合). 2011,72(11):83-84.
【关键词】初中化学;培养兴趣;学习效率
0.引言
自古以来,兴趣都属于最关键的学习动力。在历史中,許多著名的化学工作者都是在中学阶段就会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初中阶段的学生通常思维较为活跃,好奇心强,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兴趣便会产生分化,一些学生会将兴趣逐渐转变为持久稳定的兴趣,通过主动学习与思考就能够有效的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成绩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些学生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逐渐认为化学知识太过枯燥,学习兴趣减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1.了解教学任务
初中化学属于化学教育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能力,为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阶段内,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按照教学的大纲以及学生的需求等来确定教学的任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大纲的要求与教学任务相结合,为了预防教学中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2.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通常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让学生保持兴趣却并不容易,假如教师能够在课前设计好化学实验,并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诱导,学生就能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1]。例如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白色的晶体,使学生充分的了解晶体的溶解以及颜色等,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此时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知识暂时性的,假如教师能够在此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就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判断现在看到的物质是什么,学生的思维就能够活跃起来。当教师将白色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让一个学生闻,学生说有一股酸臭味时,其他的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此时教师即可总结实验,在黑板上写出算酸碳氢铵化学肥料,学生便能够深刻的记忆化学知识。运用实验来引导学生,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相应的语言进行引导,就能够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
3.利用故事创立教学情境
合理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立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2]。教师可利用小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讲解《金属材料》时,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来找出适合的故事,可以南极探险队故事为例,南极探险队队员在到达南极时由于气温过低因此想要使用煤油来取暖,但却发现铁桶中的煤油都消失了,最终导致队员冻死在南极。后来证明是因为铁桶中的焊接缝脱离了,焊接缝使用的是焊锡,但焊锡在气温的影响下逐渐消失,导致煤油泄露。此时教师可开始提问:“首先,为什么锡会消失;其次,大家对探险队的遭遇有什么启示?”如此便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踊跃的发言。创设问题情景,实际上是故事情景的延伸,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掌握学生的兴趣点
初中生虽然好奇心较强,很容易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但却无法维持兴趣。针对此种情况来说,教师应当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特张等,随后开展培养兴趣的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考虑到许多学生对于石灰石不熟悉,但对于鸡蛋壳却很了解,因此采用了鸡蛋壳进行试验,学生显然对于鸡蛋壳更感兴趣,因此学习非常认真。由此可知,学生对于与生活较为贴近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事物,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如此便可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3]。
5.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应当了解教学任务、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故事创立教学情境以及掌握学生的兴趣点这几个方面进行,如此便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彦国,郑婕.实施素质教育共同走进新课程——初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特点与分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04):31-32.
[2] 许晶,徐宝荣,甄培基.改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32):54-56.
[3] 金卫国.课题研究过程中文献的一般性检索与运用——以《中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管理的研究》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综合). 2011,72(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