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是文山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年播种面积6余万hn1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5.4%,总产量3.85亿kg,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4%。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是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创新思路、集中力量、攻克难点,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为提高全州水稻总产量作出贡献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水稻;高产高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按照农业部要求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组装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可复制技术模式,推广成熟的集成技术,采取良种良法配套,促进模式的再集成、层次的再提高,确保示范带动更大面积增产增效。
1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的影障措施
1.1组织保障
为保障文山州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取得实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由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卢春玲担任组长,成员为李丁未、周洪友、王志万、刘光花等。下设办公室在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杨柳担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统筹规划布局、协调技物配套、督促检查项目实施等工作。技术指导组由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丁未担任组长,成员为王志万、王文聪、何俊、邢启蒙、杨柳,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高产栽培技术宣传与培训,田间调查,现场指导,测产验收等工作。明确项目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1.2技术保障
1.2.1狠抓关键性技术措施的落实
技术指导组负责组织种子、栽培、农机、植保、土肥、农药等方面的专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选用优良品种,统一采用经审定的优质粳稻品种“云粳37”和优质籼稻品种“宜香2115”;采用水稻规范化种植技术;重点推广以旱育秧为主的集成配套技术,即在培肥苗床的基础上,采取简化育秧物化技术、旱地育秧、培育适龄壮秧,大田实行单双行条栽(稻田养鱼规范化种植)、合理配植栽插密度,科学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1.2.2强化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切实抓好技物配套服务
为确保项目技术实施到位,需整合科技资源,强化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多方面结合对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把技术培训和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与科技增粮措施相结合;把增产模式攻关培训与新型农民培训活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技术讲解、播放影像培训与开现场会、田间操作培训相结合;项目技术培训与抗旱、各种自然灾害、救灾宣传培训相结合;在作物各个生长关键时期,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害情况,现场指导农民群众因地、因苗、因时做好田间追肥、薅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实行“零距离”指导。同时,抓好项目技物配套服务,把技术交给农户,把物资发到农户手中。
1.2.3抓好职责分工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细化分工和职责,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及职责分工要求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及时汇总,发现问题由领导小组协商讨论解决。为加强项目的实施,结合州、县、乡三级农業技术骨干,按照考核工作总体规划,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和责任分工,根据细化的职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并依照具体职责分工,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共同实施好项目工作。
1.2.4加强资金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培训、出差等,均应本着精简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现行文山州差旅费报销、培训会议开支等标准,控制不必要的支出,杜绝铺张浪费;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项目资金使用上,由技术指导组提出使用方案,项目实施单位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开支;在资金管理上,项目资金使用有严格的申请报批程序,坚持一把手一支笔审批。
1.2.5强化督促检查
增产模式攻关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田间,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组织检查和督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跟踪调度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负责人要对水稻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实行“每月上报一次田间调查情况,项目实施结束有总结”的工作调度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及时报送增产模式攻关实施中的做法经验、问题困难、进展成效和意见建议、督促检查情况等,确保增产模式攻关取得实效。
2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水稻品种选择和育秧
统一采用经审定的优质粳稻品种“云粳37”和优质籼稻品种“宜香2115”。在3月25日前选择整理好育苗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邻近大田的地块作秧田。苗期做好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2.2开挖鱼沟
根据田块大小和排水情况,大田移栽前规划鱼沟,以“一字型”“十字型”“井字型”“田字型”等模式开挖鱼沟,并做好拦鱼网和防逃实施。
2.3大田移栽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苗龄30~40d左右,4叶一心时移栽。
2.4鱼苗投放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苗龄30~40d左右,4叶1心时移栽。
2.5中耕管理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追肥占30%;搞好病虫害防治,实施稻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植保技术,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适时收获。按照水稻收获时间,适时报请州农业局组织田间测产验收,适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
3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实施内容
3.1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 为促进我州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实现科技增粮增收的目标,结合实际,开展高海拔优质粳稻和中低海拔优质籼稻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推广,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施肥(水稻专用肥)、统防统治(减药防治)等集成技术示范,通过办样板,促进优质稻规模化生产。
3.2推广“稻+”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以主题示范为平台,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目标,开展集成“稻+”生态种养示范。充分利用项目区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水源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稻+稻田生态鱼养殖,做到稳粮增收。
3.3技术路线
选用良种、集中育苗、规范化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治,根据稻区的稻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田块开挖鱼沟,实施稻田养鱼。
4建设内容及扶持方向
4.1建设内容
建设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核心示范样板1片,核心区面积26.67 hm2,辐射带动周边667hm2。示范推广新审定优质籼、粳稻品种,集成推廣集中育苗、规范化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适宜田块示范推广稻田生态鱼养殖。
4.2扶持方向
本项目以分实施阶段给予物资扶持,项目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示范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补助;鱼沟开挖、鱼苗投放;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以及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技术培训及观摩;测产验收、绩效评价、考核总结等支出。
5结语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积极开展项目区档卡户帮扶工作,在科学技术培训和物资上给予支持,使档卡户掌握稻田生态种养技术,使项目实施成为促进档卡户增收、脱贫的有力支撑。完成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核心示范样板1片,核心示范两个点面积共26.67hm2,辐射带动周边667hm2。按上级要求完成项目实施各项绩效目标。项目示范核心区科技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项目区产量比非项目区增1%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80%以上;良种覆盖率90%以上;均增收50元/667m2以上,农药使用量增长率减少1%以上;农民群众对实施该项目的满意度为85%以上。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文山州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6(12):48-50.
[2]郜胜涛,付云章,聂龙兴,等.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玉米高产创建成效及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6(11):65-66.
[3]卢春玲,李丁未,王文聪,等.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10):153-154.
作者简介:王文聪(1975-),男,云南文山,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水稻;高产高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按照农业部要求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组装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可复制技术模式,推广成熟的集成技术,采取良种良法配套,促进模式的再集成、层次的再提高,确保示范带动更大面积增产增效。
1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的影障措施
1.1组织保障
为保障文山州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取得实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由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卢春玲担任组长,成员为李丁未、周洪友、王志万、刘光花等。下设办公室在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杨柳担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统筹规划布局、协调技物配套、督促检查项目实施等工作。技术指导组由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丁未担任组长,成员为王志万、王文聪、何俊、邢启蒙、杨柳,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高产栽培技术宣传与培训,田间调查,现场指导,测产验收等工作。明确项目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1.2技术保障
1.2.1狠抓关键性技术措施的落实
技术指导组负责组织种子、栽培、农机、植保、土肥、农药等方面的专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选用优良品种,统一采用经审定的优质粳稻品种“云粳37”和优质籼稻品种“宜香2115”;采用水稻规范化种植技术;重点推广以旱育秧为主的集成配套技术,即在培肥苗床的基础上,采取简化育秧物化技术、旱地育秧、培育适龄壮秧,大田实行单双行条栽(稻田养鱼规范化种植)、合理配植栽插密度,科学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1.2.2强化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切实抓好技物配套服务
为确保项目技术实施到位,需整合科技资源,强化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多方面结合对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把技术培训和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与科技增粮措施相结合;把增产模式攻关培训与新型农民培训活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技术讲解、播放影像培训与开现场会、田间操作培训相结合;项目技术培训与抗旱、各种自然灾害、救灾宣传培训相结合;在作物各个生长关键时期,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害情况,现场指导农民群众因地、因苗、因时做好田间追肥、薅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实行“零距离”指导。同时,抓好项目技物配套服务,把技术交给农户,把物资发到农户手中。
1.2.3抓好职责分工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细化分工和职责,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及职责分工要求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及时汇总,发现问题由领导小组协商讨论解决。为加强项目的实施,结合州、县、乡三级农業技术骨干,按照考核工作总体规划,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和责任分工,根据细化的职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并依照具体职责分工,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共同实施好项目工作。
1.2.4加强资金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培训、出差等,均应本着精简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现行文山州差旅费报销、培训会议开支等标准,控制不必要的支出,杜绝铺张浪费;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项目资金使用上,由技术指导组提出使用方案,项目实施单位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开支;在资金管理上,项目资金使用有严格的申请报批程序,坚持一把手一支笔审批。
1.2.5强化督促检查
增产模式攻关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田间,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组织检查和督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跟踪调度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负责人要对水稻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实行“每月上报一次田间调查情况,项目实施结束有总结”的工作调度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及时报送增产模式攻关实施中的做法经验、问题困难、进展成效和意见建议、督促检查情况等,确保增产模式攻关取得实效。
2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水稻品种选择和育秧
统一采用经审定的优质粳稻品种“云粳37”和优质籼稻品种“宜香2115”。在3月25日前选择整理好育苗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邻近大田的地块作秧田。苗期做好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2.2开挖鱼沟
根据田块大小和排水情况,大田移栽前规划鱼沟,以“一字型”“十字型”“井字型”“田字型”等模式开挖鱼沟,并做好拦鱼网和防逃实施。
2.3大田移栽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苗龄30~40d左右,4叶一心时移栽。
2.4鱼苗投放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苗龄30~40d左右,4叶1心时移栽。
2.5中耕管理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追肥占30%;搞好病虫害防治,实施稻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植保技术,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适时收获。按照水稻收获时间,适时报请州农业局组织田间测产验收,适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
3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实施内容
3.1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 为促进我州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实现科技增粮增收的目标,结合实际,开展高海拔优质粳稻和中低海拔优质籼稻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推广,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施肥(水稻专用肥)、统防统治(减药防治)等集成技术示范,通过办样板,促进优质稻规模化生产。
3.2推广“稻+”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以主题示范为平台,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目标,开展集成“稻+”生态种养示范。充分利用项目区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水源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稻+稻田生态鱼养殖,做到稳粮增收。
3.3技术路线
选用良种、集中育苗、规范化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治,根据稻区的稻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田块开挖鱼沟,实施稻田养鱼。
4建设内容及扶持方向
4.1建设内容
建设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核心示范样板1片,核心区面积26.67 hm2,辐射带动周边667hm2。示范推广新审定优质籼、粳稻品种,集成推廣集中育苗、规范化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适宜田块示范推广稻田生态鱼养殖。
4.2扶持方向
本项目以分实施阶段给予物资扶持,项目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示范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补助;鱼沟开挖、鱼苗投放;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以及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技术培训及观摩;测产验收、绩效评价、考核总结等支出。
5结语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积极开展项目区档卡户帮扶工作,在科学技术培训和物资上给予支持,使档卡户掌握稻田生态种养技术,使项目实施成为促进档卡户增收、脱贫的有力支撑。完成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核心示范样板1片,核心示范两个点面积共26.67hm2,辐射带动周边667hm2。按上级要求完成项目实施各项绩效目标。项目示范核心区科技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项目区产量比非项目区增1%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80%以上;良种覆盖率90%以上;均增收50元/667m2以上,农药使用量增长率减少1%以上;农民群众对实施该项目的满意度为85%以上。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文山州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6(12):48-50.
[2]郜胜涛,付云章,聂龙兴,等.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玉米高产创建成效及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6(11):65-66.
[3]卢春玲,李丁未,王文聪,等.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10):153-154.
作者简介:王文聪(1975-),男,云南文山,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