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让数学教学变得更鲜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十分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是因为日常生活的外延就是我们学习的外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数学、用数学中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关键词:引出新知  感悟新知  强化新知
  中图分类号:G623.5
  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脱离现实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只会将数学教学活动陷入空洞的说教中,并且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相反,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交融,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培养应用数学知识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数学的乐趣和魅力,让数学教学变得更鲜活。
  • 引用生活素材引出新知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用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亲身体验数学与生活同在,产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引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索。
  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出本课的新知识:
  师:孩子们,上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来听一段电视节目片头的音乐。(链接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
  师:谁愿意来猜一猜是什么节目?
  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师追问:能告诉大家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吗?
  生:晚上7时。(板书:晚上7:00)师质疑:那电视画面上是显示晚上7:00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
  生:是19时。(板书:19:00)
  师:孩子们,这种记时法和之前所说的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这节数学课咱们要共同探究的“记时法”。
  教师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创设自然、宽松的生活情境,合理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新课,使数学课堂从美丽开始,化平淡为神奇,悄然地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学生感觉亲切自然,同时又极大地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唤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 凭借生活素材感悟新知

  作为对客观现实生活内容的提炼与概括,那么数学必然在生活中有着大量而具体的“原型”。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所学的新知识从生活中找到原型的话,凭借生活,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教学会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感悟领会所学的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公顷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体会1公顷的大小,我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学校操场的面积”这一现有而熟悉的生活教学资源,通过深入理解计算后明白“1公顷的面积相当于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这样使学生对“公顷’的理解从单纯的数字“10000平方米”走向实际平面大小的感悟,使学习内化;同时我还让学生“根据教室、篮球场的面积来想象1公顷的大小”、“根据科学实验室的面积推算1公顷的大小”、“举例与1公顷比大小”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知识的有效感悟和建构,从而使学生对1公顷的感悟更加丰厚、盈润。这样的学习过程,即是学生凭借生活中的资源形成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立体感悟、全面发展知识的过程。
  • 挖掘生活素材强化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强化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学生顺着这座桥梁去巩固新知、強化新知,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后,让学生参与家庭的管理活动。了解记录家庭每月收支情况、一年中各月用电情况、用水情况等等,再将收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绘制成统计表,并结合统计内容提出相关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又如在学习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课后测量并记录自己或父母的身高、一步的长度、手臂伸开的长度、教室门的宽度、测量盒子的高度、课本的厚度等等,通过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即巩固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又强化了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总之,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教师应善于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鲜活,飞扬着生命的激情。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教育理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已经得到及时的更新,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灵活的采用教学的方式,以此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存在问题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1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自学作业的设计思路,通过合理布置自学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自学作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数学自学作业设计的探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745,主持人:李浩杰。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布置数
期刊
摘要:数学是众多学科的基础,在基础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新时期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四基”教学目标,包括,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本文研究了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落实基本思想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平行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1.构建基本图形  已知直线m∥n,B为直线m上的两点,C、D为直线n上的两点;  连接任意两点间的线段。  (1)请你找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  (2)△ABC与△ABD的面积为什么相等?(等底同高)  (3)为什么等高?(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证明:(1)S△ABC=S△ABD;S△AOC=S△B0D  (2)因为等底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是更重要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重视挖掘学生的思维差异,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教会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运用
期刊
摘要:甘南藏区由于其地域上的特殊性,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育的开展内置学生学习的方法等都不同于一般地区。本文将从德育的目的性、自然性、渐进性等多个层面出发,针对怎样在甘南藏区的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育中渗透进德语内容,进行一定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甘南藏区农牧区 小学教学 数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甘南藏区农牧区的小学数学教育仍然在应试教育观念的笼罩下,从而忽视了德育教学。人们对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其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教师在使用微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课内容进行教学,发挥出微课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微课的价值。  关键词:微课 初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概念教学中应用微课  数学概念反映客观对象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学好理论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讲理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以期更好的强化数学教学效果,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讲理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数学中很多定理、运算法则的产生都有着较为深刻的数学道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及认知能力,合理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加深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提出了要合理改进化学实验方法,树立正确的化学实验的教学观念,开辟多种多样的第二实验课堂,改变验证性实验的传统做法等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教学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研究 教学方法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前言  我们经常说,教学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只要能够提升学生素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方法都是适宜的。由于教学目的的多样
期刊
【摘要】:大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方法跟高中生物理课程的学习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更加侧重物理思维的培养和对物理原理的过程分析。本校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计中采用教学网络平台和思维导图交互使用的方法,为后续开展物理教学给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 思维导图 物理 教学网络平台  【基金项目】感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ZX180402309048)支持。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