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古筝的四个要素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弹奏古筝既可以使人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又可以使人感悟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当前很多人学习古筝。本文介绍了学好古筝的四个要素,以供参考。
  古筝是我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古筝的历史较为悠久,据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古筝就在秦国流传,因此古筝又被称为秦筝。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由面板、琴弦、筝码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目前常见的古筝一般有21根弦。古筝的音色淳朴、音域广阔,弹奏姿势优美,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古至今,无论是宫廷音乐还是民间音乐,雅俗共赏的古筝都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广陵散》《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古筝古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筝因其文化底蕴深厚,音质优美动听,入门门槛相对较低,而成为人们学习传统乐器的首选。
  一、学习古筝主要面临的困难
  (一)信心不足
  无论是少儿还是成人,在初学古筝的阶段,都难免会出现信心不足的问题。造成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基础,对自己能否学会古筝心里没底;二是认为自己乐感极差,感觉学不会古筝;三是认为古筝文化底蕴深厚,是一种高雅艺术,自己的传统文化水平不高,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二)方法不对
  古筝学习强调内在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对于提高古筝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至关重要。不少人学习古筝的方法较为简单,如盲目追求练琴的时长,认为只要肯下功夫,多花时间去练习,弹奏水平就一定会提高;又如追求速成,只重复练习弹奏某一首曲子,只要能完整地弹奏下来,就认为练好了,不注重技巧学习,不重视情感投入,结果弹奏得僵硬无趣。
  (三)时间不够
  很多人学习古筝,只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或者为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由于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的压力较大,每天可以用来练琴的时间有限,因此很多人在学习古筝过程中常常感到时间难以保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学习古筝和学习其他任何一种乐器一样,都需要以大量的练习时间作为基础,正所谓熟能生巧,可以说没有时间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耐心不强
  古筝相对于入门比较容易,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但若想达到技巧娴熟、美感充沛的境界,则需要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非常枯燥和辛苦的,很多人缺乏必要的耐心,经受不住困难的考验,常常中途败下阵来,半途而废,十分可惜。
  (五)感悟不深
  古筝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承载着中华文明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学习古筝不仅是在学习音乐技巧,更是在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些古筝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技巧的掌握,忽视背后的文化因素,例如,对某一首曲子弹奏得非常熟练,却并不了解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弹奏起来流畅有余而感情平淡,这样的古筝学习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二、学好古筝的四个要素
  (一)把握渐进性
  学好古筝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很多古筝学习者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忽视了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一上来便追求练习难度和练习强度,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学习效果平平,甚至因为弹奏水平长时间停滞不前,而挫伤了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学习古筝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有其内在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只有当真正扎实地掌握了某一阶段学习要求之后,才可以开始更高阶段的学习。如果背离了渐进性原则,盲目地以“学得多”和“学得快”为目标,只能看似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很多古筝技巧,也能够弹奏不少曲子,但实则每一步的基本功并未夯实,对于古筝弹奏的难点、重点都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基本功欠缺的弊端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严重制约着更高阶段的学习,以至于出现虽然大量练习,但依然无法突破瓶颈,弹奏水平始终得不到质的提升的情况。因此,学好古筝就一定要把握好学习的渐进性,特别是在初学阶段,要将扎实练好基本功作为首要目标,切忌贪快贪多,要明白练习基本功的枯燥,是为将来弹奏乐曲的精彩打基础,在学习古筝过程中,每一步走得稳,才可以在古筝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二)把握方法性
  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说过:“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其实,方法对于读书的重要性,也同样适用于古筝学习。虽然每个人的音乐感觉和音乐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古筝的学习,只要方法正确,大部分人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弹奏水平。在古筝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苦学法,即埋头勤学苦练,这种方法依靠于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坚持的背后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对古筝学习的乐趣体验度不高,因此是一种效率比较低下的方法。二是好学法,即出于个人主观兴趣去学习古筝。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从事学习活动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够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收获。但这种学习方法仅仅是以兴趣为支撑,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虽然学习热情很高,但事实上学习效率并不理想。三是会学法,即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习古筝的整个过程。这种方法是将学习本身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充分结合古筝学习的特点,认真遵循古筝学习的规律,使学习过程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会学法的核心在于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古筝知识体系,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法或者某一曲目的學习,而是从整体上、系统上去把握学习,从而对各种技法产生深刻的理解,并能找到其内在联系性,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维,使得学习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三)把握艺术性
  古筝作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有着极高的艺术性。唐代诗人顾况在其诗作《李湖州孺人弹筝歌》中写道:“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相对于弹奏技巧,古筝的艺术性更加抽象和深奥,因此体现艺术性也是古筝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古筝学习中把握艺术性,主要途径就是培养优良的乐感和审美体验。乐感是人们开展音乐活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而审美体验是人们在音乐艺术中获得最直接的感受。在古筝学习实践中,首先要多听,通过大量欣赏优秀的古筝作品,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直观地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其次,要重视音阶训练,通过听、唱、手势、弹等方法,对不同音阶形成准确的记忆。再次,要尝试凭借记忆,并结合自己对音乐审美的理解,去弹奏曲目,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去诠释乐曲,暂时忽视弹奏的技巧规范,要突出流畅自然,以此提高艺术表现力。
  (四)把握情感性
  法国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情感性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也是艺术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当前,在古筝学习中,部分学习者确实存在着重视技巧而轻视情感的误区,正如钢琴家霍夫曼曾经说:“现代技巧中有种令人遗憾的倾向,就是技巧本身成了目的。”学习古筝,要将古筝视为一种艺术,而非一种技艺,追求应该是通过弹奏古筝表达深刻而丰富的情感,而非表现娴熟的技巧。一方面,学习者要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能够在头脑中将具象的乐谱和指法技巧,升华为富于情感的意境表达,让自己与古筝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互动,使弹奏更具激情;另一方面,在学习古筝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接触和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诗词等,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触类旁通,进而促进对古筝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三、结语
  学好古筝是每一个古筝学习者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但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去坚持,而且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把握好渐进性、方法性、艺术性和情感性等四要素,使学习更加系统、更加深刻,更加有实效。
  (龙岗区文化中心管理处)
其他文献
胶州秧歌的形式既有齐鲁古风,又有其形成时期的特点。它的整体风格是男性大胆,女性柔美,富有弹性和微妙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动态特征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最闪亮的珍珠之一。它在当前的社会文化浪潮中也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创新。胶州秧歌在动感风格特征中仍然继承了传统民族气质,也渗透了现代西方文化,非凡而精致,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民间舞蹈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文化娱乐活动
期刊
在不同的中国作家笔下,不同时期的中国式“娜拉”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并且中西方“娜拉”们在出走之后的命运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式“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问题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对不同作品中“娜拉”们形象的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式“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问题。  1918年6月15日,在《新青年》杂志出版的“易卜生”专号上,胡适发表了《易卜生主义》一文,这是国内第一篇系统介绍易卜生的文字,同期发表的还有
期刊
古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向西域的桥梁,是经济、文化、艺术的交融通道。西域石窟艺术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大量的外来民俗文化因素渗入到石窟艺术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佛教石窟艺术广泛地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它不仅承载着雕塑艺术史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晶。宁夏固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着诸多具有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址。本文从须弥山石窟艺术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等角度来探究石
期刊
四川历来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这得益于它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经济、深厚的人文底蕴、闲适宜居的生活。四川省会成都更是被称作“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国内城市中独具特色,同时又有“锦城”和“蓉城”的美称,成都人民的慢生活长期被看作是悠闲自由的理想生活,成都亦被视为最宜居的城市。而在这理想的慢生活中,茶是巴蜀人民必不可少的消遣。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故乡,巴蜀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研究中国茶文化则离不
期刊
歌剧《白蛇传》是由当代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所创作,该剧获得了美国第95届普利策奖。作曲家以中国古老的民间故事为题材,将中国戏曲及民间音乐与西方的歌剧咏叹调及西洋乐器相结合,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它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是一部当代最新型的歌剧。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可能更看重的是声乐技巧、演唱、情感等,却恰恰忽略了声乐艺术中最具有哲学意义的声乐美学。本文从声乐美学的角度,对《白蛇传》的声乐艺术和表演
期刊
莆田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这项技艺源远流长,也是木工的一类,是木作中的细木作。几千年来,木雕文化和工艺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变得愈发富有内涵,木雕身上的每一次刀起刀落都是中华文化的烙卬。木雕工艺发展的区域也十分广泛,充斥着鲜明的地域文化与不同的个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流派。同时,这项传统的工艺也将与时俱进,走向创新的道路。  中国木雕艺术早已横跨数千年的历史,被视为珍贵的艺术,
期刊
音乐与修辞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作为诗歌的形式被古希腊诗人吟唱,吟游诗人用诗歌的形式歌颂英雄事迹,其不仅仅是诗篇与故事,荷马史诗常被称为西方文化的奠基,在当今的希腊仍有很高的地位。本文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音乐修辞进行分析研究,解读古希腊荷马时代的早期音乐文化思想。  荷马时代是以传说中的盲人音乐家、弹唱艺人荷马的出现以及民间口头文学荷马史诗的流传而划分的时代。在诗歌的早期发展
期刊
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重要部分,左翼音乐运动的出现对后来我国音乐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空前绝后的作用。而田汉在左翼音乐中担起了主要创始人的角色,他同其他人做出了许多无法言说的努力,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就田汉与左翼音乐运动中的新音乐展开深刻探讨,使人共同感受中国“新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段值得人们关注和了解的经历。  从1931年到1932年,再到1937年,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
期刊
阿拉伯文书法和中国书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书写的内容、书写的工具、所具有的功能上。阿拉伯书法艺术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很长的适应期,逐渐具有中国色彩,受中国书法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阿拉伯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在中国,对阿拉伯文书法关注比较多的人员大部分是对伊斯兰教有所关注的人或者是常年在清真寺接触阿拉伯文比较多的阿訇、哈吉。  近年来,中国比较有名的研究阿拉伯文书法的有:陈进慧,
期刊
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他们都非常重视自由,还为了实现自由提出了具有制度性的见解。但是,针对自由与平等、法律与自由等方面,两人又有不同的见解。孟德斯鸠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卢梭所占的立场是社会大众,主要秉承社会公正的理念,代表的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孟德斯鸠主张崇尚君主、同王权妥协立宪,卢梭主张的是政治权利。  一、针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有不同见解  在孟德斯鸠看来,自由和平等是在悠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