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往往很毛躁,达不到教师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提高初三课程的复习效果就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初三物理教学有效复习学生主体
初三是初中生涯中关键的一年,学生学业任务繁杂,容易在学习中产生疲惫甚至敌对情绪,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复习效果较差,甚至有越复习学生越倒退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搞好有效复习。针对初三物理的复习有效性进行,我有以下认识:
一.做好课前备课:
个别教师总觉得初三复习课比较凌乱,不好备课,讲解习题时也往往随心所欲,讲到哪算哪,其实初三复习课由于容量大,知识跨度大,更要求我们做到精心备课。
第一,要备教材,我们要以《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要求为本,紧扣课本,切忌做偏题、难题、怪题,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复习目标的偏差,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情绪,不利于我们的后期复习。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建议紧扣重点,尽量精选简单题目,让学生巩固基础,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和乐趣。
第二,要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多了解学生,看他们容易在哪出错。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反复训练,号召学生建立错题集,在最后的自由复习时学生可参考错题集,查漏补缺。
第三,要备教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教法上出来可能结果偏差很大。初三的复习教学切忌千篇一律,要有新意,可以有实验课、专题课、多媒体课、学生自主课等多种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能有新收获。
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的进行思考,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成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尽量让其在愉快的气氛环境下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竞争的机制,自习课时让学生根据最近复习的知识点,自行找题,然后小组内推荐一人上台讲解,其余小组同学听讲,提问,该小组成员进行回答、补充,通过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它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注意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特点,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从生活入手,从身边的东西入手。例如讲解晶体融化曲线时,可以将曲线的几个过程讲解为学生学习的阶段,既让学生记住了曲线特点,又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讲解分子间作用力关系时,因为看不见学生很难理解,将它讲解为我与他们相处的过程,形象生动,很能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很大程度来自于不能把生活现象转化为物理模型,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的潜移默化。例如在做俯卧撑运动时,我们可以将人体抽象化,看成一个杠杆。其次还要注意物理模型的迁移,初中讲解了动能,将这个实验放在平台上就能研究高中的平抛运动,一定要让学生有物理模型叠加、拆分的能力。
另外还要注意实验的重要性,很多老师在复习课时往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能不做的实验就不做。其实物理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后期的复习中也离不开实验,而且要注意实验的整合,经验告诉我们,你把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强调百次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做一次,因为经历过的才是最深刻的。
三.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的培养:
初三学生作业量大,任务繁重,我们千万不可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做重复劳动,要让自己跳入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
作业布置上要做到教师先做,然后再让学生做,选题要科学、有梯度,要教会学生在做完作业后的反思,例如这道题目条件为什么是这样的,如果题目中条件变一下结果会如何影响?例如在讲解简易气压计后可以让学生思考瓶内的水为什么不装满?装满后会怎么样?能干什么?只要学生多想、多问,成绩一定能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举一反三,切勿就题论题,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四、注意对学生错误的第一印象进行纠正。
初中学生有一些想当然的错误,或者第一印象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因为一开始的学习中理解不到位,或者凭自己错误的常识造成的,而这种错误往往根深蒂固,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纠正这些错误。例如学生认为的速度可以影响惯性、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等。
五、注意知识的整合。
初三的复习是整个物理体系的复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可以将前后知识连贯对比。例如复习质量测量时,讲天平,就可以复习等臂杠杆;将密度、比热容、热值这些物质的属性可以归纳类比,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六、教会学生知识结构整理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学习或者复习过程中头脑里并没有形成物理体系,所以导致他们在解题时候不会讲不同知识结合起来解题,对此可以通过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来加强。对于程度不好的同学,可以再老师复习完本章知识后协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结构内包含本章的实验、基本知识、计算、应用,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系统化。
七.关注学生心理:
理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文科教师敏感,但学生学习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作,心理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初三学生由于正值青春期,再加上学习任务的繁重,心理往往会有波动,并作出一些不成熟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多关注学生心理,多与学生交流,多给学生疏通。中考前的良好心理往往在考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
总的来说,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相关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初三物理教学有效复习学生主体
初三是初中生涯中关键的一年,学生学业任务繁杂,容易在学习中产生疲惫甚至敌对情绪,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复习效果较差,甚至有越复习学生越倒退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搞好有效复习。针对初三物理的复习有效性进行,我有以下认识:
一.做好课前备课:
个别教师总觉得初三复习课比较凌乱,不好备课,讲解习题时也往往随心所欲,讲到哪算哪,其实初三复习课由于容量大,知识跨度大,更要求我们做到精心备课。
第一,要备教材,我们要以《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要求为本,紧扣课本,切忌做偏题、难题、怪题,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复习目标的偏差,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情绪,不利于我们的后期复习。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建议紧扣重点,尽量精选简单题目,让学生巩固基础,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和乐趣。
第二,要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多了解学生,看他们容易在哪出错。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反复训练,号召学生建立错题集,在最后的自由复习时学生可参考错题集,查漏补缺。
第三,要备教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教法上出来可能结果偏差很大。初三的复习教学切忌千篇一律,要有新意,可以有实验课、专题课、多媒体课、学生自主课等多种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能有新收获。
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的进行思考,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成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尽量让其在愉快的气氛环境下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竞争的机制,自习课时让学生根据最近复习的知识点,自行找题,然后小组内推荐一人上台讲解,其余小组同学听讲,提问,该小组成员进行回答、补充,通过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它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注意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特点,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从生活入手,从身边的东西入手。例如讲解晶体融化曲线时,可以将曲线的几个过程讲解为学生学习的阶段,既让学生记住了曲线特点,又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讲解分子间作用力关系时,因为看不见学生很难理解,将它讲解为我与他们相处的过程,形象生动,很能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很大程度来自于不能把生活现象转化为物理模型,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的潜移默化。例如在做俯卧撑运动时,我们可以将人体抽象化,看成一个杠杆。其次还要注意物理模型的迁移,初中讲解了动能,将这个实验放在平台上就能研究高中的平抛运动,一定要让学生有物理模型叠加、拆分的能力。
另外还要注意实验的重要性,很多老师在复习课时往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能不做的实验就不做。其实物理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后期的复习中也离不开实验,而且要注意实验的整合,经验告诉我们,你把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强调百次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做一次,因为经历过的才是最深刻的。
三.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的培养:
初三学生作业量大,任务繁重,我们千万不可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做重复劳动,要让自己跳入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
作业布置上要做到教师先做,然后再让学生做,选题要科学、有梯度,要教会学生在做完作业后的反思,例如这道题目条件为什么是这样的,如果题目中条件变一下结果会如何影响?例如在讲解简易气压计后可以让学生思考瓶内的水为什么不装满?装满后会怎么样?能干什么?只要学生多想、多问,成绩一定能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举一反三,切勿就题论题,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四、注意对学生错误的第一印象进行纠正。
初中学生有一些想当然的错误,或者第一印象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因为一开始的学习中理解不到位,或者凭自己错误的常识造成的,而这种错误往往根深蒂固,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纠正这些错误。例如学生认为的速度可以影响惯性、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等。
五、注意知识的整合。
初三的复习是整个物理体系的复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可以将前后知识连贯对比。例如复习质量测量时,讲天平,就可以复习等臂杠杆;将密度、比热容、热值这些物质的属性可以归纳类比,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六、教会学生知识结构整理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学习或者复习过程中头脑里并没有形成物理体系,所以导致他们在解题时候不会讲不同知识结合起来解题,对此可以通过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来加强。对于程度不好的同学,可以再老师复习完本章知识后协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结构内包含本章的实验、基本知识、计算、应用,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系统化。
七.关注学生心理:
理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文科教师敏感,但学生学习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作,心理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初三学生由于正值青春期,再加上学习任务的繁重,心理往往会有波动,并作出一些不成熟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多关注学生心理,多与学生交流,多给学生疏通。中考前的良好心理往往在考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
总的来说,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相关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