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列求和问题的破解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butch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问题是数列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数列求和问题题型多变,思维要求高,是数列的一个难点.鉴于此,下面将数列求和问题的常见解题策略作一归纳,供2013届考生复习参考.
  一、利用常用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若所给数列的通项是关于n的多项式,此时可采用公式法求和,常用求和公式列举如下: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an)2=na1+n(n—1)2d,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na1(q=1)
  a1(1—qn)1—q=a1—anq1—q(q≠1)
  自然数的方幂和:∑nk=1k3=13+23+33+…+n3=14n2(n+1)2,∑nk=1k=1+2+3+…+n=12n(n+1),
  ∑nk=1k2=12+22+32+…+n2=16n(n+1)(2n+1).
  例1设Sn=1+2+3+…+n,n∈N*,求f(n)=Sn(n+32)Sn+1的最大值.
  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Sn=12n(n+1),Sn+1=12(n+1)(n+2)
  ∴f(n)=Sn(n+32)Sn+1=nn2+34n+64
  =1n+34+64n=1(n—8n)2+50≤150
  ∴当n=88,即n=8时,f(n)max=150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
  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cn=anbn,其中{an},{bn}中有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q,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例2求和:Sn=1+3x+5x2+7x3+…+(2n—1)xn—1(x≠1)……①
  解:由题可知,{(2n—1)xn—1}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xn—1}的通项之积
  设xSn=1x+3x2+5x3+7x4+…+(2n—1)xn……②(设制错位)
  ①—②得(1—x)Sn=1+2x+2x2+2x3+2x4+…+2xn—1—(2n—1)xn(错位相减)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1—x)Sn=1+2x·1—xn—11—x—(2n—1)xn
  ∴Sn=(2n—1)xn+1—(2n+1)xn+(1+x)(1—x)2
  例3求数列22,422,623,…,2n2n,…前n项的和.
  解:由题可知,{2n2n}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12n}的通项之积
  设Sn=22+422+623+…+2n2n……①
  12Sn=222+423+624+…+2n2n+1……②(设制错位)
  ①—②得(1—12)Sn=22+222+223+224+…+22n—2n2n+1(错位相减)
  =2—12n—1—2n2n+1
  ∴Sn=4—n+22n—1
  三、倒序相加法求和
  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倒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个(a1+an),Sn表示从第一项依次到第n项的和,然后又将Sn表示成第n项依次倒序到第一项的和,将所得两式相加,由此得到Sn的一种求和方法.也称倒序相加法.
  例4求证:C0n+3C1n+5C2n+…+(2n+1)Cnn=(n+1)2n.
  证明:设Sn=C0n+3C1n+5C2n+…+(2n+1)Cnn……①
  把①式右边倒转过来得
  Sn=(2n+1)Cnn+(2n—1)Cn—1n+…+3C1n+C0n(反序)
  又由Cmn=Cn—mn可得
  Sn=(2n+1)C0n+(2n—1)C1n+…+3Cn—1n+Cnn……②
  ①+②得2Sn=(2n+2)(C0n+C1n+…+Cn—1n+Cnn)=2(n+1)·2n(反序相加)
  ∴Sn=(n+1)·2n.
  例5求sin21°+sin22°+sin23°+…+sin288°+sin289°的值.
  解:设S=sin21°+sin22°+sin23°+…+sin288°+sin289°……①
  将①式右边反序得
  S=sin289°+sin288°+…+sin23°+sin22°+sin21°……②(反序)
  又因为 sinx=cos(90°—x),sin2x+cos2x=1,
  ①+②得2S=(sin21°+cos21°)+(sin22°+cos22°)+…+(sin289°+cos289°)=89(反序相加)
  ∴S=892.
  四、分组求和法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能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的和、差,则对拆开后的数列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求出原数列的和.
  例6求数列{n(n+1)(2n+1)}的前n项和.
  解:设ak=k(k+1)(2k+1)=2k3+3k2+k,   ∴Sn=∑nk=1k(k+1)(2k+1)=∑nk=1(2k3+3k2+k),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Sn=2∑nk=1k3+3∑nk=1k2+∑nk=1k
  =2(13+23+…+n3)+3(12+22+…+n2)+(1+2+…+n)
  =n2(n+1)22+n(n+1)(2n+1)2+n(n+1)2
  =n(n+1)2(n+2)2.
  五、裂项相消法求和
  有些数列求和的问题,可以对相应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加以变形,将其写成两项的差,这样整个数列求和,各加数都按同样的方法裂成两项之差,其中每项的被减数一定是后面某项的减数,从而经过逐项相互抵消仅剩下有限项,可得出前n项和公式.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也称为分裂通项法.它适用于{canan+1}型(其中{an}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常见拆项公式有:
  an=f(n+1)—f(n);1(2n—1)(2n+1)=12(12n—1—12n+1);1n(n+1)=1n—1n+1;1n(n+1)(n+2)=12(1n(n+1)—1(n+1)(n+2));1a+b=1a—b(a—b);
  (2n)2(2n—1)(2n+1)=1+12(12n—1—12n+1);sin1°cosn°cos(n+1)°=tan(n+1)°—tann°.
  例7求数列11+2,12+3,…,1n+n+1,…的前n项和.
  解:设an=1n+n+1=n+1—n,
  则Sn=11+2+12+3+…+1n+n+1
  =(2—1)+(3—2)+…+(n+1—n)
  =n+1—1.
  例8设数列{an}的前n项的和
  Sn=43an—13×2n+1+23,n=1,2,3,…,令Tn=2nSn,n=1,2,3,…,求∑ni=1Ti.
  解:由题意得:an=4n—2n(其中n为正整数)
  Sn=43an—13×2n+1+23=43(4n—2n)—13×2n+1+23=23(2n+1—1)(2n—1)
  Tn=2nSn=32×2n(2n+1—1)(2n—1)=32×(12n—1—12n+1—1)
  所以:∑ni=1Ti=32×(121—1—12n+1—1)
  =3(2n—1)2n+1—1.
  六、并项求和
  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和Sn.
  例9设数列{an}的首项为a1=1,前n项和Sn满足关系式:3tSn—(2t+3)Sn—1=3t,(t>0,n=2,3,4,…)设数列{an}的公比为f(t),作数列{bn}使b1=1,bn=f(1bn—1),(n=2,3,4,…),求和:b1b2—b2b3+b3b4—b4b5…+b2n—1b2n—b2nb2n+1.
  解:由题意知{an}为等比数列,得an=(2t+33t)n—1,故f(t)=2t+33t
  故:bn=2n+13,可知{b2n—1}和{b2n}是首项分别为1和53,公差均为43的等差数列.
  于是b1b2—b2b3+b3b4—b4b5+…+b2n—1b2n—b2nb2n+1
  =b2(b1—b3)+b4(b3—b5)+b6(b5—b7)+…+b2n(b2n—1—b2n+1)
  =—43(b2+b4+…+b2n)=—4312n(53+4n+13)
  =—49(2n2+3n).
  七、利用数列的通项求和
  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及其特征,然后再利用数列的通项揭示的规律来求数列的前n项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例10求1+11+111+…+111…1n个1之和.
  解:由于111…1k个1=19×999…9k个9=19(10k—1)(找通项及特征)
  ∴1+11+111+…+111…1n个1
  =19(101—1)+19(102—1)+19(103—1)+…+19(10n—1)(分组求和)
  =19(101+102+103+…+10n)—19(1+1+1+…+1n个1)
  =19·10(10n—1)10—1—n9=181(10n+1—10—9n).
  八、累加法
  给出数列{Sn}的递推式和初始值,若递推式可以巧妙地转化为Sn—Sn—1=f(n)型,可以考虑利用累加法求和,此法也叫叠加法.
  例1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2,Sn=n2an—n(n—1),n∈N,求Sn
  解:由Sn=n2an—n(n—1)(n≥2)得:Sn=n2(Sn—Sn—1)—n(n—1),
  即(n2—1)Sn—n2Sn—1=n(n—1),
  ∴n+1nSn—nn—1Sn—1=1,对n≥2成立.
  将n+1nSn—nn—1Sn—1=1,nn—1Sn—1—n—1n—2Sn—2=1,…,32S2—21S1=1累加,则n+1nSn—2S1=n—1,又S1=a1=12,
  所以Sn=n2n+1,当n=1时,也成立.
  九、多法并举求和
  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及其特征,然后再利用数列的通项揭示的规律来求数列的前n项和,它通常集分组、裂项、公式求和于一体,是一个解决综合性数列求和的重要途径.
  例12已知数列{an}:an=8(n+1)(n+3),求∑nk=1(k+1)(ak—ak+1)的值.
  解:∵(k+1)(ak—ak+1)
  =8(k+1)[1(k+1)(k+3)—1(k+2)(k+4)]
  =4·(1k+2—1k+4)+8(1k+3—1k+4),
  ∴ ∑nk=1(k+1)(ak—ak+1)
  =4∑nk=1(1k+2—1k+4)+8∑nk=1(1k+3—1k+4)
  =13n2+43n3(n+4)(n+3).
  (作者:徐玉坤,如皋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其他文献
推理判断题是指在理解原文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推理判断题在阅读中属于难度较高的题型,通常占总题数的15%-30%。它主要考查考生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考生的识别能力。推理判断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一句话,也可能是某几句话,要求考生在遵循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文章字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逻辑推理,
期刊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指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构造适当的函数与方程,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辅助函数与辅助方程性质的思想.  就中学数学而言,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许多有关方
期刊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它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很多章节,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不等式部分在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两个C级考点,占有很大的比重.不等式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对高中数学各章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拟通过剖析典型题例,凸显考查重点,为高三学子的不等式复习指明方向.  一、“不等式”考查凸显多样性  例1已知函数f(x)=log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是一些事例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名句的简单引用,它应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更加睿智、更加深广的思考和探求。当至真至性的情思交汇融合时,智慧的火花才能常常迸发,凝聚成理性思考,闪现出思想蕴含,呈现出一种启人心智的理趣美。议论、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是否精彩,说理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那么,议论文如何说理呢?    一、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大多数同学写议论文一般缺乏结构意识,文章疏漏松垮,缺乏论证力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一、总分式  总分式结构是指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  (1)总分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例如2010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莫堵源泉》,文章先由孟子的话引出总论点“莫堵源泉,它于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计70分)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a18+a19=0,则当Sn取得最大值时,n=________.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n+1),则其前n项的和为________.  3.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3S6=13,则S6S9=________.  4.设等差数列{a
期刊
基本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都是C级要求,在高考试卷上必有体现,高考试卷上涉及到不等式相关知识点的试题占了较大的比重.不等式的复习可以从解不等式、用不等式和证不等式三个方面着手,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和不等式有关的问题.  一、解不等式  我们面临的解不等式包括解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若不等式中含有参数,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讨论.下面通过几例加
期刊
一、填空题  1.已知a=x2—x,b=x—2,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2.如果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①ab≤1;②a+b≤2;③a2+b2≥2;④1a+1b≥2.其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4.已知00且1x+
期刊
语文版块  我们知道,高考语文复习需要“拒绝平庸”,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战略,方能抢占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决战高考,不仅需要一种技术的应对,还需要一种艺术的把握。如此,我们才能稳重而又优雅地过好高三的应考生活。过去的一年,我们语文编辑人就是这样做的!不信,请看:  2011年7~8合刊刊载的“刊首语”《十八岁的高考》的主旨就是:不避平凡,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新材料作文“远
期刊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传统,依然采取了“提示语+命题”的颇具“江苏特色”的命题形式: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絕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尽管该试题毁誉参半、争议不断,但这里我们还是不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