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避免初中物理复习课问题导学教学中出现教师“高效”讲完,学生学习却低效的现象?问题导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问题导学教学通过对课后问题、课堂问题等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索物理学科知识的欲望,增强其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设计有效的、合理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谈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在中考物理复习课的进程中,有些老师觉得复习课很好上,也有老师觉得较难上,因为它没有了新授课的那种趣味性和直观性,多数老师在习题点评和题型训练时,感到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思维碰撞的火花甚少,课堂气氛较沉闷。物理复习课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教师在开展问题导学教学导引学生时都会设置若干问题指导学生去思考,以突破题目情景的障碍,可教师在讲台上尽情地讲完,台下的学生很多时候依旧是似懂非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现象?这跟老师设置问题导引时,只是从自己的经验或习惯性思考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更多地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知水平、思维发展和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有关。长期下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就会比较缓慢,以至于跟同期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能力不匹配,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也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总是得不到提高,物理课堂就出现教师“高效”地讲完,学生学习效果依然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复习课问题导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问题导引应有迁移性
学生往往在上课时听得懂教师引导分析典型例题及如何应用某些知识点进行解题,课外也可以做相似的题型,但是在检测当中如果题目的条件或设问角度发生变化,学生往往会感觉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但进行考情、学情分析的时候,通常教师的感觉是:这类知识点不是已经练过了吗,学生为什么还不懂得如何应用呢?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教师在备课当中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迁移的能力,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导引的时候就要注意问题是否具有迁移性,是否有再利用和可拓展的余地。
例如:在复习浮力综合知识应用时,如何引导学生去判断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排开液体质量m排大小的问题。物理情景:把一个木球放入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一般的学生和老师或许会想办法利用漂浮条件求出木球的重力G球,接着利用漂浮条件求出在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G排,最后利用重力公式G=mg求出m排,甚至有些学生和老师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算出溢出水的体积进而求出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这样必然会增加题目的演算难度以及解題和讲授点评的时间,并且这样的思维分析过程中也只能是教会学生解决一些有数据的问题,如果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题目中没有具体的数据,而要学生判断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排开液体质量的时候,学生往往觉得难以入手。如果能导引学生将m排的本质指向并迁移到浮力大小F浮与m排的关系——F浮=m排g,这样,问题的目标就更直接了。在学生比较明白的基础上导引“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否相同”这个问题,学生则可以进一步将浮力相同迁移到m排这个物理量上,接着使用极其简单的计算量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定性分析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导引就可以跟学生现有掌握的一、二级知识水平联系比较密切,整个问题导引的计算量也相对少了很多。面对两种思维方式,学生更喜欢后者。
通过这样的对比训练,学生的定性分析思维能力和习惯也会得到培养和提升,能更好地衔接更深层的知识学习,使学生有向课外延伸学习的能力,即使面对其他类型的题目也会更有自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构建高效的课堂。
二、问题导引应有递进性
问题导学设置的问题“引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问题慢慢深入学生的思维深处,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明白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打开之前新课授课时学生没能及时打开的知识问题结。
例如:在浮沉条件的复习课当中,从浮沉状态的识别到利用浮沉条件去求一个物体在浮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再到多个(至少两个)物体在浮沉状态中浮力大小的比较分析,每个问题都要逐层深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给学生铺设问题,从而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掌握受力分析和阿基米德原理去面对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题型,而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我们的常规做法是:认真回顾浮沉条件并记忆之后,一般会找各种各样的题型开练。一节课下来感觉样样题型都做了,容量和训练量也大,但这样的训练究竟有没有将课堂效益最大化,这很值得我们深思。一节课下来,掌握知识三维目标的同学或许还是之前八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的学生,不会的也还是当初八年级没有学会或一知半解的学生,复习课教学的作用和效益不是单纯的“炒冷饭”,而是应该立足于中层学生,帮学生打开曾经未能打开的问题结,这样对于上层生来说也是站在高地上对曾经学过的知识体系进行一个全新或更深的认识。
三、问题导引应有激发性
问题导引应有助于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实现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或本质的深度理解。中考复习课中习题的训练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机械式的解题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多次且反复的解题技巧或反复的题型时,不知不觉会陷入记忆式解题,凭大脑中的印象去甄别答案,而省略了或忽略了对题目情景的深度挖掘和思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势思维。
例如:有关平衡力判断的问题,由于平时题目的难度只局限于水平支持面上放置一个物体来判断该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受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经常性的类同题目训练中就容易让相当多的学生产生一种记忆性的错觉,以为之后题目中出现的重力与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这种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不但没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因此,在问题导学教学中,当学生有可能或已经出现习惯性思维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引子”去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突破他们自己认为的思维界限,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应用的能力。例如,在平衡力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情景,即在一个水平支持面上放置叠加在一起的A、B两个物体,试问:①A受到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②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通过合理、有针对性的问题导引,学生对比、分析问题,使思维发生强烈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生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挣脱题海训练导致思维定势的枷锁,提高学生应变分析的思维能力。
总之,课堂是思维碰撞的过程,问题导学教学中有效、合理的问题导引,将会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会思考,深化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在中考物理复习课的进程中,有些老师觉得复习课很好上,也有老师觉得较难上,因为它没有了新授课的那种趣味性和直观性,多数老师在习题点评和题型训练时,感到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思维碰撞的火花甚少,课堂气氛较沉闷。物理复习课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教师在开展问题导学教学导引学生时都会设置若干问题指导学生去思考,以突破题目情景的障碍,可教师在讲台上尽情地讲完,台下的学生很多时候依旧是似懂非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现象?这跟老师设置问题导引时,只是从自己的经验或习惯性思考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更多地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知水平、思维发展和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有关。长期下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就会比较缓慢,以至于跟同期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能力不匹配,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也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总是得不到提高,物理课堂就出现教师“高效”地讲完,学生学习效果依然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复习课问题导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问题导引应有迁移性
学生往往在上课时听得懂教师引导分析典型例题及如何应用某些知识点进行解题,课外也可以做相似的题型,但是在检测当中如果题目的条件或设问角度发生变化,学生往往会感觉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但进行考情、学情分析的时候,通常教师的感觉是:这类知识点不是已经练过了吗,学生为什么还不懂得如何应用呢?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教师在备课当中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迁移的能力,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导引的时候就要注意问题是否具有迁移性,是否有再利用和可拓展的余地。
例如:在复习浮力综合知识应用时,如何引导学生去判断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排开液体质量m排大小的问题。物理情景:把一个木球放入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一般的学生和老师或许会想办法利用漂浮条件求出木球的重力G球,接着利用漂浮条件求出在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G排,最后利用重力公式G=mg求出m排,甚至有些学生和老师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算出溢出水的体积进而求出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这样必然会增加题目的演算难度以及解題和讲授点评的时间,并且这样的思维分析过程中也只能是教会学生解决一些有数据的问题,如果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题目中没有具体的数据,而要学生判断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排开液体质量的时候,学生往往觉得难以入手。如果能导引学生将m排的本质指向并迁移到浮力大小F浮与m排的关系——F浮=m排g,这样,问题的目标就更直接了。在学生比较明白的基础上导引“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否相同”这个问题,学生则可以进一步将浮力相同迁移到m排这个物理量上,接着使用极其简单的计算量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定性分析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导引就可以跟学生现有掌握的一、二级知识水平联系比较密切,整个问题导引的计算量也相对少了很多。面对两种思维方式,学生更喜欢后者。
通过这样的对比训练,学生的定性分析思维能力和习惯也会得到培养和提升,能更好地衔接更深层的知识学习,使学生有向课外延伸学习的能力,即使面对其他类型的题目也会更有自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构建高效的课堂。
二、问题导引应有递进性
问题导学设置的问题“引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问题慢慢深入学生的思维深处,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明白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打开之前新课授课时学生没能及时打开的知识问题结。
例如:在浮沉条件的复习课当中,从浮沉状态的识别到利用浮沉条件去求一个物体在浮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再到多个(至少两个)物体在浮沉状态中浮力大小的比较分析,每个问题都要逐层深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给学生铺设问题,从而教会学生去思考问题,掌握受力分析和阿基米德原理去面对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题型,而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我们的常规做法是:认真回顾浮沉条件并记忆之后,一般会找各种各样的题型开练。一节课下来感觉样样题型都做了,容量和训练量也大,但这样的训练究竟有没有将课堂效益最大化,这很值得我们深思。一节课下来,掌握知识三维目标的同学或许还是之前八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的学生,不会的也还是当初八年级没有学会或一知半解的学生,复习课教学的作用和效益不是单纯的“炒冷饭”,而是应该立足于中层学生,帮学生打开曾经未能打开的问题结,这样对于上层生来说也是站在高地上对曾经学过的知识体系进行一个全新或更深的认识。
三、问题导引应有激发性
问题导引应有助于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实现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或本质的深度理解。中考复习课中习题的训练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机械式的解题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多次且反复的解题技巧或反复的题型时,不知不觉会陷入记忆式解题,凭大脑中的印象去甄别答案,而省略了或忽略了对题目情景的深度挖掘和思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势思维。
例如:有关平衡力判断的问题,由于平时题目的难度只局限于水平支持面上放置一个物体来判断该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受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经常性的类同题目训练中就容易让相当多的学生产生一种记忆性的错觉,以为之后题目中出现的重力与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这种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不但没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因此,在问题导学教学中,当学生有可能或已经出现习惯性思维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引子”去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突破他们自己认为的思维界限,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应用的能力。例如,在平衡力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情景,即在一个水平支持面上放置叠加在一起的A、B两个物体,试问:①A受到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②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通过合理、有针对性的问题导引,学生对比、分析问题,使思维发生强烈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生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挣脱题海训练导致思维定势的枷锁,提高学生应变分析的思维能力。
总之,课堂是思维碰撞的过程,问题导学教学中有效、合理的问题导引,将会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会思考,深化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