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公司董事长:我看中关村
中关村的街道、房子没什么特色,也不是旅游景点,但这里的人流密度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它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堵车的地方之一,尽管中关村被称为"骗子一条街"、尽管很多人不同意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说它是"集贸市场",但是,人们为什么还要往这里涌?中关村吸引人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人们是奔着它的"知识"去的。不要被那些卖主板、硬盘的小贩障了眼,就像一个巧夺天工的建筑物,它无疑是建筑设计师智慧的结晶,但外人所能看到的,只是盖房子的一群民工而已。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北京都是国内最有知识的地方。以高科技的龙头---计算机产业(IT)---来说,北京无疑是国内第一流的。北京高科技人才主要聚集在海淀区,尤其是中关村。因此,中国知识经济的萌芽也应该在中关村产生。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关村,正处于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我认为,要讨论中关村问题,不能局限在中关村范围内,因为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象征,而高科技又是解决中国很多疑难问题的良药。从地域上来说,中关村只是中国的一个很小的地方,它不能脱离国内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它的很多问题也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先谈中关村的现实。很多人都把在中关村街面上所看到的当成中关村的全部,这无疑是非常片面的,就像只看到了盖房子的民工而没想到建筑设计师一样可笑。从人数上说,肯定是民工比设计师多得多,民工对该建筑物也有相当大的贡献,但能代表一个建筑物精髓的,自然是设计师而不是民工。中关村也一样。做贸易的比做技术的人多,而且要多得多,但真正能代表中关村精髓的,是在其中生存的技术人员而不是街面上的店铺。
北京的房租出了名的贵。位于北京图书馆内的1小间平房,就是红砖露在外面没有装修最原始的那种,还不是门面,离中关村尚有五六公里距离,远不是最黄金的地段,每年每平方米的租金要1000多元。也就是说,如此简陋的平房1年的租金在有的大城市可以一次付款买同样面积的商品房(楼房)。据说这还算比较便宜的,至于街面上的房子,就贵得可想而知了。电子市场几平方米的柜台一年要几万元租金,以至于中关村百货商场的柜台都改成只卖一样货物---电子产品。
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企业家、机关领导还是科研项目带头人,都必须算经济账。街面上的房子是适宜做门市的,技术开发可以放在其他地方。拿门面房来做开发,实在是太不合算。所以,在算完经济账后,中关村的街面就成了贸易的天下,而且文化知识不高的普通打工仔大量充斥其中。对做计算机配件生意的人来说,不用太高文化程度,识货、会记账、会跟风就行。就像盖房子的民工不需要太多的艺术修养,但你不能因此否定所盖建筑的艺术性一样,卖高科技产品的人也不需要太高的科技水平,你也同样不能因此否定所卖产品的科技含量。
中关村有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和最好的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俗称电子一条街的白颐路上还有人大、农科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紧邻的学院路上有北航、北师大、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学院等八大院校。不算大量的慕名而来者(如笔者),仅中关村自有人才就足够傲视天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建立以来,中关村已成了中国的硅谷,是中国主要高新技术的发源地,是国内高科技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联想、方正(含新天地)、长城、四通(含利方)、中软、用友、金山、希望、紫光、华胜、太极、连邦、赛乐氏、科海等主流企业聚集在此。北京作为首都,离行政首脑机关最近,不管是对主管部门还是对政府市场都是近水楼台。北京还是主要的全国性媒体所在之地,作新闻宣传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也是主要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便于开展融资活动。北京是国外著名企业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世界各大公司在大陆的最高决策机关基本都设在北京,主要市场活动也在北京,因此北京在国际交往方面也是遥遥领先的。
总而言之,中关村拥有发展高科技所需要的全部要素,其每个要素都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才是中关村真正的现实。因此,不管当前中关村的科技水平有多高,不管知识经济当前在中关村已经发了几颗芽,我们都应该在中关村发展高科技,发展知识经济。中关村现在是,将来还应该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代表。
所谓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是用高科技产品的产值和营业额来衡量的。那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高科技产品是奢侈品,只有在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后才能考虑,有钱买大量高科技产品的都是富得流油的人。其实不然,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首要贡献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以前要印一本样书,需要专业印刷机,大量的铅字字模,熟练的捡字、铅字排版和印刷工人,较大的生产空间,而现在只要一台电脑、一台激光打印机、一套软件、一名打字员和几平方米空间即可,成本大大降低,时间大大缩短,这就是科技(十年前还能叫高科技,现在只能叫科技)的贡献。因此,真正实用的科技是节约钱的,而不是花钱的。
《网上中关村》---四海小厮的自白:
"六年前的那个秋天,我成了标准的村儿里人。/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说 有 ,不管客户说他要什么,除非问我有烟没有。/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攒机,以至于后来再见穿着衣服的机器就难受。/从那儿以后我学会了吃扣和清一色,虽然掉的老是比进的多。/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批显示器的好手,擅长把VOLTRON、Casper的标牌揭下来改贴AST。/才知道,1600K箱子深的是天津的,浅的是沈阳的。/才知道,这村儿里只有一家公司,不管谁有了单子,还不都是有饭大家吃。/才知道,我成了动物,而不再是笼子里养的那种,有了更多的欲望。/转眼之间,AST/286没人要了,40兆的Conner听起来也可笑了。/我也已经早不是村儿里的了。/据说后来时髦的词儿是代理了。/据说一台机器挣不出打车的钱了。/据说今儿做机器跟玩股票差不多了。/您是村儿里的吗?我知道您不易,别老摔着卖了。/来这个网上中关村溜溜吧!/干吗非得在门市贼着呢?到这儿抓几个单做做也挺不错的。"四海小厮算是一个典型中关村人,无庸讳言,中关村80%以上的人都和四海小厮一样不从事技术工作,而在小"门脸"内做着"贸易"。 网友眼中的中关村---
"中关村只是一个大型的组装车间,没有根本的创造能力,什么时候能生产自己的CPU或其他独创而又为世界所认同的设备(软件),什么时候才能够说是拥有了技术。""除了练摊者之外,剩下几个写了几个程序就自认为是软件精英的人,何来技术?""论软件,无影响大的产品;谈硬件,不过是一种拿来主义,替国外、替别人攒机,无技术含量可言。中关村内没有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缺乏一种自我开创的精神。""就软件来说,中关村好像是真的没有技术,通信、证券、财务、字处理、MIS、广播电视等国产软件占优势的领域里,好像还没有哪个品牌是从中关村里出来的。其实,中关村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一回事。"认为中关村有技术的只是参加讨论的网友的一小部分,而且他们中也有一部分认为中关村的技术还不尽如人意,但他们还是能以一种较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不是中关村担负着北方地区的电脑集散地作用,我们可能买电脑都很困难,中关村对中国的IT业功莫大焉,由她出手的电脑培养了和正在培养大量搞技术的人才,目前中关村和美国硅谷有差距,试问中国和美国有没有差距?要给她时间,中关村有希望,中国也有希望,不要苛求她,任何事都有过程。"一位网友还为技术划出了所占的比例---只有5% ,其它的都被市场占去了。
中关村管理状况的现实又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认为中关村的管理混乱,甚至可以说没有管理。到处是盗版光盘,到处是像卖萝卜、白菜一样兜售计算机软件游戏的农民。到处是垃圾,就是见不到管理。中关村不缺技术、不缺人才、不缺资金就是缺少管理。中关村的管理是习惯以自己为核心的。还有人说我就有一个柜台,既是小二又是掌柜的,你说谁管谁。也有人认为,中关村是有管理的,只不过中关村是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地方,不同的经济模式有不同的管理方法,表面上看非常混乱,但中关村有其自己的运行轨迹。中关村要想发展只能应用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方法。前面说起的四处兜售盗版光盘应该是一种混乱的状况,在不少网友的眼里,盗版成了中关村最可爱的东西,而对盗版的打击成了最可憎的。另外有人认为中关村的可憎之处是骗子太多,做小买卖的太多,败坏了中国硅谷的名声;可爱的一面是低价竞争便宜了买主,只要有耐心就能买到便宜货。
还有人提出中关村将知识经济时代带到了中国,这是其可爱的一面;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混乱现象是其可憎的一面。相信中关村会从无序走向有序。还有人认为中关村的主流精神是开拓进取加艰苦奋斗,无论是真正的IT企业还是盗版游击队。中关村的主要贡献是将知识经济的旗帜高高举起!
"中关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甚至也不可能成为中国顶尖的高科技园,中关村的意义只存在于历史上,对中关村的期望和评价不要太高,和硅谷相比,中关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脑和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同全国的许许多多电脑市场一样。中关村并不具有吸引高科技产业的条件,包括政策,地理位置,观念,配套环境(甚至整个北京)。如果说中国将来真正的高科技园的话,以我看很可能是出现在深圳。创业,求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深圳已经融入到社会的道德标准中,而从资金,技术,人员,位置在全国也首屈一指。深圳高科技产业的高速成长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深圳的未来还要看政府的政策,国内和国际的发展环境。依中国的管理水平、中关村的资金、价值取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中关村要想成为硅谷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的了(含意外情况),当然不排除硬说它是硅谷。""中关村的大环境和运行机制本身并不能造就信息技术企业的巨无霸,只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大力炒作下,中关村才有如今的规模,否则早就垮了。但毕竟天子脚下,很多事情都不能太着急,需要在其他地方试验试验,这就注定了中关村充其量只能成为中国的信息技术的1个技术中心(具有很多的研究所),而不能诞生大量的成功的高技术企业(具有这些研究所的公司总部却不在北京)。从企业的运行机制、对知识经济的认可和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而言,如果深圳能具有一两所重点大学,则深圳比北京更有可能诞生出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自由市场,就像一个蔬菜批发市场一样的人来人往,杂乱无章,如此发展下去,只可以成为电子农民兜售自己的商品的地摊群落,想成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绝不是个集贸市场,我们要看到他内在的本质,而且眼光要放长远。我们不刚走了十几年吗,一下子超过美国,只有60年代有人信。""不要只看中关村的盗版游击队和柜台公司,这些就由他自生自灭去吧!中关村能否成为硅谷要看真正的高技术企业,他们才是中关村的主流。知识经济的女神已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高科技的企业也准备去面对挑战。我们应该自豪能有机会目睹中国硅谷的崛起,我们更应该成为中国硅谷的一部分,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中关村的街道、房子没什么特色,也不是旅游景点,但这里的人流密度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它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堵车的地方之一,尽管中关村被称为"骗子一条街"、尽管很多人不同意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说它是"集贸市场",但是,人们为什么还要往这里涌?中关村吸引人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人们是奔着它的"知识"去的。不要被那些卖主板、硬盘的小贩障了眼,就像一个巧夺天工的建筑物,它无疑是建筑设计师智慧的结晶,但外人所能看到的,只是盖房子的一群民工而已。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北京都是国内最有知识的地方。以高科技的龙头---计算机产业(IT)---来说,北京无疑是国内第一流的。北京高科技人才主要聚集在海淀区,尤其是中关村。因此,中国知识经济的萌芽也应该在中关村产生。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关村,正处于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我认为,要讨论中关村问题,不能局限在中关村范围内,因为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象征,而高科技又是解决中国很多疑难问题的良药。从地域上来说,中关村只是中国的一个很小的地方,它不能脱离国内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它的很多问题也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先谈中关村的现实。很多人都把在中关村街面上所看到的当成中关村的全部,这无疑是非常片面的,就像只看到了盖房子的民工而没想到建筑设计师一样可笑。从人数上说,肯定是民工比设计师多得多,民工对该建筑物也有相当大的贡献,但能代表一个建筑物精髓的,自然是设计师而不是民工。中关村也一样。做贸易的比做技术的人多,而且要多得多,但真正能代表中关村精髓的,是在其中生存的技术人员而不是街面上的店铺。
北京的房租出了名的贵。位于北京图书馆内的1小间平房,就是红砖露在外面没有装修最原始的那种,还不是门面,离中关村尚有五六公里距离,远不是最黄金的地段,每年每平方米的租金要1000多元。也就是说,如此简陋的平房1年的租金在有的大城市可以一次付款买同样面积的商品房(楼房)。据说这还算比较便宜的,至于街面上的房子,就贵得可想而知了。电子市场几平方米的柜台一年要几万元租金,以至于中关村百货商场的柜台都改成只卖一样货物---电子产品。
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企业家、机关领导还是科研项目带头人,都必须算经济账。街面上的房子是适宜做门市的,技术开发可以放在其他地方。拿门面房来做开发,实在是太不合算。所以,在算完经济账后,中关村的街面就成了贸易的天下,而且文化知识不高的普通打工仔大量充斥其中。对做计算机配件生意的人来说,不用太高文化程度,识货、会记账、会跟风就行。就像盖房子的民工不需要太多的艺术修养,但你不能因此否定所盖建筑的艺术性一样,卖高科技产品的人也不需要太高的科技水平,你也同样不能因此否定所卖产品的科技含量。
中关村有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和最好的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俗称电子一条街的白颐路上还有人大、农科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紧邻的学院路上有北航、北师大、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学院等八大院校。不算大量的慕名而来者(如笔者),仅中关村自有人才就足够傲视天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建立以来,中关村已成了中国的硅谷,是中国主要高新技术的发源地,是国内高科技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联想、方正(含新天地)、长城、四通(含利方)、中软、用友、金山、希望、紫光、华胜、太极、连邦、赛乐氏、科海等主流企业聚集在此。北京作为首都,离行政首脑机关最近,不管是对主管部门还是对政府市场都是近水楼台。北京还是主要的全国性媒体所在之地,作新闻宣传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也是主要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便于开展融资活动。北京是国外著名企业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世界各大公司在大陆的最高决策机关基本都设在北京,主要市场活动也在北京,因此北京在国际交往方面也是遥遥领先的。
总而言之,中关村拥有发展高科技所需要的全部要素,其每个要素都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才是中关村真正的现实。因此,不管当前中关村的科技水平有多高,不管知识经济当前在中关村已经发了几颗芽,我们都应该在中关村发展高科技,发展知识经济。中关村现在是,将来还应该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代表。
所谓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是用高科技产品的产值和营业额来衡量的。那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高科技产品是奢侈品,只有在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后才能考虑,有钱买大量高科技产品的都是富得流油的人。其实不然,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首要贡献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以前要印一本样书,需要专业印刷机,大量的铅字字模,熟练的捡字、铅字排版和印刷工人,较大的生产空间,而现在只要一台电脑、一台激光打印机、一套软件、一名打字员和几平方米空间即可,成本大大降低,时间大大缩短,这就是科技(十年前还能叫高科技,现在只能叫科技)的贡献。因此,真正实用的科技是节约钱的,而不是花钱的。
《网上中关村》---四海小厮的自白:
"六年前的那个秋天,我成了标准的村儿里人。/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说 有 ,不管客户说他要什么,除非问我有烟没有。/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攒机,以至于后来再见穿着衣服的机器就难受。/从那儿以后我学会了吃扣和清一色,虽然掉的老是比进的多。/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批显示器的好手,擅长把VOLTRON、Casper的标牌揭下来改贴AST。/才知道,1600K箱子深的是天津的,浅的是沈阳的。/才知道,这村儿里只有一家公司,不管谁有了单子,还不都是有饭大家吃。/才知道,我成了动物,而不再是笼子里养的那种,有了更多的欲望。/转眼之间,AST/286没人要了,40兆的Conner听起来也可笑了。/我也已经早不是村儿里的了。/据说后来时髦的词儿是代理了。/据说一台机器挣不出打车的钱了。/据说今儿做机器跟玩股票差不多了。/您是村儿里的吗?我知道您不易,别老摔着卖了。/来这个网上中关村溜溜吧!/干吗非得在门市贼着呢?到这儿抓几个单做做也挺不错的。"四海小厮算是一个典型中关村人,无庸讳言,中关村80%以上的人都和四海小厮一样不从事技术工作,而在小"门脸"内做着"贸易"。 网友眼中的中关村---
"中关村只是一个大型的组装车间,没有根本的创造能力,什么时候能生产自己的CPU或其他独创而又为世界所认同的设备(软件),什么时候才能够说是拥有了技术。""除了练摊者之外,剩下几个写了几个程序就自认为是软件精英的人,何来技术?""论软件,无影响大的产品;谈硬件,不过是一种拿来主义,替国外、替别人攒机,无技术含量可言。中关村内没有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缺乏一种自我开创的精神。""就软件来说,中关村好像是真的没有技术,通信、证券、财务、字处理、MIS、广播电视等国产软件占优势的领域里,好像还没有哪个品牌是从中关村里出来的。其实,中关村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一回事。"认为中关村有技术的只是参加讨论的网友的一小部分,而且他们中也有一部分认为中关村的技术还不尽如人意,但他们还是能以一种较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不是中关村担负着北方地区的电脑集散地作用,我们可能买电脑都很困难,中关村对中国的IT业功莫大焉,由她出手的电脑培养了和正在培养大量搞技术的人才,目前中关村和美国硅谷有差距,试问中国和美国有没有差距?要给她时间,中关村有希望,中国也有希望,不要苛求她,任何事都有过程。"一位网友还为技术划出了所占的比例---只有5% ,其它的都被市场占去了。
中关村管理状况的现实又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认为中关村的管理混乱,甚至可以说没有管理。到处是盗版光盘,到处是像卖萝卜、白菜一样兜售计算机软件游戏的农民。到处是垃圾,就是见不到管理。中关村不缺技术、不缺人才、不缺资金就是缺少管理。中关村的管理是习惯以自己为核心的。还有人说我就有一个柜台,既是小二又是掌柜的,你说谁管谁。也有人认为,中关村是有管理的,只不过中关村是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地方,不同的经济模式有不同的管理方法,表面上看非常混乱,但中关村有其自己的运行轨迹。中关村要想发展只能应用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方法。前面说起的四处兜售盗版光盘应该是一种混乱的状况,在不少网友的眼里,盗版成了中关村最可爱的东西,而对盗版的打击成了最可憎的。另外有人认为中关村的可憎之处是骗子太多,做小买卖的太多,败坏了中国硅谷的名声;可爱的一面是低价竞争便宜了买主,只要有耐心就能买到便宜货。
还有人提出中关村将知识经济时代带到了中国,这是其可爱的一面;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混乱现象是其可憎的一面。相信中关村会从无序走向有序。还有人认为中关村的主流精神是开拓进取加艰苦奋斗,无论是真正的IT企业还是盗版游击队。中关村的主要贡献是将知识经济的旗帜高高举起!
"中关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甚至也不可能成为中国顶尖的高科技园,中关村的意义只存在于历史上,对中关村的期望和评价不要太高,和硅谷相比,中关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脑和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同全国的许许多多电脑市场一样。中关村并不具有吸引高科技产业的条件,包括政策,地理位置,观念,配套环境(甚至整个北京)。如果说中国将来真正的高科技园的话,以我看很可能是出现在深圳。创业,求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深圳已经融入到社会的道德标准中,而从资金,技术,人员,位置在全国也首屈一指。深圳高科技产业的高速成长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深圳的未来还要看政府的政策,国内和国际的发展环境。依中国的管理水平、中关村的资金、价值取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中关村要想成为硅谷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的了(含意外情况),当然不排除硬说它是硅谷。""中关村的大环境和运行机制本身并不能造就信息技术企业的巨无霸,只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大力炒作下,中关村才有如今的规模,否则早就垮了。但毕竟天子脚下,很多事情都不能太着急,需要在其他地方试验试验,这就注定了中关村充其量只能成为中国的信息技术的1个技术中心(具有很多的研究所),而不能诞生大量的成功的高技术企业(具有这些研究所的公司总部却不在北京)。从企业的运行机制、对知识经济的认可和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而言,如果深圳能具有一两所重点大学,则深圳比北京更有可能诞生出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自由市场,就像一个蔬菜批发市场一样的人来人往,杂乱无章,如此发展下去,只可以成为电子农民兜售自己的商品的地摊群落,想成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绝不是个集贸市场,我们要看到他内在的本质,而且眼光要放长远。我们不刚走了十几年吗,一下子超过美国,只有60年代有人信。""不要只看中关村的盗版游击队和柜台公司,这些就由他自生自灭去吧!中关村能否成为硅谷要看真正的高技术企业,他们才是中关村的主流。知识经济的女神已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高科技的企业也准备去面对挑战。我们应该自豪能有机会目睹中国硅谷的崛起,我们更应该成为中国硅谷的一部分,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