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诗意作文的阳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w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提倡学生作文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表明作文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会说话,你就会作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呼作文难写,老师叹作文难教,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包袱?几年来,笔者带领“诗意语文”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激:作文出题竞标
  无论是以前的命题作文,还是现在的话题作文,我们发现,题目出得再新颖,总有些学生还是感到无话可写,有时候老师越逼,学生越是不会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要求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有些人往往有抵触心理,所以找不到写的感觉。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打破了这种由老师出题的传统套路,而是大胆采取一种开放式做法,让每个学生先自己拟作文题,然后在全班进行竞标,由出题者说出所拟题的缘由,最后全班学生举手表决,评选出“十佳作文题”,供大家选择来写。这样一来,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由被动变主动,写起作文来就津津有味。
  例如,在学习必修(2)第三单元的散文之后,笔者布置大家各拟一个作文题,看谁拟得好。想不到大家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涨。经过“说题”环节之后,大家举手表决,“身后是阳光”、“风中亮出年轻的旗”、“泪,落在笔尖”、“这一夜,雨疏风骤”、“回眸中的幻想”、“带不走的精神”、“时光转角处的注目礼”等一批极富诗意的作文题脱颖而出,走进学生期待的心田,笔者分明地感觉到此时的写作已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二.觅: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们常说,写作来源于生活。可见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但面对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很多学生却熟视无睹、甚至无动于衷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揭开生活表层的那块纱布,也就无法发现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于是,我们常常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活。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寻访中山名人故居”、“走近坦洲民营企业家”、“与坦洲镇教育界老前辈面对面”、“泉林山庄行”等各种活动,通过深入调研、采访,学生有了一手材料,其作文一改过去的无病呻吟、枯燥乏味,变得有血有肉、非常丰满了。
  另外,笔者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深入生活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例如,布置学生去市场买一次菜,买菜时要学会和对方讲价,然后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既要有人物语言的描写,也要有人物心理的刻画,还要有周围环境的渲染等等。生活是充满阳光、充满诗意的,让他们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诗意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生活,他们不仅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越写越生动。
  三.评:学生唱主角
  作文批改一向以耗时多、效率低而令师生谈作文而色变。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所致,用过长的时间和空洞的分数拉开了作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简单地说,就是评改过程要让学生来唱主角。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互评互改的方式,将全班学生每一次的大作文都张贴于教室,让学生互相评改。每次评改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围绕主题制定好评改标准,并抽取一至两篇示范评改。每个学生要求评改三篇文章。学生评改完后,将所有作文收上来,教师一一进行查阅,并作简评。对于评价不当或用语过于偏激的,则适当给予引导和纠偏。
  四.拓:耕耘成长的绿洲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教学改革,学生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课余创作,时常与老师一起探讨。为了保护这份难得的积极性,笔者在班级创办了《诗意语文报》,还在教室后墙开辟了一块《诗意语文园地》,为优秀的习作开垦成长的绿洲。另外,一部分学生还自发组建了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后来发展成文学社。在这些平台和活动的引导下,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劲头越来越足,读报、看书、作读书笔记、写作已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常态。正是在师生共同的呵护和耕耘下,一株株小草在这片绿洲上逐渐成长起来,一篇篇习作登上了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报刊杂志。每当收获成功的喜悦时,他们总不忘将满腔的感激之情化作生动感人的文字。
  说到底,作文教学其实并不难,学习写作也不难。关键是要找准激发学生写作的点,还原写作的基本形态,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感动,并将其内化为学生写作的动力。那么,作文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倾吐心声、抒发性灵的舞台,成为学生精神的栖居所。
  
  方铁民,语文教师,现居广东中山。本文编校:艾永芳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好课?随着教学不断的改革,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蜂飞蝶舞”,“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上去煞是热闹。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静心学习,咀嚼感悟的时间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下来,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语文教学就应该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充分调动学
在写作中,如果说素材的选择是“调兵”,那么素材的运用则是“实战”。如果说积累材料要“多”,选择材料要“广”,那么,运用材料则要“活而新”。在作文教学中以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素材,审美素材;以敏锐的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取素材,创新使用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其下句就强调了创新的重要。下面试从两方面来谈写作素材创新运用的意义。  一.写作
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在离开她的怀抱十七年后。  凉夏黄昏的朦胧中,沿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路。踏上依然那么破旧的石阶,我怯怯地立在了十七年前的女生宿舍前。仰视五栋二楼左边第三个窗口,温暖的灯光照亮了封存十七年的记忆。这里。留下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里,铺垫了我出发的路;这里,洒落同窗们无虑的笑语和失落的忧伤…  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那是风吹过婆娑的衫树的摇曳;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那是雨打在宽大的梧桐
江西省中考语文评价改革始于2005年,当年的第一份课标版试卷,成了全省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成了引导全省初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从2005到2008年,江西中考语文评价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从本地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基本稳定的试卷结构和题型,以追求每年10%的创新题为努力目标,充分挖掘语文试题的人文因素,积极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向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或响亮的读书声音。朗读就是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即“有声的阅读”。  从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年级越高,这个工作做得越不好。尤其到了高三,语文课堂成了讲习课堂,从课堂传出的大多是“嘶哑”的讲解声音。有的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有的认为主要是把课文内容讲清楚,朗读不朗读没有多大关系;还有认为“朗读浪费时间”“朗读是读死书”等等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   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
方方,女,1955年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后分配到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家协会。大学期间始发小说,现已出版小说、随笔集三十多部。《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十八岁进行曲》、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埋伏》《过程》《奔跑的火光》分获《小说月报》第二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百花奖”。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
剑男:王老师,你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您做一个访谈。语文是一个庞大的话题,真不知道从哪里谈起,近段时间,语文界都在谈论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我们就谈谈新课标,好吗?  王尚文:好的。学习新课标也是我分内应做之事,我就不揣冒昧谈谈吧。  剑男:谢谢王老师的慷慨应允。谈起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人们都喜欢将它和之前的实验版比较,较之于实验版,王老师觉得修订版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
最近,我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谈及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到自己第一次“成功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一个运动会的作文,“其他同学都写了运动会的许多场面”,而他“只写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场篮球赛”,受到老师的表扬——认为他写得生动,很有戏剧味道。由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莫言的获奖与他这“戏剧味道”有很大关系。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各种因为关注学生活动而使课堂精彩的教学案例,在各大教学刊物上可谓“比比皆是”,似乎课堂上只要有了学生活动,只要关注了学生活动,课堂就必然精彩。然而事实上有些课堂并没有因学生热闹的活动而“锦上添花”;相反,常常因教师课前的设计存在问题或预设不足,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  《项羽之死》教学片段:  教师:本篇散文分哪几个场面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