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即学生学习之始好奇的心理活动特征,要求解惑的急迫心情);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素材来导入新课。通过具体事例,找到“切入点”,提出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再步步深入,层层剖析,展开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本文根据化学课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举例论述了生活事例在导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材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和特征;生活事例;巧妙导课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即学生学习之始好奇的心理活动特征,要求解惑的急迫心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素材来导入新课。通过具体事例,教师找到“切入点”,提出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再步步深入,层层剖析,展开新课。下面把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利用生活事例导课的技巧浅谈如下,以供参考。
一、生活事例导课的几个原则
用生活事例导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 为其营造生动有趣、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促进作用。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事例必须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
初中化学知识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在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中,教师要敏锐地找出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事例进行筛选,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导入有效。这是用生活事例导课的最基本原则。
2.事例要求典型
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导课时,生活事例很多。但是很多教师在导课时常用“提起二氧化碳同学们并不陌生,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跟二氧化碳有关的事例……”这种没有多少吸引力的导课,显然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校欲望。反之用新闻片段,某煤矿因通风设施部齐备造成井下工人窒息死亡的视频导课。效果肯定比上述导课方法要好。
3.事例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征
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我们选择的事例要浅显易懂,不能太深奥。例如在学习材料一节内容时,教师为了突显新型材料的日新月异,例举了高科技领域中很多新型材料,结果学生感觉陌生,无法理解,达不到理想的导课效果。
4.事例不一定要学生熟知但要新颖
根据教材内容选讲一段妙趣横生、曲折动人的生活事例,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端,收寓教于趣之功效。事例不要求学生人人都非常熟悉,但是要新颖。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二人破案过程中,在寺庙查看线索时的画面和改编后的对话导出“质量守恒定律”,可谓精彩绝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用生活事例导课的几个例子
1.教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节内容的导课
冬天在家燃炭取暖时,大人习惯在火旁边放一盆水,认为这样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你认为这样真的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吗?同学们都喜欢喝可乐、雪碧等饮料,你知道为什么这些饮料打开瓶盖就冒气泡,喝到肚子里还打嗝?今天就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对司空见惯的生活常识提出质疑,激发了求知欲。
2.“分子和原子”的新课导入
拒绝二手烟是近年公益广告提得最多的内容。为什么自己不吸烟还深受其害呢?糖放到水里,为什么有了甜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子原子的世界寻找答案吧!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但是不知所以然,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节的导课
《化合价和化学式》这一课题内容抽象枯燥,学生理解困难,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很难进入新课状态,我在引课时创设了同学们熟悉地情景星期天小明和伙伴们打算去河边野炊,作为组织者的小明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配;小何负责准备炊具,刘彤负责带大米,林向亚则负责食用油和调味品,自己负责带肉类和蔬菜。这样一次野炊行动就准备就绪了。其实在化学中元素组成化合物时,也有这样的约定。例如在水分子(H2O)中,含有两个氢原子(H2)和一个氧原子(O)而不是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化学上把这种约定称之为“化合价”。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成了趣味盎然的身边小问题,学习兴致骤升。
4.“元素”的导课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标签;引入:矿泉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很多东西,你们想知道这些符号的意义吗?这些符号就是我们化学上的元素符号。我们懂得了元素符号的含义才能看懂生活中很多物质的成分。还等什么了?让我们赶快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元素”吧!学以致用,何乐而不为,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5.“水的净化”导课
教师出示一杯污浊的浑水;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但是已经被弄脏的浑水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怎样让我手中的浑水变成澄清的水呢?可以用哪些方法使水变得清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只有自然沉降,能在短时间内使水变得澄清,到底又有什么新招,当然要赶紧去学。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得以加强。
6.“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节的导课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大人购买金银首饰时上当受骗买到假黄金,你是否想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假黄金呢?今天我就教你如何鉴别真伪。请看我手里的两个金戒指,你能区分真假吗?显然这样激活了课堂,导入非常成功。并且把它贯穿于整堂课始末,成为课堂的主线。
又如 “尝一滴就知整锅汤的味道”导入“溶液的形成” ;“金属材料”导课时,可以先举一些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电线、保险丝、铝合金门窗及自行车钢圈等生活事例。可以说这样的生活事例举不胜举,这里不再一一累述。
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发现与总结。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在教学中,利用化学与生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点。找出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事例进行筛选,巧妙的设计,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的兴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有了这种动力,学习过程将变成学生积极探究,汲取知识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材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和特征;生活事例;巧妙导课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即学生学习之始好奇的心理活动特征,要求解惑的急迫心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素材来导入新课。通过具体事例,教师找到“切入点”,提出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再步步深入,层层剖析,展开新课。下面把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利用生活事例导课的技巧浅谈如下,以供参考。
一、生活事例导课的几个原则
用生活事例导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 为其营造生动有趣、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促进作用。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事例必须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
初中化学知识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在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中,教师要敏锐地找出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事例进行筛选,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导入有效。这是用生活事例导课的最基本原则。
2.事例要求典型
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导课时,生活事例很多。但是很多教师在导课时常用“提起二氧化碳同学们并不陌生,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跟二氧化碳有关的事例……”这种没有多少吸引力的导课,显然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校欲望。反之用新闻片段,某煤矿因通风设施部齐备造成井下工人窒息死亡的视频导课。效果肯定比上述导课方法要好。
3.事例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征
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我们选择的事例要浅显易懂,不能太深奥。例如在学习材料一节内容时,教师为了突显新型材料的日新月异,例举了高科技领域中很多新型材料,结果学生感觉陌生,无法理解,达不到理想的导课效果。
4.事例不一定要学生熟知但要新颖
根据教材内容选讲一段妙趣横生、曲折动人的生活事例,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端,收寓教于趣之功效。事例不要求学生人人都非常熟悉,但是要新颖。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二人破案过程中,在寺庙查看线索时的画面和改编后的对话导出“质量守恒定律”,可谓精彩绝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用生活事例导课的几个例子
1.教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节内容的导课
冬天在家燃炭取暖时,大人习惯在火旁边放一盆水,认为这样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你认为这样真的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吗?同学们都喜欢喝可乐、雪碧等饮料,你知道为什么这些饮料打开瓶盖就冒气泡,喝到肚子里还打嗝?今天就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对司空见惯的生活常识提出质疑,激发了求知欲。
2.“分子和原子”的新课导入
拒绝二手烟是近年公益广告提得最多的内容。为什么自己不吸烟还深受其害呢?糖放到水里,为什么有了甜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子原子的世界寻找答案吧!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但是不知所以然,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节的导课
《化合价和化学式》这一课题内容抽象枯燥,学生理解困难,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很难进入新课状态,我在引课时创设了同学们熟悉地情景星期天小明和伙伴们打算去河边野炊,作为组织者的小明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配;小何负责准备炊具,刘彤负责带大米,林向亚则负责食用油和调味品,自己负责带肉类和蔬菜。这样一次野炊行动就准备就绪了。其实在化学中元素组成化合物时,也有这样的约定。例如在水分子(H2O)中,含有两个氢原子(H2)和一个氧原子(O)而不是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化学上把这种约定称之为“化合价”。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成了趣味盎然的身边小问题,学习兴致骤升。
4.“元素”的导课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标签;引入:矿泉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很多东西,你们想知道这些符号的意义吗?这些符号就是我们化学上的元素符号。我们懂得了元素符号的含义才能看懂生活中很多物质的成分。还等什么了?让我们赶快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元素”吧!学以致用,何乐而不为,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5.“水的净化”导课
教师出示一杯污浊的浑水;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但是已经被弄脏的浑水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怎样让我手中的浑水变成澄清的水呢?可以用哪些方法使水变得清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只有自然沉降,能在短时间内使水变得澄清,到底又有什么新招,当然要赶紧去学。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得以加强。
6.“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节的导课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大人购买金银首饰时上当受骗买到假黄金,你是否想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假黄金呢?今天我就教你如何鉴别真伪。请看我手里的两个金戒指,你能区分真假吗?显然这样激活了课堂,导入非常成功。并且把它贯穿于整堂课始末,成为课堂的主线。
又如 “尝一滴就知整锅汤的味道”导入“溶液的形成” ;“金属材料”导课时,可以先举一些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电线、保险丝、铝合金门窗及自行车钢圈等生活事例。可以说这样的生活事例举不胜举,这里不再一一累述。
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发现与总结。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在教学中,利用化学与生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点。找出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事例进行筛选,巧妙的设计,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的兴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有了这种动力,学习过程将变成学生积极探究,汲取知识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